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历史名人带坤的人?

2023-01-26 07:57:2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历史名人带坤的人?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呻吟语》、《实政录》、《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的思想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二、谢庄的于慎行墓地

,在祖茔前。是于慎行死后万历皇帝敕建的,占地60余亩。所葬全是于慎行后代。归纸坊村于慎行后代管理。叫前于林。

于慎行墓地,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墓前甬道两侧,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虎和华表各两对,华表上雕有望天吼。石刻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墓地前门外有两高大石狮,雕刻精细。生动逼真。前门外还各有两块石碑,东阿县令监立,东边碑额书“恩光金壤”,西边碑额书“崇溢春秋。”墓前建《帝锡玄卢》坊一座,并刻有万历御书“责难陈善”四字。石坊两边立有十三块碑,每块碑皆在前文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为圣旨碑,其中有一块无字碑,据说是传圣旨碑,即圣旨来后,挂于碑上。《于文定公墓碑》由邢侗书写。墓内除去植柏树等外,万历还御植白皮松五十九棵,此种松树为希有树种,至今仅存44棵,在全国仍属集中面积最多的。

该墓地有如此大的规模,是万历恩准,并按一品官例给他这位教师建的,当时并派刑部郎中金继震等亲自护送。工部侍郎刘元霖奉旨遣通政司在右通政王永光亲自建造。于慎行的得意门生邢侗在于慎行死后,帮着求敕,求谥及办理丧葬诸事,于慎行墓地及神道碑刻多由他书写,直到把墓地建筑全部完成。

于慎行墓地这座御敕园林,除曲阜孔林.邹县孟林外,在鲁西南一带是很少见的。它和阁老府一样,显耀着于氏家族的地位。几百年来,是来东阿洪范一带游赏者的必游之地。但是,它的命运与阁老府一样,也是毁于轰轰烈烈地“文革”时代,但它没毁于当地造反派的手中,却毁于远在百里之外的聊城师范的“革命小将”手中。倾刻之间,这位阁老爷就被撒骨扬坟,园内石刻全部推倒。除去当时的大趋势,“革命小将”可以易地革命的原因外,于林被毁还有两种传说,一是于慎行当年得罪了人,他的后代进行报复。二是文革前,聊师的学生来于林游玩,摘了一些松壳、被看林人训斥,学生借机报复。所幸的是,前大门基本保留。于慎行夫妇墓志铭几经磨难未被破坏,他是被于慎行的第十九代孙于庆坤等在当时施巧计保存下来的。于慎行墓地被毁后,全部石刻被用来修桥和垒石渠,大都破成石料,分为碎块。为了保住墓志铭不被毁坏,于庆坤等便想出一条巧计,请当时任洪范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的高长齐(属东方红造反派头头),在墓志铭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这样,谁也就不敢毁坏了,高长齐的毛笔字写的不错,他欣然同意,挥笔便写下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地动力""。果然,建桥时没有人敢砸一锤。在桥上多年,完整的保存下来。与其说当时高长齐是显示自己的字写的好,不如说,是他做人的良知,使于氏夫妇墓志铭这件文物保存下来。他与于庆坤等应千古留名。于氏夫妇墓志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修桥时,有民工欲把它们解成小块石料,又被当时曾当过民办教师的民工拦住,并给民工讲了它的意义,民工们主动找拖拉机把它运到洪范乡政府,现保存于洪范池内龙王庙廊檐下。于氏夫妇墓志铭是曾任首辅的叶向高撰文,它保存下来,为研究于慎行生平提供了重要资料。原来的五十九颗白皮松,现仅剩四十四棵,仍枝干挺拔茂郁葱翠,向今人昭示着,这里就是近四百年前于阁老墓地。

坟茔等被毁后,墓地内陆续建起了供销社、粮所、预制件厂.粉房、食品站等。

三、谢庄的于氏祖茔

,最初是于时(于慎行祖父)的长子孙于忠从杨柳渡迁至今洪范镇谢庄村前的,今叫后于林。于慎行辞官里居后,用朝廷赐给他的金币重新修建的,除于慎行外,于氏家族一应人等皆葬于后于林。于慎行为他祖上修了坟茔,拉了林墙,植了松柏树,祖茔立有御敕牌坊《龙骧世袭》。现在的于氏祖茔已全部毁坏,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只有于 仳、于暨元等墓志铭存于于氏后人家中,茔地被毁前,归谢庄村于氏后人管理。

四、明代宫廷绘画的艺术成就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绘画的发展曲曲折折。明代人物画曾经具备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却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缓慢,不及山水、花鸟之盛。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尽管在明代处于低潮时期,但也出现了一些对后来人物画的发展有影响的促进因素,譬如促进明代宫廷人物画发展的因素,成为美术史中微弱的闪光点。

明代统治者倡导程朱理学,以“行先圣之道”

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对绘画创作则强调其协调上下、加强思想统治的社会功能。因此建国伊始就征召了一批有成就的画家待诏于宫廷,承旨作画,形成了一支专业创作队伍,其中部分画家从事人物画创作。

成祖朱棣时曾于设御榻的文华殿之西室“命工绘《汉文止辇受谏图》悬之左,《唐太宗纳魏征十思图》悬之右”(《桂州集》)。后来的统治者,当其略有作为或想着有所作为之时,也都曾注意到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创作。

宫廷画家除了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创作外,也进行《对弈图》、《松风高士图》等内容的人物画创作,画面笔意洒脱逸致,富有文人画特色。

明代政府为了鼓励宫廷画家的创作,采取了优礼画家的政策。明初,特设仁智殿以处画士。

历朝的宫廷画家分别值仁智、武英、文华三殿。

朝廷根据每人的具体条件授予不同的官职,职业画家多授锦衣卫千户、百户、镇抚等职。授画家以武职,主要是由于锦衣卫的官职“恩荫寄禄,无常员”便于安插。锦衣卫是皇帝的近卫,掌诏狱,名声不好“嘉靖以前,文臣子弟多不屑就”(《明史・志第七十一》),但授画家锦衣卫职,则是表现了皇帝对画家精神上的荣宠,物质上的满足。有的因所画正合统治者的心意而被嘉奖,如赐宫廷画家吴伟“画状元”印章,等等奖励也促使了许多精品的产生。

这些,是明廷重视绘画、优礼画家的一面,另一面,由于朱元璋疑忌很多,执法严苛,并非所有画家都能得到善遇。

对宫廷画家的第一次严重摧残就发生在洪武朝。人们熟知的事例如“宫掖画壁多出其笔”的周位,因同业相忌,以谗死;著名山水画家盛懋之侄盛著,因在金陵天界寺影壁画水母乘龙背,不称旨而被弃市;画家赵原受命图昔贤像,应对失旨而坐法。

黄宗羲在《明名臣言行录序》中说,明代人物不逊于汉唐,“其不及汉唐三代之英者,君亢臣卑,动以法制束之,盖有材而不能尽也”(《南雷文定》卷四)。“君亢臣卑”,“有材而不能尽”是明代政治的一个概括,同样观察明代的绘画状况,也未尝不是如此。因此,借重于古代历史,表现理想的君臣关系和贤君良吏的题材,借古颂今,并寓鉴戒,便成为宫廷绘画的主要内容。今日留下的明代宫廷画除人物肖像作品外,也以历史故实画为重要题材,如倪端《聘庞图》、刘俊《雪夜访普图》、朱端《弘农渡虎图》等对日后的历史人物画创作具有影响。

明代宫廷画中的人物画技巧由于承继了前几代的成就而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在解决人物故实画的立意结构和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模、城郭山川形势的历史具体性等方面,是游刃有余的。但是洋洋洒洒的笔墨背后,却老是悬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创作思想的不自由,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这也是宫廷画家的局限性所在。

作为宫廷绘画还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宣德、成化、弘治年间,统治者都能画,宪宗朱见深以人物见长,见其所作《岁朝佳兆图》从人物造型到笔墨处理都具有一定的高度,他们作为人物创作队伍中的一员,也对当时的绘画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代宫廷画的绘画风格多样。明初,被征召的画家人数很多,但没有一个像宋代画院那样严密的组织,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选拔绘画人

才的制度,它主要是从各地有才能的画家中进行考试、征召的,这样就出现了被征召的画家是带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进入宫廷的特点。由此,不同的风格特色对后来宫廷人物画的个性化发展产生了影响。如戴进画人物用铁线描间用兰叶描,吴伟画人物用笔粗豪等等,不同的面貌反映了人物画家对个性的追求。

明代宫廷画家中不少人画过壁画,包括宫殿壁画与寺庙壁画,这也属于明代宫廷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宫殿壁画已不多见,而宗教壁画还有不少遗存。与前代相比,明代的宗教壁画处于衰落时期。明初,对宗教采取整顿的政策,裁损道释二教,但到景泰、成化以后,僧寺大增,据《大明会典》卷104 所记,成化十七年,京城内外的官立寺观已多达639 所,以后又陆续增建,可以推知当时宗教壁画创作数量还是不少的,但杰出之作不多。清人徐沁在《明画录》卷一中谈到:“近时高手,既不能擅场,而徒诡曰不屑,僧坊寺庑,尽污俗笔,无复可观者矣。南中报恩上官画廊、戴进殿壁久造劫火,都门惟慈仁、永安,尚存刘澜、商喜之迹……”所谈到的上官伯达、戴进、商喜都是著名的宫廷画家,刘澜无考。这些寺庙壁画今虽无存,但商喜所作《关羽擒将图》巨轴,其经营结构和用笔设色等方面,完全是壁画的特点。可以说壁画艺术对大型的人物画创作在艺术和技术上都有借鉴与促进的作用。

明代宫廷画中另一卓有成就的方面是肖像画,尤其是帝后肖像。存世作品中,帝王像最精,大多形神兼备,写实技巧极高,反映了画者表现人物能力的提高。见于画史的著名画家,洪武朝有陈遇、陈远、孙文宗、沈希远;永乐朝有陈挥;弘治朝有蒋宥等,他们对人物画中的肖像画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明代帝王肖像画中比较富有生命力的是属于“行乐图”一类的作品,著名的作品以宣宗时留下的居多,商喜的《宣宗行乐图》画朱瞻基与随从的宦官们骑马出猎,属于集体肖像画性质。故宫另外所藏的一幅《宣宗行乐图》画了宣宗观赏骑射、蹴鞠、投壶等体育活动的六个场面。更为精彩的则是一个小幅的《宣宗射猎图》,绘朱瞻基于山野的自然环境之中,手提猎物,回首逼视另一迅跑的獐子,形象逼真生动。

作者描绘出了宣宗的勇武而从容的气度,但又比较自然。宫廷画家周全所绘《射雉图》,绘骑者接箭待射从灌木丛里腾飞出来的野雉,处理手法与此类似。这些带有场景又带有情节的画面生动又有特色,丰富了肖像画创作。

明代宫廷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上的努力对后来人物画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明代宫廷绘画

明代宫廷绘画

单国强

一、明代宫廷绘画发展概况

明代宫廷绘画主要活跃在明代前中期,大致经历了初创、繁盛、衰落三

个阶段。

1.初创阶段(洪武、永乐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凡事以朴实节俭为准,禁奢侈华靡。

京城金陵的三殿、六宫建成,亦不施图画,而令博士熊鼎类编古人行事可为

鉴戒者,书于新殿厢壁,命侍臣书《大学衍义》于厅堂走廊,并曰:“前代

宫室,多施绘画;予书此备朝夕观览,岂不逾于丹青乎?”①然而,出于政

治教育、树碑立传、宫殿装饰等需要,他也征召天下善画之士,入内廷供奉,

绘制历代孝行图、开国创业事迹、御容、功臣像等。有的长期供事于内府,

如沈希远、赵原、王仲玉、盛著、周位、陈遇、陈远等人;有的临时召入,

事毕遣回,如相礼、孙文宗;也有少数画家因画御容称旨,被授官职,供奉

于翰林,如沈希远被授以中书舍人,陈远授予文渊阁待诏。

洪武时供奉内廷画家地位较低,赏赐不算优厚,惩罚却相当严厉。由于

明太祖好用峻法,猜疑心太重,画家因不称旨而被斥、处死之事屡有发生。

赵原因画历代功臣像应对失旨,被赐死;盛著初入宫时很受重视,太祖曾赞

赏他的圈补古画技艺高超,特作《盛叔彰全画记》勉励,但后来他在画天界

寺影壁时,因绘了水母乘龙背,不称旨而弃市被斩;周位画艺精湛,宫掖山

水画壁多出其手,侍奉皇帝又十分谨慎,“太祖一日命画天下江山图于便殿

壁,元素顿首曰:臣粗能绘事,天下江山,非臣所谙,陛下东征西伐,熟知

险易,请陛下规模大势,臣从中润色之。太祖即援毫左右挥洒毕,顾元素成

之,元素从殿下顿首贺曰:陛下江山已定,臣无所措手矣。太祖笑而颔之。”

②其应对机敏如是,然后来为同业所忌,也卒死于谗。在此严酷的专制统治

下,画家惶惶不可终日,作画多承上意,画风亦很为拘谨,无甚创新意。

明成祖朱棣也少谙文墨,然他已开始重视书画艺术的功用。迁都北平后,

所营建的宫殿、寺观,需要大量负责装饰布置殿门官壁、室内画屏、窗根楣

枋的艺匠,因此曾遍征天下知名画士至北京服务,其中包括画匠、裱工、木

工、漆工等技艺之士。为书写诏敕、史册、文翰,也需要大批善书之士,如

明黄佐《翰林记》卷十九云:永乐2年始诏吏部简士之能书者,储翰林给廪

禄,使进其能,用诸内阁,办文书。一时翰林善书者,有解缙之真行草,胡

广之行草,滕用亨之篆、八分,沈度、王汝玉、梁潜之真,杨文定之行,皆

知名当世。而三杨用事,各举所知,以相角胜。”

明成祖曾试图仿效宋代翰林书画院体制,建立明代的翰林书画院,据黄

淮《黄介庵集》“阁门使郭公墓志铭”记载:“太宗皇帝入正大统,海寓宁

谧,朝廷穆清,机务之暇,游心词翰。既选能文能书之士,集文渊阁,发秘

藏书贴,俾精其业,期在追踪古人。又欲仿近代设画院于内廷,命臣淮选端

厚而善画者充其任。”后因几次亲驾北征而未能实施。然他对能书善画的入

选者也作了安排,外朝华盖、谨身、文华、武英、文渊几处殿阁中,各有因

艺事称旨而挂职者,翰林院、工部营缮所和文思院也有隶属者,官衔则有各

殿阁待诏、翰林待诏,营缮所丞、文思院使等,如文渊阁待诏陈运、翰林待

诏腾用亨、翰林编修朱芾、工部营缮所丞郭纯等人。有的不授官而仅称供事

内府、内廷供奉。其时的组织机构和职称升迁还不很完善,仍属初创阶段。

2.繁盛阶段(宣德至弘治时期)

明宣宗宣德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画坛也

十分活跃。宣宗朱瞻基雅好诗文书画,尤擅绘事,经常将御作书画赏赐臣下。

“宣德初,上尝亲御翰墨,作春山、竹石、牧牛三图,题诗其上,以赐大学

士杨荣,并赐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瓷酒器、茶钟、瓦罐、香炉之类。翰林

恃读陈粲尝获赐御笔竹菊图。”③“帝天藻飞翔,雅尚词翰,尤精干绘事,

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④皇帝的爱好与倡导,使明代院画日趋

昌盛。宣宗以恢复两宋画院盛况为目标,除永乐时入的供奉的画家边文进、

谢环、郭纯等人继续留任外,还从江浙一带广泛征召民间高手如周文靖、李

在、马轼、倪端、商喜、孙隆、石锐等人,一时名家云集。供奉内廷画家除

少数安排原机构外,大多隶属于仁智殿和武英殿。所授职衔也有所提高,尤

其授以锦衣卫武官名衔,领薪俸而不司军职,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

镇抚等级别,官位都较高。

嗣后的成化朝朱见深、弘治朝朱佑樘,均擅长绘画,“宪庙、孝庙御笔,

皆神像,上识以年月及宝”⑤。当时画院内名家也很多,主要有林良、吕纪、

吕文英、殷善、郭诩、王谔等人。隶属和授职治袭宣宗,院画创作题材丰富,

风格多样,并形成明“院体”的时代特色,宫廷绘画遂达到鼎盛时期。

3.衰落阶段(正德以后)

明武宗正德以后,随着朝廷的日趋腐败,以及画坛上“吴派”文人画的

崛起,宫廷绘画日见衰败,至明中期后即销声匿迹。画院机构虽存,但各家

寥落,大多属于滥以充数者。由于明代画院主要靠荐举选召人才,无严格考

试制度,前期荐举循规蹈矩,若徇情滥举便加惩罚,如宣德元年边景昭受贿

荐举了陆悦、刘生两人,经检发,“悦尝为御史,以受贿发戍边。圭极刑刘

诚之子,专事结交时贵。文进受二人金,故荐之。”结果,边景昭被罢为民,

陆、刘二人交刑部治罪,上还“命吏部揭榜,示中外,以威荐举之徇私者。”

⑥然自正德以后,徇私荐举入院者不计其数,如正德时张健上疏所曰:“画

史滥授官职者多至数百人,宁可不罢。”⑦由于宫廷画家升迁无定制,多凭

君王及主管宦官的好恶授官,自宪宗朝始,出现了命中官传旨而得官的“传

奉官”,“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谓之传奉官,文武僧道滥恩者以千数。”

⑧以后数罢数复,正德后即不可收拾。太监刘瑾专权时,文华殿书办张骏,

骤擢至礼部尚书,连装潢匠役,亦授官秩;“世宗时,匠役徐果,以营造擢

官工部尚书,其属冒太仆少卿、苑马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又工匠赵奎等

五十四人,亦以中官请愿授职。”⑨滥以充数和滥授官职,使许多有真才实

学的人耻与为伍,画院杰才日稀。所知稍有名气者惟正德朝朱端、万历朝吴

彬、崇祯朝文震亨,但他们的取材和画风都已游离于“院体”,个人面貌也

殊少新意,在画坛几乎不起影响。

二、明代宫廷书画的机构和职衔

明代虽未正式建立类似宋代翰林书画院的机构,但确有不少画家入内廷

供奉,并安置在有关机构;虽在考核、升迁、授职等方面无衡定制度,但也

有专门的挂职机构。因此,应该承认明代有画院组织。据史籍记载,明初已

有“画院”称谓出现,永乐至弘治年间的丘浚(1418―1495年)在一首题林

良《画鹰图》的诗中即曰:“仁智殿前开画院,岁费鹅溪干匹绢。”⑩同时

期的徐有贞(1407―1472年)在“题肖节之所藏张子俊山图”诗中亦说:“先

皇(明成祖朱棣)在御求名画,画院人人起声价。”尔后的画史更屡次提及

画院,如朱谋至《画史会要》记:“周元素,太仓人,高庙取入画院。”钱

肃乐《太仓州志》记:“范暹,字启东,画翎毛花竹。永乐中入画院。”诚

然,明代的画院在机构、制度、授职等方面均不同于宋代,也不及宋代正规

和完备,故画院也不如宋代兴盛。对此,前人亦已明察,明于慎行在《谷城

山馆文集》中即曰:“宋徽宗立书画学,书学即今文华殿直殿中书,画学即

今武英殿待诏诸臣。然彼时以此立学,有考校,今只以中官颂之,不关艺院。”

1.明代宫廷书画的活动机构

明代供奉内廷的书画家,在多活动在文华、武英、仁智三殿,此三殿可

视为与宋代翰林书画院同等性质的机构。

(1)文华殿

文华殿为皇帝与皇太子讲读之所。内阁阁臣为皇帝讲解经史,或陪皇太

子读书、召见大臣,皆御文华殿。由翰林院典藏的内府图书,亦存于文华殿

内阁史馆。另外,它亦是皇帝祀典之前,在宫内斋戒期的寝室。

文华殿设中书房,有掌房官一员,散官十余员,“系司礼监监工年老资

深者挨转,专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肩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

进御前。”(11)可见其管理机构为司礼监。文华殿中书为能书之中书舍人,

值于文华殿,备皇帝宣写门联、年帖之类,东房中书舍人,另职掌奉旨书写

书籍。他们又称“文华门耳房书办”,其地位稍次于两房阁臣中书(即文渊

阁和内阁中书舍人)。书办是官名,掌文书善事,从事翰墨,为皇帝近臣。

书办的选用和晋升,有一定制度,《明会典》卷五“吏部四”记载:“凡文

华殿书办,例以善书监生儒士选补,食粮三年,司礼监题送吏部授职。凡武

英、仁智殿书办,旧例于御用监食粮办事,十年给冠带,又五年授鸿胪寺序

班(从九品,掌宾客吉凶仪礼),仍旧办事。”但以艺事供奉的书办,如文

华、武英殿中书,通常可先期乞恩免考核。到明代后期,入直文华、武英殿

的中书舍人,多因祖先官职恩荫,无甚技艺,有的甚至以钱财买爵,考核徒

有虚名,水准日益下降,此职也为人所轻。

文华殿以善书者供职为主,但也有少数画家供奉此殿,如纪镇为直文华

殿锦衣都指挥,刘节为直文华殿锦衣指挥。

(2)武英殿

武英殿是君臣讨论政事之所,也是朝廷储存书画之处,还负责制作提供

御用礼仪物品,“一应本监刊刻书,并屏障攘角,以及鞭扇、陈设、绘画

之事,悉以委之。”(12)其管理机构为御用监。依此职能,供奉此殿者多

为画士,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一一记述:“文化殿有直殿中书,择能书

者居之;武英殿有待诏,择能画者居之,如宋之书画学是也。”可知明代的

文华殿和武英殿职能,相当于宋代的翰林书画院。

武英殿画士的职责,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有具体记载:

“御用监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则名花杂果;或贷郎担,则百物毕陈;或

将三月韶光、富春山、子陵居等词曲,选整套者,分编题目,画成围屏,按

节令安设。”可知画家创作多属装饰御用器物和殿壁的图画,包括花鸟、人

物、山水等题材。

明代画士的来源,一为推荐,二为世袭或荫举;三为师徒相传。一般都

因一时之需而由民间征召,先由朝廷近臣或地方官吏推荐,入宫后通过考核

再予以录用。画士、艺匠被分配在各殿服务,经常轮番而不固定一处。通常

称为“直某某殿待诏”,授官者则另有职衔,如锦衣卫指挥、千户、百户、

镇抚,或营缮所丞、文思院副使等。

武英殿也安排少数的中书舍人,即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职掌奉指录写

册皇、图书、册页等,与文华殿中书合称“两殿中书舍人”。

(3)仁智殿

仁智殿在武英殿北,为明代皇后受朝贺及列帝列后棺梓未葬前停置之

所,也是画家、艺匠事创作活动的场所,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九“仁

智等殿官”所记:“凡杂流以技艺进者,俱隶仁智殿,自在文华殿、武英殿

之外。”故此殿也类似宋代翰林书画院机构。

仁智殿亦属“御用监”管辖,刘若愚《酌中志》记:“仁智殿有掌殿监

工一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奏进御前,亦犹中书之于文华

殿中书也。”永乐至成化年间,宫廷画家多直于仁智殿,如永乐时的上官伯

达、边景昭,宣德时的谢环、石锐、周文靖,正统、景泰间的王臣、安政文,

成化朝的黄济、詹林宁、许伯明等。

2.明代宫廷书画的管理机构

明代宫廷书画的主要活动机构文华殿、武英殿、仁智殿,分别隶属于司

礼监和御用监管理,“若文武两殿本自有别,文华为司礼监提调,与提督本

殿大(宦官)相见,但用师生礼。武英殿中书官,先朝本不曾设,其在今

日,则属御用监管辖。”(13)司礼监和御用监,均为内官署宦官十二监之

一,也就是说,明代宫廷书画家是在太监管理之下为皇帝服务的。

(1)司礼监

该监为十二监之首,职权较大,负责监督、管理皇城的仪礼、刑法、关

防门禁,并掌理内外奏章、照阁票批朱等,还控制东厂、锦衣卫,为宦官的

总管所,相当于外廷的内阁,人称为“内相”。它也是宫廷里管理内府书画

的主要机构,吕宓《明宫史》“司礼监”记:“司礼监提督一员,秩在监官

之上,于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

布、纸札,各有库储之。选监工之老成勤勉者,掌其锁钥。”监工中年老资

深者,亦任文华殿掌房官。

(2)御用监

该监是负责帝王御用器物的部门,《明史》“职官志”记载:“御用监

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凡御前所

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直

武英、仁智殿的宫廷画家,均隶属御用监管辖。

3.明代宫廷画家所授锦衣卫武职

明代宫廷画家和艺匠,在宫内三殿从事创作活动,月给俸粮,各司其事。

但要授以官职,则另有安排,宣德以后主要安排在锦衣卫任武职,然仅领俸

禄,不师其职。

锦衣卫是皇室的禁卫军,据《明史》“职官志五”记载,“锦衣卫掌侍

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威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

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所属有南北镇

抚司十四和各地所设卫所,卫所军官分世官和流官两种,世官指世袭出身的

军官,官职分九等,即卫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

事(正四品)、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卫镇抚(从五品)、

实授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所镇抚(从六品)。宫廷画家的

职衔基本上都属于世官之类,由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亲自决定,若祖孙、父子、

兄弟能书善画,也可以世袭,清胡敬《国朝院画录》即指出:“明多假以锦

衣卫衔,以绘技画工概授武职,经准袭替,其失也滥。”

锦衣卫由于“恩荫寄禄无常员”,故皇帝可以随时授宫廷画家以锦衣卫

武职,画院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画家均任此职,如宣宗朝授商喜指挥,谢环

千户,周鼎、郑时敏镇扰;宪宗、孝宗朝,授吕纪、林良、林郊、张^指挥,

王谔千户,吴伟百户,马时D镇抚。这种授官制度虽提高了宫廷画家的地位,

但由于名实不符,也引起了朝臣的不满,曾多次上疏直谏,如弘治朝兵部尚

书马文升言:“祖宗设武阶以待军功,非有临战斩获者不得轻授。今传奉指

挥张^辈,特画工耳,岁有俸,月有廪,亦既可偿其劳,或优宠之,赏以金

帛,荣以冠带足矣。今竟概铨武秩,悉注锦衣,准其袭替,则介胄之士,冲

冒矢石,着绩边陲者,陛下更何以待之?幸门一开,恐不足为天下劝。”(14)

正德以后因滥加封赏,厂、卫名声又狼藉,宫廷画家更被人们鄙夷,有识之

士耻与为伍,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九记载:“正德初,逆谨用事,时

有工部主事徐子照者,亦起家进士,挟册与杂流并试,得升光禄少卿,供事

于文华殿之中书房,士林贱之,不齿之缙绅焉。”

4.宫廷画家其它任职机构

明代宫廷画家除授以锦衣卫武职外,也有分属工部管辖的营缮所、文思

院等行政机构,以供职领薪。

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理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下设五小厂,其中营缮所

为木工,文思院为丝工,官职有营缮所丞(正九品)、文思院大使(正九品)、

文思院副使(从九品)。由于品级较低,一般都由艺匠担任,多数画家初人

宫廷也授以此职,受皇帝宠渥后再改授官阶较高的锦衣卫武职。如郭纯永乐

初诏至宫中,任工部营缮所丞,仁宗时升翰林院阁门使(正六品),宣德间

改锦衣卫镇抚(从五品);林良于弘治时技授工部营缮所丞,后转升锦衣卫

指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