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吏部尚书为何又称为吏部天官?

2024-08-16 13:46: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吏部尚书为何又称为吏部天官?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直接领导六部,六部尚书成了当时官职中最高的(后来出现内阁)。

  六部之首为吏部,吏部尚书也就可以说是最大的实权官员了。就用吏部的古称天官来敬称吏部尚书,因为天有顶头的感觉。

  但是还要强调,天官代表的是吏部,而不是尚书!只有吏部尚书可以称天官,其他尚书不能叫天官!

二、吏部尚书是几品官,吏部尚书是什么官?

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品阶也不一样,唐宋时代为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吏部尚书是吏部的行政长官,而吏部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部分工中则处于首要的地位,因为吏部的主要职责在于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等工作,权利极大,所以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吏部天官。

三、何晏为吏部尚书赏析?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①,往见之。晏闻弼名,

因条向者胜理②语弼曰:" 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③,皆一坐所不及。

「注释」 ①王弼:字辅嗣,少年时即享盛名,好老庄,善言谈,是魏晋玄学的开创者。著有《周易注》、《老子注》等。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指二十岁左右年纪。

②条:分析,整理。理:义理,清谈家的思想。

③客主:辩难的主客双方。

「译文」

何晏任吏部尚书,有地位有名望,一时间去他那儿清谈的人济济一堂。王弼当

时不满二十岁,也去见何晏。何晏听说过王弼的名声,就把刚才辩论的精妙玄理详

细告诉他:" 这条义理我认为很妙,你还能再加以驳难吗?" 王弼便进行驳难,满

座的人都理屈词穷。随即王弼又自为主客,几度自问自答,这些问题都是宾客们不能企及的。

四、吏部尚书是几品?

吏部尚书在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

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

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朝废除。

五、吏部尚书是什么官?

吏部尚书者,初汉成帝置列曹尚书四人。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初,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齐祠事;后汉末改为选部曹;魏代又为吏部曹,专掌选职,右于诸曹尚书。

至宋,置二吏部尚书,寻复省一人。沈约《宋书》云:初,晋世散骑常侍选望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材散,用人益轻,宋孝武欲重其选,待吏部尚书任重,遂分吏部置三人,以轻其任。蔡兴宗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闻谈,改之名而不以实。虽主意以为轻重,人心岂有变。自汉及魏,授此职者,或云吏部尚书,若授诸曹尚书,直云尚书。汉、魏、晋世,若授吏部者,即云以某为吏部尚书;若授他曹,云某为尚书。至晋、宋、齐已后,始云某授工部、刑部、五兵、度支等尚书耳。故历代职官之书,皆别纪吏部尚书,不与诸曹同。

六、吏部尚书是什么官职?

吏部尚书为中国古代官名,掌管着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影响着很多官员的仕途,因其重要性成为六部尚书之首。

吏部尚书除行使本职职能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政治职能以及因临时兼任其他官职而担负的一些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 参与与人事有关的活动。2. 参与修撰与人事有关的典籍。3. 参政议政。

因朝代不同,品级大小在一品与三品之间浮动。其职能权限也随着王朝的治理需要不断增减变化,但核心职权仍是任免各级官员。

七、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谁的地位更高?

你觉得近代的中组部部长、国防部部长、财政部部长,他们谁的官更大?

民国时期的财政部部长、国防部部长、组织部部长谁的官更大?

不同的时代,史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的地位是不同的。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制服,六部尚书权力最大的时候是明朝,朱元璋到朱高炽这个时期。

在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六部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当时内阁还只是皇帝的秘书,没有实权,六部尚书可以说,就是实权最大的官了。

在古代史部管的是全国官员任免、升降、调动。

兵部管的是全国选用武官,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

户部管的是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禄,铸钱。

在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朝没一统之前,当时的明朝地位最高的是兵部,当时的国策就是统一,平定其他的势力,礼部在当时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毕竟乱世这个部门压根就用不到。

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当时地位最高的权力机构应该是都察院,其次是史部,都察院的职责和现在的纪委一样,朱元璋对官员贪腐制定的制度,导致都察院的地位,就没有官员不怕这个机构的。

其次是史部,毕竟管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十年寒窗苦读,谁不想要有个好前程,史部尚书也有了天官的称号。

土木堡之变后,兵部尚书地位下降,那个时期的明朝就开始重文轻武,并且打压武将。

在成化到正德时期,当时的内阁虽然权力过大,但是还不能完全压制六部,当时的史部尚书就是地位最高的时候,毕竟掌管官员升迁,是阁老都要拉拢的对象。

从嘉靖皇帝开始,礼部尚书地位直线飙升,成为炙手可热的位置,也是嘉靖想追封自己父亲成皇帝的缘故,到了嘉靖后期的内阁已经完全控制了六部。

在万历时期,张居正强势登场,可以说是明朝权力最大的首辅,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时期的六部,根本谈不上谁的地位高,毕竟都是内阁说了算,也可以说是张居正说了算。

到了明朝末年崇祯在位的时候,最惨的就是兵部尚书了,崇祯在位17年,兵部尚书就更换了14位,被处死的7位,被革职查办的6位,只有1个光荣退休。

吏部尚书换了12位,户部尚书换的还没那么勤快,可以算是地位毕竟高的了。

在崇祯之前的明朝户部尚书,可以说能够善终地少,压根就没有过风光期,毕竟掌管全国的钱袋子,干得好应该的,国库空虚的时候就成了背锅的。

综合明朝来说,吏部尚书地位最高,其次是兵部尚书,然后是户部尚书。

但是各个朝代的地位是不同的,民国时期就是兵部尚书地位最高,近代又成了史部尚书地位最高。

八、吏部主事和吏部尚书有什么区别?

吏部主事是吏部执掌文案章奏的正六品官员,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主事是吏部尚书的下属官员,比吏部尚书要低好多级。

以清朝为例,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秩为从一品。吏部尚书之下是吏部侍郎,为正二品。吏部侍郎之下是吏部郎中,为正五品。吏部郎中之下是吏部员外郎,为从五品。吏部员外郎之下才是吏部主事,主事又分为堂主事和普通主事两种,都为正六品。

九、清朝吏部尚书是什么官?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在清朝时期,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是各个部门的最高长官。他们的品级是从一品。

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不含清朝末年才设置的东三省总督,以及没有地方职权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统管一省或两省的军事、行政大权。他们的品级在正常情况下,是正二品。不过,由于他们一般会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提高了半个级别,为从一品。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六部尚书的级别高于八大总督。当八大总督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后,就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了。

六部尚书是京官,掌握着朝廷里的实际权力,甚至超过了比他们级别更高的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属于虚职,只有兼管某部之后,才能获得一定职权。所以,在京城里,六部尚书是横着走的主儿,别人轻易不敢招惹。

十、吏部尚书和侍郎的区别?

区别是官阶不同,在古代各朝各部尚书属于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职责不同,吏部尚书掌管着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影响着很多官员的仕途,因其重要性成为六部尚书之首,侍郎则掌管实际操作工作;人数不同,户部只有一个尚书,但却有左侍郎和右侍郎两个侍郎,其中左侍郎的地位高于右侍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