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迟暮是什么意思?
一、光阴迟暮是什么意思?
亦作“遟暮”。
1.比喻晚年。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本作“遟暮”。 王逸 注:“迟,晚也……而君不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北齐书·李元忠传》:“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穉子犹读书,一笑慰遅暮。”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后乃连外补,众又叹其迟莫落拓,夫人亦无愠容。” 明 徐渭 《鞠赋》:“彼苍厚尔以迟莫,又何辞於末年。”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时艰蒿目,迟莫自伤,中夜占星,泪如铅堕。” 王西彦 《黄昏》:“这时候,这个倔强的老人真正地感到迟暮的悲哀了。”
2. 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南朝 梁 张率 《对酒》诗:“谁能共迟暮,对酒及芳晨。”《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下·辟支佛记》:“时日色迟暮,取山前通途弗及,乃由山后及二峯间,下望崇教精舍,后有编竹障之。” 梁斌 《红旗谱》四七:“苍茫的暮色,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角落里漫散开来。 江涛 考虑着这个问题,在迟暮中走来走去。”
3. 指时间晚。 郁达夫 《十三夜》:“这一晚我们谈谈说说,竟忘了时间的迟暮。”
4. 犹徐缓。 《文选·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 李周翰 注:“迁延迟暮谓徐缓。” 李善 注本作“遟暮”。
二、应该是一个人的墓志铭?
以前好像听说过,或许是在哪里看到过一个人的墓志铭?确实是这样,从年少的桀骜不驯都无所事事,最后到中年之后,幡然悔悟等等一系列的一生的事儿
你现在用不着考虑这个东西,现在才多大的,应该好好努力上进,多为自己的生活着想吧
对啊,如果他是个墓碑的话,那肯定就是一个物质名啊!
老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也不要后悔了,已经过去的事了,从现在开始努力吧,面向未来
三、梁山伯墓葬的墓志铭写的是什么,梁祝化蝶究竟是真的吗?
“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并称为中国四大爱情故事,更是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想必大家也听过许多乐器演奏的《梁祝》,各种舞蹈版本、舞台剧版本等等,都可以看出这一段中国民间传说的流传之广。突然有人就开始好奇,历史上真的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吗?他们化蝶的传说是真的存在吗?
不少考古学家跋山涉水地寻找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踪迹,想要去探索这段神话的真实故事。有关梁祝的古迹,现在已经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但是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最后在浙江有一座千年古庙:梁山伯庙,引起了专家的特别关注,这座庙和这段梁祝化蝶的传说是不是有关系呢?
神话传说中的梁山伯在古时候女儿家十几岁便要许配人家,但是在此之前是必须要待在家中,不可以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大户人家的女儿都被藏在府中最深的秀楼之中,只有贴身丫鬟随身照顾,而小姐都是在秀楼中学习女红等技艺,外人是一律见不着的。
传说古时候祝家庄的祝员外有一个女儿名叫祝英台,她却和一般的大家闺秀不同,她常常喜欢偷偷打扮成男装模样去大街上,看看这世间的稀奇玩意。这一年又到了学堂招生的时候,祝英台竟然萌生了想去念书的想法,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当然是不允许祝英台这样做的,祝员外对此也是极其的反对。
可是祝员外拗不过调皮的女儿,最终同意她与丫鬟打扮成男人模样去念书,祝英台欣喜若狂,立马就收拾行李和丫鬟上了路,一路上欢声笑语。
途中在一处亭子休息时,有一位优雅翩翩的少年上前搭话,两人聊了许久才发现是去往同一处学堂念书,于是结伴而行,这位少年就是梁山伯,梁山伯的家境较为贫寒,此次读书考取功名,希望可以衣锦还乡。
三年的同窗时光过得非常的快,祝英台慢慢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即将离开学堂时祝英台对梁山伯说出自己是女儿身,梁山伯大惊,同处三年竟然没有看出来,但是话一说破,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是女郎竟然欣喜不已,爱慕之情表露无疑,二人就此定下一回家梁山伯就去祝家提亲。
多年不见父母一回家祝英台满心欢喜,但是进了宅子看见的是满院子的聘礼,父母告诉祝英台他们已经答应要将她许配给马文才,祝英台自是不愿意,告知了父母与梁山伯的情缘。
祝员外觉得梁山伯家境贫寒配不上祝英台,便把她囚禁起来。丫鬟好不容易将信息带给梁山伯,梁山伯知道后伤心欲绝,不久便吐血身亡。丫鬟告知祝英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祝英台心痛不已,将婚服穿好,当晚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恳请他带自己走,这时大风突起,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跳入墓中,一对蝴蝶从墓中飞出,缠绵飞向天上去,一对佳人为情而终化蝶去,成为一段民间佳话。
种种迹象表明梁山伯确有其人《宁波府志》也曾记载了这段梁祝化蝶的故事,大量的文献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记载,总不会都是巧合,现在各地都有祝英台墓或者梁山伯墓,合葬的梁祝墓比较少,其实是符合旧时的风俗,这两人没有订婚按照规矩是不能葬在一起的。
但是浙江的那座古庙可以存在千年,可能会发掘出一些真实的历史文献或者历史痕迹,于是专家对古庙开始了更深的探究。当人们在庙堂西侧取土时,竟然意外地挖出一处深坑,坑底泥土之下隐约可见一些古朴的青砖,这是不常见的,可以说这土层之下肯定是有古墓。
这不禁让考古学家们大喜,果然,再往更深处挖掘,一座古墓展现在了考古学家的面前,经过初步勘测,专家们认为这座古墓是晋代的墓,距今上千年而且保存的十分完好,甚至于墓地主人的部分骨骼和一些随葬品都还在,最让人振奋的是有一块记载墓主生平的墓志铭亦完好无损,上面的文字都可以清晰的看见。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上说此墓墓主为晋代鄞州县令梁山伯,梁山伯出身会稽,学成之后入仕为县令,为官期间梁山伯清正廉明,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拥护,但是后来因为治下的鄞州经常发生水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梁山伯为此忧心不已而劳累逝世了。
梁山伯确有其人,但他不是祝英台的梁山伯
经过反复的确认和文学典籍的比对,历史上是有这么一位人物存在的,再次根据他的历史文献记载,这位梁山伯确有妻室,但是梁山伯中年便丧妻了,也没有孩子,妻子也不叫祝英台,那么看来这位梁山伯不是传说中的那位为爱化蝶的痴情郎,而梁祝化蝶可能也只是一段赞美伟大爱情的神话故事而已。
这位梁山伯确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有志之人,在他治理下当地百姓生活的非常和睦,为了百姓和民生问题劳心劳力,是一位好官,才有祖祖辈辈的人们为他修建庙堂祭拜。
人人都向往美丽的爱情故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至死不渝仿佛成为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这段故事流传至今也出现了不少版本,甚至于很多文学典籍中也有不同说法,但是化蝶之说却是很多版本中都存在的,这是人们对于爱情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愿。
可能千百年前有这么一段故事,一对佳人因为世俗无法相爱相守,互相陪伴,郁郁而终,人们看见了都心生爱怜,不忍心将他们分开,于是说那缠绵的蝶儿就如同这对佳人,生生世世相许相伴,为这段爱情补填上一个美好的结局。
这世间爱情总是容易让人向往美好,人们也都期盼爱情有美好的结局,那就让神话继续流传下去,真假与否又有什么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