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中国国宝流失海外的感想?

2024-08-16 01:02: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国国宝流失海外的感想?

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终究还是个谜,无论故宫等大型博物馆都有明确的珍宝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的文物,可唯独圆明园缺乏档案,中国及外国文物不计其数,很难找齐。十二生肖铜首相也残破不堪,只有八个回归祖国,总之为了找齐文物,花费了很多心血,但还是没有找齐这些文物的悲惨命运。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文物珍宝加起来,也无法和圆明园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相媲美。宫内设计,富丽堂皇,工程很大,无法弄清圆明园的前世今生,如今圆明园残破不堪,成为了中国最美的废墟,最惨的博物馆。

落后就要挨打,连自己美丽的家乡都保护不了,圆明园的毁灭,仿佛一道伤痕,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上,这不仅归咎英法国的残暴无耻野蛮。也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做着天朝之梦,就在欧洲扩大海外时,政府还在为自己短暂的繁华洋洋得意。天长地久,我们逐渐落后,如同一块肥肉,让每个国家口水直流,终于,清朝统治在英法手里告一段落,可见国家的富强是何等重要。

二、永乐大典流失海外了吗?

很多流失到海外,有些《永乐大典》在清朝时被翰林院官员从宫中盗走,后来流入古董市场;有些历经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掠夺,被侵略者劫掠到外国,收藏在外国博物馆。

三、写文物流失海外的作文?

  曾经,有这么一座园林,举世无双。珍奇宝物无数,宫殿美景数不胜数,饶是见惯了无数奇珍异宝的各国联军也不得不大吃一惊。但,心狠手辣的八国联军放了一场大火,数日不息。从前的皇家骄傲,只余一片断壁残垣。听完它的故事,我感受到了说不出的震撼。只因我能想象出它的辉宏大气,它的曲水流觞,可惜那只是过去式。虽然如今的它灰头土脸,但是名字依旧端庄大气——圆明园。

  于它,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是谁毁了它?毁了这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是八国联军吗?应该是吧,火是他们放的呀!是清廷吗?应该是吧,是他们的愚昧无知,思想落后才会使用闭关锁国政策,才会使兵力空虚无力阻挡猛如豺狼的联军。是几个卖国求荣的叛徒吗?应该是吧,如若不是他们引狼入室追求高官厚禄晚清就不会加快衰败。爱新觉罗氏他们应是恨的吧!其实,不论对于谁我们都应放下仇恨心怀感恩。试问如果没有他们人民的抗战意识会觉醒吗?抗日时会那么团结吗?“勿忘国耻”这四个大字时时刻刻在外面心间,同时对他们有着一颗感恩的心。

  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我踏入了圆明新园。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心澎湃。

  踏着青石板小径,让人不难以想象圆明园当年的繁华。朱红色的宫墙如同鲜血染就;碧绿的、明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发出晶莹的光辉。望着这雕廊画栋和许多美不胜收的景色,我愈发为古代匠人的技艺所折服,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敬佩。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圆明园的了解更深入了,对“勿忘国耻”的感受更深刻了。我也终于明白为何一提起“火烧圆明园”爱国志士们就一副怒目圆睁的神态了。原来圆明园就是无价之宝!

四、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

流失海外的十大国宝级文物

自近代中国被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以来,大批中国文物流向海外,具不完全统计,总数超过一百万件,称得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殇。今天盘点一下在海外已经现世的十大国宝级文物。

一、唐木刻佛经版画。1900年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为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版画。该画布局饱满严谨,线纹细密流畅,墨色均匀,刀法熟练,显示出雕版印刷的技法已相当成熟。此卷被英国人斯坦因连同一批同时发现的珍贵古代佛经、文书、佛像等掠往国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唐木刻佛经版画

二、唐《女史箴图》摹本。原作是顾恺之根据张华《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现存为唐代摹本,原为清内务府所藏,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所掠。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全卷长348.2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

唐《女史箴图》摹本

三、商双羊尊。铸造于商朝晚期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省,通高45.1厘米,重10.6公斤,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柔和素雅的铜绿、四平八稳的对称、纷繁复杂的纹饰和厚重拙朴的质感,都可以称为中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商双羊尊

四、东周黄金剑柄。一把透雕纯金铸造剑柄,这件黄金剑柄的双面都有明显的线条,顶部与剑柄和剑刃相接处都向外凸出。剑柄是镂空的,其双面都装修着闻名的“蟠龙纹”。黄金剑柄易碎,不能使用在真实的剑上,所以剑柄是礼器或祭器的可能性极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东周黄金剑柄

五、唐模本《丧乱帖》。这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带到了日本。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齐头并进,价值无可估量。现藏于日本皇宫内厅。

唐模本《丧乱帖》

六、商虎食人卣。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是商代的盛酒器,共有两件,都流落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较著名,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卣,作为一件礼器,它是贵族阶层的标志,商代以虎作为该器物的表面纹饰,是试图显示贵族权势的威严。

商虎食人卣

七、唐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两幅石刻1914年被美国文物贩子打碎装箱盗运出境,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昭陵六骏

八、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纸本墨笔,高30.2厘米,横399.4厘米,卷首有乾隆皇帝御题'气吞云梦'四字。乾隆帝又于卷中两处分别题有一跋一诗,并在卷尾画了一丛竹子并有款识,被誉为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是圆明园被劫掠珍宝之一。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

九、唐韩干《照夜白图》。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代表作。这幅画是用水墨线描完成的,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照夜白'的形象,充满了丰富的情节和感受,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审美观念。图上有南唐后主李煜,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等人的题名,是流传有序的名迹。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唐韩干《照夜白图》

十、宋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黑釉建盏。众所周知,南宋文人的闲情雅趣中有一样活动就是斗茶。而曜变天目茶碗刚烧制出来时就是用来斗茶的。此件茶碗为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流传到了日本。现在被保存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宋曜变天目茶碗

五、中国国宝流失海外的历史价值?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 流落在美国的中国文物

这尊造型优美的7世纪唐代彩塑-供养菩萨像是华尔纳于1924年1月,以70两银子的价格从敦煌藏经洞王道士处购得,现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1923年组织考古队远赴中国敦煌,剥离莫高窟窟唐代壁画精品10余幅,并盗走第328窟彩塑供养菩萨像等。

六、流失海外的国之重宝有哪些?

中国流失海外的十大顶级文物

1、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长348.2cm、高24.8cm,是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一部绢本绘画,也是现存已知较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中。该画描绘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历史典故类,即通过历史特例的描绘,间接表现顾恺之心目中魏晋时期的女性形象;二是普通描绘类,直接描绘了其心目中魏晋时期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状态。

女史箴图(局部)

2、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是由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一幅历史人物肖像画,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中。该画描绘了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等十三位帝王形象;从艺术角度来看,历代帝王图具备典型的唐代人物画风格,作者对人物的描绘没有停留在形似的层面上,而是对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和不同的命运,加以个性化的描绘,通过对眼神、嘴角及面部肌肉的微妙刻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等特征。

《历代帝王图》局部

3、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1759年由意大利宫廷西画家郎世宁设计的红铜铸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该铜像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处,清晰逼真,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它既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又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

4、丧乱帖

《丧乱帖》是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一幅行草书法作品,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中。该作品字体由行入草,用笔雄浑又兼飘逸,体势倾斜中寻找平衡,虽是勾填,却栩栩如生,细细品来,无论是笔法上的精深造诣,结体上的以欹求正、虚实相生,章法上的率意灵动和用墨的饱与枯、字的厚重与轻盈等变化,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的愉悦感。

5、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曜变天目茶碗的烧制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散发迷人的七彩光晕。当初,烧瓷高手们为了使原本略显沉闷单调的黑瓷也能具有丰富华丽的纹饰,就研发了“曜变”技术。曜变因为对窑温、烧造气氛等条件要求极高,所以极为难得。如今,传世曜变建盏仅四件,均由日本保存下来。

6、唐昭陵六骏石刻

唐昭陵六骏石刻,宽约204厘米,高约172厘米,厚约40厘米,是为纪念六匹随唐太宗征战疆场的战马而刻制的。六匹马分别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其余四块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中。该石刻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

7、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也称“虎卣”,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酒器珍品,也是现存知名、有价值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中国古代青铜器珍品之一,堪称国宝中的国宝,现藏于日本京都泉屋美术馆中。虎卣,以坐立的虎形为主题,以虎尾和两只后足为支撑,两只前足内抱持一人;人依附于虎胸前,面扭向外,赤脚踏于虎后爪之上,双臂攀附与虎肩;虎张大口,似将人含于口中,通体满饰各种动物的组合纹饰。

8、双羊尊

双羊尊,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现藏于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中。羊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是温顺、善良的形象,也传递着吉祥的寓意,不少器物的造型、雕刻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件双羊尊造型独特,它是由两只背部相连的小羊组成,两只羊各探向一方,方向截然相反却又无法分离,两只羊共用四只脚,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

9、帝后礼佛图

《帝后礼佛图》是北魏宣武帝为了纪念父母而修建的,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浮雕与真人等高,逼真还原相貌与服饰,真实再现了孝文帝及其皇后礼佛的场景;图中人物神色庄严虔诚,衣服纹理疏密有致,既有佛家的庄重,又有皇家的华贵;皇帝在群臣簇拥下缓缓行走,皇后手中拈香,两幅浮雕千百年来深情对望,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0、五色鹦鹉图

《五色鹦鹉图》是北宋时期由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该图是全枝式构图的一个典型代表,全枝式构图是花鸟画常见的一种构图方式,即画幅的主要部位摆布几枝全株花木

七、流失海外的文物能全部要回来吗?

不可能全部都能要回来,但随着国力不断强大,今后海外流失文物回国还是会逐步增多的。说到底还是要国家强大才行。

八、对于流失海外的文物你想说些什么?

一是追回文物是洗刷民族耻辱,因为这些文物大多是被侵略者抢出去的。

第二,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文物的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表现

九、铜猴首是什么时候流失海外的?

虎首兽、猪首兽、猴首兽和牛首兽,均属国宝级文物,是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中的4个。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140多年。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2003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他们到底从圆明园抢走了多少宝物,至今无法计算,仅法国侵略军回国后奉送给法国皇帝的部分礼物,就有珍奇古玩近万件。如今要想观看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只有到英国和法国去看了。

2000年5月前后,香港文物拍卖会上公开拍卖几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是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铜头像。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刻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正午十二点时,十二生肖则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当年英法联据抢劫时,也是将其作为最珍贵的宝物对待的。得到它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在拍卖会上,最终铜虎首以1400万、铜牛首以700万、铜猴首以740万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这三件圆明园珍宝均被中国两家公司买下。猪首和马首铜像是澳门特区著名爱国实业家何鸿燊博士出资600多万及6000多万购回,并将其捐献给保利艺术博物馆。

可惜的是,兽头都有伤痕,猴头是瘪的,头的右侧还有一个核桃大小的凹坑;虎头内部原来连接喷水管的榫卯处已经残破,一副虎须也只剩下一小根;猪头顶部也有一处凹坑,推测为枪托所砸;同时,虎首和牛首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划痕。

十、爱因斯坦墓志铭中文翻译?

在美的前沿揭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说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探索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新的可能性,不光以知识存在,更丰富了我们的美学世界。

因而说他在原本美的边界上发现了更新的一块土地。

希望能帮上你!:)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