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读音?
一、晁说之读音?
说之读音是cháo yuè zhi。
晁[cháo]汉字
晁,姓氏名。另外,有早晨的意思;字从日从兆,兆亦声。“兆”义为 “远”、“遥远”。
康熙字典《广韵》直遥切《集韵》《正韵》驰遥切,𠀤音潮。鼂,或作晁。《前汉·景帝纪》御史大夫晁错。《注》师古曰:晁,古朝字。《本传》作鼂。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李善注》晁,古朝字。又《集韵》直绍切,音肇。晁阳,县名。在东阳。
二、立秋前六言晁说之?
回答:立秋前六言
宋代诗人晁说之全诗译文如下:
今天要自娱自乐了,明天池塘上吹来阵阵秋风。
听雨就好像在听着古典音乐,收到书信好像得到好朋友一般。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三、宋晁说之的狂风解释?
狂风是指一股气流强劲的风。宋晁所说的狂风如果是喻代人物或事物,可以为形容人或事物极为强劲,并且可能带有一定不可控因素。如果不是喻代,那么狂风就是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可能对环境和人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在航海时,狂风会影响船只的航线,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四、谁知道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是什么人,三人有什么关系?
晁补之:字无咎(1053-1110),宋朝济州巨野人。原丰二年进士,元佑初为大学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观、黄廷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大观四年逝世,终年57岁。有部分著作传世。
晁冲之:字用叔,一字川道,宋朝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人,晁补之从弟。举进士。其词聪俊明媚,与其兄豪健之作相反。赵万里辑其词十六首为一卷,名《晁用叔词》。
晁说之:字以道(1059—1129),号景迂,宋代制墨名家,是一位不容忽视的经学家。他博通五经,尤精于《易》学,同时又是一位富有创作实绩的作家、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苏门文人、江西诗派作家有着广泛的师友关系。由于元符上书入党籍,其仕途极其坎坷,长期沉沦下僚。他的一生经历了仁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六朝,是难得的一位身入南宋的“元佑名士”。
晁公武,字子止,祖籍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出身书香世家。七世祖晁迥为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高祖晁宗悫、曾祖晁仲衍,也是饱学之士。父冲之,字叔用,擅诗名,为江西诗派作家,族父晁补之,字无咎,从父说之,字以道,均为著名学者,以名节文章盛名于世。晁氏后迁居山东,故又称为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人。晁公武少承家学,浸耽群书。逢靖康兵灾,携家入蜀避难,寓居嘉定府(今四川省乐山)。故家藏书,在战乱中损失殆尽。绍兴二(1132年),登进士第,后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绍兴十七年知恭州(今重庆),后又知荣州(今四川省荣县)、合州(今重庆市合川)、泸州(今四川省泸州)等地。隆兴初,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1164)兼枢密院检详文字,不久又为御史台右正言、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他对当时官冗恩滥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救弊之策。乾道四年(1168年),以敷文阁待制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五年,除敷文阁直学士,在四川重建广惠仓,赈济饥民。七年,诏除临安府少尹,擢吏部侍郎。致仕后,在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度过了他的晚年。卒于南宋淳熙年间。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他自幼耽书嗜学,虽家藏书大多毁于兵火,但仍“心志不衰”。他为南阳井度属官期间,曾帮助井度编书、刻书,结下了深厚友谊。井度罢官后,将藏书五十箧赠予晁氏。他以井度赠书为基础,结合自己原来的收藏,“除其重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绍兴二十一年,又在知荣州任上,利用“三荣僻左少事”的闲暇,“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终于完成了《郡斋读书志》初稿,并在去世前,不断对初稿进行修订和补充。
晁端礼:宋代诗人,字次膺(1046-1113),先世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人,徙居彭门(今江苏省徐州)。神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而卒。其词多咏物、颂谀之作,常与晁补之唱和,风格近周邦彦,气魄较周豪放,而不及周工致。在创制新调方面有一定贡献。著有《闲适集》已佚,今传《闲斋琴趣外篇》。
五、宋晁说之诗中的圆机是谁?
宋晁说之诗中的圆机是
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六、北宋:晁补之的《春日》?
晁补之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并没有《春日》,他的堂弟晁冲之倒是有两篇《春日》诗传世。春日二首 北宋晁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著笑向春风。
七、晁补之的词话著作?
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八、送人游江南晁冲之赏析?
晁冲之此诗即是其中之一。诗写杭城一角,西湖一隅之景,写得真率活泼,又隽永蕴藉,在众多的题咏中可谓别具一格。
首句“涌金门外断红尘”,虚笔概写。明人万达甫曾有诗赞道: “柳荫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舫何处又吹笙。”不过晁冲之并未直接描写这些景致,而以“断红尘”三字概述之。“红尘”本指尘埃烟云之类,后常以“红尘”代指俗世、繁华之地。本诗中的“红尘”是引申意,代指城中喧嚣。作者在“红尘”前冠一“断”字,巧妙地告诉友人,涌金门外的景致能帮你隔断尘世的喧嚣,忘却人生的烦恼。
二句“衣锦城边着白蘋”,写景稍落实处,但还是轻笔点缀。“衣锦城”当指吴越王钱镠所住故苑众安营(后改称衣锦营、衣锦城),故址在涌金门附近,“衣锦城边”与“涌金门外”同指一处,复指以示强调。“蘋”也作“苹”,为多年水生植物,俗称“田字草”,茎叶横卧水中,夏秋间开白色小花。这里,作者在本来就淡雅宁静、隔绝尘埃的水面上缀以点点白花,如芙蓉,如水仙,让人觉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读至此,任何一个官场俗客或名山游徒都要垂涎了。后两句转入议论: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这两句戏语成妙语。细玩之,韵味无穷。文学来自生活,大自然的优美胜景更能诱发诗人的灵感、诗情,从而写出情真意切、优美动人的诗篇来。把自己关进斗室,闭门造车是永远写不出好作品来的,当然也作不成诗人。这两句诗正是说出了这一文学原理。同时,诗人与友人戏言相赠,也反映了他们间友谊深厚,可直言无忌;也反映出作者快人快语,豁达爽快的性格。友人读了如此既劝说又激将,既风趣幽默又字字在理的诗句,就非往杭州西湖一游不可了。
九、行香子晁补之赏析?
《行香子(梅)》 晁补之
宋代 晁补之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
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
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合逢时。
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赏析如下:
雪里清香,月光下疏枝。
更没有花、比和琼姿。
一年见一次,千绕千回。
向未打开时,愁花放,恐怕花飞。
芳樽转移到,幽花折取,似玉人,携手归途路迢迢。
扬州应记,东合逢时。
恨刘郎错误,题写诗句,对桃花溪。
分类: 行香子
十、渔家傲晁补之译文?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