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魏碑元桢墓志铭怎么样

2023-06-15 08:29:3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魏碑元桢墓志铭怎么样

《元思墓志》是元朝学者赵思巍以抒发心中思想的方式写的一篇文学作品,作品内容集中在元初社会文化及农业生产等方面,被称为“文史名著”。而《元桢墓志》则主要记述了元朝末年的文学活动,记述了各种文人的学术活动,以及当时的文学现状。两者的不同在于,《元思墓志》侧重于社会文化,《元桢墓志》侧重于文学活动和文学史研究。

二、北魏元桢墓志铭译文翻译

元桢墓志笔法详解,首先要把握住字形的特点,即上收下放,内紧外松,整体呈梯形。横画向右上方的倾斜度大多数较唐楷更为夸张。而同样的点画在一字之内除大体依据上述原则外,往往在长短、高低、方圆、力量的轻重、点画间的断连等方面做出不同的造型,以避免呆板雷同之弊病。比如“集”字,整体字势微向右上欹侧,左低右高,原本容易失于不稳。

三、北魏元桢墓志铭精选图片

元桢墓志是魏碑,写魏碑用羊毫比较好,因为魏碑金石气息比较浓,用软一点的可以中和一下,或是写的温和一点。

四、北魏元祯墓志

魏碑中元桢墓志的特点是时间古老,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字体劲拔,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北魏元桢墓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十七行,行十八字,共三百零六字,高71厘米,宽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

元桢(446年~496年)拓跋晃第十一子,孝文帝元宏之从祖。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加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官,内都大官。孝文帝即位,任凉州镇都大将,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征为内都大官,出为使持节,侍中,开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

后因“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奸囚……”等罪,削除封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后孝文帝南伐,桢从至洛,议定迁都,复封南安王,出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

太和二十年八月二日逝于邺。享年50岁。谥曰惠王。该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葬于邙山,《魏书》《北史》均有传,此志是元魏宗子志石时间最古的。

五、北魏元桢墓志铭碑

《元桢慕志》好。

      《元瑛墓志》出土于洛北郎山,属于世俗墓志铭。志文的书法和洛阳龙门摩墓书法比较起来更加的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上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体”书体。

     《元桢慕志》,刻于北魏496年,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现今收藏在西安碑林。高71厘米,宽71厘米,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六、北魏元桢墓志特点

《元桢墓志》的笔法更加复杂,有很多行书的笔意,书写时要把握灵活多变与宽博沉厚之间的协调并重是本帖的主要难点;《元桢墓志》在结构上也具有更多的姿态和情状,这是与其用笔相应的,下面师对《元桢墓志》中的部分单字所作的分析:

一、富于韵律与节奏的笔画

如十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字,只有横与竖两个笔画,可是在《元桢墓志》中却营造了一个极其奇妙的景象。横画粗壮厚实,完全不同于唐楷中的横细竖粗,更富有意味的是它是在微妙的波动中行进的,如潮水般推进。竖笔细而挺拔,虽然短促,但有力地插在横中抗争着横势的运动。而竖的横切起笔又在笔意上呼应了横画。长短笔画纵横中有动有静、有刚有柔。

二、轻松活泼的行书楷化笔形

如列《元桢墓志》的“列”字左侧的“歹”部是个行书的写法,省略了点,并且从上至下、由横到撇,一气连贯,富于动感与节奏,与立刀旁的刚直安定形成对比。立刀旁的短竖形变为近于等腰三角的形态,既轻巧又安定。

三、收放自如的结字方法

在 “辰”字通常的写法中厂字头的横长于其下的横,但在《元桢墓志》中收缩上部,伸展收笔在下部的撇捺,使得厂字头的横成为了最短的横,尽情伸展的撇捺使整字呈现为略斜侧的三角形,别具姿态。

四、左右高低的字势形态

“隹”字作为偏旁的时候,一般“隹”部整体是字的主体部分,而左侧部分则相对较小,但是在《元桢墓志》中的“雅”则处理成左侧的“牙”部特别宽大,“隹”的单人旁下部与“牙”部相统一,而“隹”的右侧部笔画变细,密集上移,富有特别的情趣。

七、北魏元桢墓志铭译文及注释

书写一横如同肩膀左低右高扛物状。抗肩,腰部稍细,弯度、斜度适度。是两者结合恰当。中间细,两端较粗,连接自然,而斜度保持在15°的角度为宜。

直接的意思是:不要和肩的弯度和斜度一样死板,有一定的质感和立体感。

而并不单纯的是斜度或弯度。

就是字体倾斜度过高,左高右低太明显的就是扛肩,如魏碑的《张猛龙碑》《元桢墓志》《孟敬训墓志》都属于扛肩比较严重的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0f97efdd90504fc2d462695a

八、魏碑元桢墓志特点

郭沫若的书法是魏碑为根基。魏碑楷书可谓是唐代楷书之源,在书法当中几乎所有的用笔技巧和变化规律,都能在魏碑当中找到源头。

郭沫若是一代碑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熔古铸今名副其实的书法大师。他的青年时期,正值碑学兴起的时代,作为一位有着极深造诣的考古大师,他成了碑学领域当中的佼佼者。

魏碑的美学特点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书体特征,尤其是结字的变化和风貌,我们看郭沫若如今传世的牌匾,洋溢着浓浓的魏碑风貌,朴茂而不失天然风姿,极具放射感!

郭沫若题写过许多的牌匾,比如著名的“中国书店”、“荣宝斋”、“中国银行”等等,而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著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了。

“北京故宫博物馆”这7个大字,是将魏碑楷书活用的一个典范,无丝毫板滞之弊,而是一种活灵活现的厚重与灵巧之美,尤其这个“院”字,最后一笔,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一个大败笔,但在整体来看这幅字,却毫无违和感,这就是大师的功力!

郭沫若曾经写过两个“建设”,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1600多万的天价。可见其书法之高妙!

魏碑是沉稳厚重的,而魏碑楷书中的变化将这种厚重感所中和起来,所以在气质和艺术表达上要远胜于唐楷。

郭沫若在书法上强调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的态势,这种态势乃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的一种探索。

从郭沫若的书法当中,能够看出他从魏碑当中的名品《元桢墓志》当中取法甚多,他以超凡的天资将魏碑写出了新的姿态,在有清以来,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不过沈曾植等寥寥数人而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