当前位置:首页 > 丧事 > 正文

丹顶鹤怎么养?

2023-10-20 19:15:49  来源:网络   热度:

丹顶鹤的饲养方式

  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10千克。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常态

  丹顶鹤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特别冷时则靠得很近。觅食地和夜栖地一般较为固定,通常亮天后,各家族群陆续飞到觅食地觅食,彼此仍保持一定距离。中午时多集中在滩边休息,并不断鸣叫。晚上又陆续飞回夜栖地过夜或留在觅食地过夜。休息时常单腿站立,头转向后插于背羽间。无论觅食或休息时,常有1只成鸟特别警觉,不断抬头四外张望,发现危险时则发出‘ko-lo-lo-’的叫声,鸣叫时头颈向上伸直,仰向天空。当危险迫近时,则腾空飞翔。飞翔时头脚前后伸直,两翅鼓动缓慢,排成‘一’字或‘V’字形。

  迁徙

  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最早到达江苏盐城越冬地的时间在10月28至10月29日,大批在11月下旬到达。常呈小群迁徙,最大结群可到40-50只。迁飞时成‘V’,字形队。

  换羽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鸣声

  丹顶鹤高亢、宏亮的鸣叫声,与其特殊的发音器官有关。它的颈长,鸣管也长,长达约1米以上,是人类气管长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就像西洋乐中的铜管乐器一样,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呜,声音可以传到3一5公里以外。

  丹顶鹤鸣声的音调和频率因性别、年龄、行为、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鸣声成串或单一,不仅在起飞时和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鸣叫,而且在地面上取食和栖宿时也在鸣叫。一年四季,几乎每天每时都能听到它的鸣声,但以黎明前后最为频繁。每天在破晓之前,只要有一只率先启鸣,便会有第二只立即应声作答,而后群体中就一连串地彼此呼应,欢闹不止,直至日出。叫声不仅是配偶间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情和联络,而且也常用来表示骚动和对危险的警戒,但更重要的则是作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繁殖期的雄鸟在与雌鸟对鸣时,头部朝天,双翅频频振动,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一个高昂悠长的单音,雌鸟的头部也抬向天空,但不振翅,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两三个短促尖细的复音。这种“二重唱”不仅是对爱情的表白,也是对企图入侵者的警告,而且还能促使雄鸟和雌鸟性行为的同步,保证繁殖的成功。雏鸟的鸣叫声主要有索取食物,保持联系和也许是出于某种生理需要的使劲鸣叫等3种。1岁龄的幼鸟在离开双亲后,有保卫领地以及无目的的鸣叫。2岁以后则有齐鸣、交尾前的鸣叫。此外还有在召唤起飞和报警时的鸣叫,营巢时的鸣叫等等。

  食性

  食物很杂,主要有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等。

  鹤舞

  每年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配对和占领巢域,雄鸟和雌鸟彼此通过在巢域内的不断鸣叫来宣布对领域的占有。求偶时也伴随着鸣叫,而且常常是雄鸟嘴尖朝上,昂起头颈,仰向天空,双翅耸立,引吭高歌,发出“呵,呵,呵”的嘹亮声音。雌鸟则高声应和,然后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舞姿也很优美,或伸颈扬头,或曲膝弯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跃空中,有时还叼起小石子或小树枝抛向空中。

  丹顶鹤的舞蹈大多是由几十个、几百个动作的连续变幻,舞蹈的主要动作有伸腰抬头、弯腰、跳跃、跳踢、展翅行走、屈背、鞠躬、衔物等,但姿势、幅度、快慢有所不同。而这些动作及其后续动作,又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弯腰——伸腰抬头——头急速上下摆动;展翅——伸腰抬头——弯腰;伸腰抬头——弯腰——脚朝下跳跃;展翅弯腰——弯腰行走——颈部和身体呈“八”字形展翅衔物——展翅行走;衔物——跳跃抛物——不变位的体旋转,靠腿力或扇翅做跳跃,弯腰动作等。这些动作大多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例如鞠躬一般表示友好和爱情;全身绷紧的低头敬礼,有表示自身的存在、炫耀、恐吓之意;弯腰和展翅则表示怡然自得、闲适消遣;亮翅有时表示欢快的心情等。

  丹顶鹤的生长繁殖

  丹顶鹤繁殖期4~6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配对和占领巢域,雌雄鸟彼此通过在巢域内的不断鸣叫来宣布对领域的占有。求偶时也伴随着鸣叫,而且常常是雌雄鸟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鸣叫时昂头、仰脖,嘴尖直朝天空,三级飞羽蓬起,且随叫声抖动。声音清脆洪亮,有似‘ko-ko-ko’声。

  营巢于开阔的大片芦苇沼泽地上或水草地上,巢多置于有一定水深的芦苇丛中或高的水草丛中。巢较简陋,浮巢,主要由芦苇、乌拉草、三棱草和芦花构成,巢呈浅盘状。大小为外径104-170厘米,内径40-76厘米,深4-5厘米,巢周水深5-25厘米,水面上部分巢高11-20厘米,巢间距最近的为300米。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产1枚的,卵为椭圆形,苍灰色或灰白色、钝端被有锈褐色或紫灰色斑,愈往尖端斑愈稀和愈淡,卵的大小为104-115mm×660-720mm,重222-282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坐巢孵化,孵化期30-33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即能蹒跚行走,4-5天后即能随亲鸟离巢游泳于浅水中。2龄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丹顶鹤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设施

  亚成体的鹤及成年未搭成配偶的鹤可成群饲养,其饲养场地宜宽敞,如较大面积的草坪或较大面积的岛,这有利于丹顶鹤的奔跑跳跃、舞蹈或飞翔,同时也给鹤的选对创造了条件。除了宽敞的运动场外,还要有能遮风挡雨的笼舍,面积20平方米左右,用于喂食及饮水。

  成对鹤的饲养笼舍面积不小于30~100平方米,高度不能低于2.4米,笼网用铁丝网和尼龙网构成,网孔不得大于5厘米×5厘米。如繁殖笼舍面积过小、条件差,则在繁殖季节过后,将亲鸟放回到原来饲养的大笼中,这样亲鸟可以得到广泛的活动,有利于翌年的繁殖。

  丹顶鹤繁殖笼舍要选择在环境安静处,根据丹顶鹤野外占巢区的习性,在繁殖期内,各笼舍之间必须用席子、塑料板等隔断物遮挡,以避免各鹤之间相互干扰。由于光照对鹤类的繁殖极为重要,因此,繁殖笼舍内不要种植过多的树木,以1~2株为宜。笼内还应有防雨、防晒等设施,春季可在笼内播种小麦,小麦发芽后供鹤类取食。小麦经鹤啄食后,可随时补种。笼舍内设水池,可在夏季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二)饲料和饲喂

  人工饲养丹顶鹤的饲料主要有窝头、玉米、蔬菜、泥鳅鱼、鲫鱼等,为保证丹顶鹤正常发情、交配,在繁殖前期应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牛肉末、熟鸡蛋、鱼粉、禽用多种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添加剂。

  成年丹顶鹤的饲喂方法是:每天喂食2次,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将窝头切成小块,将肉末、熟鸡蛋切碎,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添加剂按定量混在一起投饲。玉米粒随时投喂,青绿饲料洗净切碎后上午、下午各投饲一次;淡水鲫鱼一天喂一次。笼内要常备饮水,每天换两次。

  (三)饲养管理

  成年鹤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每天清扫、冲刷室内水池和食水用具,饮用水保持清洁新鲜。每周用3%~5%来苏儿彻底消毒一次笼舍及设备。随时观察粪便的变化,上午、下午喂食时,观察取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春季,发情的成鹤性情凶猛,不但攻击同类,而且也攻击饲养人员。因此,成群饲养或与其他鸟类混养,都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争斗现象,对繁殖鹤要分开单独饲养,给其创造安静的环境,并放好垫草。为进行人工孵化,一般待鹤产完蛋后及时取出,放在避光通风处贮存。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