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人墓志的影响和流传
一、董美人墓志的影响和流传
书法价值
隋人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称隋志小楷第一,开唐代钟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书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清雅婉丽。从字体面目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但是可以看到部分的外方里圆、华美坚挺的笔致,给人以清朗爽劲,古意未尽的感觉。清罗振玉对其评价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 赵万里亦评其书法云:“字迹稳秀端丽,与《公元》、《姬氏》二志同为传世关中随志翘楚。”
唐初的一些著名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书体。清代中叶以来,更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垂爱,视为学习楷书书法范本之一。
原碑和拓本流传
原石于清嘉庆年间在陕西兴平县出土,为上海陆君庆官陕西兴平时所得,旋归上海徐渭仁(紫珊)。徐氏十分珍爱,从关中把此石携至上海,自号其斋曰“隋轩”,并广泛椎拓,据说用墨较浓,字画瘦细。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战争期间,原石毁佚。徐氏拓本流传甚少,出土初拓本尤为难得。本站所选本分别为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藏本、日本三井文库、徐渭仁氏拓本。
石碑不存,流传在人间的便只有拓本了。《董美人》的拓本大约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初出土时在关中的拓本。这种拓本多以淡墨轻拓,所谓“蝉翼”本,就是指拓本的墨色极淡,薄如蝉翼,非常准确地拓出了原碑的字迹。这类拓本,流传极少,也极为珍贵。上海图书馆藏有陈景陶(悫斋)题字藏本,即为此类最佳本。第二类是徐渭仁把石碑搬运到上海之后的拓本。据说这种拓本用墨过浓,也许是拓手不精的缘故,拓本的墨色把原碑上的字迹浸染覆盖了许多,笔画变得细小模糊,一些专家说,上海时期的拓本与关中时期的拓本相比较,“疑非一石所出,细细勘之,石花字画均合,乃同出一石无疑。”这种拓本数量多一些,价值也相对低一些。第三类拓本是碑毁之后重刻的拓本。
二、你会给自己写什么墓志铭?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也考虑过,虽然现在比较年轻。但那时候真的每天会考虑一些死亡之后的事情,甚至想到死后骨灰如何处理。其实我也想过像《非诚勿扰2》里面的孙红雷那样,把自己的骨灰埋藏在一个花盆里,和植物融为一体,灵魂附着在它上面,每天都自由的成长。也想过把自己的骨灰埋藏在大海里,和广袤的大海融为一体。言归正传,如果我死亡我愿意在墓碑下写以下几个墓志铭!
1、不必为我挂念,我只是睡着了,关于世间的事,我已经努力做到没有遗憾。想写这个墓志铭,主要原因是不想在世间还有人为我挂念、有人为我的死伤心。我想告诉人们在世间难免有遗憾,所以只有努力去把这些遗憾减到最小,我希望我的一生能做到没有遗憾。
2、我心爱的女人们,到来世与你们再相遇。想写这个墓志铭主要是因为,我这一生最遗憾的就是在爱情方面,高中时候喜欢一个不喜欢我的女孩子,我希望我来世能再见到他,但愿来世我能变成她喜欢的男人。至于那些在社会上,因为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想在来世不让这个时间再次错位。
3、在天堂我要做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此生活的太现实也太憋屈了,辛苦攒下的钱一夜之间消失,朋友关系也难以维持。更不要说这个社会里谈一次想结婚的恋爱对一个人有多难。而把太多时间用在了现实生活中,努力变得有能力。其实我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只是没有能力那么做。
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几件令自己想起来就觉得骄傲的事情。关于爱情的、关于事业的都可以。我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也为钱这个东西奔波劳累,我想他们在能保证自己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就去大胆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而不是要考虑什么社会舆论、金钱至上的爱情观。一个人不要活的身上充满了铜臭味儿,不要每天为钱奔波当做是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人被钱困住真的是太悲惨了。
你会给自己写什么墓志铭
三、墓志铭的墓志铭和碑文的区别
虽然碑文和墓志铭都属于悼念性的文体。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碑,通常是指石碑,墓碑就是立在死者坟墓前或者坟墓后面的石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到了现在,估计墓志铭已经没有人用了吧。
其实墓志铭是碑文中的一种,墓志铭也可以说是碑文。墓志铭一般情况下是在世的人给已经去世的人写的文章,通常是散文。碑文也可以是文人雅士游览胜地,看见了山河美景,心里有感而发,一时兴起吟诗作赋,洋洋洒洒便挥笔写下了一遍文章,后人抑或是当时就把此文雕刻在了石碑上。
墓志铭,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死者的墓地里会看到的东西。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常言说: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死后就会写碑文来祭奠。我们常说的碑文的内容,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大多数是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以及对他的评价;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
墓志铭一般会埋在坟墓里面,而碑文是刻在石碑上,让前来祭奠的人观看,所以从大方面说两着很相似,但是从细节入手开始深究的话,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
“墓志铭”一词被普遍误用和滥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当今的误用者和滥用者,他们并不知道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而把地面上的墓碑及碑文错称为“墓志铭”。近读《禅绕着的墓志铭》、《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等图书,书名本身就弄错了,因为这些书中介绍的众多历史名人的所谓“墓志铭”,实际上几乎都是这些人墓碑上的碑文。如莎士比亚的墓碑上刻着他的遗言:“看在耶稣的分上,朋友,切莫动底下的这黄土。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再如里尔克的墓碑上也刻着他的遗言:“玫瑰,啊,纯粹的矛盾,希望不是像任何一人那样睡去,在这么多的眼睑下。”这些墓碑迄今仍然被完好地安置在他们的墓外,碑上刻的名言从来就不是什么“墓志铭”。读近年十分畅销的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发现这位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竟也误解了“墓志铭”的意思:“济慈的epitaph(墓志铭)是他死以前为自己写的,非常有名,即:‘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在这里,何先生将epitaph译为“墓志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王尔德在《济慈墓》一文中明确说过,是济慈自己在临终之际要求把这句话刻在他的墓碑(tomb-stone)上的。好在很多种英汉词典的编者头脑还是清醒的,他们对epitaph都提供了两种释义:“墓志铭;碑文。”这样做,至少能给人们以正确选择的机会。
“墓志铭”一词被滥用,与很多人不了解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文化载体有关。东汉末年,曹操严令禁碑,魏晋两代亦因循此令。然而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墓志铭的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墓志铭又称“埋铭”“圹铭”“圹志”“葬志”等,由这些称谓也可看出它确实是埋在地下的。至北魏时,方形墓志成为定制,即为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在上为盖。禁碑令废除后,此风仍不改,从而造成墓碑矗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墓志铭大行于隋唐时期,以唐代最为繁盛,出土的数量远胜北朝。宋元以后,墓志铭数量锐减。近代以来,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合一之制日盛,墓志铭之作渐衰。解放后,实行丧葬改革,丧事从简,并推行火葬,墓志铭失去了物质载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于启功先生那篇著名的以“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开头的《自撰墓志铭》,其实是他生前以韵语形式表达的心迹,后来镌刻在他墓碑前的一方巨石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墓志铭”。
前些年报上曾刊载《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一文,提到“孙中山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吴小如先生曾在《文汇读书周报》撰文批评,指出该作者“缺乏常识,故行文不免讹舛”,“墓志铭虽刻在石上,却是埋藏在地下的,凡立于地面之上的碑文是从不称为‘墓志铭’的。今传世的历代墓志铭,都属于出土文物。如果在地面上撰文树碑,应称‘碑文’,若篇末加韵语,则称‘碑铭’……立在碑亭中的应是‘碑铭’,而绝非‘墓志铭’”。吴先生的纠错言犹在耳,但是报刊图书上的误用和滥用依然不断出现,实在令人无可奈何。
二者有以下区别: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扩展资料:
墓志铭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碑文的概念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无论是碑文还是墓志铭,都是活着的人对死者一生的总结。
只要有一句经典就足够了,没必要搞太多,反而显得很虚夸。
墓志铭范文(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