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杨氏宗谱主编杨楫是什么人物,有背景资料吗?
无锡鸿山杨氏,可溯源至春秋晋国大夫羊舌Z食邑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始传于南宋建炎、绍兴年间,蕃衍至今,已成为历经千年的煌煌大族。不但枝繁叶茂,名人辈出,而且祠堂屡有兴建,宗谱几经修续。最近,由鸿山杨氏第三十世孙杨天龄先生主持编纂的《鸿山杨氏宗谱寺头分城支文叔公嫡长系春池公系谱传》(以下简称《谱传》)又已告成问世。这是继杨世奎先生编著的《慎终追远》和杨世纯、杨世缄先生主编的《双松百年》两书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关于鸿山杨氏分支的续修谱传。
杨氏裔胄中的名人,大多是在勤奋读书、勇于治世、为社会作贡献中成长起来的。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荣登进士之榜者就有明代的杨v、杨琛、杨文、杨淮、杨Q、杨成、杨应文、杨兆升和清代的杨兆鲁、杨又林、杨廷榕、杨栋、杨永谟、杨花、杨延俊(字菊仙)、杨楷(又名道霖)等16人。中举人者有杨震发、杨潮观、杨揆、杨熙之、【杨楫】、杨志濂、杨宗瀛、杨寿(字味云)等29人。中武举人者有杨宸T、杨志成、杨大崧等8人。被朝廷考选为贡生、博学鸿词、博学宏才者则有杨 、杨度汪、杨芳灿、杨铭敦、杨模、杨虻20多人。此外,虽未经科举取得功名,仅由诸生入仕,但为官清正爱民,政绩卓著,或屡有重大义举、百姓称颂者如杨绍雍、杨德埙、杨春池等,也分别在邑志中或《谱传》中立有传略。
关于《鸿山杨氏宗谱》的主编,应该是上文提到的中举人的【杨楫】。以上文章是夏刚草先生写的文章节选(见附件)。另外南宋朱熹弟子中也有名为【杨楫】者,但显然不是家谱主编者。
一、无锡鸿山杨氏概述
无锡鸿山杨氏与无锡锡山杨氏同是无锡知名的杨氏大家族。鸿山房始祖杨v是杭州钱塘杨氏,与弟杨瑾生活在南宋初年。过了大约不到一百年,鸿山先祖又从杭州钱塘迁入无锡鸿山。但因之前几次远迁以及之后创谱太迟,始祖以上世代全部失考,鸿山续谱先辈曾为之困扰与纠结,却无可奈何。明代1519年之后,尊江西吉水的南宋抗金英烈杨邦V为“始祖”,却成了鸿山谱的一个短板。解决真正源头是当务之事,最近根据早已发现的两谱都有杨v、杨瑾、杨泽的同名现象(见题图),杨维森专家首次得出无锡鸿山杨氏就是福建道南杨氏杨时派长房的一个分支,与同在无锡八百年之久的杨时派第二房--无锡锡山杨氏竟然同出一脉,这将是鸿山房自元末创谱674年以来的一起重大考证事件。
考证的事实说明,无锡《鸿山谱》的真正源头既不是陕西的宰相《新昌谱》,也不是江西的吉水《庐陵谱》,而是福建的道南《杨时谱》。
二、无锡鸿山谱的严重问题
自明代1519年起,无锡《鸿山谱》以陕西《新昌谱》为源头,以江西吉水的抗金先烈杨邦V为鸿山始祖,已近五百年。鸿山谱记述杨邦V为《新昌谱》第十五世,父为杨庆,杨邦V与刘氏生五子:杨v、杨瑾、杨理、杨再兴、失名。族谱白纸黑字,这在保守的古代不会有任何怀疑。但在族谱开放的今天,一经比对,马上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杨邦V家乡的江西《吉水庐陵谱》记载杨邦V为第九世,其父为进士杨同,杨邦V与曾氏生五子:振文、郁文、昭文、蔚文、月卿。庐陵谱关于杨邦V的前后世代记述与鸿山谱完全不同,两谱除了都含杨邦V,却没有任何相同的其他世代,两家族谱相隔千里看似毫不相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无锡鸿山房并未无动于衷,为族谱真相,“杨邦V族谱讨论群”于2013年初成立了。尽管走了不少弯路,时而出尔反尔,但两年来一步一步的艰难探讨最终迎来了真相大白,迷雾散尽。考证结论是:鸿山谱源头“假得离奇”,这应验了杨维森专家的话:“不能以谱代史,只能以史证谱”。
三、源头失考而无奈虚构
无锡鸿山房的源头一直是自古难解的问题。《鸿山杨氏宗谱》创谱于元末1341年,已近明初,相对较晚。创谱时距南宋初年的杭州钱塘始祖杨v已七代人。历经宋元战乱,约210年过去了,足足两个世纪,怎么可能还记得宋朝的人和事呢。这才发现始祖兄弟两人杨v、杨瑾之前都已失考,之后明代三次续谱对失考问题仍无可奈何。之前既然断代全部失考,可以断定杨v、杨瑾的生卒娶葬必定也是失考。逝人不会说话,其失考的程度一定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我们从侧面就能了解到鸿山谱创谱时所遇到的艰难困境。
从创谱起,始祖杨v在谱序中一直被称为“伯v公”,现在发现这表字竟是创谱时虚构的。可以看到始祖两代四人的表字:伯v(杨v)、仲瑾(杨瑾)、时泽(杨泽)、时潜(杨潜)齐刷刷地包含自已的名绝非寻常,创谱者实际对他们的真正生平几乎一无所知。因失考不详,除杨潜、杨泽被搞颠倒之外,疑鸿山创谱者还悄无声息地虚构了四人的表字、娶氏等生平资料,这就是鸿山谱并不起眼的“第一次小虚构”。由于虚构了始祖条目,后果是严重的,之后跟原本一家的《锡山谱》就难以比对相认,失去了找到真正源头的机会,现象说明正是如此。未能解决的源头问题一直困扰着鸿山房,又经历了一百七十八年,都未能跟近在咫尺的《锡山谱》比对上,紧接着鸿山谱“第二次大虚构”便悄然发生了。
明朝正德1519年,正是鸿山房知名的明长史澹成公杨文去世的第二年,时机有点微妙,其子如川公杨治宣称“发现”杭州钱塘长房有新昌谱和“杨v墓志铭”。鸿山谱不但“解决”了源头失考难题,“接上”了新昌宰相谱,而且还“发现”南宋抗金先烈杨邦V是始祖之“父”。几百来年,在保守的社会之下,之后鸿山历代续谱先贤对前人所“发现”的一切只有相信不疑。
笔者经过仔细与《宋史》传记比对,发觉“新昌谱”串接《宋史》杨后明显穿帮,《鸿山谱》造假事件开始浮出水面,考证一下子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新昌谱不是鸿山谱源头
到了五百年后的今天,已处在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面对鸿山谱暴露出的严重问题,经过两年的考证,大跌眼镜发现:所谓“新昌谱”系虚构拼接而成,明朝时采用三段拼接的手法:前面是来自史书史考的陕西“新昌宰相谱”,人物真实,条目缺少生卒娶葬,仅有十世左右,却只能到北宋初年,太少不够;其次再从《宋史》等史书中挑选出原本互不相干的六位杨姓人物“杨偕、杨申、杨、杨庆、杨邦V、杨再兴”,大体年代符合,为以假乱真,篡改了条目,串接起来这才凑到了南宋初年;最后再接上钱塘始祖杨v、杨瑾。如此手法所得到的《新昌谱》自然荒谬之极,这一忽悠就是五百年。
无论是伪托的“杨v墓志铭”,还是拼接的新昌世系,都发现串接了《宋史》传记中的多位人物。新昌世系连续串接六位宋史杨姓人物证据明显:《宋史》中的杨本属福建浦城杨氏,字望之,知鄞县;而新昌谱“杨”,字勉之,鄞县令。两者比对可以看出,出现了两杨同期在鄞县做知县和县令的穿帮,显而易见新昌谱“杨”是宋史杨的改头换面。新昌谱“杨庆”就是串接了宋史中的“孝子杨庆”。同样,新昌谱“杨偕”,字敷文,官职显要但史料上却无此人,实际串接了宋史中的杨偕(字次公),族谱中将他塑造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新昌创谱人。
所串接的六位《宋史》人物中,有江西宋代名人杨申(字宣卿),有岳飞手下抗金名将杨再兴(实为湖南杨再思后裔),还有著名的南宋抗金英烈杨邦V,详下。
五、杨邦V并不属鸿山谱
杨邦V,《宋史》有传记,1086-1129年,南宋抗金先烈,江西庐陵州吉水县杨家庄人。他的身世家世在杨万里所作的《杨邦V行状》中交代得很清楚。其后代四大分支在江苏溧阳和湖南湘潭西冲。杨邦V实为杨辂后裔,本属《吉水庐陵谱》第九世,却被明代虚构者人为地拼接到《新昌谱》中,令人大惑不解。因为宋史传记中并没有介绍先烈家属,所以虚构策划者对已过世四百年的杨邦V实际家庭情况一无所知,造假者为杨邦V安排的所谓“高祖”杨偕、“曾祖”杨申、“祖父”杨、“父亲”杨庆、“儿子”杨再兴等纯属胡拼乱搭,荒唐可笑。穿帮的明显现象是,新昌谱和鸿山谱上只字没有杨邦V的真正吉水亲属,显然杨邦V与鸿山房并无关系。
由于五百年来的一直认同,鸿山房对邦V公无限爱戴、一片深情,没起半点疑心,历史似乎已经弄假成真。曾经与我一同参加考证的宗亲们面对族谱许多穿帮的事实,难以接受的残酷真相是:无锡鸿山房并不是杨邦V后裔,这已不再是争议。
也有资料受鸿山谱虚构的影响以讹传讹,误认为无锡鸿山房就是杨邦V长子杨振文的后裔。杨振文,杨邦V长子,字文发,南宋1120-约1170年,荫补朝请郎,提点坑治铸钱局主管文字,知靖州,赠至中奉大夫。与马氏生一女和一子杨相(字魏翁);杨相二子天麟、天凤,其后代在江苏溧阳新溪和濑江,族谱名为《新溪杨氏显承录》,不为外界所熟知。显然,杨邦V长子杨振文与鸿山房始祖杨v是完全不同且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无锡鸿山房并不是杨振文的后裔。
明代伪托的“杨v墓志铭”文字水平虽然很高,经典的情节创意,绝妙的细节策划,煞有介事,但因缺少杨邦V的族谱资料而漏洞百出。自忠襄公杨邦V进入鸿山谱的那一刻起,让人心酸的是,鸿山谱历代续谱者就一直未能明白杨邦V的父母、兄弟、子女真正是谁。当然前人虚构族谱实是无奈之举,考证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解决真正源头问题。
六、福建杨时谱有同名线索
从鸿山谱本身已无法解决更早的考证难题,若要突破须另辟捷径。很早从《弘农杨氏族史》书中(P379)就发现福建杨时族谱中也有鸿山房一样的“杨v、杨瑾”,是龟山公杨时的曾孙,居然下一代还有“杨泽”同名,但父子是交叉的:杨泽是杨瑾之子而不是杨v之子。当时认为只是同名巧合,也无“需要”,一直熟视无睹,但引起了我们的留意。
比对杨时曾孙杨v、杨瑾,推算其生活年代居然也是南宋初年,杨v条目空白而杨瑾资料较详细,但其“字德辉”与鸿山谱杨瑾“字仲瑾”等条目内容完全不同,感觉比对上的可能性太小,不敢认同。之所以望而却步,显然受到鸿山谱“第一次虚构”的束缚,直到杨维森专家排除虚构干扰果断地下了认定结论,否则不知要拖延到何年哪月。
鸿山谱始祖两代四人原虚构条目及分支关系:
杨v 字伯v,号杖庵,居杭州钱塘,南宋宣和甲辰五月始生(1124年)于昌化里,绍熙三年(1192年)八月辛卯以疾卒,年六十九。娶吴氏,子一:杨泽。
杨瑾 字仲瑾,亦居钱塘,为华亭县尹。娶陶氏,子一:杨潜。// 本篇注:史载南宋绍熙元年(1190)华亭县令是杨潜,而其后任中,虽也有杨瑾但籍贯年份明显对不上。
杨泽 字时泽,随父居钱塘。娶钱氏,子二:d,燧。
杨潜 字时潜,娶沈氏,子一:熠。
失考----+----杨v―→杨泽―→ 杭州钱塘庆一支/江苏太仓娄城杨氏/无锡鸿山房
|----杨瑾―→杨潜―→ 浙江天台杨瑾支
针对两谱都有杨v、杨瑾、杨泽的同名现象,维森仔细进行查对核实,三天之后得出结论:“年代一致,相似太多,可以认定”并做了判断解释。这认定的一刻,杨v、杨瑾、杨泽三位名字已在道南杨氏族谱内默默地等待了九百年,今后鸿山房不会再次忘记:鸿山始祖杨v之父就是志猷公杨云,杨v的曾祖就是龟山公杨时。
杨维森独具慧眼,欲知认定详情,请见下节。
七、杨时谱才是鸿山谱源头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是宋代理学家,拜师而程门立雪的成语就是说他,福建将乐人,属福建道南杨氏,生活在北宋和南宋交界战乱时期,他与江西先烈杨邦V是同时代的人。
再说杨时谱,《宏农杨氏族谱》创立于1113年之后,老人家刚六十多,从杭州萧山回乡亲自主持修谱,较鸿山谱至少要早约210年,正是其第四代的曾孙杨v出生前后,对宋代的早期世代情况要比鸿山谱详细得多且可靠。经比对无锡《锡山杨氏宗谱》等道南杨氏多家族谱,看杨时长房曾孙杨v、杨瑾的情况:
杨云 杨迪长子,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任浙江建德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娶游氏,子三:琳,v,瑾。
杨v 杨云次子,未仕,生殁失考。
娶周氏,未归而逝(本文猜测,随父外迁失详,子二:潜,应)。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
娶李氏,子五:淮,浚,泽,滋,泳。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迁延平余杭里,后裔一支迁松溪,(失详)。
杨维森认为,杨v/杨瑾/杨泽两代能有三位名字与鸿山房能对上并非碰巧,唯缺“杨潜”,疑修谱时其父杨v尚未成年或父外迁后出生而失记。杨时谱上杨v堂兄弟中就标有出生在南宋1120年,这与鸿山房杨v正处于关键性的同一时代。这么苛刻的吻合如果还嫌不够的话,维森说,鸿山房第二代“泽/潜”与杨时谱杨瑾五子“淮/浚/泽/滋/泳”偏旁同是“水”字,两代人名都相同偏旁就是明证了。由此判断,鸿山房的杨v/杨瑾正是杨时之曾孙。杨时从1106年到杭州的余杭做知县,1112年四月,杨时到杭州的萧山任县令,前后长达十年左右,各地的学生无数,杨时后代到杨时上任的杭州附近迁徙生活的情况是存在的。而杨v的父亲杨云也在浙江境内为官,这与鸿山房杨v/杨瑾/杨泽生活在浙江杭州钱塘的地点是合理一致的。“两代同名同偏旁、同时代、地点也合理”,杨维森认为可以直接认定,无锡鸿山房正是“道南杨氏杨时派的长房”中的一个大分支。具体可参阅杨维森的新作《鸿山杨氏宗谱上世承接考证》一文。
八、结束语
族谱考证取得成果恢复历史原貌来之不易,现已初步整理出接入杨时谱之后的无锡鸿山谱世表,百度可以搜到。1129年起,杭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骤增,“直把杭州作汴州”,1138年正式成为京都改称临安。鸿山房先祖们于南宋初开始,从福建将乐杨时故里数次迁徙,最终到达杭州钱塘。生活了大约一百年后再次迁出。这次考证将鸿山房的历史突破性地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前面的世系不再是浮云。从今起鸿山房将传承杨时家风,继续弘扬四知精神。
本篇献给执著求真、追求真相的宗亲!
二O一五年十月十六日
生平简介:
杨楫 鸿山谱1917版主编,字祖江,号石渔别字榆庵。清咸丰四年(1854年)甲寅十月二十日生,民国廿二年(1933)癸酉腊月二十日午夜卒,享年七十九。父春池公亦续谱主编,举十子三女,石渔公行七。
杨楫(杨模之弟),字祖江,号石渔,别字榆庵,六十後称眢叟,七十後又自号希夷老人。父春池公号秋苑。秋苑公举十子三女,石渔公於昆季中行七,清咸丰四年(1854年)甲寅十月二十日生。幼颖异,为祖母顾太夫人所锺爱,咸丰十年,太平军起,江南大营溃散。常苏一带为之震惊。春池公时服官海宁。闻乱亟回里奉母顾太夫人避张泾桥。无锡城陷,乃买舟驶常熟出福山经白峁至通州,并达泰州小憩而至兴化,赁屋居焉。时无力延师,春池公乃亲自教授诸子,督课甚严。每日黎明即起就读,晚恒篝灯以清水败墨纵横恣其涂写以习字书法,勤学不缀。同治二年,无锡光复,遂於翌年春全家返里,虽屋宇毁损,然石渔公仍先後从同邑周漱石先生讳世铨、钱海帆先生讳镜清及许孟远先生讳宗慎、侯蓉庄先生讳映奎学周礼、制艺、诗赋。复赴东林书院课。受知於壬子榜眼虞山杨广石讳泗孙先生,屡制前茅。年十九入郡庠,并与兄杨模、杨拭、弟杨楷一门昆季四人同案游泮,时声名籍甚,乡里称庆。同治癸酉,石渔公举於乡试,乃北上登泰山,咏百韵以见志。及抵京,知因传艺袭用成语而被议磊落,是年再以原名应试,获榜首。复入郡庠,学政为侯官林锡三先生,又仍赴东林书院习课。主讲为邑宰巴州廖养泉(讳伦)先生,习性理之学。同时复从杨唐石先生暨同邑秦赓彤先生研读《小学近思录》,积累学识。光绪三年丁丑,年二十四,随侍春池公在海甯知州任,并从海甯宿儒安澜书院主讲,海盐朱镜香先生讳泰,修习经世根柢之学,并得纵观海潮起伏如万马奔腾,胸襟豁然开朗,文章亦由醇而肆矣。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秋春池公弃养里邸,回里守制。光绪十一年乙酋(1885年),以优贡第四名入榜,榜元为南通张季直(謇)。又复入都应朝政,叙列教职用。同邑薛叔耘福成任宁绍道台,聘石渔公为文案,乃偕弟仁山同赴宁波。石渔公慨念中国积弱,基於贫穷,於是详究关税盈绌,进出口货之衰旺增减,钩稽审核,著《光绪通商年表十二分类》判别其利病得失,俾世人借镜,现美国国家图书馆尚有此存本。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石渔公应合肥刘壮肃公铭传之招随从叔藕芳公远游台湾,先後佐办通商机器局事。翌年光绪戊辰状元洪钧文卿出使俄、德钦差大臣,招石渔公为随员,留驻柏林。以事关国体,顾献议未得见纳,即飘然引退,取道巴黎马赛东归,对德国之严整笃实尚著有《随轺纪闻》一书,盖亦重有感焉。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常州盛杏生宣怀观察,移管天津海关,设书局于天津,招石渔公董其事,是年仁山公会试中式进士,签分户部。适祖妣顾太夫人丧,同回籍守庐。服阕,石渔公以主事分兵部武选司,时泗州胡云楣京兆方督造津芦铁路,石渔公并兼其事,以迨全路造成。复又兼山海关内外铁路暨北洋支应局事,仆仆京津之间,献替尤多。光绪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危在旦夕,因北洋支应局在芦署,石渔公兼任文案,乃从从叔艺芳公护长芦盐运。艺芳公率芦勇守城巷战,被炮弹伤股足不能行,石渔公随护,在枪林弹雨中历险登舟,一路抗拒而达保定到德州,石渔公并著有《北洋事变纪略》一书以记其事。义和团运动敉平,随入都办京畿善後营务所事,复兼铁路文案。同邑许静山先生,授命出使意大利钦差大臣,延石渔公为参赞,因病惮於远涉,未果行。翌年,以知府分发湖北补用。湖广总督张文襄公之洞委参幕府,处理洋务文牍。未几,又委赴日本东京任留日学生监督,携眷赴任,在日三载,数为争津贴,使学生各竟其业,以夫人病不治,乃请辞,扶柩回籍。次年复奉檄总办湖北京口统税局,继调老河口总办统捐及落地税局,方著端绪,而革命倡义,武昌成立军政府,老河口亦揭竿而起,以石渔公在任以清廉著,未遭威胁,从容结束局事,买舟东还。从此息影家园。民国成立後,竭其余力整茸祖茔,续修《鸿山杨氏宗谱》,数年完稿付梓。生平好为诗、古文辞,著作等身,数多未刊。其随行箧者,毁於庚子之乱,庋藏於家者,烬於甲辰毁学之祸,不获传世。晚年游林泉,与同族耆宿章甫公、筱荔公、幼梅公、心栽公、经笙公以及从兄荫北公、味云公及弟仁山公九人,均皆古稀,乃仿秦氏寄畅九老、常州庄氏南华九老之遗韵,联为《壶中九老》,绘图联吟以志。民国二十年(1931),石渔公复与筱荔公,胞弟仁山公暨同邑陶丹翼、吴松云作重游泮水、行释采礼。民国二十二年(1933)癸酉,又以登《贤书》之年适届周甲,与叔筱荔公例得重宴鹿鸣,亦盛事也。先数月,石渔公忽患脾泄,竟不起,於十二月二十日午夜,卒於学前里邸正寝。享年七十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