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阿史那氏后裔名人?

2024-07-12 14:43:1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阿史那氏后裔名人?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

  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始毕可汗因此怨恨隋炀帝,逐与隋朝断交。同年八月,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北巡之机,亲率数十万大军在雁门郡包围隋炀帝。隋炀帝向始毕可汗之妻、隋朝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对始毕可汗说北方边境告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可汗于是解围而退。

二、阿史那忠墓志原文?

唐代碑刻。1972年6月出土于陕西省醴泉县烟霞公社西周村西边300米唐墓中。西距昭陵约3.5公里。墓志,盖方形,每边宽58cm,篆书,6行,行5字,阳刻“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赠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薛国公,阿史那贞公墓志之铭”。四边、斜帮及侧帮均刻蔓草纹。志文阴刻,共44行,行44字,秘书少监清河崔行功撰。除空格和残字外,实有1759字,内叙唐代突厥族将领阿史那忠生平,详于《阿史那忠碑》,又有赞词。可补正史之阙。

三、阿史那隼的母亲?

阿伊儿是阿隼的养母,从小无父无母的阿隼是被她捡回来养大的。

四、阿史那隼怎么读?

阿史那隼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阿(ā)史(shǐ)那(nà)隼(sǔn)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五、独孤天下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551-582年),阿史那氏,名字不详,突厥族。北周时期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燕都之女。

有姿貌,美容止。天和三年(568年),嫁给北周武帝宇文邕,册立为皇后。宣政元年(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尊为皇太后。大象元年(579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尊为天元上皇太后。大象二年(580年),尊为太皇太后。

隋朝开皇二年(582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德皇后,陪葬于孝陵。

六、阿史那沙评价素食主义

阿史那沙对素食主义的评价

素食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素食主义的评价也各有不同,其中阿史那沙作为知名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也发表了自己对素食主义的看法。

在阿史那沙的文章中,他主要从环境、健康和道德三个方面来评价素食主义。

环境影响

阿史那沙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肉食消费模式已经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用于饲料种植的土地和水资源,以及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素食主义能够减少对肉类的需求,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冲击。

健康影响

在健康方面,阿史那沙指出,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过量的红肉摄入与心脏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相比之下,素食主义者通常摄入更多的蔬菜、水果和谷物,这样的饮食结构更健康、更富有营养。因此,通过选择素食主义,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道德考量

对于道德方面,阿史那沙认为,肉食消费背后的标准化养殖方式造成了对动物的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素食主义鼓励人们同情并尊重其他生命,通过减少对肉类的需求,以此来降低对动物的伤害。

总的来说,阿史那沙对素食主义持有积极的态度,并提出人们应该考虑从环境、健康和道德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饮食选择。通过选择素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地球,还能够改善自身的健康,并体现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对于那些关心环境和健康的人来说,素食主义是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七、阿史那燕回李世民那里?

阿史那燕最后回李世民那里了,但最后自杀了。

阿史那燕成为李世民的妃子,后怀有身孕。本以为幸福从此来临,但她突厥公主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得到幸福。李世民稳定天下之后,突厥成为李唐王朝的最大心腹之患。阿史那燕因其刚烈性子,在民族矛盾冲突中,不幸流产,令其彻底下定决心重回。

李靖大败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后,阿史那燕回到皇宫,为求李世民放过其父及子民,服毒自杀。

八、阿史那沙比真实身份?

阿史那姓:阿史那姓来源单一,阿史那亦称阿史呐、阿斯纳,是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古突厥大可汗家族的姓氏,为世代沿袭。阿史那姓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阿史那氏一族,在唐朝中、后期多改为汉字单姓史氏。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甘肃等地区,但至今尚未有自称为阿史那可汗后裔者。阿史那氏为夏氏之后,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遂灭蠕蠕,霸强北上,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中更为史氏。

九、阿史那手环说明书?

开关机:长按手环主机左侧按键3秒以上,开机震动,屏幕点亮。(开机状态长按主机左侧按键3秒以上,关机震动)

首次使用需连接app进行校准,自动同步时间,否则计步和睡眠数据不准

手机app连接手环:打开app—扫描—点击连接手环

当智能手环与手机连接成功后,手机上立刻开始记录和分析你的运动睡眠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图标分析统计到手机上;当断开连接后,手环自带显示屏幕可以独立显示时间和运动数据,并通过按键可以切换查看不同的界面数据,同时可以保存高达七天的离线数据。

给手环充电:当手环电量显示或app提示电量低警报时,表示电池电量不足请及时给手环充电。充电时,请将手环主体从腕带中拔出,USB部分连接到相应的插头即可进行充电

十、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社尔是否为同一人?

  不是同一人.  阿史那社尔:突厥酋长 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忠心耿耿为李世民守宫门。后来李世民驾崩,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阿史那社尔请求为李世民殉葬,侍卫陵寝。活人为死人殉葬,是突厥的野蛮风俗,阿史那社尔要以这种方式表明对唐太宗的忠心。还好即位的唐高宗否决了阿史那社尔的提议。  阿史那思摩: 突厥人,李世民赐姓李,太宗征战朝鲜,阿史那思摩受箭伤,太宗亲吮疮,一时将士皆感愤。  阿史那社尔(?—655年),又作阿史那社尔氽,突厥人,阿史那氏,唐朝名将,与契苾何力、执失思力一起,是唐初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军事将领。  阿史那社尔原为突厥处罗可汗次子,十一岁时,便以智勇闻名于本部,因此拜拓设(部落首领),在漠北建起牙旗(用象牙装饰的大旗,作为大将或首领的标帜),与颉利可汗的儿子欲谷设分别统治铁勒、回纥、同罗等部落。阿史那社尔宽松的政策休兵养民,为居官十年未征赋税。诸首领却以此鄙视他不会借机自富,阿史那社尔说:“部落既丰,于我便足 。”(《旧唐书·阿史那社尔列传》)诸首领闻此言,大为惭服,对其畏而爱之。后颉利可汗四次用兵,阿史那社尔前去劝阻,但颉利可汗未纳。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八月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颉利可汗认为李世民刚即帝位,内部矛盾尚未全部解决,统治秩序还未安定,遂与突利可汗合兵20万,大举攻唐。此时铁勒、回纥、薛延陀等部落乘漠北空虚,皆反叛突厥,并在马猎山击败了前去镇压的欲谷设。阿史那社尔出兵相助,也被延陀打败。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阿史那社尔率众西走,依附可汗浮图(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北破城子),发展势力,以图自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发兵灭掉东突厥。此时西突厥内部也是混战不休,咄陆可汗兄弟相互争位。阿史那社尔乘机前去诈降,然后引兵突然攻打西突厥,攻占近一半国土,有十余万人,自称都布可汗。  阿史那社尔势力强大后,仍不忘薛延陀反叛之事,于是对各部落说:“首为背叛破我国者,延陀之罪也。今我据有西方,大得兵马,不平延陀而取安乐,是忘先可汗,为不孝也。若天令不捷,死亦无恨 。”各部落酋长都劝阻说:“今新得西方,须留镇压。若即弃去,远击延陀,只恐叶护子孙必来复国。”(《旧唐书·阿史那社尔列传》)但阿史那社尔一心要复仇,未从此言,亲率五万余骑攻薛延陀于碛北,交战百余日。时西突厥咥利失可汗立,阿史那社尔的部下苦于长战不休,便纷纷逃回西突厥,薛延陀纵兵攻击,阿史那社尔战败,败走高昌国(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手下仅剩万余人。阿史那社尔畏西突厥逼迫,不敢在高昌久居,于是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率众东行,归附大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正月,阿史那社尔到达长安,被授左骑卫大将军。其部落被安置于灵州之北,阿史那社尔被留在长安。不久,阿史那社尔娶皇妹南阳长公主,屯兵于皇家苑囿之中。  时高昌王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贞观十四年(640年),阿史那社尔授行军总管,随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战后,侯君集私自取走许多珍宝,唐军随即上行下效,唯阿史那社尔以未奉诏为由,秋毫不敢取,回京后,唐太宗盛赞其廉慎赐予高昌宝刀及杂彩千段,并令检校北门左屯营,封为毕国公。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太宗以高丽盖苏文杀主害民,亲率六军前往征伐。阿史那社尔奉命出征。行至驻骅时,与高丽军交锋,阿史那社尔虽屡中流矢,仍拨箭继进,所部士兵见后,奋勇作战,终大获全胜。回京后,兼授鸿胪卿。  此时薛延陀多弥可汗却乘唐太宗率大军亲征高丽之机,数次发兵入寇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见击灭薛延陀时机已到,于六月十五日命阿史那社尔与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共为瀚海安抚大使,与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薛万彻、张俭等各率本部兵马,分兵几路,齐头并进,进攻薛延陀。薛延陀大败,唐太宗派李绩和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去安抚。李绩识破伊特勿失的诈降之计,率军大败薛延陀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铁勒11部酋长相继前来请求归附唐朝。唐灭掉薛延陀,使北部边境从此得到安定。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为打通西域商路,决定发兵攻灭龟兹(今新疆库车)。于二十六日诏使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率领唐军,并发铁勒13州、突厥、吐蕃、吐谷浑等10余万(一说10万)骑,向西进攻龟兹。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九月,阿史那社尔率军首先击败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消除进军龟兹的侧后威胁。十月,阿史那社尔自焉耆以西,分兵5道,出其不意地向龟兹北境进兵。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王薛婆阿那支弃城奔龟兹,保其东境。阿史那社尔派兵追击,将其捕获斩首,另立其堂弟先那准为焉耆国王。龟兹大为震动,守将多弃城逃走。  唐军进至离龟兹都城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北)300里的碛口(似为今新疆轮台地区),阿史那社尔命伊州刺史韩威率千余骑(一说千骑)为前锋,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率部继后,行至多褐城(似为今新疆轮台西),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丞相那利、大将羯猎颠聚众5万抗拒。刚接战,韩威即引兵佯退,龟兹以全部兵力追击,行30里后,韩威与曹继叔两军会合,乘龟兹军惧而将退之机,进行反击,大败龟兹军。继而乘胜追击80里,诃黎布失毕率余部退保都城。  十二月,阿史那社尔率军进逼龟兹都城,诃黎布失毕轻骑西逃,遂克其城。随后,阿史那社尔以郭孝恪、曹继叔、韩威各部留守该城,自率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等精骑追击诃黎布失毕,行军600里,诃黎布失毕慌忙退保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阿史那社尔挥军攻城40天,至闰十二月初一,攻克该城。诃黎布失毕、羯猎颠被俘,那利只身逃走,后为龟兹人抓获,送至唐军。  此战,唐军先后攻破龟兹大城5座,又派左卫郎将权祗甫等到各城晓以祸福,使各城相继请降,计得小城700余个,俘获男女数万人。阿史那社尔向龟兹人宣示唐朝伐罪之意,另立龟兹王弟叶护为王,龟兹人大喜。唐军攻灭龟兹,使西域大为震动,西突厥、于阗、安国等争送驼马和军粮。阿史那社尔刻石纪功而还。至此,唐朝势力深入到西域的纵深地区,控制了西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南路交通要道。  郭孝恪在军中,床帷器用多饰金玉,以赠阿史那社尔,但阿史那社尔不受。太宗闻后叹息道:“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新唐书·阿史那社尔列传》)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去世,阿史那社尔出于对恩主的感谢和深厚的情谊,请求以身殉葬,以侍卫陵寝。唐高宗李治派人向他说明太宗的遗嘱,不许殉葬。后迁右卫大将军。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加位镇军大将军。  永徽四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去世,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并且把他的坟冢修成葱山的形状,并立碑,以表彰他平定龟兹之功。谥曰元。  点评:阿史那社尔出身突厥贵族,原与唐敌对,归降唐朝以后,忠心不二,临阵奋勇,屡建功勋。他入朝为驸马,出则为战将,不避艰险,征战四方,尤其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他身上,既体现了李世民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功勋卓著,从不自傲。史臣曰:“历代武臣,壮勇出众者有诸,节行励俗者鲜矣。社尔廉慎知足。”(《旧唐书·阿史那社尔列传》)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