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萧氏诗词?

2024-07-11 18:15: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萧氏诗词?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柳永 〔宋代〕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二、王氏墓志铭译文?

作品原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译文

在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枢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三、萧江氏改回萧姓历史?

首先题目本身是错误的,萧江氏并没有改回萧姓,而是还成了江姓。

萧江氏,简称萧江,但有别于济阳江(济阳江出于赢姓,赢玄仲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江,其地域大约在长江与汉水之间,于是便以国为姓。

玄仲传48世,有一位名叫江贞的迁徙到济阳,形成郡望,故称济阳江。

萧江之由来, 要从唐朝萧氏“八叶宰相”之一的萧遘说起。萧遘于唐宣宗咸通五年(864年)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太原从事、右拾遗等职;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任。

所谓萧江氏,原本姓萧,后因躲避战乱,迁徙至徽州地区,而改姓为江,这个家族是徽州地区的一个大姓。这个家族现存最早的族谱,编撰于宋代。

过长江时改萧姓为江姓,先是隐居于安徽歙县的黄墩,后经高人指点,迁徙到徽州婺源云湾。萧祯此时已经称江祯,云湾因为萧江氏迁徙而来改称江湾。

四、重庆萧氏起源?

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夏朝末年有个名孟亏的人是大禹功臣贤人伯益的子孙,嬴姓,封于萧国。而春秋时期的萧国则是萧姓最重要一个起源,后世萧氏大多以此萧国首位国君萧叔大心为萧氏始祖;萧姓是 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也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九十九位。现今人口约九百九十多万,排在第三十位。

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将“萧”简化成“肖”,但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

五、唐朝萧氏名人?

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南兰陵人。唐朝初期宰相,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

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孝顺好佛,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为师。直言进谏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兵入京师,他以郡降,封宋国公,任民部尚书。唐武德元年(618年),拜内史令,掌管政务,深得信任。及平王世充,以预军谋,进尚书右仆射。唐太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尝劝太宗行分封制以保长治久安。然心地偏狭,不能容人。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权任稍分,他心不平,俟有过劾之。

贞观二十年(646年),诬奏房玄龄结党谋反,被太宗斥责,益不得志。旋自请出家而食言不行,太宗因夺其爵,贬商州刺史。不久征还,恢复封爵。

贞观二十二年,姐姐萧皇后去世后,内心深受打击,身染重病而死,时年七十四,获赠司空、荆州都督,谥号“贞褊”。

六、萧氏宗祠对联?

收图兴汉;

辅政匡君。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沛县人,曾为沛县吏,刘邦任亭长时,他曾当过助手,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入咸阳后,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其他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汉初,制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了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作有《九章律》。

下联典指西汉大臣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迁居杜陵。宣帝时,历官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甘露年间,主持石渠阁会议,评议儒生对《五经》的意见。宣帝晚年,受遗诏辅政。元帝即位后,因当过师傅而受到尊重,对时政多有匡正。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排挤,被迫自杀。

相传八叶;

文著六朝。

上联典指唐代初年大臣萧瑀,字时文,祖籍南兰陵,南朝梁宗室后裔,隋炀帝皇后萧后的弟弟。在隋任内史侍郎、河池郡守,李渊定京城,他降唐,武德初年任内史令,深受高祖信赖。太宗时,官尚书左仆射(宰相),封宋国公。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太宗曾赐他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后,他家中八代任宰相:侄孙萧嵩,玄宗时宰相;萧嵩的儿子萧华,肃宗时宰相;孙子萧复,德宗时宰相;萧华的孙子萧俛,穆宗时宰相;萧仿,懿宗时宰相;萧复的孙子萧寊,懿宗时宰相;曾孙萧遘,僖宗时宰相;萧仿的孙子萧顷,后梁时宰相。

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的长子,天监初年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就死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教,能文章,曾招揽文学之士,编集《文选》30卷,世称《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及部分诗书(不选经、子)共38类、700余篇,已初步注意了文学与其他著作的区分。是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

三瑞御史;

八叶相公。

上联典指宋·萧定基为御史,仁宗尝称彭齐文章,杨伾清操、定基政事为“三瑞”。

下联典指唐·萧瑀之后,凡八世宰相。

凤萧引侣;

虎穴卫亲。

上联典指萧史娶秦穆公女弄玉为妻,教弄玉吹箫,能作凤鸣,后携弄玉成仙而去。

下联典指清·萧启奉母避乱,堕虎穴中,启以身蔽母。

兰陵世泽;

文选家声。

全联典指南朝梁萧统,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撰《文选》三十卷。

选文心瘁;

制律功高。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梁萧统事典。

下联典指汉萧何为刘邦定律令制度,作有《九章律》。

五言

聚书三万卷;

为政十二州。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下联典指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南兰陵人。好书史,有令誉。武帝一见,便以国器许之。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孝武时征为尚书左仆射。后拜郢州刺史。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

朝贵八千岁;

以占第一名。

上联典指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萧朝贵,清代广西武宣人。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在攻略长沙时,中炮阵亡。

下联典指明代修撰萧良有,字以占,汉阳人。生而颖异,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凡关国家大事,靡不咨询。有《玉堂遗稿》。

指汉星旗转;

分霄日羽明。

——萧楚材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句联。

入谷烟雨润;

登崖云日明。

——萧颖士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句联。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年十九举开元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时有佣人事颖士十年,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去,爱其才耳!”

汉代宗臣裔;

梁朝帝子家。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萧氏宗祠联。

春随莺燕至;

歌引凤凰来。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萧史。传说为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列仙传》)

相国家声远

河南世泽长

——福建武平县黎畲村萧氏家庙对联:

六言

高帝以廉治国;

名臣惟俭传家。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427-482),以清俭自奉,卒谥高帝。

下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坦屋,尝曰:“后世贤师,师吾俭。”

七言

制律功高能固汉;

选文心瘁继传经。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西汉大臣萧何(?-193)。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刘邦起义。刘邦率起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他收取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项羽背约,将刘邦封于偏远之巴、蜀、汉中,楚、汉矛盾汽激化。他说服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楚汉战争中,他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分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封酇侯,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叛乱;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齐,已佚。

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与朝政。善长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编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代表作编辑而成,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代以还谁翰墨;

六经而后此传书。

全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事典。

七、电白萧氏来历?

电白萧氏是指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一支家族,其来历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萧子显的官员在电白任职,他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后来,他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便将他尊为“电白萧氏”的祖宗。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白萧氏逐渐壮大,成为当地的一支重要家族。在清朝时期,电白萧氏中有不少人考取了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成为了当时的知名人物。此外,电白萧氏还涉足商界和政界,有不少人担任过地方官职和商会会长等职务。

今天,电白萧氏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支重要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在当地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八、萧氏风云凶手?

刘明生在萧氏风云中扮演了凶手秦碧亮。

九、福建白茶的萧氏兄弟

福建白茶的萧氏兄弟

福建白茶的萧氏兄弟

福建白茶是中国茶叶的一大宝藏,而在福建白茶中,萧氏兄弟堪称家族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世代相传的技艺和对茶叶的独特理解,使得他们的茶品在品质和口感上独树一帜。

萧氏兄弟:茶叶千百年的传承

萧氏兄弟家族的茶叶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从祖传的秘密配方到手工制茶的独门技巧,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持传统制茶的精髓和独特风格。每一位兄弟都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彼此间互相学习、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升白茶的品质。

福建白茶:中国传统茶叶的极致之选

福建白茶是中国茶叶中的珍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而著名。福建白茶是以嫩芽为原料,经过摘取、摊凉、杀青、轻揉、晒干等工序制成的茶叶。由于制作过程简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茶叶本身的风味特点。

萧氏兄弟对福建白茶的理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他们注重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秉承着对茶叶的极致追求。这正是他们作为茶叶制作家族的核心所在。

品质卓越的茶叶:萧氏兄弟的骄傲之作

萧氏兄弟的茶叶因其卓越的品质而广受赞誉。他们对茶树的精心管理以及制作过程中的严格把控,使得他们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鲜明的口感和独特的滋味。

他们的白茶色泽鲜亮,汤色清澈见底。每一口喝下去都能感受到茶叶的独特韵味,回味无穷。这些特点使得萧氏兄弟的茶叶成为了茶评家和茶叶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萧氏兄弟的茶叶工作室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的茶叶制作技艺,萧氏兄弟成立了自己的茶叶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既是一个制茶的地方,也是一个创新的实验场所。

在工作室中,萧氏兄弟尝试将传统的茶叶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求更好地发展茶叶产业,为茶叶爱好者带来更多惊喜。他们不断改进制茶设备,采用新的茶叶加工技术,以探索更多茶叶的制作可能性。

结语

福建白茶的萧氏兄弟代表了茶叶制作中的高水准与卓越品质。他们不仅传承着家族的茶叶制作技艺,还不断创新与探索。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奉献,福建白茶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我们相信,萧氏兄弟将继续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对茶叶的热爱,为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福建白茶,让更多人品味到这份独特的茶叶韵味。

十、亡妻王氏墓志铭?

【翻译】   在1065(治平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六日将灵柩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作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   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事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将要死的时候,她的话多可听,大家都有同感。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的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作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