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孟诸戚公墓志铭

2023-01-12 08:37:03  来源:网络   热度:

孟诸戚公墓志铭

既相要害,程功能,部署台垣之役。工力藉班军,则以南兵为渠长,薪木取诸塞外,其余则以益樵苏。少保巡工,介弟为植,少舍则课殿最,宴赏决罚有差。黔皙益以壮丽献功,不旬月,告成事。是役也,在县官仅发十万缗,经费考工足当百二十万。复增募南兵二万,编伍戍之。议立车营,出战则以代城郭。车四面结方阵,步骑二旅中藏之。遇虏乘陴,火器先薄五百步外,稍近则步兵出辕下距虏马,排击之。虏却而奔,则纵骑兵乘胜逐北。虑师不宿饱,复益辎重营以从。有发则南北当选锋,入卫兵策应,主兵戍守,践更者任转输。首分数,次刑名,次技击,次步伐,次侦逻,次向寻,次批捣,次遮击,次追袭,次俘馘,次首功,军政毕张,无不以律。

比年,东西虏谋入犯,西酋得蓟状恐,巫卜不祥,遂谢东胡,款关入贡。部言:“虏数苦蓟,比修内备,不战而伐虏谋,即军正无所课功,其功上上。”蓟方不得入梁、益⑧,且将求多总理。故以参将入闽,进副将;再论功最,进中军署都督同知,充总兵;入蓟,拥总理虚名,秩如故。

及江陵⑨当国,上遣右司马出行边,于时大阅蓟门。十六万之师毕至,营伍必整,旌旌火鼓必齐,约束必坚,号令赏罚必信。余课诸将校、诸兵,躬入诸营,验诸械器,履诸关隘,登诸台垣,历诸亭障,周览诸a_。比还报,悉以状闻。既毕,使谒江陵,上辅兵议。江陵则以征伐自天子出,其如主幼何。既而递修蓟功,递进左都督,其加秩则少保兼太子太保,其阶则特进光禄大夫。

及江陵弃人间,人言波及少保。西裨将起记室,少保若加诸膝而进之,阴布蜚语京师,倾少保而自代。始移镇南粤,虏入黑峪关,蓟人愿亟召还,不得请,则勒石颂功德,尸祝之。少保度岭南,任疆事如二镇,逾年疾作,得谢还登州。

一品鸷而张,先后有子皆不禄,少保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当为“兴国”)。御人露诸姬多子状,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寝门,号挑而遄骒颍舜筲R黄芬嗥斜吠纯蓿诵补又0补仁苁叶洌黄方馓澹依ㄆ渌睿橹钔酢I俦K晟⑶Ы疳呖停惫槎┱郏囱右街尾。椅拮省6『ィ技瓣龋眨θ牛窃梢印

祚国守增广生,曲周公⑩趣之入袭。少保先以闽功受上赏,任子武德将军,则移任骠骑胄子寿国。蓟功论最,上命任子执金吾。通计部功,即诸子皆万户不啻也。

诸御史核册授故记室,上本兵,故记室利资斧而干没之,核册亡矣,乃仅袭祖职,得指挥佥事,不遑以赏格闻。本兵以少保功高,将请恤典,既曲周公就木⑾,请姑有待,而后发丧。

少保在浙有《纪效新书》,在蓟门有《练兵实纪》,凿凿见诸行事,非徒托诸空言。居蓟,余署其路寝曰“止止堂”,藏其所著作,为《止止堂集》。乃延郭造卿纂《蓟门志》,将纳诸职方。既去蓟,留千金,造卿捆载归;《闽志》仍阙。少保故知人善任使,卒失之此两人。少保非智者与?盖千虑而一失也。当世借材且不给,何天降殊材也者而中折之。胡华阳⑿有言:古今以少保当i者三人矣:其一武穆⒀,其一肃愍⒁,其一则华阳自名。夫岳(岳飞)于不辜,华阳非世庙圣明,且无幸。少保四三公而一体,卒于牖下终焉,岂直天定乎,不妄杀故也。

老氏以佳兵为不详,斯其为大详矣。故余志少保墓,率略军功,独揭其天授之符,徇国之志,人不及知者,为不一书,铭率用此。

铭曰:

昔表东海,大风泱泱;国士代兴,居然雁行。则其济美,世笃忠良;则其威仪,虎视豹章;则其节制,孙武宫嫱;则其宣力,为召为方;则其下士,为陵为尝;则其从事,是为汾阳;则其勇退,是为子房。三千组练,其阵堂堂;东南底绩,海波不扬;迁之左辅,疾视跳梁;亟须灭此,朝食未遑;涓人罄控,勿纵飞黄;轮曳其踵,驾彼羊肠;爰征锐师,六翮以张;时而出塞,戎车彭彭;台垣高N,永保金汤;匈奴回向,纳款来王。无平不陂,无满不覆,如狼跋胡,如鼎折足。南粤楼船,齿之杨仆。|我彤弓,释我戎服,垂而旋,有如白屋。始杖于乡,竞推尔毂。内难方殷,大归期蹙。天高九重,恤典有属,圻父书勋,工父司筑。葬予祁连,敛予良木,生荣死哀,庶瞑尔目。

元桢墓志铭登鹳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