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有啥之称?
一、叶圣陶有啥之称?
叶圣陶被称为"华文教育泰斗"。叶圣陶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而且是华文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他为华文教育做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他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杰出表现,被人们誉为教育界的泰斗。叶圣陶在其一生中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德育为重的教育理念,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为核心,同时强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圣陶的墓志铭上写着:"他的心灵是他的教科书,他的行动是他的语言,他的思想是他的行为,他的成就是他的荣誉"。
二、履的古代意义和用法?
履lǚ
1.鞋。
《庄子‧山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唐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履弊行偏冷,门扃卧更羸。”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女呼丽人少待,将归著复履。”
2.穿(鞋)。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
《汉书‧匡衡传》:“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
唐李贺《南园》诗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蓴花。”
《英烈传》第一回:“[女乐]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
3.踩踏。
《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论语‧乡党》:“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魏书‧太祖纪》:“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於众中,帝仍驰还。”
叶圣陶《穷愁》:“阿松所识,不出里巷鄙夫,豪富阶除,平生未履。”
4.行走。
《易‧履》:“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宋蘇轼《荐朱长文札子》:“昔苦足疾,今亦能履。”
沙汀《航线》:“他们可并不如传说一般,涉水如履平地。”
5.临,至。
《易‧履》:“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
《新唐书‧吐蕃传上》:“朕未始擐甲履军,往者灭高丽、百济,比岁用师,中国骚然,朕至今悔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斯巴达人有‘一履战地,不胜则死’之国法,今惟决死!”
6.谓经历某种景况。
汉焦赣《易林‧震之贲》:“四隤不安,兵革为患,掠我妻子,家履饥寒。”
宋蘇轼《与李方叔书》:“比日履兹秋暑,起居佳胜。”
《元史‧许国桢传》:“朕昔出征,同履艰难者,惟卿数人在耳。”
清李渔《比目鱼‧骇聚》:“怪无端,履祸危。”
7.践履所及,指国家的疆界。
《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杜预注:“所践履之界。”
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二南崇绝,四履遐旷。”
8.执行;实行。
《国语‧吴语》:“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
唐柳宗元《虞鸣鹤诔》:“克恭以孝,惟礼是履。”
叶圣陶《齐天乐‧建国三十周年致祝》词:“人人问己:果所践符真,出言都履?”
9.踏勘。
宋蘇舜钦《先公墓志铭》:“公按籍收判质,悉履邑田书而揭之。”参见“履亩”。
10.行为;品行。
《晋书‧温峤传论》:“性履纯深,誉流邦族。”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二年》:“因世变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因世变而意气有所加者,亦私心也。”参见“履行”。
11.福禄。
《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毛传:“履,禄。”
汉焦赣《易林‧需之大畜》:“封圻英六,履禄绥厚。”
12.礼。
《易‧序卦》:“物畜然後有礼,故受之以履。”
王弼注:“履者,礼也。”
《诗‧商颂‧长发》:“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
毛传:“履,礼也。”
13.敬辞。犹言起居。多用於书信。
宋蘇轼《与朱康叔书》之四:“比日伏想尊履佳胜。”
14.六十四卦之一。兑下乾上。
《易‧履》:“彖曰:履,柔履刚也。”
15.鬼神名。
《庄子‧达生》:“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陈鼓应注:“履:神名。
司马彪本作‘漏’。”---汉语大辞典
三、狼狈是什么意思?
狼狈,汉语词语,意思是二兽名,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喻指恶人;喻艰难窘迫;急速,急忙;喻互相勾结;喻互相配合;竭力;困顿疲惫貌;破敝不整貌;尴尬;邋遢。[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狼狈
拼音
láng bèi
近义词
尴尬
引证解释
⒈二兽名。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絶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宋朝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不唯赤对朱,耶对子,兼狼狈、流离,乃兽名对鸟名……如此之类,皆为假对。”
⒉喻指恶人。
唐代舒元舆《坊州按狱》诗:“门墙见狼狈,案牘闻腥臊。”
⒊喻艰难窘迫。
《后汉书·任光传》:“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康故吏民杨阜、姜敍、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超﹞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晋代李密《陈情表》:“臣欲奉詔奔驰,则刘病日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绍口吐鲜血不止,嘆曰:‘吾自歷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他现在感到自己出马过早,使得处境狼狈,进退不得。”
⒋急速,急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牀对之大泣,説伯仁昨危急之状。”
《宋书·后妃传·文帝袁皇后》:“初,后生劭,自详视之,驰白太祖:‘此儿形貌异常,必破国亡家,不可举。’便欲杀之。太祖狼狈至后殿户外,手拨幔禁之,乃止。”
《隋书·李密传》:“世充夜潜济师,詰朝而阵,密方觉之,狼狈出战,於是败绩。”
宋朝司马光《尚书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少时家贫,有衣一笥,夜遗火,比家人觉,狼狈救之,笥衣已尽。”
⒌喻互相勾结。
清朝黄钧宰《金壶浪墨·漕弊》:“﹝盐漕﹞浮收之原由于旗丁之索加帮费……卫官在淮,奉法惟谨,不率则漕督褫其章服而扑之;及到江南,挑米色,促兑期,互为狼狈,又旗丁之羽翼也。”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绅士为平民之公敌》:“盖政府既利用彼,彼又利用政府,同恶相济。而又别有彼所利用之人……彼欲为最有权力之绅士,必先利用此两种人,夫然后上可以狼狈政府,假公济私,下可以把持社会,淆黑乱白。”
⒍喻互相配合。
梁启超《论俄罗斯虚无党》:“虚无党之筹款,亦固有术;大率由募集而得者十之一二,由强取而得者十之八九……此等手段,必与暗杀手段相狼狈,而非泛泛然以口舌煽暴动者所能有也。”
⒎犹竭力。
《南史·刘歊传》:“奉母兄以孝悌称,寝食不离左右。母意有所须,口未及言,歊已先知,手自营办,狼狈供奉。”
《英烈传》第十一回:“却説滁阳王未及半月,偶因惊疑成疾,太祖日视汤药,十分狼狈。”
⒏困顿疲惫貌。
《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可怜这来旺儿,在监中监了半月光景,没钱使用,弄的身体狼狈,衣服蓝缕,没处投奔。”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説孽龙精既出其井,仍变为慎郎,入于贾使君府中。使君见其身体狼狈,举家大惊,问其缘故。”
《说唐》第五五回:“﹝盖世雄﹞被秦叔宝打了一鐧,背上又痛,身子又十分狼狈……这番一放倒,就睡着了。”
⒐破敝不整貌。
《西游记》第三八回:“彩画雕栏狼狈,宝妆亭阁攲歪。”
⒑指邋遢。
沈从文《大小阮》:“他见小阮衣着显得有点狼狈,就问小阮到了北京多久,住在什么地方。”
老舍《骆驼祥子》三:“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
⒒犹尴尬。
叶圣陶《未厌集·苦辛》:“新人交拜的时候,几个伴娘扶着新郎跪起,形相略带狼狈,象醉人跌交似地。”
沙汀《祖父的故事·三斗小麦》:“她们一时被他的反话弄得狼狈起来。”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四:“黎伥被骂得狗血喷头,有口难言;含垢忍辱,蜡黄着脸,狼狈地离开宴席。”
四、娱乐定义?
1、欢娱快乐,使欢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宋·叶适《东塘处士墓志铭》:“既苦志不酬,右书左琴以善娱乐。”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李元在前曾应举不第,近日琴书意懒,止游山玩水,以自娱乐。”
叶圣陶《倪焕之》十三:“又有什么可爱的议论音乐一般娱乐别人的心神么?”
五、凛然和懔然?
凛然
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如:凛然不可轻犯。《宋史·李芾传》:“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望之凛然犹神明。”
懔然(懔然)
亦作“懔然”。 1.危惧貌;戒惧貌。《荀子·议兵》:“ 纣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 杨倞 注:“懔然,悚栗之貌。”《陈书·儒林传·张讥》:“吾每登座,见 张讥 在席,使人懔然。”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朕思之懔然,太子宜常在念。” 叶圣陶 《义儿》:“重重地训斥他一顿,使他没搬进学校就觉得懔然。”
(2).严正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懔然作色……四坐既骇, 袁 亦失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镇北 之负誉矜前,风飇懔然。”《清史稿·礼志三》:“ 关帝 力扶炎 汉 ,志节懔然。”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她咬着嘴唇,懔然地瞪视着这些人。”
六、认真的近义词是什么,反义词是什么?
近义词:严谨、仔细、谨慎等。反义词:草率、马虎、糊弄等。词语详解:1、严谨[ yán jǐn ]释义:严肃谨慎。宋 欧阳修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 ,字 则之 ,性方直严谨。”2、仔细[ zǐ xì ]释义:细心。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3、谨慎[ jǐn shèn ]释义:细心慎重。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4、草率[ cǎo shuài ]释义:轻率,不慎重。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北京 似乎不宜草率前去,看事情略定后再定行止。”5、马虎[ mǎ hǔ ]释义:草率,疏忽大意。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顾局长 的脾气就是一点不肯马虎。” 6、糊弄[ hù nong ] 释义:欺骗;蒙混。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四章二:“种庄稼是实打实凿的事,掺不得半点虚假,你要糊弄它一下,它就能糊弄你一年。”
七、“丰”字的偏旁是什么?
丰的偏旁部首是丨 丰[fēng]
1.容貌好看:~润。~腴(a.身体丰满;b.富裕;c.丰饶)。~盈。
2.风度神采:~采(亦作“风采”)。~度(美好的举止姿态,风度)。
3.盛,多,大:~盛。~碑(高大的石碑,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富。~沛。~饶。
4.姓。 组词: 丰产 [fēng chǎn]产量比常年高的水稻 丰满 [fēng mǎn]人体胖得适度好看 丰富 [fēng fù]种类多,数量大。 丰碑 [fēng bēi]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 丰韵 [fēng yùn]迷人的肉体特征;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八、造诣什么意思?
造诣,汉语词语,拼音是zào yì,一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平;二指拜访,访问;三指足迹到达的地方。出自唐任华 《与京尹杜中丞书》。
学业、专门技术等达到的水平、境地。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晋书·陶潜传》咸素有高士志,造诣渐远,闲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新唐书·崔咸传》造诣极深。
[pay a visit to]∶前往拜访。未尝有所造诣。
出处
拜访;访问。①唐任华 《与京尹杜中丞书》:"亦尝造诣门馆,公相待甚厚,谈笑怡如。"②《宋史·隐逸传上·魏野》:"前后郡守,虽武臣旧相,皆所礼遇,或亲造诣。"一本作" 造谒 "。
泛指足迹所至。《新唐书·崔咸传》:" 咸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间游终南山 ,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
学业所达到的程度。①宋叶适《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瞻瞬领彻,贯穿纵横,虽寒士之深于造诣者不能至。"②《明史·冯从吾传》:"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此等造诣,非可言传,只宜多购元曲,寝食其中,自能为其所化。"④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以自己的天分和工力,从中正的道路,写成独创的字,这才见得出自己的真实的造诣。"
九、糜烂的意思?
糜烂,指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浅表缺损而导致腐烂,后被引申到人们思想及作风等问题,多指堕落,不求上进。
引证解释
1、碎烂。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一 子胥 之身,煮汤鑊之中,骨肉糜烂,成为羹葅,何能有害也。”
《后汉书·寇荣传》:“登金鑊,入沸汤,糜烂於炽爨之下,九死而未悔。”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昨夜打得一只狗,煨得糜烂在这里,与公子同享。”
2、腐烂;腐化。
《晋书·孔群传》:“﹝ 孔羣 ﹞性嗜酒, 导 尝戒之曰:‘卿恒饮,不见酒家覆瓿布,日月久糜烂邪?’”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这些诚然是好材料,一方面可以刺激那些过着糜烂的生活的,觉着无聊与疲倦的人们。”
3、毁伤;摧残;被蹂躏。
《孟子·尽心下》:“ 梁惠王 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
汉刘向 《说苑·敬慎》:“接刃流血,伏尸暴骸,糜烂国家,十有馀年。”
明 高攀龙 《大司徒修翁李先生七十序》:“东南半壁天下,几糜烂於豺虎之吻。”
清 汤之旭《袁任墓志铭》:“闻明季寇躝中土,所在糜烂,公(袁可立子袁枢)率先守城,多出家财悬赏。”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话都说得挺好听,家乡糜烂,不能不设法挽救啊,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无非那一套。”
4、医学上指皮肤或黏膜表面受到损伤或局部发炎所形成的浅表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