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李煜的墓志铭?

2024-07-24 02:35:1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李煜的墓志铭?

没有找到。

据《宋史》、《李后主评传》等记载,李煜均“葬北邙山”;宋《河南府志》记载,李煜葬洛阳城北10里。尤其是李煜的“老部下”、曾经的南唐尚书左丞徐铉曾为李煜撰写墓志铭,其中写道:李煜墓地“二室南峙,三川东注,瞻上阳之宫阙,望北邙之灵树”。也就是说,李煜墓地在北邙山,可以看到上阳宫和邙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但至今没有找到。

二、李煜墓志铭及译文?

原文:

吴王陇西公(李煜)墓志铭

王讳煜,字重光,陇西人也。昔庭坚赞九德,伯阳恢至道,皇天眷佑,锡祚于唐,祖文宗武,世有显德。……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 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然而果于自信,怠于周防。西邻起衅,南箕构祸。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里妇之辞。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夫人郑国夫人周氏,勋旧之族,是生邦媛,肃雍之美,流泳国风,才实女师,言成阃则。子左牵牛大将军某,襟神俊茂,识度淹通,孝梯自表于天资,才略靡由于师训,日出之学,未易可量。

惟王天骨秀异,神气精粹,言动有则,容止可观。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为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祚。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失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唯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咸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貌岸然有所在,复何愧欤!

三、吴王李煜墓志铭赏析?

吴王李煜墓志铭是一篇记载南唐吴王李煜生平事迹的文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以下是该文的赏析:

吴王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他被尊为文学巨匠,而他的《赤壁赋》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他的墓志铭亦是一篇优秀的文献,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卓尔不凡的文学才华。

李煜的墓志铭开篇即以“故南海国君李王,仁慈勤政,遗风流芳,永为后世所仰慕”表述了对吴王的敬意,同时又提到了他的仁政。全文围绕李煜的生平事迹展开,细致而具体地描述了他的才华、功绩以及生平遭遇,将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整篇墓志铭语言简练,叙事流畅,表达了作者对吴王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深刻地了解了这位君主的生平事迹。墓志铭中对李煜的赞扬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人物。

总之,吴王李煜墓志铭是一篇优秀的文献,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唐的历史和文化。

四、李煜就是唐代诗人吗?

李煜并非唐朝诗人,而是南唐后主,南唐属于五代十国时期 也是介于和宋朝之间的一个时期,唐朝存在的时段为公元618年-907年,也是中国最辉煌的一个时代,之后五代十国,南唐是其中之一,在江南建立政权,定都江宁(今天的南京)后被宋朝所灭。希望能帮到你!

五、李煜墓志铭白话文?

原文:

吴王陇西公(李煜)墓志铭

王讳煜,字重光,陇西人也。昔庭坚赞九德,伯阳恢至道,皇天眷佑,锡祚于唐,祖文宗武,世有显德。……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 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然而果于自信,怠于周防。西邻起衅,南箕构祸。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里妇之辞。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夫人郑国夫人周氏,勋旧之族,是生邦媛,肃雍之美,流泳国风,才实女师,言成阃则。子左牵牛大将军某,襟神俊茂,识度淹通,孝梯自表于天资,才略靡由于师训,日出之学,未易可量。

惟王天骨秀异,神气精粹,言动有则,容止可观。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为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祚。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失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唯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咸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貌岸然有所在,复何愧欤!

六、唐代墓志铭的书法特征?

唐代墓志艺术内涵丰富,书体多样,志文多用楷书。由于北朝后期发生文字复古现象,因此唐墓志中出现了许多隶书。

唐太宗倡导行书入碑,于是唐墓志中又有不少行书,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墓志书法。

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极具重要的书法史学价值与书法审美价值。

七、李煜的墓志铭是什么意思?

李煜的墓志铭译文:

吴王名讳是煜,字重光,是陇西的人。以前庭坚引导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种美德,伯阳发扬极好的道义,得到皇天的眷顾保佑,赐国祚皇位给唐国,唐国把文成武德当作祖宗法度,世代都有显扬于世的高尚品德。……吴王凭借是世族嫡子继承了前人的事业,用古代的治国道理统治人民,敬重顺应常道,全都遵循先人的意志。供奉祭祀,恭敬地承顺父母颜色,一定用孝;对待故老、宾客、大臣,一定用恭敬有礼的态度;仪容举止,衣饰器用,一定按照礼节;言行举动,施行废止,一定按照时宜。至于承担保全唐国的恩德,谨守藩国的法度,经常整治缴纳各种贡赋,管理财货的官署没有一个月空着,恭敬地进献各种劳役,知道的事情没有不做的。十五年来,上邦眷顾我朝,施与长久的恩泽。但是在相信自己方面过于果断肯定,在对周边各国的防备方面过于懈怠,西边、南边的邻居都挑起事端造成祸乱,放下机杼是因为招致了慈母的怀疑,想要排解纠纷却里妇没有的言辞,这才劳动依靠军营堡垒的军队坚守城池,却最终成为后世被大禹会和于涂山的诸侯。……

吴王的妻子郑国夫人周氏,是有功勋的旧臣的亲族,才学实在堪称女子师表,言行成为妇女的准则。吴王的儿子左牵牛大将军,襟怀神气俊朗美好,才识度量广博通达,孝悌的品格从天生资质中自然流露,才能谋略不是从老师的教导那里学得,他日的学问,不是轻易能够估量的。吴王天生风骨秀雅与众不同,神情气质精华纯粹,言语行动都有准则,仪容举止值得示人。

吴王精通深入研究六经,广泛诸子百家。经常认为周公孔子的道理不能够有片刻违背,治理国家教化人民,发布号召施行命令,匆忙之时,其心也一定在仁。自始至终都不敢违背。

吴王非常喜欢文章辞赋,有很多记述写作的作品。游学思考,一定要用诗经表达,一边说,一边笑之间,也不忘记诗经要义。

吴王透彻地知晓音律,能够精准辨别雅乐正声和郑地淫邪之音;穷尽古代贤明君主创作曲目的意图,明白各地歌谣淳厚冷淡本源,写了文章来论述此事,用来续写《乐记》。所写作的《文集》有三十卷,《杂说》有百余篇,品味他的文章,就能够知道他的思想。说到擅长挽弓射箭,擅长书法,上天赋予众多才能,各种才能一定学习到精妙绝伦的地步。

吴王本来已经是对不幸的人感到同情的性格,仍然喜欢佛教,不杀草木,全都成全禽鱼的心愿,赏识别人的好处,经常觉得好像赶不上一样,掩饰别人的过失,只怕影响了那人的名声。因此导致法律不能够惩尽奸恶,全都不能够以恩德使人心悦诚服。用厌恶军事征战的习俗生在使用干戈的时世。孔明缺乏应变的谋略,不能成就近日的功业;偃王亲自践行仁义的行为,最终到亡国的境地,严肃高傲仍有存在,又有什么惭愧呢?

八、唐代墓志铭为何如此多?

唐代是中国古代书法的鼎盛时期,从书法创作的数量、质量及涵盖程度,均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唐代书风的多元及书法理论的研究均在历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反映唐代书风重要载体的唐代墓志,完整而又真实的体现了唐代书法的精妙。

唐代墓志艺术内涵丰富,书体多样,志文多用楷书。由于北朝后期发生文字复古现象,因此唐墓志中出现了许多隶书。唐太宗倡导行书入碑,于是唐墓志中又有不少行书,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墓志书法。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极具重要的书法史学价值与书法审美价值。

九、李煜是唐代最后-个皇帝吗?1?

不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唐哀帝李拀。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 唐哀帝(李拀) 哀帝,名李拀(公元892-908年),原名祚(一作祥)。唐昭宗第九子。

十、徐铉给李煜写的墓志铭内容完整版?

徐铉给李煜写的墓志铭的完整版如下:

吴王陇西公(李煜)墓志铭

[南唐]徐铉

王讳煜,字重光,陇西人也。昔庭坚赞九德,伯阳恢至道,皇天眷佑,锡祚于唐,祖文宗伯武,世有显德。……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 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然而果于自信,怠于周防。西邻起衅,南箕构祸。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里妇之辞。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夫人郑国夫人周氏,勋旧之族,是生邦媛,肃雍之美,流泳国风,才实女师,言成阃则。子左牵牛大将军某,佰襟神俊茂,识淹通,孝梯自表于天资,才略靡由于师训,日出之学,未易可量。

惟王天骨秀异,神气精粹,言动有则,容止可观。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为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祚。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失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知。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唯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咸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貌岸然有所在,复何愧欤!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