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范蠡墓的介绍?

2024-07-20 21:26: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范蠡墓的介绍?

范蠡助越灭吴后,从海上来到齐国东海边。又辗转来到齐国西南边界的肥城市湖屯镇陶山在此隐居下来,置办田产、发展畜牧林果,进行商品交易。范蠡还在山前大村庄、湖屯码头设立杂货店铺、作坊、旅店、钱庄等,使这里成了各国商人集居的交易中心。在他死后,当地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山下的陶姓、范姓、朱姓自称都是范蠡的后裔,并留下不少与范蠡有关的古迹与传说,范蠡墓就是其中之一,范蠡墓位于肥城市湖屯镇陶山西麓的山坡上。墓地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前开阔,三面环山,实为风水宝地。

二、范蠡墓在哪里?

范蠡墓是人们纪念范蠡而设的陵墓,在全国有三处,分别是湖南华容范蠡墓,湖北石首范蠡墓,山东肥城范蠡墓。湖南华容范蠡墓位于县城西半里外田家湖边。据1992年出版的《华容县志》记载,1957年前,县城西半里外田家湖边的范蠡石墓及石雕翁仲、灵曾群像犹存。民国4年曾维修并刊碑。1958年《湖南省志·文物志》也说:“(范蠡墓)现属华容护城乡,尚完好。”“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先垦为田,后建为街。华容县城关镇将该墓址所改建的街道命名范蠡巷。 关于范蠡墓在华容的记载还有明万历《华容县志》:“出城门而西,有田家湖,方十余里,有官渡通安乡,今废。有范西戎墓。

旧志:城西田家湖上,有范蠡墓。《水经·郦注》:‘夏水历范西戎墓南。’王隐《晋书·地道记》曰:‘陶朱冢在华容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碑是永嘉二年立,观其所述,最为究述,似亲历其地。故违众说,从而立之。

晋《太原地记》、盛弘之《荆州记》、刘澄之记,并言在华容之西南。”

《洞庭湖志》对此也有记载:(范蠡墓)旧传在华容县西南湖滨。及考《水经注》:夏水(指华容河,曾由麻里泗经花子坟、县河口入湖)入华容经范西戎之墓南。

而郭仲产亦云:“县东十里,碑题‘故西戎范君之墓’碑文剥落,范西戎不详其人,称蠡是其先也。

后世多不察,不独有其墓,并有蠡湖、钓洲以附会之,且多称范蠡为华容人。致祀诸乡贤,谓非王隐诸人记载失实之贻误也欤。”

该志又载:蠡湖:一名赤沙湖(在华容县、南县一带,为古洞庭湖一部分)。

昔范蠡曾乘舟于此。

钓洲:昔范蠡尝钓于此洲,刻石记焉。有一陂,中有范蠡石床、石砚、钴钅莽 。范蠡宅,在湖中,多桑苎;花果有海杏,大如拳。按:范蠡,《史记》称其泛舟五湖。五湖,太湖也。或曰洞庭旧名太湖。尝有游洞庭之事。范蠡会不会来华容呢?

《辞海》称:“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县)人。越大夫。越为吴所败时曾赴吴为质二年。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后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

据史书介绍,范蠡功成身隐,怕越王杀他,“乃乘扁舟于江湖,变名易姓”(《史记》),远走他乡,三次搬家。以后他的第二个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抓了,他多次通过关系找楚王斡旋。华容属楚国腹地,是楚王的狩猎区,此时楚国已在华容县城建了国王的行宫章华台,范蠡有可能来此找楚王的近臣说情。

且华容为鱼米桑苎之乡,水陆两便,范蠡来此做生意并死后葬于此是很有可能的。

三、范蠡墓的历史证据?

秦代(公元前221年-207年)丞相李斯陪秦始皇东封泰山,路过陶山,看到越相范蠡葬在此处,面对范蠡墓,用他统一六国后的小篆文字,写下了“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被地方刻成石竭,立在墓前。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著名道士赤松子(有的志书误识为青松子),来到墓前,口诵八言曰:“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接着当地人把这些活又刻在篆文碑上,流传后世。

两人的话即为“秦篆汉赞”碑刻。传至唐贞观元年时(公元627年),碑刻已风化的模糊不清,又被幽栖寺一老僧人重刻上石。后来经过宋、元、明三个朝代,又变得模糊不清。至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修范蠡墓时,又再次重刻上石。但建国后被毁,现存碑座。

乾隆年间进士、陕西布政使巡抚、文学史家唐仲冕所著的《岱览》一书最后一卷中,完全记载了肥城和陶山范蠡的一些古迹,收录了清康熙年间肥城知县史廷桂的《重修陶朱公墓赞碑》一文,内容如下:

“陶山之阳,幽栖之侧,一冢屹然,千秋独立。传为越臣,於焉遗迹。缅想当年,为越良弼。败于会稽,困于石室,虽在颠沛,臣节不失。念在图复,寝不安席。终能沼吴,霸业显赫。功成者退,日中则昃。长颈鸟喙,早焉心恻。知足忠完,脱君险厄。扁舟五湖,飘然遐逝。致富敌国,变名自匿,更号陶朱,鸱夷子皮。忠以事主,智以自庇。千载而下,谁可与匹。霸业虽朽,忠名不赦。墓比黄金,此土是惜。纲常既维,宇宙扶掖,沧桑几易,乃至於今。秦篆既杳,汉赞谁识。颓然荆榛,一片孤石。藓食文字,久可摸索。第见樵夫牧竖,踯躅而叹于其侧曰:此非越大夫之墓欤!何碑字之模糊?觉今之非昔!时维已未,春日熙熙,招侣携朋,于此一适,凭今吊古,晨游竟夕。谒公之祠,寻公之迹。睹此烟没,心焉恻恻。千秋芳躅,可听泯灭!兴废利弊,何惜千百。爰命匠石,创为再勒。非谓公之霸业于此益著,庶几赤松子三笑三点额,指冢口诵八言,不致于遂熄。……肥城县生员王琯撰文,平阴县监生张嗣宗书丹,平阴县岁贡张岳龄重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岁次乙未四月吉旦。”

书中还提到:“盖墓前碑所称贞观补刻者,此时又重刻也”(指秦篆汉赞等)。“陶公碑竭,高三尺五寸,广(宽)一尺,阳刻佛像,下刻观世音经,佛象上横刻李斯篆文,右侧刻刘宋时盗墓事。阴刻赤松子笑赞句。”

在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两版《县志》中,都有“范蠡墓碑”的记载,只是过于简单,对碑石高宽,文字内容,不如《岱览》记述清楚。

四、肥城范蠡墓是真的吗?

是真的。范蠡墓位于肥城市湖屯镇陶山西麓的山坡上,占地约1000平方米。

五、范蠡墓铜俎是什么?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炊食具中,俎只此一件。此种造型的俎,也是商周时期南北方流行的食具。这种俎类似小桌,平面长方形而俎面下凹成马鞍形,四足宽扁而外撇,从而显得比较稳固而便于盛载和切割牲肉。

俎面和四足都有透雕的纹饰,镂出的纹样都是矩形,未镂的部位则是细线的蟠螭纹。因此整个构图以细线纹为地而强调镂孔矩形纹。

六、你知道范蠡西施墓在哪里吗?

传说,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镇范蠡坟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土丘为人工垒起,占地很广,土丘甚高,建有庙宇,供奉范蠡、西施。当地曾有地名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叫西河,附近集镇叫西阳集,古时叫西陶,指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史载: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游齐、鲁、后商,晚年定居于此。范蠡、西施死后葬在西子河畔。司马迁所说的陶,“据天下之中”,应该是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地方。对于今安徽涡阳来说,历史上的东、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正是刚刚壮大起来的吴、楚、越地。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它正符合“据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七、鸿山丘成墩是范蠡墓吗?

是的,就是范蠡死后埋葬的地方。

八、墓志铭放在墓里什么位置?

墓志铭一般在墓室内棺椁的前面,也有的放置在通往墓志通道中。而且它会跟墓主的棺椁离得很近。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出自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

九、墓志铭在墓的什么位置安放?

他葬在英国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墓志铭写的是:---《这个犹太人,百年前躲在阴暗的厕所里写了一篇什麼宣言,什麼论,荼毒人间达一世纪之久,百姓受够了它的罪。》

十、唐朝墓志铭立在墓里什么位置?

一般是放在主墓室里,跟墓主的棺椁离得很近。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