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罗伯斯庇尔著名的墓志铭是谁写的?

2023-01-16 22:03:3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罗伯斯庇尔著名的墓志铭是谁写的?

法国人写的。

“过往的人啊,不要为我的死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这是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这段话写在罗伯斯庇尔的墓碑上颇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罗伯斯庇尔是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从人们就为他撰写的这段墓志铭就可以看出,罗伯斯庇尔是个曾经让千万人人头落地的人物。确实如此,在法国乃至整个的欧洲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就是法国大革命,尤其雅各宾派上台后所实行的恐统治,更是一片腥风血雨,每天都有人被送上断头台。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杰出的革命家,而不是滥杀无辜的独裁者,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被我们看作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正义的事业,法国大革命自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英国人写的,罗伯斯庇尔真正的墓志铭是:“罗伯斯庇尔,不可腐蚀者,人民的捍卫者,创造国训:"自由,平等,博爱"

二、古今中外墓志铭:爱尔兰一男子的墓志铭

哈≌饫锖冒担梦页鋈ィ

爱尔兰一男子在自己的葬礼上,也不忘恶作剧一把。另类幽默逗得亲友偷笑,笑着笑着就哭了……

爱尔兰一男子布莱德利(Shay Bradley)过世下葬。生前一向热爱生活喜欢开玩笑的他,在入土为安时也不忘幽默一番。他事先托付女儿在葬礼时,播放一段他生前的最后录音,其中一句“让我出去!”让在场的亲友笑翻。

布莱德利的女儿在脸书上分享了这段在父亲葬礼上拍摄的幽默短片。在该片中,当时亲友聚集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处墓地,表情哀切。

突然间,一阵音乐响起,接着传出布莱德利的喊叫声:“哈 卑樗孀挪欢锨么蚬啄镜纳簦祭车吕担骸罢饫锖冒担梦页鋈ィ∥姨降氖悄潦Φ纳袈穑课冶焕г谙渥永铮闾玫铰穑俊痹谡踉艘徽笞又螅詈笏档溃骸翱囱游也凰酪膊恍辛耍

在听到这段从地下的扩音器传出的录音之后,原本表情哀伤的亲友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或许是布莱德利送给他们最后的礼物。

布莱德利的女儿表示,这是他父亲的遗愿。他生前一向都爱恶作剧。他希望所有人在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开怀大笑。她不忘对父亲说:“我永远爱你。”

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灵魂。文化的巨大差异,很多西方人面对死亡的乐观豁达与平和是东方人难以理解的。但是希望大家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无奈时,也可以用这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三、为什么碑铭(墓志铭)不可乱写乱立

中国古代墓志铭书写者落款有什么规矩吗

之前感觉墓志铭是多神秘的东西,不知道写的都的什么看随着逐渐的理解,对墓志铭的认识越来越深;尤其是现代人的墓志铭多为精短。最容易混淆的是墓志铭和碑文的区别,下面看专业讲解:

墓志铭是民间丧葬制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古代文体的一种。我国早期逗墓志地和逗碑铭地各有区分用途。其中放入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称墓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氏、世系和生平事迹;把诗歌类(通常为四字一句)赞颂、悼念铭文刻在坟前石碑上称碑铭。中国古代墓志铭的雏形出现在东汉末年及西晋墓中。其时已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都未自名墓志。现知标明为墓志铭的方形墓志,以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的刘怀民墓志为最早。北魏以后,方形墓志成为定制。采用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由于逗志地、逗铭地同时使用,故称为逗墓志铭地。一般是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本人生前撰写的。

现在,墓志铭多泛指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已不再有严格的文体特征和限制。墓志铭是对一个具体死者一生的回顾和概括,是个人化的;但同时也印刻着时代的痕迹,反映着当时普遍的社会心态、价值观念,是历史学家十分看重的第一手史料。有的墓志铭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的则是书法经典。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篇墓志铭,又不可能长篇大论。技术上的问题倒在其次,难的是如何概括、评价自己的一生。现在国人似乎没有古人对墓志铭那样重视,本版收入的墓志铭以外国人的居多。这些墓志铭或充满个性、或幽默风趣、或耐人寻味,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墓志铭文化的视角。

四、人间失格——悲观者的墓志铭

《人间失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一部自传体的小说,故事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以及他敏感、压抑、堕落、失败的一生,描述了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

童年时的叶藏为取悦别人而搞怪;青年时认识了貌合神离不交心的朋友;一个个女性伴侣,轻易地结合又分开;故乡父兄的绝情与冷漠;几次自杀未果。纵观叶藏一生,这是一段失败的人生,几乎没有一点亮色与温情。有人会质疑,这样一部作品有什么意义呢?按照现在人的观点,它属于负能量,一碗毒鸡汤,不符合社会进步积极向上的主流。

然而谁的一生没经历过一段混沌不堪的时光呢?张国荣曾经在自传中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最终他选择了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喜欢他的影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世界著名笑星卓别林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人得了很重的忧郁症之后去看病,医生跟他说:“最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已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导致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心。我建议你去找找他。”这个人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特别幽默的人。”

这似乎是个冷幽默,然而笑声散尽是无尽的悲痛,他竭力为世人带来欢笑,却无人慰藉他落寞的内心,母亲的精神失常使他牵肠挂肚,对初恋情人的眷恋,时常令他陷入痛苦的回忆,失败的婚姻,也给他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创伤。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叶藏的悲剧不在于不能合群,不在于交友不慎,不在于吸毒,也不在于性关系混乱,而在于他本身“失去了自我”。我们由叶藏的独白,可以窥探出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即他所认为的“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当然,太宰治的死亡也有一定的民族原因,日本这个国家是崇尚死亡的,把死亡作为最后捍卫尊严的方式,三岛由纪夫切腹三次未遂,后由人补刀切下头颅才终于自尽成功。去年去日本自由行的一周中,竟然亲历了两次因卧轨事件而引起的列车延误,日本民众似乎已司空见惯,清理现场后,车站秩序井然,没有人为此议论纷纷,落雪无声,周遭一片寂静。

太宰治自杀后,日本文学界也有另一种声音,坂口安吾在《致郁》里的一段评价:“活着,是最重要的事。可偏偏这简单的话,又最难理解。其实也不是懂与不懂的问题,生,或者死,是没有人可以说清楚的。况且,选择死亡的话,只需要从人间消失,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多么简单的行为。可试着生存,试着去解决问题,就要一直战斗下去。无论何时,都可以选择死亡,所以不要做这么无聊的事情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事,还是,不要做了。”

是啊,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活着却需要去面对困难,按中国人的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经历彻底的黑暗之后,还能够坚持地活着,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作品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撕毁了“生活是美好”的虚假外壳,袒露出它的残酷和崩溃,或者说对某些人而言,受难才是生活的常态,是活着的真相。它关照了人作为人的存在。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