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魏碑是楷书吗?

2024-08-09 11:42:1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魏碑是楷书吗?

魏碑是楷书,是楷书之中的一种书体。从广义上来讲,小篆,隶书,魏晋小楷,魏碑,唐楷到后来的馆阁体,全部都是楷书。魏碑是介于隶书和唐楷之间的一种楷体字,属于楷书的一种。

二、隶书篆书魏碑楷书区别?

隶书篆书魏碑楷书均属正书的范畴,是文字进化发展标相,同时也是先贤中华文化贡献。按其发展轨迹甲骨→钟鼎→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正书(魏碑、楷书。

甲骨和钟鼎文其实用价值不复存在,目前仅供文字研究和部分书学学习。

篆书以石鼓文、泰山石刻(李斯)、缪篆、九叠篆、鸟虫篆等,同时衍生出篆刻艺术。

其代表人物李斯、李阳冰、吴昌硕;隶书是风格较多,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等,同时也分个今隶和古隶。

魏碑以墓志铭为主,主要张黑女、龙门石窟系列,还发新魏老魏。

楷书以唐楷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元朝赵孟頫,宋朝宋体(正确的说法应该叫秦体,只因老秦名声太臭,通常称宋体)。

三、魏碑楷书的大小规律?

1.字形扁。魏碑书法字体,一般呈扁一平梯形结构。

2.横画向右上方倾斜,横彼此平行,但横画斜而字不能斜。

3.竖画左、中、右要求各不同。中画不论悬针、垂露都写成垂露。字内左边的竖画常向外倾斜,右边的竖写成垂直或向外倾斜。

4.调整字的笔画布局,充满边框。

四、元稹墓志铭原文?

元稹《墓志铭》全名是《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这是元稹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公讳倰,字德长。以孝公为从祖父,则其官族可知也。沔弟涛,官至大理少卿,涛生仪甫,官至大理丞,赠刑部侍郎,公即刑部之第某子。母曰范阳卢氏,赠本部太君。公再娶,前夫人荥阳郑之尚女,后夫人范阳卢国倚女,封范阳郡君。七女三男,三女既嫁,郑出也,两男三女出于卢,逞千牛,乃明经,迅挽郎。公以长庆三年二月四日薨于洛阳时邕里,寿至七十一年,官至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阶至正议大夫,勋至上柱国,爵至安平县开国男,紫服、金鱼之赐其尚矣。葬以其年十一月之某日,于某地。

公始以太庙郎,再任为东阳主簿,刺史李衡,一见自得,衡迁湖南,宾寘之府。罢授宣州录事参军,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而又屠牛铸钱,贼杀吏卒,莫敢禁止者。公始至,怗怗然无约束。适有屠牛铸钱之徒败觉者,尽窟穴诛之,群盗皆散走。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酱之具寘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馀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不数十日,久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帅衍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京兆府司录,拜侍御史,转膳部员外郎、转运判官。会朝廷始寘两税使,俾之听郡县,授公检校膳部郎中,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且主转运留务于江陵。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馀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馀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面命金紫,加检校职方郎中,移治留务于扬子,仍兼淮、浙、宣、建等两税使。寻拜苏州刺史,迁湖南都团练观察处寘使兼御史中丞潭州刺史,破坏豪黠,除去冗费。岁中,廪藏皆羡溢。宪宗驿召至京城,擢拜户部侍郎判度支。不累月,会上新即位,顿堂内外,修奉景陵,一日下诏移五镇,幽州、镇州赐钱皆亿万,郊天地,上徽名,太和公主嫁可汗,吐蕃请降使,使者往返凡数辈,幽州囚将帅,镇州杀将帅,食饷半天下兵,自七月至十二月,一出于有司,则其供办之能可知也。陛下特加工部尚书以偿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明日出白麻书,以公为检校礼部尚书兼凤翔府尹御史大夫充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寘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是后岐下诸将,比比有来者,予谓曰:“公于里闾间,吾不复问矣,军怨乎?吏怨乎?何为谤?”皆曰:“举其一二可知也。凡军之怨,怨不均也,先是岐之军,食于府者同一斛,食于省者盈一一焉,公乃岁以六十四万斛就其盈,由是言之,怨乎哉?吏之怨,怨不厚也,先是郑少师得请于上,吏之俸有加焉,然而后郑者辄以所加之俸管于库,其府吏以下未尝获一钱,公乃悉出所馀,命纠掾以下均取之,仍著令曰,自是加俸贮于克府,赏信易取也,人人皆便之。”言讫叹愤,多出涕。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云:“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拜户部尚书以遂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颇有文章。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尝以户部侍郎为其兄乞换一五品致仕官,天子怜其意,特以太子谕德与其兄。至于亲戚僚友,间无所阙,由是议论不能饶借所无者,而所无者亦以是畏避之。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干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铭曰:

詟怯声佞,直持劲正根乎性。抑厄病横,耇寿景盛由乎命。我用其劲,齿与位并。铭于子孙,用我为镜。

五、楷书行书隶书小篆魏碑区别?

隶篆魏均属正书,楷和行,脱胎于隶书,去顿笔变方为圆。

1來源不同:隶从篆而来,简化成方直,粗细变化。隶一正(魏丶楷)行书楷书和草书的混和。

2各自笔法风格区别:楷波改隶磔为平直。隶书突破秦篆中锋藏露并用。

魏碑张猛龙,正体变宗,古意篆隶用笔方式。

楷隶渐若八分散。"篆隶高古"。行妙极笔者羲献一拓直下,精穷其实者籀斯。

3,章法结构;正书篆章法和谐,字体风格统一,分布均匀,错让呼应,主次有序,轻重平等,间架不改留白和分布规律。

行书章法变而贯,竹节式,贯珠式(中心线)蛇形式,疏影式。多草意,笔画之间相互呼应,意连而形不连的篇章结构笔画有质感,随势而走。

六、魏碑和墓志铭的区别?

魏碑是北魏时期民间艺人书写的文字,大多是记载先人功绩和修缮建筑的记录文字,也有很多墓志铭,这种书体自由、率意,不拘成法,那么它和墓志铭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区别只是内容有别,而字体都是魏碑,也就是魏碑是包括墓志铭的。

七、魏碑与楷书的特点区别?

区别:楷书和魏碑,主要的区别是字体方面的。

1、在中国的汉字发展过程中,楷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说,楷书是由秦朝的李斯发现定型,汉朝沿用了楷书的字形,笔画圆润,过渡自然。

2、魏碑又称魏体,讲究厚重和棱角,虽然同是碑刻,魏字刀削斧凿痕迹明显,是东汉文人在隶书基础上变化而行成,字体比隶书更加简洁。

八、元稹写过哪些墓志铭?

元稹为大诗人杜甫写了墓志铭,杜甫也正因为有了元稹的墓志铭才名声鹊起。杜甫的孙子拜谒元稹,约其为祖父写个墓志铭。元稹是杜甫的仰慕者和推崇者,感泣地写下了“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九、元稹杜甫墓志铭原文?

元稹为杜甫写的墓志铭题目是《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作品原文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1]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2],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帝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3],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4],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5],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为文,拜余为志。辞不可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6],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7]。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馀,以直言失[8],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事[9]。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前山。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该文在详细论述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传统之后,高度评价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历史作用,一反盛唐以来长期冷落杜甫、忽视杜诗的社会潮流,第一个对杜甫及其现实主义传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诗圣”地位。

十、苏轼楷书为什么有魏碑风格?

苏轼的书法有魏碑风格。

苏轼书法以“二王”风姿妩媚为基础,兼融汉碑之宽厚,魏碑之刚健,其书广泛汲取前人营养,有颜真卿的丰雄,李邕的豪纵,杨凝式的任意,柳公权的清劲;在书法理论上,苏轼徭调“意”和“韵”,不拘古法,力求创新,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大文学家、大书法家的深厚素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