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文言文《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翻译?

2025-03-01 20:22:17  来源:网络   热度:134

一、文言文《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翻译?

原文: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译文: 庞恭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二、清朝的太子太保是什么官衔?

清朝时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官,享受待遇而已,无实权,一般作为一种荣 誉 官衔加给皇帝近臣。原本都是东 宫官职,均负责教太子。但在清朝,皇帝在位时一般不立太 子(康熙前期的做法除外),因此,这个衔是加给皇子的老师的,在清代,太保是老师的官衔。

三、太子太傅太师太保的区别?

太子太傅,太师,太保都是东宫太子的老师,只是职责不一样,太傅教习的是武功,太师教文,太保则是保护太子安全。

四、《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古诗原文及翻译?

唐-白居易-马上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马上作   【内容】:   处世非不遇,荣身颇有余。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里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磋跎二十年,颔下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唐-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题目】: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内容】:   美人为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唐-岑参-苗侍中挽歌二首   【年代】:唐   【作者】:岑参   【题目】:苗侍中挽歌二首   【内容】:   摄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   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   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   1.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例句:衙排宣政仗)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2.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例句:每来政事堂中宿)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3.和郭使君题枸杞(例句:山阳太守政严明)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4.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例句:官历二十政)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5.勤政楼西老柳(例句:半朽临风树)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6.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例句:为问三丞相)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7.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例句:已留旧政布中和)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8.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例句:驯犀驯犀通天犀)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9.苗侍中挽歌二首(例句:摄政朝章重)   朝代:唐作者:岑参   10.赠酒泉韩太守(例句:太守有能政)   朝代:唐作者:岑参   11.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例句:聊从嘉遁所)   朝代:唐作者:陈子良   12.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例句:优闲表政清)   朝代:唐作者:崔颂   13.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例句:君为宫保及清时)   朝代:唐作者:窦常   14.酬常郿县见赠(例句:爱君修政若修身)   朝代:唐作者:独孤及   15.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例句:政成机不扰)   朝代:唐作者:独孤及   16.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例句:吾舅政如此)   朝代:唐作者:杜甫   17.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例句:姚公美政谁与俦)   朝代:唐作者:杜甫   18.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例句:大贤为政即多闻)   朝代:唐作者:杜甫   19.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例句:天门日射黄金榜)   朝代:唐作者:杜甫   20.过勤政楼(例句:千秋佳节名空在)   朝代:唐作者:杜牧   21.怀政禅师院(例句:山斋路几层)   朝代:唐作者:杜牧   22.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例句:为政为人渐见心)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   23.送青阳李明府(例句:善政无惭色)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   24.德政上睦州胡中丞(例句:上德由来合动天)   朝代:唐作者:方干   25.尚书新创敌楼二首(例句:下马政成无一事)   朝代:唐作者:方干   26.送杭州李员外(例句:政成何用满三年)   朝代:唐作者:方干   27.送睦州侯郎中赴阙(例句:昔著政声闻国外)   朝代:唐作者:方干   28.宓公琴台诗三首(例句:宓子昔为政)   朝代:唐作者:高适   29.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例句:明明赫赫中兴主)   朝代:唐作者:贯休   30.赠抱麻刘舍人(例句:郡政今良吏)   朝代:唐作者:贯休   31.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例句:公府政多暇)   朝代:唐作者:韩察   32.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例句:汉家旧种明光殿)   朝代:唐作者:韩愈   33.勤政楼观乐(例句:银河帝女下三清)   朝代:唐作者:贾至   34.圣政纪颂(例句:三皇不书)   朝代:唐作者:来鹄   35.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例句:猎客张兔罝)   朝代:唐作者:李白   36.题雍丘崔明府丹灶(例句:美人为政本忘机)   朝代:唐作者:李白   37.酬致政杨祭酒见寄(例句:初还相印罢戎旃)   朝代:唐作者:李逢吉   38.广陵送林宰(例句:清政过前哲)   朝代:唐作者:李嘉佑   39.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例句:有隋政昏虐)   朝代:唐作者:李隆基   40.寄辛明府(例句:何处无苛政)   朝代:唐作者:李频   41.寄韩鹏(例句:为政心闲物自闲)   朝代:唐作者:李颀   42.宿越州天王寺(例句:海隅布政惭期月)   朝代:唐作者:李绅   43.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例句:屏欲除奢政返淳)   朝代:唐作者:李治   44.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例句:儒服学从政)   朝代:唐作者:令狐峘   45.洋州于中丞顷牧左绵,题诗越王楼上……(例句:隔政代君侯)   朝代:唐作者:刘璐   46.裴十六厅即事(例句:主人能政讼庭闲)   朝代:唐作者:刘商   47.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例句:公府有高政)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   48.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例句:天下咽喉今大宁)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   49.送李尚书镇滑州(例句:南徐报政入文昌)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   50.再赠乐天(例句:一政政官轧轧)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   这五十个自己找,请勿抄袭与模仿   还是建议你不要用诗句了,没两句是有名的,还不如用“政通人和”这类的文言文经典语!

五、帮我翻译下这个文言文后汉书,庞公传?

原文: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曷。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於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趋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於垅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翻译:庞公是南郡襄阳人。住在岘山向阳的一面,从不去城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说他: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公笑着说: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鼋鼍(大鳖)在深渊下面晚上也可以休息,我住的房子小舍也不过只是人的巢穴,(我们)都各得了栖宿的地方而已,天下并不是我所能保全的。因而在田上耕作,妻子在前。刘表问: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公答道:世人都把危险(的钱财)留给子孙,我现在却留下平安给他们。只是遗留的东西不同,并非完全没有留下啊!刘表叹息而去,之后庞公与妻儿一起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语文功底有点差,去别处借鉴了一下,大概意思应该是这么个东西。

六、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进谏的原因?

原因在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

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七、庞公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1:民发庞公学校的师资整体上还算比较不错。 1. 该学校有专业的招聘选拔流程,只有资质优秀、经验丰富的教师才会被录用。2. 该学校注重师资培养和管理,会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3. 该学校拥有一支年轻、有活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师资队伍,这些老师不仅对学生有耐心,也对教学有热情,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成长。不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仍会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积极参与来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个别教师的授课不到位、态度不好等问题,学生应该及时与学校沟通处理,避免影响自身学业。

八、景公之时的翻译?

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九、蛇口太子山庄去公明的汽车?

从蛇口客运码到深圳公明汽车站的路线全程约49.2公里,2小时50分钟。公交线路:蛇口线 → 325路,全程约49.2公里1、从蛇口客运码头步行约280米,到达蛇口港站2、乘坐蛇口线,经过11站, 到达侨城北站3、步行约300米,到达华侨城医院站4、乘坐325路,经过47站, 到达佳华百货站5、步行约460米,到达深圳公明汽车站

十、庞德公是庞统的什么人?

庞德公是庞统的叔公。

1、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2、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