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明朝宗室人口排名?

2024-08-17 05:25: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明朝宗室人口排名?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有一件事一直被人批判,即: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到明末之时,宗室人口高达百万!

  事实究竟怎样呢?如果找到崇祯年间的玉牒,那么事情就真相大白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代档案记载,顺治初年明代玉牒尚存(玉牒,记录皇族的族谱,每十年一修,定期公布),只是不知其是否完整,但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因此,从此之后,明朝宗室究竟有多少人,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可以说,清朝丢失了这一样东西,让中国人争论了300多年,至今无解!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宗室人数并不多,整个洪武年间,只有58人!到了永乐年间,也不过只有127人!对于这一点,徐光启《徐文定公集》等多有记载,不存在争议!

  百年之后,正德年间(1506—1521),明朝宗室人口为2980人。按照人口增长情况来说,这一点也基本符合实情!

  嘉靖年间,宗室人口出现了匪夷所思的变化:(1)嘉靖8年(1529年),突然增长到8203人,(2)嘉靖28年(1549)为1万余人,(3)嘉靖32年(1553)暴增为19611人,(4)嘉靖44年(1565年)为28840人!

  需要说明的是,一直到嘉靖44年,明朝宗室的数量都还算有据可查!尤其是嘉靖44年的数据,来源于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的《宗藩条例》记载!另外,以上所记载的数据,包含了宗室女性!

二、明朝宗室拜十三陵

明朝宗室拜十三陵

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又神秘的时代。自1368年至1644年,明朝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276年。这个时期,以明成祖朱棣为首的明朝宗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拜谒明十三陵是明朝宗室的一项重要仪式。

明十三陵,是明朝历代帝王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西北郊。据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了明十三陵,并规定只有明朝宗室和皇族后裔才能够享受此殊荣。

明朝宗室拜谒明十三陵的仪式,严谨而庄重。每年春秋两季,明朝宗室会集中于定陵,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仪式上,明朝宗室会向先祖陵墓行礼,表达对先祖的敬思之情,同时也代表了君臣、父子、家族的传承与延续。

明朝宗室拜谒是一项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仪式。它不仅是对明朝帝王的崇敬和缅怀,更是对中国尊严和国家体制的一种象征。它凝聚着明朝文化的精髓,代表了明朝宗室对祖先的敬重和对家族血脉的传承。

自古以来,拜谒明十三陵就是明朝宗室的责任和义务。在明朝统治的时期,这项仪式被各位皇帝高度重视,不仅是因为对先祖的敬意,更是因为它牵涉到国家统治的稳定和继承。明朝宗室的拜谒仪式被看作是一种体现忠诚和传统的标志,确保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和王朝的稳定。

拜谒明十三陵的仪式仪态庄重,诸多礼仪和步骤都被世代传承至今。首先,必须要有世袭头衔的明朝宗室才能参加,其他皇族后裔则要经过申请和筛选。其次,仪式期间,明朝宗室会穿着古代礼仪服饰,头戴华冠,身着华丽的衣袍,行进期间步履庄重,仪态端庄。同时,拜谒仪式由官方主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注重礼节和规矩。

明朝宗室拜谒明十三陵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祖先的纪念和敬意,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明朝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繁荣的社会形态而闻名于世。明朝宗室通过参与拜谒仪式,表明对明朝文化价值的认同,并以自身的行为来弘扬和传承这些价值观。

拜谒明十三陵还有助于维持家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明朝宗室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情感交流,促进家族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仪式也为明朝宗室提供了展示自身形象和修养的机会,树立起家族的威望与声誉。

此外,拜谒仪式还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明朝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通过明朝宗室拜谒明十三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这对于培养后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明朝宗室拜谒明十三陵不仅是明朝文化的体现,更是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家族的继承和延续。这项仪式凝聚了明朝宗室的血脉和文化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通过拜谒明十三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为后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参考。

三、送墓志铭拓片是否有忌讳?

如果是喜欢书法,收藏的,不会介意。

如果是外行要讲清楚他的价值,那么稍微喜欢点文化的还是不介意的,如果是彻底文盲型的领导就算了,他们肯定会碰到些人说谁送的这东西,犯忌讳的等等类的话语。

再一个,必须保证是真迹,而且要有名,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鸳鸯七志斋大概得一份4000元。

一般的墓志也就是一千内

四、龟形墓志铭拓片拍卖价?

龟形墓志铭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墓志铭形式,因其形状像龟而得名。龟形墓志铭拓片的拍卖价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龟形墓志铭的年代、保存状况、题材内容、文字书法等等。

一般来说,年代越古老、保存越完好、题材内容越有价值、文字书法越精湛的龟形墓志铭拓片,其拍卖价就越高。例如,一些明清时期的龟形墓志铭拓片,其拍卖价可能会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龟形墓志铭拓片的市场价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拍卖行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拍卖价也会因此波动。因此,具体的拍卖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五、墓志铭拓片能挂家里吗?

不能呀哥哥,那它丫是私人的东西

六、明朝宗室有什么限制?

明朝封爵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其宗室的封爵规定如下。

宗室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为太子,皇诸子年10岁立为亲王(藩王),有封地称为国“某国”,20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10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10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自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降,奉国中尉的世代的子孙皆封为奉国中尉。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老百姓。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洪武二十八年,岁支禄米数额为: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宗室女性爵位

皇姑封为大长公主,皇姊妹封为长公主,皇女封为公主,俱授金册,岁禄2000石,婿封为驸马都尉。

亲王女封为郡主,郡王女封为县主,孙女封为郡君,曾孙女封为县君,玄孙女封为乡君,婿皆封为仪宾。

郡主岁禄800石,其余递减有差。

明朝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岁支禄米成为了朝廷的沉重负担。为了减少国库的支出,万历年间(据记载有13万在籍的宗室)以后,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的人员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附:洪武二十九年,官员的俸禄(月俸)水平:正一品,87石;从一品,74石;正二品,61石;从二品,48石;正三品,35石;从三品,26石;正四品,24石;从四品,21石;正五品,16石;从五品,14石;正六品,10石;从六品,8石;正七品,7石5斗;从七品,7石;正八品,6石5斗;从八品,6石;正九品,5石5斗;从九品,5石。

七、明朝宗室封爵制度是什么?

明朝没有,基本上是世袭。

到了清朝,封爵分功封与恩封。功封是因功而封,可以“世袭罔替”——辈辈长子承袭爵位不降级。恩封的爵位则是长子承袭时,辈辈经父亲下降一级爵位。但是亲王之子孙降到奉恩镇国公为止,不再下降;郡王的子孙降到奉恩辅国公为止;贝勒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奉恩镇国公子孙降到镇国将军为止;奉恩辅国公子孙降到辅国将军为止。

八、明朝宗室真实的有多少?

网上流传的说法有几十万。可是,貌似不实,象是满遗造谣。网上流传的说法是,在嘉靖三十二年是18592人,过了26年的万历年间达到157000人。然后推测崇祯年间有几十万人。但之前的宗室人口增长率是三十年增一倍,怎么可能突然这26年增加了8倍?而且由于采用非嫡长子降级制,奉国中尉以下无俸禄,增长率应该趋缓才对。

九、有什么关于明朝宗室的书?

关于明朝宗室的书《皇明祖训》。

十、明朝宗室女子爵位制度?

一、封爵两体制

(一)封爵两体制的内容:

明朝时期封爵制度采取的是宗室封爵体制与功臣外戚体制两套体制。王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分离,这是明朝封爵制度区别于过去的重大特点。

并且勋爵只有爵号和俸禄,不再有其他朝代的封地,不过皇帝将赐予“丹书铁券”来彰显功勋,以示皇恩。“丹书铁券”除了象征以外还享有免罪特权。

1、宗室封爵体制的内容

明太祖初期制定了封爵制度,制度中所设立的主要爵位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八等爵位,这些爵位,分封对象是皇亲贵族。

不同的爵位,享有不同的俸禄,亲王每年的俸禄是5万石,后来被削减为1万石。但是这些皇亲贵族的俸禄要远高于功臣外戚体制下封爵的官员。

2、功臣外戚体制的内容

明朝的统治者为了笼络功臣外戚,又为了防止出现异姓王独大威胁统治的局面,所以才将五等候制度设立在宗氏封爵体制之外,洪武三年六月颁布诏令,规定了五等侯的主要爵位和享有的俸禄多少。

根据规定:

正一品为国公、郡公,从一品为郡侯。

正、从二品为郡伯等,这些爵位没有封地,无军功者不得分封。

在俸禄方面,公爵的俸禄为两千五石到五千石,侯的主要俸禄一千石到一千五百石等。这些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终身制,也就是不可以传承,另一种是可以世袭的

世袭制,这两种依据军功大小而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