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临桂庙头靖江王后裔?

2024-10-29 05:57:5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临桂庙头靖江王后裔?

靖江王是明代分封于广西的一个藩王,建藩于广西桂林,这个藩王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在明代藩王中的地位最为特殊,因为其为明代唯一一个直接册封为王的旁支宗室;二是最早建藩、最后灭亡,国祚延续时间在明代诸藩中最长,几乎是与有明一代相始终。

洪武五年(1372)在独秀峰下营建靖江王府, 洪武二十五(1392)年建成。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 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 中为承运殿, 后为寝宫, 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 占地19.78公顷, 规模宏大。

二、靖江王是哪个?

靖江王,明朝藩王。靖江王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最长的藩王,自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就藩桂林(靖江府),至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藩国结束,共历经二百八十年,传袭十三世、十四任王。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年)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年)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年)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苎【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履祜【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歅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攻陷桂林,朱亨歅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

三、明末靖江王下场?

明末靖江王共传袭了280年,比大明王朝的寿命还长,不仅是明朝传袭时间最长的藩王,也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长的藩王。

不过,最后靖江王府的结局还是比较悲惨的,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末代靖江王朱亨堙被降清明将孔有德攻灭了满门。

四、靖江王陵有哪些王?

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称,其中有11人葬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谓。袭王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等墓共约320余座。

五、靖江王城城门讲解?

靖江王府修筑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最早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时期。在桂林长期的城市发展格局中,靖江王府始终处于城市发展轴的核心地段,见证了桂林的历史变迁。王府城墙南北进深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7.9米,城墙顶路面宽5米,城墙周长1745米,是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藩王府。

长期以来,王府除西侧城墙外露之外,其余三面均淹没在倚墙而建的建筑中,且街巷之间互不通畅。市委、市政府按照“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于2015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靖江王府“拆围透墙”工作,并拉开了“拆围透墙”工作的帷幕。经过整修和修复,靖江王城城墙更为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目前,修复好的城墙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分别为体仁门、遵义门、端礼门和广智门,寓意仁义礼智。登临城楼,脚踏600年古砖,手摸600年城墙,不仅可一览靖江王府及周边风貌,更可以感受桂林600年沧桑变化。

六、靖江王陵被盗事件?

3月15日上午,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将国家珍贵文物靖江王陵武士头像一尊、岑毓英墓翁仲一座、石虎一对,移交给桂林市文化局。桂林市有史以来被盗窃文物数量最多、文物级别最高的系列文物盗窃案侦结。

靖江王陵接连被盗

今年2月23日上午,桂林市叠彩区第一责任区刑警队,接到来自桂林市文物稽查队的报案,位于桂林市靖江王陵园内的岑毓英陵墓发生一起盗窃案,被盗石作3件,其中翁仲一座,石虎一对,均属国家三级以上文物。两天后,同样是在靖江王陵园区,第十一代靖江王陵墓中的一尊武士石像头被盗割,被盗文物系国家珍贵文物。

七、明靖江王辈分表?

世系 姓名 谥号 封王(袭位)时间 备注

始祖 朱兴隆南昌王 洪武元年追封 (公元1368年) 朱元璋长兄

二世 朱文正未谥 -- 南昌王嫡子

三世 朱守谦 未谥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文正嫡子,首封靖江王

四世 朱赞仪 悼僖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守谦嫡长子,第二代靖江王

五世 朱佐敬 庄简 永乐九年(公元1412年)悼僖王庶长子,第三代靖江王

六世 朱相承 怀顺 成化七年追封(公元1471年)庄简王嫡长子,第四代靖江王

七世 朱规裕 昭和 成化七年 (公元1471年) 怀顺王嫡长子,第五代靖江王

八世 朱约麒 端懿 弘治三年 (公元1490年) 昭和王嫡长子,第六代靖江王

九世 朱经扶 安肃 正德十三年 (公元1518年) 端懿王嫡长子,第七代靖江王

十世 朱邦苎恭惠 嘉靖六年 (公元1527年) 安肃王庶长子,第八代靖江王

十一世 朱任昌 康僖 嘉靖三十六年 (公元1557年) 恭惠王庶长子,第九代靖江王

十二世 朱履焘 温裕 万历十三年 (公元1585年) 康僖王庶长子,第十代靖江王

进十一世 朱任晟 宪定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恭惠王庶次子,第十一代靖江王

进十二世 朱履祜荣穆 万历四十年 (公元1612年) 宪定王嫡次子,第十二代靖江王

十三世 朱亨嘉 未谥 崇祯十一年 (公元1638年) 荣穆王庶长子,第十三代靖江王

进十三世 朱亨歅未谥南明隆武元年 (公元1645年) 宪定王嫡长孙,第十四代靖江王

八、王氏墓志铭译文?

作品原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译文

在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枢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九、王弗墓志铭原文?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十、明代王鸿儒后裔世系?

明代王鸿儒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后裔世系可以追溯到明代。以下是一些王鸿儒后裔的相关信息:

1. 王鸿儒的儿子王守仁(王阳明之父)。

2. 王守仁的儿子王阳明(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3. 王阳明的三个儿子:长子王希孟、次子王希明、三子王希维。他们分别在明代担任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职务。

4. 王阳明的孙子王士祯和曾孙王士禛也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

可以看出,王鸿儒后裔世系非常复杂,涉及多个世代和许多不同的人物。对于王鸿儒后裔世系的具体细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考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