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1、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师道思想”。
2、“师道思想”:在《师说》中即有体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全文围绕这个主题思想开展议论,批评了“师道之不传亦久矣”的种种错误表现,表彰了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的好作风。
韩愈关于“师”的标准就是“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道”。“道”就是学问、知识。《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可见韩愈是把“道”与“术业”相提并论的。
3、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1]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想知道他的作品的特点,就先去了解他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其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编辑本段]文学成就 文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韩愈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能逆当时的潮流,积极指导后进学习,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特别重视教育和培养年轻作家.
他在《答李翊书》一文中说:“根之茂者,其实遂……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根”或“气”,都是指作家的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搞好创作的重要性.现存《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作为修武人,曾多次游历县境北部的百家岩,在此曾作长诗《题西白涧》,由此使西白涧也成为百家岩重要一景.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
选项A:人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