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商代早期是几几年?

2024-08-04 10:58:1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商代早期是几几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二、商代早期玉璇玑的寓意?

寓意前途似锦。

古人将玉璇玑作为崇拜的一种图腾,象征宇宙无穷无尽的能量。红山玉璇玑形制较为古朴,制作工艺原始,显得玉璇玑非常神秘。

商代的玉璇玑精良,制作工艺较新石器时代更加进步,三齿玉璇玑较多。

春秋时期的玉璇玑体积偏小,多见四个齿牙的玉璇玑,而且器物的表面多饰有阴线刻的纹饰图案等。春秋时期之后玉璇玑销声匿迹。

三、商代早期青铜剑特点?

青铜剑始于商代。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偃师商城发现于商代早期还是晚期?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

偃师商城同样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西城关乡大槐树村南。

偃师商城布局:

偃师商城同样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西城关乡大槐树村南。偃师一带,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东西交通的孔道,南北交通也颇便利。汉魏时期由洛阳东去的大道位于商城之北。

从很早的时候起,当地就广泛流传有关“尸乡”和“西毫”的传说,城郊各地至今还保留着多处与传说有关的遗迹。如城西南塔庄村北有一东西向低凹地带,村民世代相承称之为“尸乡沟”。偃师商城西距二里头遗址五六公里,两者同在故洛河北岸。

城址的布局偃师商城建于洛河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整体略作长方形。城址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长为,最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

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城的四周均有夯筑的土城墙已发现城门7个(东、西各3个,北1个;南城墙近年刚发现,还未找到城门)和城内道路11条。在城内发现4处大型夯土建筑群或建筑基址。

五、商代早期古墓陪葬品放什么地方?

1、商墓的随葬品摆放位置较多集中在墓主的身上或身旁,等级较高的放置在二层台上,殉人见于二层台和棺顶。

2、等级较高的墓葬的随葬品较多向棺椁附近转移,且填土中开始出现器物,个别地区开始设置头坑和脚坑。

3、墓主头前开始设置壁龛,贝开始放置在口中,可能出现了最早的墓道。这一阶段陶器多置于墓主头前或头前壁龛内及二层台上,青铜器多置于棺椁附近及棺内,且填土中开始放置殉牲。

4、有边、角坑开始出现,壁龛内不仅放置器物且开始放置殉人,个别地区开始使用放置器物的头箱和放置殉人的边箱,大型墓周围设陪葬坑,开了随葬品和墓主异穴而葬的先河。 

六、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有哪些特色?

夏代的青铜器还不成熟,尤其是纹饰和器形等方面都不能与商周相比,所以我从商代开始。

1.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了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商代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南郑州二里岗与杜岭、湖北黄坡盘龙城出土者为代表,器形有鼎、越、觚等;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为商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形丰富,流行装饰各种纹饰,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皆具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等。

2...

七、商代晚期和周早期有哪些著名的墓?

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起,至前770年平王东迁止,习称西周。现今发掘的西周墓葬总数已近2000座,主要分布在陕西省西安、扶风、岐山、宝鸡,河南省洛阳、浚县,北京市昌平、房山以及长江下游地区。

这些墓葬集中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阶级和阶层在埋葬制度上的特点。

发现和研究 西周墓葬的大量发现和发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此以前,只在河南浚县辛村(见)和陕西宝鸡做过发掘。

后者是最早发现的一处包含有灭商以前周人墓葬的墓地。5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西周墓地有西安附近中的,中的西周墓,宝鸡,北京的和,以及安徽和江苏句容、溧水、金坛等地的西周墓等。

与上述重要发现同时,对西周墓葬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

在墓葬分期方面已建立起相当可靠的年代序列。

在丧葬礼制方面也开始了深入的探讨,关于用鼎制度的研究就是最显著的实例之一。 分区和特征 西周墓葬可大体划分为2个区域:即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两者在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前者为土坑竖穴墓,随葬陶器、青铜礼器等;后者为土墩墓,随葬有大量的原始瓷器(见)。但中原地区的西周墓也有种种差异。

在墓葬形制方面,有的是因墓主人地位较高而采用一条或两条墓道的大墓;有的则采用独特的殉葬礼俗,如宝鸡茹家庄伯墓一椁二室的埋葬方式。

在随葬品方面,有些墓葬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如昌平白浮西周墓随葬有鹰首剑等北方式兵器,而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则随葬有各种原始瓷器。 墓葬形制 中原地区的西周墓盛行土坑竖穴墓。小型墓有墓室而无墓道。大型墓都有1条或2条墓道,但尚未发现商代王陵那样的有4条墓道的陵墓。

在浚县辛村和北京琉璃河都曾发现过有 2条墓道的大型土坑竖穴墓。

这类墓都有宽大的墓室,墓室的南北两端各有1条墓道,南墓道较长,都是斜坡状的,北墓道略短,也有筑成台阶的。

辛村1号墓墓室长10.6米,宽9米,连墓道通长56.9 米。

墓主大概是诸侯一类的人物。大型墓中级别略低的只有1条墓道,洛阳东郊和宝鸡茹家庄都有发现。洛阳东郊发现的大型墓,墓道作曲尺形,在西周墓中是很少见的,宝鸡茹家庄的两座单墓道的大型墓,根据出土青铜礼器上的铭文,可以确认墓主人是伯和他的夫人井姬。

中小型墓则以墓室的大小以及随葬器物的多寡来区分。

不少西周墓在墓底中央都挖1个“腰坑”,坑内埋1条狗。葬具大都为木质棺椁。

木椁一般都在墓底架两根枕木,再在枕木上纵铺方木构成椁底,椁室四壁用榫卯结构的方木垒成,其上横铺方木为椁盖,棺木置于椁室之中。

大型墓往往有数重棺椁,中型墓多为1棺1椁,小型墓多为有棺无椁,也有少数小型墓不见棺木痕迹。

长江下游地区的土墩墓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

屯溪的土墩墓,系先在平地上用河卵石铺出与墓室相当的范围,其上放置各式随葬器物,然后堆筑封土。句容、金坛、溧水发现的土墩墓,多数不用卵石铺垫,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墓室范围。有的一墩一墓,有的一墩多墓,墓内都没有发现葬具和尸骨的痕迹。

葬俗 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也有俯身葬,极个别的为屈肢葬。

头向不固定。

除宝鸡茹家庄的伯墓外,绝大多数是单人葬。 西周墓葬往往以人殉葬,少者1人,多至7人。殉葬人大都放在二层台上,有的还有葬具。北京琉璃河的大型墓中没有发现殉葬人,而在多座中型墓中则发现有殉葬人。可见是否用人殉葬并不完全取决于墓的大小或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在张家坡已发掘的三、四百座中、小型墓葬中,发现有殉葬人的约占7%,都是西周早期墓葬,而这里的西周晚期墓中却不见有用人殉葬的现象,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随葬品 西周墓葬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的随葬品很丰富,有制作精致的成套青铜礼器,器形有鼎、鬲、、、、觚、爵、觯、尊、卣、壶、、盘、等。其组合以鼎、为核心,用鼎的多寡标志着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下。早期的铜礼器在器形和纹饰上同商代晚期没有多大差别,西周晚期酒器类大大减少,食器类数量增加,鼎、的器形和纹饰也有较大的变化。长安普渡村发现的穆王时期的墓葬中还发现有3枚一套的编钟。小型墓则多随葬陶器,器形有鬲、罐、簋、尊、壶、豆、盂等。西周早晚期墓葬在随葬陶器的组合与器形上都有较明显的区别。 南方土墩墓中的青铜礼器,往往富有地方特征,如鼎的三足外撇呈尖锥状,器物也往往两两成对。此外,还有一些用途不明的器形,如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一对角形器和屯溪出土的一对五柱形器。这一地区的墓中通常随葬较多的原始瓷器,器类、器形变化也较多。中原地区的西周墓中虽也有随葬原始瓷器的,但数量很少,器形也较单一,多为豆形器。出土的玉石装饰品有壁、琮、圭、璋、柄形饰以及鱼、龙、鸟、兽等动物雕像,还有玛瑙、琉璃串珠等饰物。在琉璃河等地还出土有西周时代的漆器,但大都朽没,仅存痕迹,车马坑 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往往附有车马坑、一般是在主墓的附近另行挖坑埋葬车马,少者1车2马,多者可达十多辆车和数十匹马。埋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车埋葬,驭马卧于车辕两侧,另一种是将车子拆卸成零部件散放在坑内,马的排列也不整齐。也有将车拆散放在主墓内,而另行挖坑葬入马匹的。车马坑内多有车马饰物,有的车马坑保存较好,痕迹清楚。因此,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复原西周时期车马的形制和辔饰。 分期和年代 西周墓葬,包括灭商以前的周人墓葬,大体上可划分为3个时期:第一期是灭商前的周墓,即所谓先周墓葬。现已发掘的这种墓葬都是小型墓,大都随葬1件陶鬲,或1鬲1罐,极少有青铜礼器。鬲多作高领袋足,这种鬲被认为是先周时期的典型器物。第二期为西周早期,所出的青铜礼器器形和商代晚期的相似。随葬陶器的组合主要为鬲、簋、罐年代上起自西周初年,下限约在穆王时期。第三期为西周晚期,所出青铜礼器如鼎、在器形、花纹上有显著的变化,觚、爵、尊、卣等酒器几乎绝迹,出现、壶、盘、等新的器形。随葬陶器组合为鬲、豆、盂、罐。盂是典型的晚期器物,其他如鬲、罐、豆在器形上也有所变化。年代约自穆王以后到西周末年。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