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王绾结局?

2024-07-05 17:00:2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王绾结局?

王绾,秦国丞相。

他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意见,实行了郡县制。

王绾是秦国的丞相。他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他和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为秦始皇商议称号,他们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好,所以,给秦始皇定的称号是“泰皇”。秦始皇觉得自己统一中国,功劳很大。他认为自己有三皇的品德,也有五帝那样的功劳,所以他用了“皇”和“帝”,给自己定的称号叫“皇帝”。

王绾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还有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是李斯以周室分封诸侯的说法来混淆概念,说那样国家就会像东周时期一样混乱。而主张地方郡县,中央集权;即由中央直接任命、罢免各地方的官员。结果秦始皇就采用了李斯的意见,实行了郡县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王绾)、御史大夫劫(冯劫)、廷尉斯(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丞相绾(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二、王绾读什么?

王绾读wǎn。

绾,汉语汉字,拼音为:wǎn。绾是盘绕,系结的意思,如:绾发。绾也可解释为系念,挂念。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写到: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王绾[wǎn](生卒年不详),秦国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王绾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还有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持国家的稳定。

三、叶绾绾最后记起修罗王了吗?

叶绾绾最后记起修罗王了。

《恰似寒光遇骄阳》的作者是囧囧有妖,水泥做的女汉子、伪文艺青年、深度宅。文风欢脱囧萌,擅长都市喜剧题材。作者笔下的女主叶绾绾拥有多个马甲,(聂家二小姐聂无忧,修罗主夫人,无畏盟盟主白枫,死亡玫瑰首领,星辰boss,独立州仲裁会会长最喜欢的亲传弟子,仲裁会会长女儿,武道联盟公会前会长外孙女,纪皇喜欢的人,赤焰学院魔鬼教官。

四、隗状王绾读音?

在新华字典中查到隗状王绾的拼音即读音是:隗(wei一其中e是三声和kui一其中i是二声)

状(zhuang一其中a是四声)王(wang一其中a是二声私wang一其中a是四声)绾(wan一其中a是三声)。

五、王氏墓志铭译文?

作品原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译文

在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枢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她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她还经常警告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六、王弗墓志铭原文?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七、王绾李斯谁先当丞相?

王绾比李斯先当丞相。王绾当丞相的时候,李斯是廷尉。

八、李斯和王绾谁是丞相?

李斯和王绾两人都担任过丞相。根据《东周列国志》一书,李斯担任秦国的丞相,并与宦官中车令赵高一同用假诏书谋害秦始皇长子扶苏,并扶持秦始皇少子胡亥继承秦国的皇位。而根据《前汉演义》一书,王绾在汉高祖刘邦时期曾担任过西汉王朝的丞相。

九、王绾与李斯都是丞相吗?

是的王绾是秦国的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他和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为秦始皇商议称号,他们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好,所以,给秦始皇定的称号是“泰皇”,秦始皇觉得自己统一中国,功劳很大。他认为自己有三皇的品德,也有五帝那样的功劳,所以他用了“皇”和“帝”,给自己定的称号叫“皇

十、赵绾王臧死于谁手?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17岁,登上帝位才两年。

就在这一年,西汉的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官员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关进监狱后自杀。这两人一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一为郎中令,位居九卿。

两位汉廷的高官究竟是犯了什么罪,落得这样的下场?

建元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

——《史记·孝武本纪》

原来赵、王两位倒霉蛋是得罪了当朝的太皇太后。他们向皇帝进言,今后朝廷的事不用再向太皇太后禀报,结果引火烧身,锒铛入狱,最后小命不保。

孝文皇后窦猗房

太皇太后何许人也?她姓窦,名猗房,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生母,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奶奶。

太皇太后在景帝朝做皇太后时就喜欢干涉朝政。刘彻即位,由于年幼,太皇太后觉得他政治经验不足,于是便光明正大掌管朝政,朝廷大事都得向她上奏,而小皇帝刘彻实际上是被架空了。

无论是刘彻授意还是王、赵二人主动请缨,总之一场祖孙之间的政权之争就这样发生了。

羽翼未丰的刘彻自然斗不过德高望重的亲奶奶,于是在王、赵两人做了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之后,太皇太后就偷偷调查两人,抓住了他们的一些“小辫子”并禀告给了皇帝。该怎么处置,皇帝自己看着办?

刘彻自然明白这是奶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得力大臣下狱。

“请毋奏事太皇太后”这一事件是赵绾、王臧两人被迫自杀的直接原因,从史书的记载看,或许早在这件事之前,太皇太后就对两人很不爽了,矛盾就在于双方坚持的学术思想不同。

王臧既受诗,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上,累迁,一岁中为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後皆自杀。 ——《史记·儒林列传》

上述这段史料说得很清楚,王、赵两人是学《诗》出生的,根正苗红的儒家弟子。两人入朝为官后,想用自己的所学做点事——“欲立明堂以朝诸侯”。

但是呢,窦老太太喜欢黄老学说,对儒学不感冒,然后就刺探两人的毛病去问责刘彻,一招“借刀杀人”,借皇帝之手除掉两人。立明堂之事也不了了之。

学术之争的背后是新旧势力之争

如此看来,赵绾、王臧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学术之争?事实上却未必。

我认为,太皇太后并不反感儒家学说,她所忌讳的是儒生用儒家的那一套政治理论来改变政治,动摇汉初以“黄老学说”治国所形成的“无为而治”的局面。

赵绾、王臧提出的“立明堂朝诸侯”仅仅是在国家礼仪方面的一些建树,并未触及到根本,窦老太太难道不是担心两人开了一个头之后,那些儒生们会一发不可收拾吗?

说太皇太后不反感儒学,依然可以通过分析史料得出个一二来。

其一、建元元年(公元140年)十二月,刘彻诏丞相、列侯、中两千石、诸侯国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丞相卫绾认为,所举的贤良方正学的都是“申、商、韩非、苏秦之言”,乱国政,请求刘彻罢去,获准。这些人学的都是法家或者纵横家的学说,既然刘彻都罢去不用,他所要征召的又是哪些人呢?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於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後,言诗於鲁则申培公,於齐则辕固生,於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於齐鲁自胡毋生,於赵自董仲舒。——《史记·孝武本纪》

看清楚了,除了刘彻早就仰慕的赵绾和王臧之外,其他征召的贤良方正是清一色的“文学之士”,即儒生。

刘彻这种大肆征召儒生入朝的行为,引来喜好“黄老”的太皇太后的反对和阻扰了吗?并没有。

其二、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刘彻听从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废除汉初以来的各种“百家”博士,增设《易》和《礼》博士,合文景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合为五经博士。

此时太皇太后仍健在(建元六年崩),也未见她对刘彻的做法有任何反对和阻扰。并且在景帝时就已有尚书博士、诗经博士和春秋博士,彼时身为皇太后的窦老太太何曾反对乃至将这些儒家博士撤销过?

综上可见,窦老太太虽然力挺“黄老”,但也没有把儒学完全排斥出朝廷。只要不插手实际的政治事务,儒术和“黄老”也是可以并行与朝廷的。

一旦儒术要越过“雷池之半步”,那么窦老太太也是会动杀心的,当她得知王、赵二人想架空她的权利时,老太太曾出口大骂:“此欲复为新垣平邪!”这两个兔崽子又想当新垣平!

新垣平是文帝时人,以善于“望气”得到文帝信任,趁此机会,他建议皇帝改正朔、易服色,并进行巡狩封禅。总之,新垣平虽然不是儒生,但说的却都是儒家的那一套。结果后来有人告发新垣平“望气”一说纯粹是弄虚作假,文帝将其处死。

方士新垣平

赵绾、王臧虽然不是新垣平这样的江湖骗子,是个正儿八经的儒生,但要求有所变革双方都是一样的,哪怕是看上去是那么不痛不痒的“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事。因此,两人就触了霉头,被下狱逼死。

应劭对赵、王之死的根本原因看得很透彻,他在注《汉书·武帝本纪》时就指出,两人惹祸上身实为帮助刘彻执政扫除障碍,以便利用儒家学说进行改革,并非是太皇太后对儒学有什么成见。

礼,妇人不豫政事,时帝已自躬省万机;王臧儒者,欲立明堂辟雍;太后素好黄老术,非薄五经,因欲绝奏事太后,太后怒,故杀之。——《汉书·武帝本纪》

至此,我可以下结论:赵、王两人之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与当朝主流思想的学术之争而是话语权和政权之争,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了吧。

赵绾的影视形象

后记

汉初兴“黄老学说”,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一国策从高祖、惠帝、吕后一直持续了六七十年,遂成“文景之治”,西汉国力逐渐达于全盛。

而文化事业也在这种局面下逐步复苏。先是,秦始皇帝下焚书令,民间私家藏书除卜筮、种树等书籍之外全部烧掉,几断学术发展之源。

汉承秦制,治国仍以法为主,儒学尚未得到自生自长的地位。但在当时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也呈蓬勃发展之势。

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西汉朝廷宣布废除秦朝的“ 挟书律(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文帝时主动下诏,搜求民间遗书,进一步为文化复兴松绑。

民间因此重得流传书籍的自由,而儒学新芽得以再次萌发,并从民间走向朝堂。

文景时,西汉朝廷恢复儒学的官方地位,《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

而其时,汉朝“无为而治”的效果已达鼎盛,一方面,非有改革不得新突破,一方面各种弊端显露,非有改革不得去其弊。

董仲舒

经济上,财产贫富不均,土地兼并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语)

教化上,风俗日败,人不知礼仪,无廉耻之心,急需由儒生领导开文治政府,化而育之,使人心向善,所谓“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所能为也”。(贾谊语)

此外,国内诸侯王势力仍然过大,中央威权仍受威胁;国外,匈奴虎视眈眈,时刻南下挑起边衅……

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如若继续“无为”下去,势必病入膏肓。因此,非进行改弦更张,创立新制度、新政府不可。而儒学趁时而起,以学术指导政治,最终开辟一新局面。

“黄老学说”起初也为民心所向,然主导政府六七十年,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已成强弩之末。新旧势力遂不可避免地迎来正面交锋,直至发生流血事件,以赵绾、王臧拟于“戊戌六君子”岂不恰当?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