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布莱希特的诗

2024-07-19 19:35: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布莱希特的诗

布莱希特的诗:探索深沉的人类内心

布莱希特(Brecht)是20世纪最伟大的德国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开创了现代戏剧的新篇章。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深深吸引了无数读者,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莱希特的诗以其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尖锐的社会批判而闻名。他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将诗歌与政治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深沉的哲学思考

布莱希特的诗作品中常常融入了深沉的哲学思考,他试图通过诗歌表达他对人生、存在和意义的探索。他关注人类的存在状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诗集《沙天辞》中,探讨了人类的孤独感、渺小感以及与世界的关系。他通过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表达得淋漓尽致。

布莱希特的诗歌带给读者更多的是思考和启示,他用深邃的语言和意境引导读者从诗歌中去感受生活的真实和深度。

尖锐的社会批判

布莱希特的诗歌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心探索,也密切关注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他通过诗歌向读者传达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并对社会不公和压迫进行尖锐的批判。

在《均胜天》中,他以犀利的语言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的剥削和压迫,揭示了现实中的阶级冲突和利益之争。

布莱希特坚信诗歌的力量,他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运动相结合,用诗歌武装起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行动。

诗歌与政治的结合

布莱希特的诗歌通常不只停留在个人情感的表达上,更深入地关注社会和政治的议题。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政治体制和社会现象的批判,探索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途径。

他的诗歌常常借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比和隐喻来传递政治和社会的观点。他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诗意的形象,将政治思想与诗歌创作巧妙地结合起来。

布莱希特的诗歌作品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新性和大胆的思想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引领着读者走向一个更加深沉和清晰的世界。

总结

布莱希特的诗以其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尖锐的社会批判而脱颖而出。他用诗歌探索人类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并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的关切来传达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他的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更激励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改变。

布莱希特的诗集激励着读者面对生活的深度和世界的残酷,引导我们思考我们的内心和社会的命运。他的作品将继续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三、布莱希特是哪国的?

贝尔托·布莱希特(也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特),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1898年2月10日,贝尔托·布莱希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曾投身工人运动。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遭迫害,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金。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柏林。  

四、布莱希特的创作种类?

布莱希特的作品

  布莱希特,原名贝尔托·布莱希特,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作品,主要分为戏剧理论著作《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和戏剧剧本《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父亲是一个造纸厂的厂长,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就能接受到人文学科的启蒙教育,为他以后从事戏剧研究打下了基础。在16岁时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剧剧本《圣经》,从青年时期就对国家政治,战争机器有了自己的认识。

  布莱希特作品很多,基本上都作为教科书样的存在而流传后世,著名的戏剧作品有《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圆头党和尖头党》、还有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等。而戏剧理论著作则有《论实验戏剧》、《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表演艺术新技巧》、《买黄铜》等。

  布莱希特还是一个中国通,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他在流亡莫斯科时还看过当时梅兰芳在俄的表演,还和中国作家老舍相谈甚欢,布莱希特到晚年时,身上有一股中国知识分子惯有的谦和和恭顺气质,这在西方的知识分子身中是很少见的。

五、什么是“布莱希特风格”?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六、贝尔托·布莱希特的主要作品?

布莱希特的理论与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高加索灰阑记》等。 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的注释形式,阐述史诗戏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买黄铜》、《表演艺术新技巧》等。1948年后,剧作有《公社的日子》、《杜朗多》等。

七、如何看待布莱希特电影体系?

布莱希特建立了新型戏剧——史诗戏剧,核心主张是:“陌生化效果”和“间离方法”。在演员,角色,观众三者辨证关系上主张:演员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现剧中人物而不是演员融化于角色之中,随时进入角色,随时跳出角色,面对观众,若即若离,自由驰骋。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形成“双重形象”即演员即是演员本人,又是剧中人物,是演员利用高超演技表现剧中人物。

八、墓志铭范文

墓志铭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和悼念方式,也是表达对逝者的爱和敬意的重要方式之一。墓志铭范文是指在墓碑上刻写的用以纪念逝者的文字内容。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和纪念,墓志铭范文的选择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墓志铭范文应该怎样选择呢?

首先,墓志铭范文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逝者的生平和个性。墓志铭内容要简练明了,用尽可能简单的文字表达逝者的一生,以及他们对家庭、社会和世界的贡献。这些文字应该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逝者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比如,对于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可以选择"热爱生活,永远阳光";对于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可以选择"无私奉献,永远怀念"。这样的文字能够使人们在面对逝去的亲人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和价值。

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体现家庭价值观

其次,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家庭的价值观。墓志铭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纪念,更是家庭对逝者的思念和留恋。因此,选择墓志铭范文应该考虑到整个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例如,一个勤奋务实的家庭可以选择"勤劳奉献,唯有成就";一个注重家庭和睦的家庭可以选择"团结和谐,家庭永恒"。这样的选择能够使家人和亲朋好友在墓前聚首时,更加感受到家庭的凝聚力和温暖。

另外,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逝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逝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是他们一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为人所知和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墓志铭范文时,可以从逝者的兴趣和爱好中获得灵感,以此来表达逝者的个性和特点。比如,喜欢音乐的人可以选择"音符永韵,心灵永远";热爱自然的人可以选择"大自然的守护者"。这样的选择能够使人们在回忆逝者时,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和魅力。

墓志铭范文的选择要具有安慰和慰藉的作用

最后,墓志铭范文的选择应该能够带给人们安慰和慰藉。失去亲人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选择一个富有安慰和慰藉意义的墓志铭范文,能够帮助人们在悲痛中得到一丝慰藉和宽慰。例如,可以选择“江山如画,你永驻我心”;或者选择"生命虽短暂,爱意永长存"。这样的文字能够使人们感到逝者在天堂得到了安息,也能够带给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

总之,墓志铭范文是对逝者最后的纪念和悼念方式之一,选择合适的墓志铭范文非常重要。它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逝者的生平和个性,体现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考虑逝者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具有安慰和慰藉的作用。选择一个适合的墓志铭范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缅怀逝者,铭记他们的贡献和价值。

九、布莱希特及其戏剧理论讲述了什么?

在二十世纪,斯坦尼的体系不管是在苏联国内表演艺术中,还是国际的影响上,都处于一种难以匹敌的优越地位。这种情况自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问世之后就有了改变。诚如瑞典戏剧家塞恩指出:“一般地说,在出现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之后,表演艺术理论逐渐地从斯坦尼体系中摆脱出来”。

在这里,我对布莱希特的介绍主要分为两个个方面:基本介绍、核心观点(史诗剧、间离效果)

一、基本介绍

布莱希特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和诗人,他以其独树一帜的“史诗剧”理论在西方戏剧理论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创作了近四十部剧作和大量的戏剧论著,其中《戏剧小工具篇》被誉为“新诗学”。在当代许多著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的身上,都不难看见布莱希特的影响。

1898年,布莱希特出生于奥格斯堡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20岁开始戏剧创作,曾经在德意志剧院担任过著名导演莱因哈特的助手,也曾与著名的戏剧家、政治戏剧的倡导者皮斯卡托进行过亲密而成功的合作。这些经历对他今后的戏剧实践及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6年,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的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后,他的世界观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33年,布莱希特因对纳粹的激进态度被迫流亡国外,在长达十多年的艰苦岁月中,创作了一批标志着艺术上成熟的史诗戏剧,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四川好人》。1948年,他终于回到祖国,主持柏林剧院,全面实践他的史诗戏剧,然而好景不长,8年后,年仅58岁的他匆匆离世。

第二个方面是布莱希特理论中的核心观点。由于布莱希特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他的理论,我将他的核心观点分成来两大块来讲。第一块是史诗剧,主要分为形式形态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第二块是陌生化效果,我主要讲它的概念和运用方面。那么我就先来讲史诗剧。

二、核心理论——史诗剧

(1)形式结构层面

布莱希特在戏剧理论史上最独特也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史诗剧(又译为叙事剧)理论,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创作了一批独具魅力的史诗剧巨作。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狭义的戏剧性戏剧分庭抗礼。

史诗和戏剧在西方传统文类的划分中是两种不同的题材。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到史诗和戏剧的差别。他说:“悲剧不可能摹仿许多正在发生的事,只能摹仿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事;史诗则因为采用叙述体,能描述许多正在发生的事。”他还告诫诗人:“不要把一堆史诗材料写成悲剧。”自从亚里士多德从理论上将史诗同戏剧诗区分以来,西方的理论家就基本在他划定的区域内进行着这两种文类的理论阐述。法国新古典主义兴盛的17世纪,人们将戏剧的逼真性和“三一律”的原则奉为金科玉律,更是将叙述因素完全排除在戏剧之外,将戏剧和史诗的对立发展到极致。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自然主义戏剧追求逼真的舞台幻觉,顺理成章地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传统。因此,当布莱希特用”史诗剧“来命名自己的戏剧时,难免让人感到自相矛盾。在这个意义上,他将自己的戏剧又称为”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那么这两种戏剧形式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排斥叙述,拒绝穿插复杂的事件,强调情节的整一性;同时它使用激发情感的方式,借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来发挥戏剧的社会功能。相反,布莱希特试图创立一种采用叙述方式、挣脱了传统戏剧在时空转换上所受的各种限制,能够像史诗般自由地展现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新型戏剧。这种戏剧要通过唤起人的理智,引发他们思考来实现其改造社会的功能。两者的具体差异表现为下面这幅图。

这一列表大致能够体现出布莱希特对于史诗剧的基本描述。这种戏剧的事件可以用叙述的方式展现出来,它的结构是松散的、开放式的,它可以由发生在很长时间、众多地点的复杂事件组成,而其中的每场戏又可以单独存在。这种戏剧不像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那样依靠调动情感来吸引观众,引起共鸣,让他们沉溺于戏剧情节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它力图唤醒观众的理智,让他们面对舞台时成为冷静的旁观者,能动地对待剧情,对戏剧行动不是去入迷地感受,而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去判断、认识与剧情相对应的社会本质,最终达到唤起观众去改造社会的目的。举个例子,布莱希特的《街景》中曾用路人绘声绘色地描述方才发生的车祸的街头景象来比喻史诗剧,这个叙述者用第三者的口气夹叙夹议地谈着车祸,他不要听众把感情移到司机或受伤者身上去体验和感受,只是说清有这一回事,引起他们的评论,设法改善交通,消除事故。就算听众有感情,也是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对事故的厌恶之情,而不是肇事者当时的心理状态。

(2)意识形态层面

布莱希特对传统戏剧的反感,对新型史诗剧形式的执着,源自他对戏剧特定的社会目的的追求。在写作《人就是人》一剧中,布莱希特第一次使用了“史诗剧”的概念,在他看来戏剧迄今为止的形式已经无法表现现代社会中诸如石油、通货膨胀、战争、社会斗争等等复杂的社会生活事件。20世纪初期的德国戏剧虽然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已经又了明显的改变,但是依然没有跳出亚里士多德式的“同情——共鸣——净化”的戏剧模式。布莱希特把这样的戏剧称为资产阶级戏剧,认为“这些戏剧中的抒情和主观成分掩盖了其表现世界时的公式化和机械化。它们对生活的表现,总是从调和矛盾,制造虚假的和谐,把事物理想化的目的出发”。而演员演的越好,观众就越容易被剧情所左右,被迫接受主要人物的感受、见解和冲动,失去了平常的理性和批判能力,毫无反抗地接受了戏剧所制造的虚假的和谐。因此,为了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他走上了共产主义者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帮助下着力废除那些构成资本阶级意识形态,无法让时代中社会和人认识自己的传统戏剧,而建立适合于新的、科学时代的、能够调动无产阶级观众改变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的史诗戏剧。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从两个互为表里的层面来概括布莱希特所创立的史诗剧了。首先是形式结构层面,即史诗剧应拥有开放、自由的形式,能够展现当今复杂的世界。其次是意识形态层面,史诗剧不再制造麻痹意志的剧场幻觉,而是唤起观众的理智和批判态度,激发他们改变世界的热情。它与旧戏剧之间最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叙述式的,它使用了“陌生化”手段,能产生“陌生化效果”。

三、史诗剧理论的核心——陌生化效果

(1)概念

“陌生化”是史诗剧理论的核心,在国内的翻译中又被称为“陌生化效果”、“间离效果”、“间情效果”、“异化"等。布莱希特所创立的史诗剧要在形式和功能上与传统的资产阶级戏剧相对抗,它所依靠的最根本的方法即是“陌生化”。“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概念,它涵盖了有关戏剧的各个方面,包括剧作、导演舞台、表演、音乐等等。它既是指一种独特的戏剧创作和表导演手法,又是指运用这种手法演出的戏剧在剧场和观众中产生的某种不同寻常的效果。

作为布莱希特史诗剧理论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效果"在他的论著中被提及和论述之处比比皆是。

首先,他认为人在认识上有一种惰性或者误区,即他们对一切熟知的事情都自以为了解,以为所见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放弃进一步去深究、去理解。就比如我们不会去思考为什么“1+1=2。“陌生化”就是要将人们自认为熟悉的事物,通过各种手段让它变得不再熟悉,可以让受到社会影响的事件除掉令人信赖的印记,让人们以一种创造性的目光去追寻那掩蔽在熟悉假象背后的“事件的因果律”,最终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其次,正因为“陌生化”手法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使它更能唤起人们的理性,使人们从“共鸣”所造成的感情激动中解脱出来,用批判的态度对待眼前所看到的事件。

再次,使用了陌生化的戏剧是一种新型戏剧,这种戏剧使用叙述的方法,情节发展是不连贯的,其中穿插了许多能让观众不断跳出剧情之外的成分如评论、歌舞、序幕、尾声等。这种戏剧结构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是相对应的,它那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能展现社会之纷繁复杂的结构形式本身,也是让人感到“陌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史诗剧编剧、导演手法的本质就是一种“陌生化”。

最后,陌生化效果在剧场中应该是这样一种情况和效果。即演出中演员与所表演的角色之间是“间离"的,演员一刻也没有使自己完全变为剧中人物;观众与演员之间是“间离”的,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台上表演着的人只是在“表演”着人物而不是人物本身;观众与角色之间也是“间离”的,他们不会从任何角度与剧中人在感情上完全融合,他们对舞台上的人物保持着一种审视、批判的态度。

(2)运用

“陌生化效果"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的运用几乎包括了属于戏剧的一切方面。

首先来看“陌生化效果"在编剧中的体现。如果说,斯坦尼主张“演员中心论”,梅耶荷德主张“导演中心论”,那么布莱希特则是“剧作家中心论者”。剧作家将其剧作的结构安排成插曲式的,一部戏往往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场次组成,而在各个场次中以及在各场次之间穿插着多种形式的歌唱,有时剧中人物还会跳出剧情,直接对观众说、唱,发表议论。这些歌曲的唱词要么是叙事性的,介绍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者人物的来龙去脉;要么是评论性的,对剧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剖析,或者提醒观众对舞台人物和事件保持某种立场和态度。这种叙述性结构阻止观众沉溺于剧情而失去判断能力,使观众与剧情“间离”:同时这种结构与传统的戏剧性结构间的巨大差异本身就是令人惊异的,也可造成陌生化效果。另外。史诗剧的叙述性结构还能使戏剧获得某种解释性和客观性。解释性通过叙述说明、议论等手段使复杂的剧情变得清晰明了。客观性则通过各种叙述者获得一种超越剧中人主观视角之外的开阔而客观的视角,这一视角不仅能校正剧中人物主观情感的泛滥,而且能够随时激活观众的理性,使之保持超然和批判的姿态。

其次是导演方面。音乐师和布景设计师以及所有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都必须在导演的统一调度下来制造陌生化效果。在舞台设计方面不需要“第四堵墙”的逼真,可以是夸张、怪诞的开放性空间。舞台上使用的是只能遮住一半背景的半截幕。后台的装置和操作都在观众的视野之内。舞台照明的光源不再试图掩蔽起来,而是被安置在显眼的地方。幕布上不时放映着场景标题、剧情说明、文献资料等幻灯或电影影像。音乐是独立于舞台表演而存在的,往往与人物行动相冲突。这些都构成了戏剧陌生化的效果,能够驱散幻觉,阻止共鸣,引起评论。

而表演是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中强调最多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方面。他要求演员与所表演的角色“间离”,提醒他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不是被表演的人物,而是表演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员应该对角色毫无感情,而是不应把自己完全想象成剧中人。为此,他找到了三种辅助手段:1.采用第三人称。比如把“我做了xx,改成他做了xx。”2.采用过去时,将“他做了xx,改成他曾经做过xx”3.兼读表演指示和说明。除此之外,布莱希特还要求演员与观众产生“间离”,在表演中要可以直接跟观众对话。同时,演员的表演还需要使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间离”,不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在感情上完全融合为一。听起来有点绕,我做了一个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观众知道演员是演员,剧中人是剧中人,自己是观众,全程是保持清醒的。演员也知道自己是演员,一边演角色,一边要让观众知道自己是在演角色。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就举我前段时间看的一个学生演的布莱希特的戏剧习作跟大家分享一下。演员在一开始就对自己所演的人物进行了自我介绍,他所处的状态不是依靠演体现出来的,而是在舞台上的电影影像提示他正在做噩梦。舞台布景也十分简单,只是在人物背后的布告牌上写着:这是jack的家。而演员演到某个间歇会突然站起来开始对自己所演的人物和所做的事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束后又若无其事地坐下继续演。整个剧都让观众清晰地感知到,这就是一个剧。

那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布莱希特还非常重视用“历史化“的方法来创造陌生化效果,即演员应该采取历史学家对待过去事物和举止行为的那种距离来对待目前的事件和行为,制造事件和人物与今日的观众心理之间的距离,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剧作家编写的剧本、导演调度的各种舞台因素以及演员的表演等这些戏剧等根本要素中,无处不渗透着陌生化效果。陌生化作为史诗剧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布莱希特对戏剧的根本理解。但是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并不都是他自己的成果,实际上他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东、西方文化传统,兼收并蓄,这才形成了其剧作和理论的纷繁复杂和博大精深。

十、阿尔布莱希特是什么意思?

阿尔布莱希特是阿尔迪北部集团总裁,德国企业家,跟他哥哥卡尔·阿尔布雷希特一同创建了德国家喻户晓的阿尔迪连锁超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