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023-06-10 08:50:3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的核心观点是:着眼点仍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正是陈寅恪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学术精神的核心。

二、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的核心观点?

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评价: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 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陈寅恪意思,王国维投湖属于“殉节”,跟屈原投江一个意思。中国有三大天才皆死于水,一个屈原,一个李白,一个王国维,都隔了一千年。

三、陈寅恪给王国维的墓志铭译文?

海宁王先生从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与人都思念不能自已。他的弟子受先生的陶冶煦育的一年,尤其想用永远的思念。都说,应该铭记的碑石,以昭示于无结果。因而刻石的词叫寅恪,多次推辞不掉,谨举先生的事业,以遍告天下后世。

其词说:士的读书做学问,这将以摆脱思想于世俗谛的桎梏,真理因此得以提高。思念而不自由,宁可死了。这是古今所共同的努力为仁圣,难道平庸的希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的意志,这是讨论在一个人的恩怨,一个姓的兴亡。噢!在这石头在讲堂,是悲哀而不忘。

表哲人的奇节,诉真情实感的茫茫。未来不可预知的了,先生的著作,或许可以不显著;先生的学说,或许,可商,这些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经过千万年,与天地而同时间,共三光而永光。

四、王国维的墓志铭?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五、陈寅恪题王国维墓志铭的核心思想?

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②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③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④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⑤《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⑥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⑦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⑧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⑨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⑩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弘扬。

六、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墓志铭?

古今中外,著名的墓志铭其实有很多,但本人最为喜欢的有两则,一是唐代韩愈为纪念好友柳宗元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二是近代陈寅恪撰写的《王国维墓志铭》。下文将其部分翻译成今文,如果大家也同样欣赏,可以购买相关书籍资料阅读。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个人拙译)

……柳宗元到柳州(当时属于贫困地区)任职后,慨叹道:“这里虽然蛮荒,但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顺应当地的风俗,制订了恰当的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有陋习,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常有人因未及时赎回儿女,而被债主没收做奴婢。柳宗元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很快这个方法被推广到附近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之多!

……刘禹锡(柳宗元的朋友)遭到贬责流放,应当去播州(今遵义市,当时非常贫穷落后,生活条件极端艰苦)。柳宗元知道后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刘禹锡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刘禹锡处境困窘,况且哪里又有与老母亲一起遭到流放的道理呢!”于是向朝廷请求,表示愿意自己与刘禹锡互换,自己去更加偏远的播州,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

…….

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一些人,平日在街头巷尾称兄道弟,相互讨好,一起吃喝玩乐,天天夸夸其谈,强作笑脸,相互假作谦让,手握着手,表示愿意掏肝挖肺给对方看,指着上天和太阳发誓赌咒,表示生死都不会背叛对方。简直就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遇到如汗毛与头发那么大的利害时,反眼就像相互不认识一样的相互陷害,不会伸出援救之手,反而会更加排挤,甚至做出落井下石事情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是连禽兽都不屑于会做出的事情,而这些人还自以为计谋得逞而洋洋得意。他们听到柳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吧。……

《王国维墓志铭》节选原文: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个人拙译: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研究学问,是为了让心灵能摆脱俗世观念的囚禁,真理在能得意发扬光大。如果思想都不自由,我能可死亡。古今的先贤圣人们所共同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精妙道理,难道时哪些庸俗不堪的人能够向往的吗?先生用自己的死亡表明了独立自由的意志,并非为了某一个人的恩怨,也不是为乐某一姓的兴亡(暗示大清王朝)。呜呼!……先生您的著作论述,或许因为时代而不得彰显,先生您的学说,或许因为时代而有商榷的地方,但只有着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历经千万年的祭祀,与天地同久,永垂不朽。

七、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的核心内容?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