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丧事风俗习惯?
菏泽丧事风俗习惯?
初丧菏泽民间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当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即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的守护下行停放3天、5天或7天,此谓之抬床、挺丧。一旦措手不及,没有为其准备寿衣,俗谓之“老人光着身子走了”。有的 地方人死了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把死者的“灵魂”引到灵床上去。
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等。死人穿的衣服谓之寿衣,或称送老衣。老人死后,作子孙的无论贫富,总是尽 心尽力地将丧事办好,其葬礼中的礼俗也较多。
老人临死时,请人穿送老衣,口内放上“噙口钱”,在挺丧期间男左女右,子女围尸痛哭。大门要贴白纸,挂“白纸骨朵”,同时请人主持办理丧事,并讣告亲友,前来吊唁。
成殓将尸体移入棺内,头枕鸡头枕,垫覆被褥,由子女净面,并用镜子照尸体。富者棺内置金珠珍饰。盖上棺盖,孝子穿上孝衣,卧薪枕坯于棺旁,谓之“守灵”。停灵时间不尽相同,穷苦人家一至三天,富人则在七天以上。
出殡富户人家要扎各种“舍火”,有大花座罩、轿车、纸人、纸马、金山、银山 、摇钱树等,有的以绸缎代纸的。并用剪纸糊“引魂幡”,中间写亡者的姓讳及岁数 。请“礼相”(清末时多系秀才)、“司礼”、吹鼓手,热闹非常,招引很多观众,以此显示主家的威风和大方。亲朋参加葬礼时,多带香烛、纸马、挽幛、供品,也有以 钱代礼品的。客人到齐后,先举行“家祭”,然后灵柩抬到大街上“路祭”。孝男分 两列在棺前伏地而哭,孝妇则齐立于棺后,用手巾掩面而哭。亲朋分批奠礼以亲疏分 为“三拜礼”、“五拜礼”、“九拜礼”、“十二拜礼”、“二十四拜礼”。亲朋多 者,常至下午三四点钟祭奠才能结束。
路祭完毕,笙乐前奏,“舍火”相跟,孝子随后,接着是灵柩,后是女眷,乐声 哭声并起,浩浩荡荡,直向墓地。
灵柩埋葬时,所有“舍火”,付之一炬。葬礼结束后,孝家大摆筵席,款待亲朋 ,一般摆上几十桌。有权有势者,常借丧事大发其财,故群众讽剌说:“家里死个老 奶奶,强似在外做买卖。”
三天之后,孝子须到墓地圆坟,然后是“一七”、“三七”、“五七”、“十七 ”、“百天”、“一年”、“二年”,都须奠祭。“三年”时,守孝满期,又需大操 大办。亲友乡邻亦携带礼品前来参加,事主设宴待客,此为最后一次谢奠,孝子换服 。
三年内,主家过春节,不贴红春联,以示哀痛。穷苦人家遇到丧事,扎不起“舍 火”,请不起“吹鼓手”,只好买口薄棺材草草埋葬,更有连薄棺材也买不起的,只好用箔席裹尸,埋葬了事,俗称“软埋”或“土砸脸”。
建国后,提倡丧葬改革,丧事简办。70年代,各县建成火化场,强调废除土葬, 丧仪简办。人死亡后,尸体火化,通知亲友开追悼会,孝子捧骨灰盒,其亲友护送至 茔地深埋,不聚坟头。对有功于人民者,骨灰盒安放在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