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空城抚琴退司马的主要内容?

2024-11-11 14:51:0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空城抚琴退司马的主要内容?

司马懿率兵攻城,诸葛亮无兵迎敌,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空城计,《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驻西城,得街亭失守之讯,又知司马懿乘胜来攻,所部精锐已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危急中,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

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大疑,又素知诸葛谨慎,不进而退;及至探明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

二、司马懿怎么识破空城计?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这段话出自《三国演义》,是这本名著中极为精彩的片段之一的空城计,也是诸葛亮智谋的高光体现,以城中2500名文人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单单就这份唬人的本事,都够诸葛亮吹嘘好几年。

难道司马懿不如诸葛亮,亦或者说司马懿“笨”的看不出诸葛亮在唱空城计,倘若真是如此,那么他又何以成为终结三国乱世的最大赢家呢?

司马懿并不笨,甚至在不少人学者的眼中,他的能力比诸葛亮要强,甚至连曹操都不如他,正如开国伟人所言: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那么究竟司马懿是否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其实我认为他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那么他又为何退兵?对于这个问题,司马懿临终的时候对他儿子们交代的遗言,便是他当年退兵的真相。

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承大统,作为帮助曹丕当上皇帝的司马懿来说,自然也是受到了重用,而司马懿确实很有能力,有他在,曹丕确实省心了不少。

而更让司马懿受宠若惊的是,曹丕对他给予了十足的信任,简直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萧何,而只要曹丕带兵出征,就会留司马懿镇守许昌,相反,也是如此,正如《晋书》中曹丕对司马懿所言:

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而在曹丕去世之后,司马懿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托孤大臣,后来摆平了曹真等人之后,司马懿大权独揽。

此时的蜀汉,刘备也已经去世,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也成为了蜀汉名副其实的权臣,就这样,两位天生的对头,有了交手的机会。

诸葛亮的理想是匡扶汉室,而曹魏篡汉那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再怎么说,至少得挂羊头卖狗肉,门面上能过去吧,偏偏曹丕等人不这样,直接自己当了皇帝。

是可忍,叔不可忍,诸葛亮作为曹叡的叔叔辈人物,他就忍不下去了,于是决定东出祁山、兴师伐魏,曹魏面对诸葛亮的挑衅也不能干坐着,司马懿就被派出兵抵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容易成功的一次北伐,只可惜被马谡扯了后腿,马谡这个人呢,总觉得自己读了很多兵书,很牛气,尤其是佩服韩信玩得那招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为了致敬韩信,他便将士兵驻扎在山头,等到敌人向山上进攻的,伺机向山下来个漂亮的冲锋。

可是马谡没想到,曹魏的军队根本不进攻,而是直接切断了山下的水源,这下惨了,蜀汉军队不攻自破,马谡也丢了街亭。

街亭是诸葛亮设计好东出的跳板,此地丢失,也就意味着蜀汉大军没有地方落脚了,不得已,只好撤退。

司马懿信奉趁其病要其命,自然不能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于是便带着15万大军直接杀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

诸葛亮很忧伤,他没有想到,在21世纪都快被封神的他,竟然会小命不保,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帮文臣,原本士兵有五千人,但还有一半被安排出去押运粮草去了。

以2500名文人对抗150000的大兵,这仗打起来根本没有悬念。

西城里的所有人面对这种情况都差点被吓傻了,好在诸葛亮很镇定,他仔细思考之后,便对这城中仅剩的2000多人做了安排:

四个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前派20名士兵扮作百姓扫地泼水,剩下的士兵全都藏起来,而他自己则带着两个小书童端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很是惬意。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了之后,看到这种情况,都蒙圈了,自然也不敢轻易进入城中,便急急去汇报给司马懿,司马懿一开始并不相信,但等他到了城下的时候,果真看到了正在弹琴的诸葛亮。

司马懿思考片刻之后,便下了撤退的命令,他的儿子司马昭很是疑惑,对司马懿说,是不是诸葛老儿故意布置的疑阵,其实城中根本没有兵。

司马懿听到之后,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未曾冒险,此番行径,必是有所埋伏,还是撤兵的好。

事情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可是仔细想想却很不可思议,因为太假了,司马懿如果当时并不确定城中有没有埋伏,无需进城,只需要用大军包围住西城几日,难不成诸葛亮能一直在城墙上弹个不停?

唬人只能唬一时,而不能唬一世,时间自然能检验出城中的虚实,所以我认为司马懿其实一眼就看出了诸葛亮是在唱空城计,而他之所以退兵是因为有更长远的打算,而在他临终前,他的儿子也终于明白了老爹的用心良苦。

司马病重时,叫来两个儿子,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常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这句话是司马懿对自己生平的总结和对后事的交代,他自己也清楚自己是权臣,并且当时的人都怀疑他有异心,而他也经常内心恐惧。

那么这段话和司马懿退兵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因为当时的曹魏能扛住诸葛亮进攻的只有司马懿,如果司马懿把诸葛亮给活捉了,那么他也就失去了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诸葛亮活着,司马懿才能是司马懿,而诸葛亮一旦去世,自己必定会成为曹魏小皇帝怀疑的对象,那么他离被灭族也就没多远了,这样一来他恐惧的事情便会成为现实。

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是南北朝的一个叫郭冲的文人,他在著作《条亮五事》里记载了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曹魏大军的故事,后来被罗贯中加工写进了《三国演义》中,进而家喻户晓。

此外,也有些学者表示,诸葛亮根本没有摆过空城计,这件事是虚构出来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虚构的也成为了名著中极为精彩的桥段了,即便不是史实也已成文学,同样具有研究

三、空城计中司马懿的性格特点?

用几个成语来概括,疑神疑鬼,当诸葛亮坐在城上弹琴的时候 ,司马懿可疑的性质显示的淋漓尽致 ,他不敢出兵进攻 ,还有就是老谋生算 ,其实他即使知道诸葛亮没兵 但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需求 他也不会进攻诸葛亮 

四、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唱词是什么,急需?

司马懿:有本督在马上观动静,诸葛亮在城楼饮酒抚琴。左右琴童人两个,打扫街道俱都是老弱残兵。

我本当传将令杀进城,司马师、司马昭:杀!杀!杀!

司马懿:又恐怕中了巧计行。勒住丝缰把话论,尊声南阳诸葛孔明:任你设下了千般计,棋逢对手就一般平。

五、空城计里的司马懿心理变化的过程{作业}?

1喜—2忧—3喜 : 1喜:司马围住西城,孔明势单力薄,即将被擒。

2忧:孔明生性谨慎,不曾弄险,怀疑自己中计。3喜:司马庆幸发现孔明诡计,并为有这样的知己感到高兴,在琴声中满意离开。但正史中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所为而是赵云 而且司马懿那时也没参战

六、空城计中司马玉是什么样的人?

空城计中,由于在街亭之战中,蜀国的参军马谡,执意将军马推移山上,最后被司马懿使用火攻打败了,最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诸葛亮是用了疑惑之兵,然后在息县采用了空城计,最后迷惑了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疑心比较大,不敢进一步进兵,最终放走了诸葛亮,说明司马懿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

七、从空城计课文中,司马昭的性格是什么?

司马昭的性格是直率,无脑,多疑,做事不经大脑,生性爱多疑。

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这个是出自一个典故。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懿是谨慎多疑,凭借自己多年和诸葛亮交战的经验,得出诸葛亮不会铤而走险城门打开必有埋伏的结论,导致其措施了击溃诸葛亮的大好时机。

八、空城计中司马懿回应诸葛亮的唱词?

诸葛亮: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评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司马懿:有本督在马上观动静,诸葛亮在城楼饮酒抚琴。左右琴童人两个,打扫街道俱都是老弱残兵。我本当传将令杀进城, 司马师、司马昭:杀!杀!杀! 司马懿:又恐怕中了巧计行。勒住丝缰把话论,尊声南阳诸葛孔明:任你设下了千般计,棋逢对手就一般平。诸葛亮: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就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能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西城。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了司马到此谈哪,谈谈谈心。西城的街道打扫净,预备着司马好屯兵。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预备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你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司马懿:我越思越想心不定,城内定有埋伏兵。司马师、司马昭:趁此机会,杀进城去,活捉孔明! 司马懿:呸!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若是杀进城去,岂不中了他人的埋伏?将人马前队改为后队,兵退四十,安营扎寨! 司马师、司马昭:是! 司马懿:待我说破于他!诸葛亮啊!孔明!你实城也罢,空城也罢,老夫我拿定主意,我不进城,哎!我告辞了!告辞了! 二老军:司马懿大兵倒退四十余里呀! 诸葛亮:人道司马善用兵,到此不敢进空城。诸葛从来不弄险,险中有险显才能。

九、空城计中如果把司马懿换成司马昭结果是?

情节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可能的结果:

1. 司马昭可能不会像司马懿那样具有高超的谋略和军事指挥能力,因此他可能无法成功地通过空城计来挫败敌军的攻势。

2. 如果司马昭在空城计中采取了其他的计策,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他可以选择在城墙上竖起旗帜、点燃火把等方法来营造出城池有强大防御力的假象,或者利用城中居民的力量来实施城中反击等等。

3. 如果司马昭没能成功地通过空城计来挫败敌军,那么结果可能会是城池被攻破,司马昭被敌军俘虏或被杀死,这对魏国的发展和稳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总之,如果把司马懿换成司马昭在《空城计》中采取不同的策略,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司马懿的高超谋略和军事指挥能力是历史上广为人知的,他能够成功地通过《空城计》来挫败敌军攻势并保卫魏国的安全。

十、名人墓志铭的故事

名人墓志铭的故事

墓志铭是墓碑上镌刻着的文字,用来纪念逝去的亲人或重要人物。每个墓志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生命、爱、勇气和奋斗的故事。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索几个著名的墓志铭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名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生命的意义。

1. 爱与坚强的力量

有一则关于名人墓志铭的故事非常著名,那就是伊丽莎白·斯卡波拉的墓志铭:“她对全世界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将永存。”伊丽莎白是一位终身活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女性,她对人类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墓志铭所传递的信息是,她的爱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将永远存在于这个世界,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克服困难。

2. 成就的印记

每个人都渴望在生命中留下一点痕迹,有的人通过成就来展示自己的价值。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好友啊,你最优秀的纪念方式就是读我的著作。”这是莎士比亚对于自己的成就和作品的自豪之词。这句话的含义是,他希望人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记住他,并欣赏那些卓越的文学成就。

3. 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生命是短暂而美好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享受每个时刻。这一点在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志铭中得到了体现:“欧凯斯,不要打扰我的圆。”这句话反映了阿基米德对于数学的热爱和奉献,他希望人们珍惜并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不要中断他的研究。

4. 对死亡的平静接受

面对死亡,有些人能够以平静和接受的态度面对。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培根在墓志铭中写道:“杰出人物足够死了两次,第一次是他们的生命结束时,第二次是人们忘记了他们。”这句话传达了培根对于死亡的看法,他相信只有那些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才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留存。

5. 永恒的记忆

墓志铭是人们对逝者的纪念,希望他们的记忆能够永存。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约翰·F·肯尼迪的墓志铭是:“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这句话鼓励人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以此来纪念肯尼迪的精神,使他的记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结语

这些著名的墓志铭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名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它们不仅是对逝去的人的敬意,也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回应。墓志铭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无论是在生或在死,在彼此心中应该铭记。墓志铭是一种纪念的方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那些曾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不仅仅只是故事,更是无尽的灵感和鼓舞。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有限生命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努力追求梦想,创造美好的回忆。无论是墓志铭还是生前的言行,它们都将成为我们的遗产,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