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形式?
一、墓葬形式?
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墓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冷,实际上它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现代人也最熟悉的一种墓葬形式。有多熟悉呢?好朋友开玩笑,有时候会说:“挖个坑把你埋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把你埋到一个竖穴土坑墓里:亚字墓、中字墓、甲字墓
这三种墓葬,博物馆说明牌和考古科普节目里经常见到。实际上,它们是竖穴土坑墓的三种特殊形式,在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使用。
亚字墓,土坑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方形+四条墓道,看起来像一个繁体的“亚”字,因此得名。
二、刘伯温墓葬?
刘伯温墓位于:一说浙江省文成县(原青田县)。另一说在苏州定园内。
诚意伯墓:在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系省级文保单位。九支小山脉延伸至此,俗名“九龙抢珠”。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 ,占地 812平方米,墓前有石碑一方,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墓前有田形似墨砚,有小土丘。形似龙珠;左方有一品字山丘,形似笔架。民国初,章太炎撰有《吊文成君铭》。
诚意伯墓青草萋萋。据载,刘伯温临死前,子刘琏、刘景呈上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三进三圈坟墓图,被刘伯温撕得粉碎,并劝诫儿子说:“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试想,张良、诸葛武侯墓又在哪里?”按遗训,刘伯温之墓不砌条石块石。
三、大禹墓葬?
大禹陵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的会稽山山麓。相传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
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王庙三大建筑群组成。
禹陵的入口处为一青石碑坊,其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刻神兽5对。神道尽头为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由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陵前还遍植有槐树、松柏、绿竹等植物。禹祠位于禹陵的左侧,相传始建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少康之时,以后曾多次毁废又多次兴建。现存的禹祠是近年来重建的,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极富江南民间建筑特色。“禹祠”匾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前进的左右两侧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砖雕,后进内立有大禹塑像。
禹王庙位于禹陵的右侧,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以后历代均有所修建。庙内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辕门、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等建筑。其中明代翻刻的岣嵝碑,文字奇古,记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和功绩,又名“禹王碑”。禹王庙的午门宽11.6米,进深约7米,其后为祭厅。
祭厅是历代祭禹的场所,建筑结构与午门相似。祭厅东、西两侧为配殿,其中东配殿内放置有明、清时祭禹的碑刻30余通。大禹陵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旅游价值。
编
四、墓志铭范文
墓志铭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和悼念方式,也是表达对逝者的爱和敬意的重要方式之一。墓志铭范文是指在墓碑上刻写的用以纪念逝者的文字内容。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和纪念,墓志铭范文的选择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墓志铭范文应该怎样选择呢?
首先,墓志铭范文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逝者的生平和个性。墓志铭内容要简练明了,用尽可能简单的文字表达逝者的一生,以及他们对家庭、社会和世界的贡献。这些文字应该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逝者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比如,对于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可以选择"热爱生活,永远阳光";对于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可以选择"无私奉献,永远怀念"。这样的文字能够使人们在面对逝去的亲人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和价值。
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体现家庭价值观
其次,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家庭的价值观。墓志铭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纪念,更是家庭对逝者的思念和留恋。因此,选择墓志铭范文应该考虑到整个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例如,一个勤奋务实的家庭可以选择"勤劳奉献,唯有成就";一个注重家庭和睦的家庭可以选择"团结和谐,家庭永恒"。这样的选择能够使家人和亲朋好友在墓前聚首时,更加感受到家庭的凝聚力和温暖。
另外,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逝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逝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是他们一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为人所知和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墓志铭范文时,可以从逝者的兴趣和爱好中获得灵感,以此来表达逝者的个性和特点。比如,喜欢音乐的人可以选择"音符永韵,心灵永远";热爱自然的人可以选择"大自然的守护者"。这样的选择能够使人们在回忆逝者时,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和魅力。
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具有安慰和慰藉的作用
最后,墓志铭范文的选择应该能够带给人们安慰和慰藉。失去亲人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选择一个富有安慰和慰藉意义的墓志铭范文,能够帮助人们在悲痛中得到一丝慰藉和宽慰。例如,可以选择“江山如画,你永驻我心”;或者选择"生命虽短暂,爱意永长存"。这样的文字能够使人们感到逝者在天堂得到了安息,也能够带给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
总之,墓志铭范文是对逝者最后的纪念和悼念方式之一,选择合适的墓志铭范文非常重要。它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逝者的生平和个性,体现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考虑逝者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具有安慰和慰藉的作用。选择一个适合的墓志铭范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缅怀逝者,铭记他们的贡献和价值。
五、嵇康的墓葬?
主词条:嵇康墓 嵇康墓又称嵇中散墓,位于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原属濉溪之临涣),为涡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临涣县有嵇山,在县西二十里。晋嵇康家于銍嵇山,因姓嵇氏。涡阳古属宿州,清嘉庆十年(1805年),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说:“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载在州乘”。其墓依山凿石而建,巨石封门,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与山一体。现墓洞已被发现,但墓内被盗一空,只存空墓。
六、秦岭墓葬起源?
起源于汉唐时期,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位属中原,东西延绵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到150千米,海拔多是1500米至2500米的山峰。最著名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南依靠着骊山,北面相邻着渭水,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5千米,南北7千米。当然还有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县城的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这座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的陵墓。
七、中国墓葬分布?
中国墓葬的分布主要是在中原,还有西北非常多
八、晋代墓葬形式?
尽管魏晋南北朝人已经将墓室形制简化,却不影响墓室的丰富变化,单单砖室墓,就有三种分类方式。按墓室数量分,有单室墓、双室墓、多室墓三种。
九、唐代墓葬特征?
隋唐大墓的墓道较长,接近墓室部分掏成隧道,并在顶部开通几个天井,以象征宅第的层层院落。
在墓室的砖面和墓道两壁绘壁画,内容有墓主人男女侍者门卒和武装骑从行列以及四神图和天象图。十、汉代墓葬特点?
汉代是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统治者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葬制、葬礼、墓园、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辽南汉墓深受内陆影响,但因地方性的诸多因素,又出现极为突出的特点。
辽南汉代墓葬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用贝壳作墓室材料而形成的贝墓,仅在辽南集中出现(接近辽南的山东长山岛少量存在)。二是反映氏族宗法制度的“族坟墓’,亦为内陆所少见。
贝墓存在于辽南的沿海地区,已发掘的有100余座。贝墓是以海蛎、海螺、蛤蜊、鲍鱼壳、海帽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墓室。做法是先掘好土圹,在墓底铺一层贝壳,四周竖立木板为椁,入墓后盖上木板,空隙处塞实贝类,然后封土。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贝墓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这里说的“蜃”,便是贝类,《辞海》解读是大蛤。郑玄解释:“蚌蛤之蜃,犹塞也,将井椁塞下以蜃,御湿也。”所以用贝壳筑墓,是因为贝壳坚硬不朽,又防御潮湿,保护尸体不易腐坏(《周礼·地官》)。
辽南贝墓最早由日本人于1931年发掘数座。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发掘大连市营城子41座;1957年发掘旅顺口李家沟26座;1975年至1978年发掘普兰店市花儿山乡30余座。此外,还在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大连湾等沿海地区分别发掘数十座。
辽南贝墓绝大多数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初期仅有少部分。其墓葬形制与内陆一致。西汉前期多为单室墓,中期多为夫妻分室合葬墓,后期多为夫妻同室合葬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墓(即以贝壳与卵石或石椁合筑)和贝砖墓(以贝壳与长方形素砖合筑)为主。
辽南的贝墓之多、之集中,为我国各地区的墓葬所仅见。其原因是辽南地区近海,人们养成喜爱贝类的食俗,因长期经验,发现贝壳坚硬而又隔绝潮湿,所以取来作为墓葬的材料。再是辽南沿海的贝类丰富,30多年前,海水落潮时潮出的贝类蛤蜊遍布、锥螺成堆,汉代自当更为丰富。从发掘的贝墓分析,许多贝类,尤其是锥螺内脏完好,说明是在筑墓时现从海水中取来的。
但是,随着砖石结构的墓葬产生与发展,贝墓逐渐消失。因为贝壳筑墓毕竟没有砖石使用方便,砖石可以砌出宽大整齐的墓室,贝壳零散,作为墓葬材料,要借助木板。当人们的生活居室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砖和石为主后,墓室自然也就要改用砖石。所以,西汉后期以前为贝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贝砖配合使用,到东汉中期已不再有贝墓。
贝墓起源并集中在辽南,山东长海县受辽南的影响也出现少量贝墓,而内陆地区不见贝墓, 内陆省的沿海也少有发现。
第二个特点是“族坟墓”异常突出,是先秦“同族相葬”制度的延续。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形态,是上古氏族公社的基本社会结构。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进一步强化宗族、宗法,以此统治人民。与当时的土地国有制相适应,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死者也按宗法制度“同族相葬”,这就是历史典籍中说的“族坟墓”。这种墓葬制度,在西周和战国时期极为盛行。
然而,战国末年各国变法导致土地私有制逐渐合法化。西汉时土地自由买卖,使墓地也逐步成为一家一户所有的私有财产,“族坟墓”制度遂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家族墓地,不同的家族根据其地位选择墓地,强宗豪族的墓地连绵多代,但一般家族世代族人增多,各房各支,各家都可以自择墓地,这就造成了”族坟墓”的瓦解。
然而西汉王朝建立后,为强化集团统治,仍以种种方法使奴隶社会的宗族关系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法是让每个宗族成员固定在一个地缘土地上,世代聚族而居,同时以丧葬形式强化这种血缘与地缘关系。使每个成员都视祖茔神圣不可动摇,生是亲属,死必同茔,即使远离故乡而生活,死后也要“叶落归根”,葬入祖茔。东汉的郑玄为之诠解说:“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一宗一祖“生相亲爱,死相哀痛”。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提倡、宣传,使同地而居,同族而葬的观念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在辽南地区格外突出,每每发掘汉代墓葬,皆是排列整齐有序,密集相接的墓群,分散或孤立的汉墓甚少。1953年春,在鞍山市沙河东的窑场建设工程中,一次清理400多座密集相连的汉墓。同年,在海城大屯清理一个80余座墓葬的汉墓群。1954年,在辽阳太子河筑堤清理200多座墓室的汉墓群,1955年又在辽阳三道壕清理数群东汉墓,其中一个童棺墓地,一次掘出368个排列十分密集的儿童瓦棺墓。大连地区的汉墓更是成群发掘出现,例如:1954年在营城子一次清理40多座西汉贝墓、十几座砖室墓,共计52座汉墓同属一族。旅顺铁山地区、江西区、北海区、大连湾、金州董家沟、普兰店花儿山乡及庄河、瓦房店等地区皆发掘几十座密集相接的汉墓群。
例如大连市营城子汉墓,一个墓地数百座汉墓,有贝墓、贝石墓、贝砖墓、砖室墓、石板墓。这个墓群跨越年代达四五百年之久,属于同类型墓葬集中在一起,越是外围时代越晚。由此可知,这些墓主都是按宗族内各直系宗亲的血缘关系及世系辈份,依次埋入墓地的。这就是贾谊所说的:“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贾谊:《新书》)。
1953 年发掘的鞍山沙河东的一个汉墓群400多座。而据调查估计这个墓地原有汉墓在千座以上(孙守道:《论辽南汉魏晋墓葬制之发展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根据发掘的400多座墓葬,其排列方位、形制、随葬特点、墓葬材料、墓室结构,都说明这个墓群是一个宗族墓地,而因入墓时代不同,排列有序,并体现了绵延相接的特点。
辽南地区的汉墓群正是先秦“族坟墓”的延续,说明宗法关系在墓葬制度中体现强烈。这一情况在内陆地区虽有反映,但没有辽南地区反映集中。从汉代的这种突出的墓葬制度,又反映了汉代时期,辽南地区的社会宗法制度、宗法关系、宗法观念较内陆强烈、稳固。从而为我们研究辽南的历史文化、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