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田氏土司发展的原因?
一、唐宋田氏土司发展的原因?
土司”作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的形式,是长期活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我们目前认定地“土司制度”以《明史》和《清史稿》中所记载为准的,一般指的是湖广黔滇的地方势力,即史料中记载的湘鄂西土司。
其实,土司势力的滥觞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如汉成帝时所提到的“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实际上就是西南土司。到了后晋天福五年,溪州立铜柱,其铭文明确记载:“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其地域更是“西接牂牁两林,南抵桂林象郡,东北控澧朗,方数千里。”
从以上可以推测,最迟在九世纪,土司便完全崛起于湘西,在唐元和元年“高崇文讨平刘之乱”,田氏已经坐大,故而才有了“田氏为土司自唐始”一说。直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的成功,土司制度历时近千年,皆是一脉相承,未曾动摇,这作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简直是难以想象之事,它是如何做到在王朝范围内生存发展壮大的,又是如何延绵不绝的呢?
“臣服”是土司能够千年延续的最重要法宝。
元朝之前,历朝历代皆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意南方”,在北方倾尽全力的汉王朝根本没有精力对发起征伐。就拿秦始皇来说,对西南用兵数次,虽有成果,但效果不明显,徒费国力,所以后来的王朝“自后五溪郡县弃而不问”。到了宋朝,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加大,荆湖之西南的土司被宋朝拿下,但是没出一年“荆湖两路为之空竭”,只好在关键城池,驻扎少数兵马实行军屯,与土司势力操持着“毋驰防闲,毋袭科扰”的动态平衡。而土司们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臣服”而已。
历朝历代的土司深知中原王朝的“顺昌逆亡”是基本国策,他们作为割据势力更能深刻地体会这一点,于是对朝廷积极称臣,频频朝贡,极尽温顺之能事,故而历代王朝对其并没有实行直接统治。
明清时期是对土司的态度则不是之前的“弃而不问”,而是改为“恩威并施”。从明朝起,国家强制性将土司并入军事系统,并设立可卫所,以兼制各土司。如洪武三十一年设立的永宁卫,明确指出目的在于“控制容美、桑植、永顺、保靖诸司”。在中原王朝强有力的控制下,土司成为“奔走惟命”的兵源地。
同时,土司们为了发展壮大,不得不借助王朝的力量,与湖广黔桂的苗族、瑶族进行战斗,扩大统治地盘。所以这才有了沐英常驻云南之举,其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土司,防止割据势力坐大。
土司们的俯首帖耳让明清王朝的帝王们看到其不足为患,反而却大有用处,于是帝王们不仅没有触动土司们的领地人口,反而在保障其应有权利方面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尽管在康熙帝时期,清朝就可以将土司们“改土归流”,然而统治者们依然以“蛮性难驯,不谙土俗”的名义予以否决。
所以从中原王朝来看,可以借助对方实力,因势利导,可以平叛,可以巩固边防,因而任由土司长期存在。而从土司方面来看,恭顺迎合,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依靠中原王朝,这就形成一种互相利用的微妙关系,使得土司制度可以长期存在并发展。
“土司”们的内部经营是土司制度能够长期存在的内因。
土司们顺应中原王朝的政策,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信任是其生存发展的外因的话,那么土司们传承有序,千年不变更多的是基于其内部的有效运营。
在还没有完全进入封建社会的土司中,其内部的稳定和生存的基础主要取决于其军事实力,同时有效的政治经济措施也是有效保障稳定的重要原因。
在土司内部,更多的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家族统治,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权利的集中。土司的家族统治与中原王朝宗法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如土司以下的各土官“为大将,生杀在掌,然平日亦步草履,跨驴而行,绝不类官长也!”就是说,土官比起土司而言,与一般百姓无异,唯一的区别,也许只是占有土地的优劣。而土地大部分让百姓“任自开垦”,贫困者“官给牛具”,田地“不收租税”,不难看出,这带有最原始的公社制色彩,而他们对百姓的剥削,主要表现在劳役上。
这种带有原始公社制色彩的政权,缺点很多,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是束缚生产力发展最为严重的一种政治体制,然而它也有一个优点:稳定。
的确,土司制度下的官、民、兵几乎都是一体的,他们休戚与共,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故而这个稳定的社会团体才能有延续的机会。
另外,土司与土司之间处境相同,共同的命运使他们在互相争权夺利的同时又努力结为各种形式的联合。如土司间互相通婚联姻,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上的联盟手段。这样做一是保证了和平相处,二是在受到侵犯时彼此又是互助的盟友。土司们之间各种形式的联合保证了各自实力的均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内讧,使得土司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土司们创造性地推行了“愚民政策”,实行“蛮不出境,汉不进山”的政策,严禁土民读书,“犯罪者至族”,而土司自身却学习利用汉文化,对下面的百姓加以统治。这也成为土司稳定传承的重要原因。
结语:
故而,土司制度作为一种割据形式长期存在,首先取决于中原王朝的权衡得失之后的盘算,认为利用比征服更加符合国情,而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条件已经成熟。土司统治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先进的汉文化逐渐影响到了土民,这个时候土司制度成为阻碍发展的制度,也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所以雍正五年开始,对边地的土司改流,一直到雍正十三年,土司“改土归流”全部完成,正式宣告咯土司制度的终结。
二、木氏土司作品?
历史上,木氏首领接受汉文化最早。史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氏家族世代文化素养都比较高,"以文藻自振,声驰士林",出现了几代作家群,后称为木氏六公。他们写下许多颇有生气的边地诗,为丰富和发展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作出了贡献。
木氏作家群的诗文造诣,被一些文人评为"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其中今有诗文的有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等六人,后人称之为明代木氏传代诗人六公。
木泰(1455-1502),是纳西族用汉文创作的第一位诗人。他的诗仅留存一首《两关使节》:
郡治南山设两关,两关并扼两山间。
霓旌风送难留阻,驿骑星驰易往还。
凤招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间。
折梅寄赠皇华使,愿上封章慰百蛮。
诗中生动描绘了丽江山川形胜,反映了与中原王朝亲密往来的情景,文笔娴熟,格调清逸。
木公(1494~1553),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六雪主人,系木泰的孙子。木公自少有志于学,思想开化。他到处寻师访友,与云南著名文人张志淳、张含、张贲所、李元阳、贾体仁等结为诗文之友,唱酬甚勤,友谊颇深,明代著名文人杨慎贬谪到云南,木公多次修书致候,并派使者携诗稿步行千里到昆明求教,故张志淳为木公诗集《雪山始音》(手抄本藏丽江图书馆)作序云:"雪山者,丽之望也;始音者,丽初无诗而今创有之也。"
诗集《隐园春兴》,收五言诗一百首。诗集《雪山庚子稿》,集诗二百首,张含批点并跋云:"集中七言律朗润清越,布骤自然;五言律森蔚纷缛,言调有节;七言绝壮竣崔巍,间发奇句;五言绝独平稳耳,不迨七言多也。……时有爽令,均可以言诗也。"诗集《万松吟卷》,集诗二百首。杨慎在序中云:"雪山世守丽江,以文藻自振,声驰士林;其所为诗,缘情绮靡,怡怅切情。其秀句佳联分坌层层。"诗集《玉湖游录》,收诗百首,贾体仁、张含作序,贾谓读其诗"萦青缭白,蓄黛停膏,飏飏焉若坐我,碧波青霭之际,与鸥鹭上下矣。"诗集《仙楼琼华》,集诗百首,杨慎为其集命名并作序,称"仙楼"本其地名,"琼华"赏其音美。杨慎还为木公选编了《雪山诗选》,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木公有六部诗集,共1 400多首诗,《列朝诗集》、《云南丛书》、《滇南诗略》等都选有他的诗。
木公作为丽江土知府,他还能注重体察民情。有《春社》曰:"戊日无风雨,时平足稻粱。国丰惟我愿,民乐此心康。"《刈麦》:"村村刈新麦,万顷黄云秋。复恐催租至,哀哀寡妇愁。"
木高(1515~1568),系木公的长子,他立志要以武功著称,但也擅长于写诗。木高曾于嘉靖四十年在"长江第一湾"立一面石鼓,记述军功。鼓正面刻有他所撰写的《大功大胜克捷记》和一诗一词。木高有一诗题刻在中甸县三坝乡风景名胜白水台的一块磐石上,生动地描绘该地奇异风光:"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垅,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同留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主,羡此当人了上乘"。
木青(1568~1597),号乔岳,又号松鹤。从小聪颖好学,能诗工书,年仅29岁即卒。遗诗有《玉水清音》集。他的诗先后收录在《滇南诗略》、《列朝诗选》、《清诗略》中,钱牧斋编的《列朝诗集小传》云:"木青诗"轻云不障千秋雪,曲栏偏宜半亩荷","含烟翠筱和秋瘦,啄麦黄鸣佐酒肥","堤柳绿销应有限,渚莲红褪岂无愁"。皆中土诗句也。"
木青的诗集《玉水清音》,曾由他的儿子木增拿到江苏汲古阁刻印成书,但已失传,能看到的几首诗收录在明清的一些集子中。
木增(1587~1646),字长卿,号华岳、又号生白。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袭职,天启十三年(1635)授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天启十七年,加太仆寺卿职。木增从小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能吟诗作赋。他力倡学习汉文化,特盖"万卷楼",广集百家之书,还在芝山上的"解脱林"创设印书所,从内地请来了印刷工匠,刻印木氏历代诗文。这是纳西族文化发展史值得一书的大事。
木增36岁时退隐,静居著述,与本省及中原著名文人交往甚勤。徐霞客、周月泉、担当和尚等先后到丽江,木增拜他们为师,结为文字交。木增的作品流传后世有一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在《云 淡墨》、《啸月堂诗》、《山中逸趣》、《芝山云 集》、《空翠居集》、《光碧楼诗抄》等六部集子中。其中《云 淡墨》是读书札记,录了不少奇闻逸事,花鸟虫鱼小品,清《四库全书·子部杂家》对此书有提要介绍。《滇南诗略》、《滇文丛录》、《滇诗丛录》、《滇词丛录》、《云南丛书》选录有其诗作。除诗外,还有30多首词,20多篇辞赋。他是纳西族文人中创作词曲和辞赋的作家,他的创作把纳西文人的文学创作推向更广的领域,在纳西族文学史上真有开创意义。
木靖是木增之后,留传至今的诗仅有一首《雪山》收录《光绪丽江府志稿》中:
边关一窦隔 ,固守提封去路难。
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
舆图虽尽天犹广,月令无凭夏亦寒。
磅礴远足精白意,忽从日下见长安。
此诗被历代文人称之为题咏雪山的压卷之作。在纳西族地区广为传颂,该诗既写山川壮丽,又写元明以来丽江木氏开放进取的思想观念:地处"边关一窦"的丽江,崇山为墉,金江阻隔,"固守提封",闭关自守必然"去路难",不会有出路和发展前途。只有像金沙江那样"万里走波澜",才能走遍神州大地仍有"天犹广"的境界,只有像玉龙雪山那样"千年存古雪",才能站得高,望得远,虽地处雪域边地,也能"日下见长安"。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由丽江看到世界,由山川想到人的精神境界,这是一首形象地反映纳西族的民族性格、民族感情、民族精神以及审美理想和趣味的诗。
三、镇远何氏土司族谱?
镇远何氏的历史很悠久,可追溯到宋代。南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闰四月已酉,为抗击元兵南侵,镇远田氏奉诏筑思州三隘,思州宣抚使田景贤、同知田应庚、御前军副都统制田应已率兵修筑镇远石屏山长城。
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夏,田应己奉诏率部往播州筑关隘──兴隆城。十-月甲寅日,赵昀皇帝下诏抚谕沿边将士,赐名镇远州,田景贤为刺使兼元帅,同知田应庚。
四、贵州土司史的摘抄?
贵州土司史,予贵州土司作了通纂,并对土司制度兴衰史,土司机构建置,土官对土地占有,土官世袭制度,土司社会的农工商业、阶级关系,典章制度,军事战争,监狱刑罚,文化教育,民族;中央政府对土官的政策,贵州土官对中央政府提供赋税、徭役和派兵镇压各地农民起义;贵州少数民族汉化和汉族在贵州发展壮大,贵州土官从分疆割据到如何进入全国大一统;明清的改土归流,迄民国末年,贵州仍有土司残余等问题,(贵州土司史》都作了深入探讨。贵州四大土官,田杨宋三家是苗族,由是全书约五分之一篇章是叙述苗族。
五、王氏墓志铭译文?
作品原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译文
在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枢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六、贵州田氏在明朝时是什么家族?
思州田氏,是贵州四大土司政权之一。思州田氏世袭统治长达831年,从隋朝初年(582)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其势力范围最广的时候,包含整个铜仁市、黔东南州东部、渝东南部分地区,是贵州版图最大的土司政权,在贵州和播州鼎足而立,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说法。不过,思州土司在元朝走向分裂,在明朝永乐年间内斗不止,被永乐皇帝平定。
此后,永乐帝将思州土地和贵州宣慰司、都匀府等地合并,建立了贵州布政使司,也就是贵州省。
七、田氏代齐田氏来源?
田氏本为陈氏,先祖陈完是陈国公子。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到齐国。齐桓公很赏识陈完的才能,便任他为官。陈完后改姓为田。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壮大,终于取代了齐国
八、为什么恩施土司都姓田?
只是恩施土司姓田的更多一些而已。不是都姓田,也有很多别的姓的土司,如:恩施咸丰县唐崖镇的名胜古迹土司皇城,现在是不错的旅游景点。
以前的土司就是姓覃的,规模还是很大的,有空可以去看看多了解一下。当然也还有很多张姓刘姓的土司……
九、苗氏田氏起源?
您好,苗氏和田氏都是中国的姓氏,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苗氏的起源:
1. 据传说,苗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当时有一个叫苗窍的人,他是黄帝的部下,因他善于种植而被封为苗侯,后来就以苗为姓。
2. 另一种说法是,苗姓来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有一位大夫叫苗贲,他的后代就以苗为姓。
3. 还有一种说法是,苗姓源于苗疆地区的苗族,据考证,苗族在唐朝时已经形成,并且有一些苗族人会以苗为姓。
田氏的起源:
1. 据传说,田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当时有一个叫田忌的人,他是黄帝的部下,因他善于耕田而被封为田侯,后来就以田为姓。
2. 另一种说法是,田姓来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大夫叫田单,他的后代就以田为姓。
3. 还有一种说法是,田姓源于古代的耕田部落,这个部落以耕田为生,后来就以田为姓。
十、亡妻王氏墓志铭?
【翻译】 在1065(治平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六日将灵柩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作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 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事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将要死的时候,她的话多可听,大家都有同感。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的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作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