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西朝名将?

2024-11-08 00:49:0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西朝名将?

韩信,淮阴人,西汉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将领。

韩信(?~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申军法,设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韩信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

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胯下之辱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拜为大将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呢?” 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道:”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刘邦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 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

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二、陈朝 名将?

侯安都(519年-563年),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早年曾被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为郡主簿,后追随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参与袭杀王僧辩,数次击退北齐军,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

陈武帝驾崩后,侯安都拥立陈文帝为帝,讨平王琳,升任司空,进爵清远郡公,后改封桂阳郡公,又以平留异之功加封侍中、征北大将军。

此后,侯安都自恃功高,日渐骄横,引起陈文帝的疑忌。天嘉四年(563年),侯安都被赐死于宫中,年仅44岁。

三、抗德名将?

奥迪·墨菲(Audie Murphy,1926年6月20号~1971年5月28号)是一位在二战中表现非常杰出的美国大兵。他身高仅165公分,体重50公斤,却是二战时期美国授勋最多的军人之一。他在战后的许多年也是一位著名的电影明星,他曾经在44部电影中出现。他做为一名乡村音乐词作者,也有一些成功的作品。1955年的《百战荣归》(To Hell and Back),美国的二战英雄奥迪·墨菲(Audie Murphy)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了他自己,但在那之前,墨菲已专门学了近十年的影视表演

四、抗元名将?

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有文天祥,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五、乾隆朝的名将?

乾隆朝的名将有 傅恒 和 阿桂。

富察·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清朝名将、外戚,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

阿桂(1717.09.07—1797.10.10),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于新疆屯田建策,被采纳。

六、十大抗名将

十大抗名将:英勇战斗的传奇故事

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的岁月,但也孕育了一批英勇的战士,成为抗日战争的名将。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智慧,为保卫家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十大抗名将,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传奇的故事。

1. 蒋介石

蒋介石是中国国民党的领袖,也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他在抗战初期领导国民党抗击日军,组织了一系列的反抗行动。他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使他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人物。

2. 周恩来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抗战中的杰出抗战将领。他在抗日战争中担任重要指挥官,带领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战役。他的英勇和战略才能使他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人物。

3. 彭德怀

彭德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之一,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率领部队与日军进行顽强抵抗,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中国抗战的英雄。

4. 朱德

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抗战中的重要将领。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为抗击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顽强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杰出人物。

5. 陈毅

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抗战中的重要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带领部队与日军进行了血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他以顽强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中国抗战的英雄。

6. 傅作义

傅作义是中国国民党的将领,他在抗战时期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他的英勇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人物。

7. 粟裕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带领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勇敢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中国抗战的英雄之一。

8. 萧克

萧克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也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将领。他率领部队进行了多次战斗,为抗击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勇气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9. 吴亚军

吴亚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将领之一,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领导的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为抗击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英勇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人物。

10. 赵尚志

赵尚志是中国抗战中的杰出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率领部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取得了重要的胜利。他以顽强和勇敢而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或缺的名将。

十大抗名将都是中国抗战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智慧,为保卫家园、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杰出才能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

七、韩国抗倭名将?

韩国有抗倭名将吗?如果一定要算估计就一个李舜臣。

八、抗倭名将人物?

第一位:谭纶(1520年-1577年),明朝抗倭名将、杰出军事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谭纶率兵在台州大挫倭寇。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再率数万人侵扰台州,谭纶再亲率死士与倭寇大战,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隆庆二年(1568年),谭纶出任蓟辽保定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前后致力兵事三十年,歼敌二万一千五百余人。曾经酣战,刀刃上的血浸染了手腕,多次冲洗才清除。明神宗即位后,谭纶被起用为兵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后因遭弹劾,三次上疏请辞,均获留用。万历五年(1577年)卒于官,年五十八。

第二位:俞大猷(1503-1579),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一生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俞家军”猛如蛟龙,与戚继光并称 “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抗倭名将谭纶赞其为:“盖诚似霍子孟,任如诸葛亮,大似郭子仪,忠似文文山,毅似于肃愍。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第三位:戚继光(1528-1588),明朝著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在中国南疆、北疆都竖起了长城,是毫无异议的民族大英雄!

第四位:刘显(1515年一1581年),明朝抗倭名领、民族英雄。曾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连续破倭,共同剿灭沿海倭寇。刘显勇猛无比,其勇力在戚继光、俞大猷之上。抗倭名将谭纶在平海卫后在给俞大猷的信中写道:“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可见刘显之勇在俞大猷之上。

第五位:张经(1492年-1555年),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明廷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次年五月初一日,张经获王江泾大捷,为抗倭以来第一大捷。严嵩亲信赵文华伙同胡宗宪在张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诬陷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张经和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冤斩,其功被赵文华这、胡宗宪窃取。张经之死,与李天宠一样,同为千古奇冤。

第六位:李天宠(?-1555年),明朝抗倭将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曾率兵在通州、如皋抗击倭寇入侵,数次击退敌人。同年六月,李天宠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协助总督张经继续剿灭倭寇。因李天宠不附赵文华,遭到排挤,其巡抚之职由阉党胡宗宪取代。随后,赵文华和胡宗宪又诬陷李天宠、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世宗皇帝不识有诈,遂下诏逮捕二人。而此时,李天庞、张经正率众出击,当日即有石塘湾之捷。五月初一,又与敌大战于五江泾,歼敌1900余人,敌“焚溺死者甚众”,取得抗倭以来最为辉煌战绩,称“战功第一”。赵文华和胡宗宪冒领其功,张经和李天宠被捕,押至京城和杨继盛一同被斩于西市,酿成千古冤案。

第七位:瓦氏夫人(1496-1555),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时,瓦氏夫人不顾58岁高龄,挂“女官参将总兵”衔,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三战三捷,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江浙人民尊称她为“宝鬓将军”,当地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视为抗倭“长城”,被誉 “巾帼英雄第一人”,抗倭第一女将。

第八位:胡宗宪(1512年-1565年),明朝抗倭将领。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嘉靖二年(1523年)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抗倭。因胡宗宪是阉党成员,抗倭期间与严嵩干儿子赵文华极力排挤不依附阉党的抗倭将领张经、李天宠,在二将奋力抗倭,创下王江泾大捷之前诬陷他们“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致使王江泾大捷后,二将被捕冤杀,其功被赵文华和胡宗宪攫取。阉党被打掉后,言官陆凤仪弹劾其罪状,每一条都该杀,明世宗却极力袒护,贬其回乡,后又发现其曾“假拟圣旨”,于是二次下狱,在狱中自杀身亡。从胡宗宪所作所为来看,抗倭有力是英雄,陷害良将,冒领军功,又是败类

九、元朝抗明名将?

王保保。王保保是扩阔帖木儿的汉名,不知由于什么缘故,元末一直流传着王保保是汉人的说法,就连明朝官方颁布的《谕中原檄》中也写道:“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

可实际上,根据后世出土的赛因赤答忽墓志铭记载,王保保确实是蒙古人,而非汉人。

十、安徽抗倭名将?

是抗倭名将胡宗宪和戚继光。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五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