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苏武的颁奖词?
一、给苏武的颁奖词?
苏武,你渴饮血,饥吞毡,你卧起操节,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威武而不屈,你胸中荡怀的永远是精忠报国的忠肝义胆,你坚毅的眉宇间闪烁的永远是宁死不屈的信念,你深邃的双眸早已望穿了北海的千山万水,遥远的长安在你的魂牵梦萦中一遍遍的朦胧。苏武,你用自己的顽强,自己的毅力,把苏武二字深深的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光荣榜上,虽然节牦尽落,虽然须发尽白,但你的气节却越发的崇高。
二、李陵给苏武的回信原文?
子卿:
听说你的美德,已被传播,在清平世界中,建立声誉荣耀,使我欣慰。蒙你万里赐书,谆谆相问,更使我感动。异国流亡,自古以来,就是悲剧。望着吹动的南风,怀念故土,思恋家园,心情依依,不能自制。承你不抛弃我,遥远地赐我书信,安慰教诲,情胜骨肉。我虽然迟钝,也不能不百感交集。
回忆归降匈奴最初那段时日,直到今天,身心都陷困顿,默默独坐,自己吞下愁苦。举目所及,什么都看不到,看到的全是异族。穿皮衣、住毡幕,用最原始的材料抵御风雨。吃腥膻的羊肉,喝牲畜的奶水,用最简单的工具,解除饥渴。偶尔想找一个人谈一句、笑一声,又有谁能共享此情?蛮夷所居,景象凄惨,冰冻三尺,地崩土裂,所听到的只有北风哀号。秋季九月,天已转凉,塞外荒漠,牧草全枯,晚上难以安枕。侧耳谛听,胡笳互相呼应,牧马远近悲鸣,各种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奔驰,声音此落彼起。凌晨起坐,仍在耳际,思及置身此地,不禁泪下。子卿,子卿!
我纵铁石心肠,能不兴悲!跟你诀别之后,心情更无寄托。思念高堂娘亲,垂死之年,被绑赴刑场,利斧斩首。妻子儿女,有什么罪?同时遭受屠杀。我辜负国家的重恩,落得如此下场,世人与我同哀。你回到长安,接受荣耀;我留在匈奴,继续屈辱。命运如此,又可奈何?我出身礼仪之邦,而今活在没有知识的荒凉世界,背弃父母跟君王的恩德,长期沦居在蛮夷领域,何等痛苦!一想到我们李家祖先的苗裔,将变成蛮夷一支,不禁心如刀割。我自以为对国家贡献很大,而罪状微小,只因不能受到君王的明察,辜负我区区的一片苦心,每一思念及此,痛不欲生。我并不是不能自刺心房,表明我的清白,也不是不能自刎颈项,表明我的志向。然而,西汉政府对我,已情断义绝,自杀有什么意义?徒增人们耻笑!所以,虽然情不自已,经常挥臂长号,而仍含诟忍辱,苟且地活在世间。左右的人,看见我这种情形,用一种我不愿听的音乐和言辞,前来安慰劝勉。他们不会了解,异域的欢乐,更使我痛彻肺腑。子卿,子卿,人之互相了解,最可贵的是了解心的深处。
上次回信,因时间仓促,不能尽言,现在略微重述。当初,刘彻交付我步兵五千人,向绝域出发。同时受命的其他五位将领,都迷失道路,只有我跟匈奴主力遭遇。率领一支徒步的孤军,携带行程万里的粮秣,离开国境,深入敌腹。以五千人的单薄兵力,抵抗敌人十万人的庞大兵团。驱使疲惫的士卒,面对敌人初入疆场的战马。而我们并不气馁,仍然击斩敌人将领,夺取敌人大旗,发动追击,踏着敌人留下的蹄痕,诛杀大将。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自己度德量力,盼望担当重任,自以为已立下无比功勋。匈奴兵团受到挫败,动员全国部队,集结精锐,超过十万之多,单于亲临指挥,而终于完成包围。敌我形势,我们已不能相比,骑兵跟步兵战斗力的差距,更无法抵挡。疲惫的士兵,奋起再战,不仅以一当百,更以一当千。扶伤忍痛,舍命争先,死伤遍布荒野,生存的不满一百人,不是负伤,就是患病,无法再拿武器。然而,我振臂高呼,负伤的官兵,无不跳起,刀锋直指强虏,匈奴骑兵向后败退。可是,武器已失,箭矢已尽,士卒手无寸铁,仍奔走呐喊,前仆后继。在那时候,杀声上干霄汉,天地为我的遭遇震怒,战士为我的悲愁饮血。单于已认定不可能把我们消灭,准备放弃。料不到奸贼出卖,于是,大战再起,遂不能幸免。
从前,刘邦以三十万人的庞大兵力,被困平城(山西省大同市),当彼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仍不得不七日之久,绝粮断炊,找不到饮食,最后仅仅逃生而已。我所遇到的,岂是我的力量所能承当?而西汉政府掌握权柄的人,议论纷纷,只知道痛恨我为什么不死,而不问不死的原因。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有更大的贡献,正如你信上所说,是为了报恩君王!我认为无声无息地死,不如建立更大的功勋;默默无闻地死,不如回报更重的恩德。会稽陷落之时,范蠡没有自杀;鲁国三战三败,曹沫也没有死难。范蠡终于为越王国报仇,曹沫也终于收复失土。一点心意,只是羡慕先贤。想不到此志没有表达,而怨恨已经完成;计谋还未实现,骨肉已受到酷刑。使我仰天捶胸,泪尽泣血。
你来信说:“西汉政府待功臣不薄。”你身在西汉政府供职,怎能不如此认定?当年,萧何、樊哙,被囚禁监狱;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受到诛杀;周勃、窦婴,难逃网罗。其他一些一同创业的功臣豪杰,像贾谊、周亚夫之辈,都是盖世奇才,有宰相大将的能力,只不过被鲨鱼群陷害,同时受难。使身怀才能的人,不能为国家效力。像贾谊、周亚夫的遭遇,谁不为他们痛心?我的祖父(李广),功勋顶天立地,义勇超越三军,只以不能得到权贵(指卫青)的欢心,在沙漠绝域,自刎而亡。这都使忠臣义士,手执干戈,而长长叹息!怎能说西汉政府待功臣不薄?
即以你而言,乘一辆单薄的车子,出使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强大敌国,命运乖错,变生肘腋。然而,你并不理会加到脖子上的刀剑,忍受悲苦的放逐,几次都要死在朔北荒野。青春鼎盛之年出国,白发苍苍之时遣回,娘亲已死,妻子已嫁,这是天下从没有听说过、古今从没有发生过的悲壮事迹。野蛮民族还敬佩你的气节,何况天下之主的君王!我以为你定会封侯分土,受到千辆车马的赏赐。可是,听说你回去之后,赏钱不过二百万,升官不过移民区总监,没有尺寸土地的封赐,嘉慰你的忠心劳苦。而那些当权的鲨鱼群,却都成了拥有万户人家的侯爵。皇亲国戚贪赃枉法,吸血分子也都擢升到中央政府,担任高官要职。你的遭遇尚且如此,我还盼望什么?西汉政府因为我没有死节,把我全族诛杀。你可是守节之人,却奖励得如此轻微。用这种方法使远方人士顺服地奔走效忠,恐怕很难。所以每次回顾往事,虽然内心沉重,却不后悔。我固辜负国家的栽培,但西汉政府也同样毫无恩义。从前有人说:“即令并不忠烈,也能视死如归。”纵然我自己心安理得,又岂能再获得君王的敬重?大丈夫有生之年,既不能名扬于世,死后便只好埋葬蛮荒。谁还去屈身叩头,面对未央宫北门,使那些伏在案头的小官小吏,用他的笔墨去挑选法律条文?愿你不必再寄望我会回国。
子卿,子卿!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言。你我两地,相隔万里,人事断绝,道路相殊,生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死是另一个世界的鬼,生死都不能再见,从此永诀。祝福老友,尽力侍奉圣明君王。你在匈奴生的儿女,都十分安好,不要挂念,唯请你自己多多保重。如果可能,有使节北来,顺便再赐我信息。
三、仿写苏武给李陵的回信?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毳幕,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
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
侧耳远听,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
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恋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
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四、苏武牧羊苏武的目的?
苏武牧羊原因何在?苏武留胡节不辱,苏武牧羊是为了向敌人显示自己的气节。
苏武牧羊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苏武被迫在遥远的贝加尔湖放了十几年的羊,始终思念故土,不忘大汉朝。千百年来,“苏武留胡节不辱”的故事不仅被写进了史书,还被写进了教材,写成了歌谣、戏剧,被人传颂千古。无数的史学家都认为,苏武是汉朝以来最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可是,关于苏武牧羊的详细情况,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
苏武是汉朝人,他为何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他在汉朝是怎样的身份?为什么要到塞外去放羊?他只不过在贝加尔湖放了十几年羊而已,又为何被众多的史学家所称颂?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一切,还要从汉武帝当政时期说起。
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朝在他的统治之下国富民强,一片繁荣。只是,北方的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一直以来都是汉武帝的心病。匈奴当年被著名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打败之后,元气大伤,与汉朝和平相处了一段日子。虽然口头上一直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可私底下还是对汉朝虎视眈眈,有所图谋。
当时,匈奴与汉朝有互派使者拜访的习俗,但匈奴无缘无故扣留了一些汉朝的使者,作为报复,汉朝也扣留了一部分匈奴的使者。双方名义上和好,暗地里却是相互钩心斗角,争斗不断。后来,匈奴的单于去世,由他的弟弟且鞮侯单于接替王位,这个且鞮侯单于担心汉朝会在他刚刚即位立足未稳的时候出兵收拾他,就决定要抢先一步向汉朝表示友好。他首先释放了所有被扣押的汉朝使者,又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护送这些汉使们回汉朝,他的书信写得非常谦虚恭敬:“汉武帝,您是我的长辈,我们匈奴作为晚辈,怎么敢对长辈大汉朝不尊敬呢?”总之,净挑好听的话说,说得汉武帝心花怒放。因为古人都提倡“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化敌为友的事情,对于汉朝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于是,汉武帝立即决定放回此前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还要再派一大批使者前往匈奴,去化解双方几十年来的恩怨,友好相处。苏武,正是这批使者的负责人之一。当时的苏武是汉武帝的贴身侍从,专门负责掌管汉武帝的马厩以及平日打猎所用的弓箭武器等,深得汉武帝信任,因此被委以重任,出使匈奴,负责这件重要的外交大事。
苏武带着自己的副将张胜、常惠率领使团浩浩荡荡出发了。但他不知道,自己长达十几年的苦难将从此开始。苏武本以为自己带着汉朝的礼物和汉武帝的亲笔书信,以及归还的匈奴使者,会顺利与且鞮侯单于会面并完成使命,然后很快回到汉朝复命。可谁知道,刚刚到匈奴就出了岔子。
原来,在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叫卫律的汉朝的使者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这个卫律有一个部下叫作虞常,一向对卫律很不满,而虞常又碰巧跟苏武的副将张胜是好朋友,他趁着这个机会私下找到张胜,说自己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心里很牵挂,愿意出力除掉汉朝的叛徒卫律,希望汉朝能多照顾他的家人。张胜这个人好表现,想暗地里完成这件大事出个风头,便私下跟虞常商量了一个杀掉卫律的计划。更过分的是,他还想抓且鞮侯单于的母亲带回汉朝做人质,以此要挟匈奴。苏武摊上这么一个胆大妄为的副将,也算是倒霉。张胜这个欠缺考虑的计划,最后肯定不能成功,他不仅没有杀掉卫律,反倒让虞常被且鞮侯单于抓住了。
无奈之下,害怕承担责任的张胜才把这一切都告诉了苏武。苏武得知自己的手下捅了这么大的娄子,匈奴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对张胜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是无法挽回了,我身为汉朝的使节,要是被匈奴人严刑拷打,等于是丢了我们汉朝的脸,还不如及早自我了断。”说着就要拔刀自杀,手下的人连忙劝阻。
虞常被匈奴人严刑拷打之后,供出了自己与张胜合谋的事情。张胜贪生怕死,很快也投降了。苏武作为张胜的上司,自然脱不了干系,且鞮侯单于大怒之下要杀掉苏武,后来在大臣的建议下又改变主意,要苏武投降匈奴。苏武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我是大汉朝的使节,如果丧失气节投降了匈奴,即使我保全了性命,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自己的国家呢?又有什么脸面回去见乡亲父老?”说完,立刻拔出佩刀自刎,且鞮侯单于的手下急忙上前阻拦,此时的苏武却已受了重伤。且鞮侯单于敬佩苏武的气节,命医生给苏武治伤,想尽一切办法威逼利诱苏武,想要让他投降匈奴。结果,都被苏武拒绝了。恼羞成怒的且鞮侯单于不甘心放苏武回去,就把苏武流放到匈奴最北边的北海去放羊,他告诉苏武:“什么时候你放的羊生了羊羔,我就放你回归汉朝。”但卑鄙的且鞮侯单于给苏武的全部都是公羊,这明摆着就是永远不让苏武回汉朝。
匈奴的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一带,荒凉而且寒冷。苏武独自一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放牧,饥寒交迫之下,却始终拿着象征自己汉朝使者身份的符节,以表达自己对汉朝的思念和忠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者符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他还是在这片荒凉的地方牧羊。且鞮侯单于死了以后,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作对,又派使者来求和。这时候,汉武帝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对使者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和汉昭帝都信以为真。幸好,当初与苏武、张胜一同被扣押在匈奴的副将常惠,私下买通一个匈奴的使节,把苏武还活着的消息传回了汉朝。
于是,汉昭帝派遣使者给单于传话:“匈奴既然真心同汉朝和好,就不该这么没有诚意。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以为真的是苏武的气节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于是答应把苏武放归汉朝。
苏武在匈奴19年,从当初被汉武帝信任派遣出使匈奴,到受自己的一个副将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再到孤身一人在荒凉的匈奴北海放牧羊群十几年,饿了就吃野草,渴了就喝雪水,受尽苦难;最后被自己的副将报信搭救而得以回归故土,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种种磨难。苏武当年出使匈奴的时候是40岁,带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可如今却只剩下副将常惠。他们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老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已经失去颜色的符节,没有一个不感动的,说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汉昭帝也重赏了苏武,后来苏武去世,当时的汉宣帝把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足见汉朝对苏武的尊重。
后世大都知道苏武被困匈奴牧羊19年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细节和原因。在一个个偶然或者必然的事件之中,苏武凭着自己心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终于坚持到了回归故土的那一天。相对于投降匈奴的使者卫律,以及贪功又怕死的副将张胜来说,苏武用自己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人格,也征服了当时的百姓和后世的人们,成为坚持民族气节的楷模,苏武的这种精神将会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名垂千古。
风餐露宿,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苏武不弃符节。
五、给苏武写颁奖词?
你是不畏艰险远使异国的使臣, 你是不慕名利宁死不屈的勇者, 你是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牧人, 你是忠贞不渝正义凛然的民族魂。
君无意,臣有心,十九年的坚守,十九年的赤子之情, 你铸就了一部历史, 创造了一个传奇,
六、苏东坡给妻子的墓志铭?
《亡妻王氏墓志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妻子王弗所作的一篇墓志铭。
这篇墓志铭作者选取了妻子王弗的几则日常生活言谈,突出了王弗的贤敏睿智,及王弗对于生性真率随便的作者的忠告、帮助;她提出在人际关系中对两类人尤应保持警觉: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者;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者;表现了妻子王弗观察生活的精细和见识的卓然过人。
此文于记事中寄托情思,记事简洁而感情深挚,文章所记之事不过二三,但一个贤明妻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七、《苏武传》中的苏武为什么不吃羊?
因为班固从来没去过贝加尔湖。
班固在《汉书》中所写的“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大概率不是真的。
我记得原来在《中国国家地理》看到过有一期讲贝加尔湖的专刊,里面提到过俄罗斯那边布里亚特土著流传的苏武牧羊的传说。
在这个俄版里,苏武精神状态不错,喜欢出行旅游,出游时总带着一根棍。他能流利使用当地语言,时常帮助当地居民。
虽然贝加尔湖在当时与长安相比,显然生活条件极差,但显然没有到需要吃老鼠的地步。
布里亚特土著传说中苏武总拿着棍子,也可以佐证《汉书》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部分。
不过,《汉书》中有“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的描写。显然,布里亚特土著没有把从帮过他们忙的苏武那里偷牛羊的事情讲给他们的后代。
八、怎么给朋友写墓志铭?
你爽朗的笑声,积极的人生,我会永远记得
九、欧阳修给父亲的墓志铭?
欧阳修为已逝的父母写了一篇碑文。
欧阳修四岁丧父,由母亲把他抚养成人。欧阳修四十七岁时,母亲离开人世,欧阳修写了一篇《先君墓表》追述母亲的言行。在欧阳修六十四岁时,正值其父逝世六十周年,欧阳修在《先君墓表》的基础上增改部分内容,写成此文。此文凭借母亲的口述,道出了父亲的仁孝与母亲的贤淑,表达了对二老的思念和追忆。
十、范仲淹给欧阳修的墓志铭?
这个题目出错了,应该是欧阳修给范仲淹写墓志铭。
皇祐五年,四十六岁的欧阳修在京师翰林院上班。他给文艺圈的朋友姚辟寄去一封信。
“你知道我的脾气,直来直去又急躁,平生从不让着别人一言半语。”欧阳修在信中说道:“此番为希文作神道碑铭,真让我大伤脑筋。我实在不愿招来毁谤。因此十五个月才写好。”
希文是大宋那位顶天立地的一代道宗范仲淹,彼时已经离世一年多了。欧阳修受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之托,为其父写了一篇神道碑铭,追述逝者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