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最好是亲情的)
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最好是亲情的)
昨晚看的湖南卫视的“真情”栏目,主题是为一个12岁的小男孩寻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个12岁的男孩,身高却是5~6岁小孩的身高,比正常的孩子身高矮了40公分,大家肯定要问: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呢?这是有原因的:小孩的父母在6年前离婚了,小孩的父亲吸毒,夫妻双方不断的银川,父亲后来入狱(原因未知,因为我哄儿子睡觉耽误了有5分钟),母亲跟婆婆的关系也不和谐,难以忍受这样现状,所以提出离婚,和婆婆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婆婆代儿子签了离婚协议书。孩子的母亲要离开这个家,孩子再三要求妈妈带他走,可是这位妈妈却没有带他,独身一人离开了,把6岁的程程(故事的小主人公叫曾锦程)扔给了一个60多岁并患有心脏的奶奶照看。后来他的爸爸出狱了,但吸毒依然没有戒掉,后又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
妈妈走后的第一个春节主动给程程打过一次电话,程程说他很想妈妈,妈妈说会去看他的,少不更事的程程想着他妈妈一定会来,天天等、天天盼。第二年,好像是程程过生日的时候,他妈妈没有给他打电话,他就主动照妈妈给留的电话打过去,程程听着确实是妈妈的声音,但是接电话的却一口否认:你打错了。就这样,后来程程的妈妈一次也没有给他打电话。
程程上小学,到高一点的年级,每个年级都得上两个,他说,因为老师说他智商低,个子又矮,同学们都叫他矮子,还说他长不大,使他幼小的心灵深受了如此大的伤害。由于奶奶年长,没有收入,没有钱带他看病,直到今年奶奶才用他这几年省吃俭用省下的2000多元带程程去长沙看病,问题好像很严重。但也能冶好,需要30万的费用,对于这个没有挣钱能力的六旬老太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后来院方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就和真情栏目联系帮程程寻找妈妈。
寻找妈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已经有5年没有联系了,妈妈的情况及住所全然不知,但是经过医院蒋主任(程程刚刚认的干妈妈)和真情栏目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程程的妈妈。真情栏目组和蒋主任苦口婆心地与程程妈妈沟通了3个多小时,程程妈妈才终于答应与自己的亲生儿子见面,见面时,程程的一声“妈妈”唤醒了他的母爱,看着自己几年不见的儿子痛哭的样子,自己不禁也潸然泪下。
虽然见面了,但是后来说起程程今后归谁护养的问题,又一次激起了媳妇和婆婆之间的争执,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执与协商,终于达成了意见,程程还暂由奶奶护养,妈妈每月给寄一定的生活费,因为妈妈生活也不好,如果带着程程,看病不方便,而且二人的生活也会问题,暂由奶奶带着继续看病,等奶奶过世后程程由妈妈护养。
到了分别的时候,小程程好伤心,好不容易找到了妈妈,却还是不能在一起,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母爱,懂事的答应妈妈:一定听奶奶话。
这么可爱、这么懂事的孩子却要让他承受如此大的灾难,坐在电视旁边的我哭了,在现场的观众也一个个泪流满面。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让大家都来为程程加油,祝愿他早日康复,早日像所有的小朋友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祝他早日与妈妈团聚,享受母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全诗及解释及相关文学作品及作者简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通本做“故心人”,娱园本做“故人心”。)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通本做“雨罢”。娱园本做“语罢”。)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出自: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全篇。注释
人生二句
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就只停留在开始的美好。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与合德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二句
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骊山二句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参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讲解”。
何如二句
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连起来
意中人相处若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又怎么会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编辑本段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但更多的我个人认为是纳兰对于“人生若只如初见”这种高尚爱情之向往,对于“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种爱情之抵制与厌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