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墓志铭记录死者的事迹,为什么不让人看还要埋在地下?

2023-01-12 02:40:44  来源:网络   热度:

墓志铭记录死者的事迹,为什么不让人看还要埋在地下?

“墓志铭”,以前只知道是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的。而且知道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也看过一些世界名人留下的墓志铭,除了个别有特色的以外,大部分印象都不深,看过也就淡忘了。

总的感觉是,虽然墓志铭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但主要还是为了满足逝者被后人铭记的个人愿望的。人活着的时候,希望自己名扬世界,死了,仍然希望自己长久地被人铭记,这种愿望,不难被人理解,但它的局限也限制了墓志铭这种文化符号的传承和影响。

最近,媒体报道了大名鼎鼎的企业家马云参加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时,聊到了自己的墓志铭。出人意料的是,他对自己亲手创立的世界级企业――阿里巴巴轻描淡写,反而强调自己的家乡和兴趣爱好。写的是‘杭州佬,喜欢太极拳,干过很多事,顺便还做了个企业’。

或许在马云的想象里,他希望自己安息的那一刻,能记得生命中好玩的东西,忘掉那些生前甩不开的麻烦。如果马云死后真的在自己的碑文上刻上了这样的话,会有多少后人有兴趣到他墓前拜读呢?他生前喜欢太极拳与后人有什么关系吗?这样的墓志铭真能如他们渴望的那样被后人铭记吗?!

马云是个精明的商人,不然也不会人在中年就创下了那么大的闻名世界的企业。可是,也许是应了那句“智老千虑,必有一失”的话吧,马云和他的企业家伙伴们要立墓志铭的想法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按照立墓志铭的规矩,凡是称为墓志铭的文字,虽刻在石上,却是埋藏在地下的,而立于地面之上的碑文是从不称为“墓志铭”的。今传世的历代墓志铭,都属于出土文物。如果在地面上撰文树碑,应称“碑文”,若篇末加韵语,则称“碑铭”……立在碑亭中的应是“碑铭”,而绝非“墓志铭”。

这样一来,马云逝世之后,除非后人把他的“墓志铭”从地下挖掘出来,否则人们是无法看到他们生前就写好的只言片字的。他们渴望被人们世代铭记的愿望岂不落空?可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能不能让人铭记,不在于死后留不留墓志铭或其他类似的文字,历史将会做出回答。我们那些可敬的大企业家们如果真想死后留下一个不朽的名声,还不如生前多做一些于人民有利的事,经商货真价实,别卖假货,别言行不一,用行动去纠正自古以来就有的“无奸不商”的说法。

深埋于地的墓志铭,主要是对死者的一生进行评价,主要是赞美和哀悼,另一层意思是为了告知地下官府死者身份的意思。

放在墓里的石刻,记录死者的一生称为墓志铭,它把志和铭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称为“志”,主要是散文的风格。具体内容表达的有,姓氏,出生地,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和生活经历。后儿部分是“铭”,它经常用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赞美,主宰歌功颂德、悼念抚慰之类,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死者的一身进行评价。

古人对于死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将死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不仅有多种讲究,而且对于葬礼非常隆和重视,古人非常看重墓志铭,所以在 墓主死后家人常会千方百计请有名望的人来书写死者的墓志铭。深埋于地的墓志铭,的意思是告知地下官府死者身份的意思,希望地下官府照顾其人。

古人重视美德,立言、立功。那些写墓志铭的人经常把死者的生平略写到墓志铭为死者立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材料来了解墓主墓主生平,了解为史书没有记载的信息。一些文人也以善于撰写墓志铭而闻名于世,如唐代文人张说就擅长于撰写墓志碑文,世人以请他写墓志铭为荣。

墓志铭的经典之作《柳子厚墓志铭》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一代文豪柳宗元而作,文章内容对柳宗元大加赞誉,表达了韩愈对柳宗元的人生经历颇为哀悯,哀婉痛悼之情。

中国有句话加死者为大,如果写在都看到的地方,就会有人评头论足,对死者是极大的不尊敬了

为了满足逝者被后人铭记的个人愿望的。人活着的时候,希望自己名扬世界,死了,仍然希望自己长久地被人铭记,

这个是对死者的一个尊重,而且一个人一生会有很多作为墓碑上也刻不下啊。

关于古代 词 文体的创作格式问题。

古代的文体

文体知识,是古代文化知识的一个方面。文体的不同,往往反映出语言形式的不同,掌握各种文体在语言形式方面的一些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用品的内容。

划分文体的标准及古代文体的划分

古人划分文体的标准主要有三条:1、文章的语言形式;2、文章的内容;3、文章的应用范围。

根据这三条标准,可把古代文体划分为三个大类:

散文;2、韵文;3、骈文

古代散文的类别:

(一)史传文

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类:

甲:编年体

编年体历史散文在东周的时候已经产生,当时叫做“春秋”。当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春秋”。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只有鲁国《春秋》。为《春秋》作传的有公羊、谷梁、左氏,称为“春秋三传”。

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资治通鉴》影响最大。

编年体历史散文的特点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本来程序叙述它的来龙去肪,便于读者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便于读者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它的阶段性。

编年体历史散文的不足之处:不利于集中描写人物;一个事件往往拉得很长,分散在不同的年代里。读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了解其全面;某些人物有始无终,某些事件顾此失彼。

乙、纪传体

纪传体历史散文创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都属于纪传体历史著作。

纪传体这种体裁的特点:通过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历史散文对古代小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六朝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深受这种体裁的影响。古人称小说为“野史”,往往把小说篇名称为某某传。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等。

丙、纪事本末体

这种体裁创自南宋的袁枢。袁枢根据《资治通鉴》所提供的材料写了一部《通鉴纪事本末》,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归纳为二百三十九个专题。它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如“三家分晋”“秦并六国”、“高帝灭楚”、“七国之叛”等,然后按年排列。这种体裁有一定的好处,便于读者了解某一事件、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这种体裁的作品“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但这种体裁也有缺点,它突出了主要事件,而一些一般的事件得不到反映,被删削了。

继袁枢之后,又有人编了《左传纪事本末》、《宋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等这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种体裁各有优点和缺点,可以互为参考。

(二)论说文

论说文就是说理散文。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逻辑推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

论说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完备了,所谓的诸子散文或诸子百家都属于论说文。当时的论说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录体,如论语孟子;一是论文集,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这些集子标志着先秦时代的论说文已进入了黄金时代。其中《墨子》一书在论说文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墨子》开始,论说文开始有尾、结构、层次都很讲究,论证的方法也比较严密。此外《庄子》一书长于用寓言说明深刻的哲理;《荀子》谨严洁,善于立论;《韩非子》痛快淋漓,长于驳论;这些对后世的论说文都有很大的影响。

从秦汉开始,论说文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单篇论说文,同时论说文的体裁也趋向多样化。较为重要、较为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论

论是议论,它的理方式以论证为主,论的任务主是要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贾谊的《过秦论》一般地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一篇“论”体文。其余的如范慎的《神灭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贾谊论》等也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论体文。

2、说

说是说明,它的说理方式是以解释为主。它的任务是阐述、说明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道理。“说”这种体裁大则可以说天,小则可以说一事物,但一般不用这种体裁来评论人物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不过有时“说”与“论“的界限也不十分清楚,如柳宗元的《天说》与刘禹锡的《天论》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3、辩(辨)

辨的特点是驳正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辩是非、别真伪是它的重要任务。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等都是著名的辩体文。

4、原

原是探源的意思。就是对一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加以考察、探讨。一般说来,“原”这种体裁理论性比较强。如韩愈的《原道》,皮日休的《原谤》、《原刑》,黄宗羲的《原君》、《原臣》等都颇有影响。

5、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只不过是寓言讲哲理不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或将动植物拟人化以达到说理的目的。先秦诸子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韩非子》、柳宗元的《三戒》等都是著名的寓言。

6、书信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可归入应用文,按照表达方式少数书信可归入抒情文,大多数书信应归入论说文。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韩愈的《答李翊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等,可以看成是论说文。

7、赠序

这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文体。按照应用范围来划分,可归入应用文;按表达方式来划分,可归入论说文。如韩愈《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

8、奏议

奏议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按应用范围可归到应用文中去,按照表达方式可归到论说文中去。从语言形式上盾,有的是骈文,有的是散文。

奏议又可公为(1)上书(2)疏(3)表(4)封事(5)札子(6)对策。其中“封事”是一种机密文件,要直呈皇上,还要密封,防止泄漏,如南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札子”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议论政治得失,提出某种建议。“对策”应看成是奏议的一个附类。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简策之上,令考生回答,称为策回。考生回答问题的文章叫对策。如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宋代苏轼的《教战守策》等。

9、诏令

是皇帝对臣子的公文,战国时通称“令”、秦朝通称“制”,汉代分为“策书”、“制书”、“诏书”、“诫敕”四类。

诏令的应用范围属应用文,语言表达形式属于论说文,也有用四六句的骈文。

10、檄文

檄文是一种文告,内容往往是扬己这长,揭人之短。它的语言形式有散文,也有骈文。按应用范围来分,它属应用文,按表达形式应用归入论说文。

以上十种,是古代论说文的主要形式。

(三)杂记文

古代杂记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川、景物、人事记,一种是笔记。其中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其特点是篇幅短小,长者不过千八百字、短者则寥寥数语。其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有历史掌故、遗闻轶事、文艺随笔、人物评论、科学小品、志怪杂录、读书杂记等。从整个笔记内容来看,主要有三类:1、神话故事、传奇;2、掌故轶事、风土民俗;3、名物训诂、资料考证。

(四)应用文

除了论说文中的书信、赠序、奏议、诏令、檄文就应用范围可归入应用文之中外,应用文尚有如下几类:

墓碑、墓碣、墓表;2、墓志铭;3、纪念碑;4、祭辞、诔;5、铭箴、赞颂。这些东西在现代已无意义,在古代则是常用的应用文。

骈体文

骈体文又叫骈文。是受了汉代辞赋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魏晋地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成了文章正宗。唐代一般把它叫“时文”,用来和古文相对。自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这种文体就衰落了。因为这种文体通常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从晚唐开始又把它称为“四六”或“四六文”。直到清代,才开始把它叫做“骈文”或“骈体文”。骈体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语音方面讲究平仄相对。

语句方面讲究骈偶和四六。

词汇方面讲究用典和藻饰。

古代文体汇编

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说明,描写,情绪

2、“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3、“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4、“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 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5、“书”指一般书信。“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6、“序跋文”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多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例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7、“赠序文”文体一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

9、“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10、“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要想填词或解决词方面的问题,就要熟悉各种词牌的格律,否则是无法办到的。词虽然在内容上无法分类,但按着字数的多少又可划分的: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综述:

【简而言之,就是宋词的词牌在演变和定性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格式,彼此之间大体相同,只是在个别的小地方略有差别,望海潮词牌以柳永“东南形胜”一词为正体,秦观“洛阳怀古”一词为变体,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最后一句不同。】

详细解说:

每一个宋词的词牌都有着对应的词谱,在词谱中详细规定了词牌的格式:诸如一共多少句,每一句几个字,在什么地方押韵,哪个字是平声哪个是仄声等等。

这么详细的规定是为了配合宋词配乐演唱用的,规定的很细,不能违背。【但是在演变过程中有的词人会对原有的词牌词谱作小小的修改,目的是为了适应自己作品的韵律和内容,但是一般都是熟悉古代音律的人才会去修改,修改之后也不会影响宋词的演唱。还有的是因为词牌的格式还没有正式定型,不同的词人在细微的地方采用了不同的句法。后来宋词的演唱方法和音律失传,后人就不能随便改了,只能按照古人的词谱严格填写。】

【一般一个词牌最早定型最常用的体式被称为正体,其他人改动后的称为变体,有的词牌会有一个正体,但是同时有着好几种变体。望海潮就是这样。】

望海潮词牌,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以柳永“东南形胜”一词为正体,秦观“洛阳怀古”一词位变体,两者的区别是秦观词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为上一下四句式,后片结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变体,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二句七平韵。代表作如下:

望海潮 上兰州守(元・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

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

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魂长绕贺兰山。

简单的说是这样的,词是有词的格式的,也就是词牌,比如蝶恋花,你会发现很多古人的蝶恋花字数,断句都是一样的。

但是一个词牌不止一个,也就是说有很多同名的词牌,比如采桑子也有几种格式。导致同名格式多重化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种,在定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就成了变体。(此类可以参考钦定词谱,钦定词谱的变体是非常非常多的,临江仙这个词牌就有3个以上的格式,而这些格式差别都不大的。)

第二种,我个人认为的就是古代词人在填词的时候或许就出律了,然而不做修改,后人在整理词牌的时候,就因为把古代作者出错之处,错误理解成是一种新的词格式,所以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格式,列如行香子词牌,柳永的和晁补之的行香子是不一样的,其实差别也就几个字的平仄和多一个韵的问题。

但是古代的词牌是可以配曲唱的,词牌的创作是有音律的成分在里面的,可以从两宋看到一些优秀词人的简介,皆是通音律,擅诗文。我们今人也有不少自创词牌的,但是现在的自创词牌皆建立在平仄的基础上组合的,和音律无关。

古代的词牌名很多,而且因为词牌不同意,造成的同一首词牌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并不一样,而且名人可以自己创作词牌,这是常有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