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是谁写的?

2023-02-24 22:20:5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是谁写的?

纳兰容若的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词牌: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最初可见《花间集》中韦庄词。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也作《木兰花》。

词题: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在纳兰容若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显然这种“闺怨”是一种假托,。据专家称:这是纳兰的特有隐情的表现。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故。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打入冷宫。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泪雨零霖”“比翼连枝”:都是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把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了。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二、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何解?

这是苏轼《江城子》里的一句,是说他在梦里见到逝去的妻子,可阴阳两隔,什么也不能说,只有让泪肆意的流。

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第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合生者、死者两方说的,自从妻子死后,十年来,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两无消息,“不思量”以下四句,是生者想念死者。“不思量,自难忘”看去多么平浑的六个字,但是蕴藏了多少深挚的感情啊!多么难得而又经久不忘的夫妻感情……如果这里写成天天在思量,我想这样反而会不真实。记得在书上看到过苏轼之妻王氏的坟在他们的故乡四川峨眉山,所以下面就说“千百万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可以想见作者现妻子的坟相隔甚远,连到妻子坟上诉说自己的心境都不可能,于是,“纵使相逢”以下三句,又把生者和死者合并到一起说:生前相聚,既不可能,那么今后的“相逢”更是空想了。“尘满面,鬓如霜”两句,想到自己仕途奔波,风尘仆仆,头发白了,人也老了,纵使夫妻有相逢之日,怕她也不认识自己了。这样左思右想,三四层意思折迭下来,就逼出了一个梦来。

上片写致梦的原因,下片下接写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我感觉这个梦写得很真实,既清楚又带些许的朦胧。结尾“料得年年断肠处”三句,写梦醒后的思索之情,是生者为死者的设想之辞,为梦中原来不解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两句做解释。梦醒之后想:她为什么落泪呢?想来必是在那故乡的山岗上,孤坟一座,月明之夜,倍感凄凉吧?那就是她年年断肠处的地方,那就是她:“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原因吧?整首诗的结构相当严密,上片八句写梦前,下片五句是梦中,最后三句是梦后。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自然,不加雕饰。“纵使相逢应不识”三句在我感觉最为沉痛,这里既有对死去妻子的怀念,也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四、上句:明月夜 短松岗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下句:有哪些?

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五、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后世称杜甫为“诗圣”,是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忧国忧民等。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圣”的说法一般认为来源于南宋诗人杨万里,他的《江西宗派诗序》说:“苏、李之诗,子列子之御风也。杜、黄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杨万里的这个观点,后人在评价杜甫时,多加以引述,如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明杨慎《升庵诗话》等,但这一认识并非杨万里的独得之秘,北宋的邹浩、南北宋之际的张戒、稍晚于杨万里的敖陶孙、曾噩,都曾表达过类似的意见,即视杜甫为诗国圣人,只是没有杨万里这么显豁而已。到了明末,终生研究杜甫的王嗣爽,开始正式称杜甫为“诗圣”,他在《梦杜少陵作》诗中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又在《浣花草堂二首》之二中说:“诗圣神交盖有年。”宋人称杜甫“圣于诗者”,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集大成”地位,认为他无体不工、无美不备。这一认识最早发之于唐代诗人元稹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宋代文人苏轼、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

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则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民胞物吾、忧国忧民等。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这个意思,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