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元倪墓志铭原文译文?

2024-06-28 18:29:1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元倪墓志铭原文译文?

元倪墓志铭原文:

元倪,字伯贤,号雪翁,号东亭。河南南阳人,生于南宋淳熙六年(1180),卒于明末清初。他自幼聪颖好学,在学业上颇有建树,曾任绍兴府学教授、永嘉县令等职。

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不为权贵所动,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标准,在官场上不为权势所动。他一生追求真理,不徇私情,不趋炎附势,不媚上欺下,不因循守旧,始终恪守自己的节操。

元氏家族在明清之际是著名的士族,元倪的家族也因此而出名。他在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与兄长元、弟元并称为“三元”。

­

元是元倪曾祖父,元在元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元颖、元颖和元颖是元的兄弟姐妹。元颖在元去世后,继承了元家族的爵位,成为南宋朝廷的宰相。元则在元颖去世后继承了元氏家族的爵禄。

\

明末,元氏一族逐渐衰微,元敏、元敏和元敏三兄弟也相继去世,元明三兄弟一起成为了南宋王朝的宰相,但元敏的家族也逐渐没落。

```

注释:

`[注释]

1. 元敏:元敏是元敏家族的长子。

2. 元颖:元颖的孙子。

3. 元:元的弟弟。

4. 元氏:元氏的家族。

5. 三元:指元氏、元明和元氏三兄弟。

6. 元弘:元明的兄弟。

二、元倪译文?

元倪(464年~497年),本姓拓跋,字世弼,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南平安王元霄之子。

《元倪墓志》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楷书。19行,行22字。纵74厘米,横73.5厘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

是元氏墓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元倪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墓志的书写者应是当时高手。此志刻工亦甚精,能将原书笔意较细致地传达出来。

从刻本看,原书书法熟练,墨色丰腴饱满,因受南朝书法影响,渗入圆笔和行书笔法,点画流动,书风趋于秀逸潇洒,圆润典雅,为北魏墓志中的佳品。结体具有一般魏体的基本特征而属其中平正规矩者。 

【原文】

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君讳倪,字世弼,司州河南郡洛阳县都乡照明里人。太祖道武皇帝之玄孙,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大宗正卿领司宗卫将军定州刺史南平王之叔子。年廿九拜员外散骑侍郎。

太和廿一年二月寝疾卒于洛阳照明里宅。蒙赠宁远将军敦煌镇将。春秋卅四。以今正光四年岁次癸卯二月戊午朔廿七日甲申迁葬于景陵东山之阳。乃作铭曰:

国灵钟美,开英 帝族,载挺伊人,温其如玉。皇室千里,清高出俗,匪直才孤,亦唯俊独。爰始入仕,民誉斯盛,逶蛇自公,退食从政。大道是遵,行非由径,德音式昭,明心克镜。一世百龄,登之者罕,命有随遭,寿亦修短。岁路未央,遐年讵满,之子离灾,生涂中断。贵贱同尽,熟异王孙,埋灵灭识,委魄荒原。人乡稍远,鬼穸长昏,镌声金石,用慰沉魂。

高祖道武皇帝。曾祖广平王。 祖使持节都督凉州及西戎诸军事领护西域校尉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南平王,谥曰康王。祖亲南安姚氏,万年县君伯之次。父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大宗正卿领司宗卫将军定州刺史南平王,谥曰安王。母太原王氏,谥曰恭妃。

三、倪瓒和倪元璐关系?

没有关系,前者是元朝人,倪元璐是明朝人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绍兴府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

天启二年(1622年),倪元璐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编修,后出主江西乡试。崇祯八年(1635年)任国子祭酒,因被控"妾冒妻封"而落职。南归后居绍兴城中。

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次年拜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不久又兼摄吏部。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大顺军逼近北京,倪元璐请修南京宫殿,以备不测,但未被采纳。三月,北京失陷,倪元璐自缢以殉节。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号"文正"。后清廷赐谥"文贞"。

四、元桢墓志铭译文?

      使持节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南安王元桢 (拓跋桢),是恭宗 (拓跋晃)的第十一子,皇上魏孝文帝的从祖父。

        南安王(元桢)形象光彩夺目光耀朝廷上下。品德朴茂如同殿前玉阶紫墀(音迟),保持操守符合天地法度,为官行端表正,言如金石,仪镇山岳。

        在知天命之年, 孝悌天性至诚,使全族人都归于仁德,也是皇帝宗室所效仿的表率。

        恰逢魏孝文帝因为迁都计划,斥责反对的群臣,只有南安王元桢附和响应,第一个赞成皇帝的想法。所以在群臣之中深得宠信,赏赐各种金银宝石。

        然而上天不眷顾,致使星宿之光沉沦暗淡。

        在太和廿年(496年),丙子八月壬辰朔二日癸巳时,年纪刚满五十就死在邺城。

        皇上深感悲痛。谥号惠王,按照旧式礼仪下葬。在同年十一月庚申朔廿六日乙酉时,窆葬在芒砀山。

五、剑来倪元簪?

倪元簪,与东海观道观老观主颇有渊源,部分大道根脚正是曾远游北斗星辰,留守人间金丹的一只仙家黄鹤。

个人认为,倪元簪,陆沉,老观主,这些人的行事风格可以说相当类似。我之大道即天道,我给的,你就接着,然后老老实实跟着规矩走。

比如此番倪元簪赠宝陈平安,既是陈平安眼中的善缘,更是邵渊然崛起前留于陈平安的护身符。更何况,老观主与倪元簪的真实根脚,显然与妖族有着莫大牵连,岂可不慎。

六、元倪云林题跋原文?

题识:何逊来时梅似雪,小山竹树写幽情。东风吹上毗陵遗,为报相思梦亦清。正月十日,毗陵故人何士信先生来求予画,因写古木幽篁图并赋诗以赠,甲寅(1374年)倪瓒。

题跋:倪云林予湖海故人也,以奇诗名重于世,时写山水作木石图,人每得之,以为奇玩。近闻云林作古,予不能忘情,因题五十六字于左。梁溪山水清且奇,爽气散入诗人脾。云林平生才俊逸,江湖着处墨淋漓。兴来时作希世笔,石上杰出春风枝。何其仙梦化飞鹤,使我对景成追思。乙卯春彭城镏壖。

钤印:小唐、小斋、云林子

鉴藏印:南海孔氏世家宝玩、家乐审藏、佩裳之赏、怀民珍秘、琴山审定、李彤秘玩、岳雪楼鉴藏宋元书画真迹、黄氏樵香阁藏供图书、余荫斋藏、至圣七十世孙孔广陶印、何、黄德峻字景松又字琴山。

古木修篁景更多,江香曾记誓山河。灵槎一去无消息,细看宣和石鼓歌。道林老友吴庚一为,曜暗先生。流光冉冉逐惊波,文物空思晋永和。辽鹤重寻旧城郭,当时风致已无多。王璲。酒侠诗狂豪一世(先生句),每佳山水辄移情。孙高直比林和靖,画与梅花一例清。幽篁古木有奇趣,聊寄平生丘壑情。妙笔尚留先羽化,飘飘仙气袭人清。都元敬董思白诸家所载先生年岁间有互异,惟周南老撰墓志铭则生元成宗大德五年辛丑,卒明洪武七年甲寅七十有四岁,历历足据此帧写于正月,卒于十一月,其诗在清闷阁集第八卷之末造绝笔也,镏壖一诗题于幅右,尚有吴庚一王璲二诗,必为猾贾□取,以装赝本,今从卞令之式古堂书画汇考补录之,而王诗亦见于集中外纪王官永乐翰林检讨谥文,靖镏字公坦,善书,童时为赵文敏所赏,书小斋二字贻之,因以为号,吴氏未详。咸丰九年夏日敬步先生原韵题二绝,并识数语。孔广陶。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一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无锡(今属江苏)人。

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他一生不做官,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 ,格调天真幽淡。

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墨竹萧爽清丽。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工书法,擅楷书,古淡秀雅,得魏晋人风致。

倪瓒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不过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他在《寄顾仲瑛》诗中说:“民生惴惴疮痍甚,旅泛依依道路长。”尤其是至正十五年(1355),他竟以欠交官租被关进牢狱,他在《素衣诗》中说:“彼苛者虎,胡恤尔氓。”表明了他的批判态度。不过倪瓒对现实常常采取消极姿态。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他不隐也不仕,飘泊江湖,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七、元倪墓志基本笔法?

《元倪墓志》是元氏墓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元倪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墓志的书写者应是当时高手,书法熟练,墨色丰腴饱满,因受南朝书法影响,渗入圆笔和行书笔法,点画流动,书风趋于秀逸潇洒,圆润典雅,为北魏墓志中的佳品。

八、倪元璐书法故事?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绍兴府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

天启二年(1622年),倪元璐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编修,后出主江西乡试。崇祯八年(1635年)任国子祭酒,因被控"妾冒妻封"而落职。南归后居绍兴城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次年拜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不久又兼摄吏部。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大顺军逼近北京,倪元璐请修南京宫殿,以备不测,但未被采纳。三月,北京失陷,倪元璐自缢以殉节。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号"文正"。后清廷赐谥"文贞"。

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与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成为明末书风的代表。代表作有《行草诗翰》轴。亦能诗文,著有《倪文贞集》。

九、如何赏析元倪墓志?

《元倪墓志》为元氏墓志的经典之作,为楷书字体。元倪是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他的墓志书风优美典雅,点画细腻灵动,温润而又不失潇洒,与其他魏碑名帖相比,少了几分雄壮之风。无论是书家还是刻工,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刻工将元倪所书写的文字熟练地传达出来,完美地展现了作者的笔意。

《元倪墓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份墓志,它是南北书风相互融合的杰出代表。尽管依旧有着北朝典型的书风,但是它的笔画中却渗透了圆润的笔锋和行书点画的灵动特点,整体的书风趋于隽秀典雅。这种书风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北朝质朴的书风向唐人成熟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元倪墓志》的书写采用了虚实变化的手法,有时从粗到细,有时从细到粗,使得每个单字都显得跃跃欲动,整篇铭文则呈现出一种风神飘逸的气息。《元倪墓志》是北魏时期一件代表性的墓志作品,记录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证据。除此之外,这篇墓志还展示了墓志铭的结构变化,为我们了解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十、元诠墓志铭书法特点

《元诠墓誌》碑全称《魏故使节骠骑将军冀州刺史尙书左僕射安乐王墓誌铭》。北魏延昌元年(512)八月刻,正书。碑高宽79.3×76.5cm。一九一七年河南洛阳城北伯乐凹村出土。曾归常熟曾炳章、番禺陈渔春,又归番禹陈渔春。现藏上海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有翻刻本

1960年王壮弘先生从陈氏处购得此三石及一隋志(未查到资料),现存上海博物馆。此志二十二行,行二十三字,除空白十三字,共计四百九十三字;其中《志》三百四十一字,罗振玉《六朝墓志菁英》有收录。元诊,《魏书》有传,作元诠,传一百零五字。《墓志》若不计铭文,比本传多二百三十六字,可补史之阅,纠史之误。

《元诠墓誌》的章法可喩爲军阵布陈,它行列整齐,整体感强,气象严穆精整,虽无长枪大戟参差豪纵,却如弓箭在弦,一触即发,充满了内在的劲力。在这样的整体气象中,《元诠墓誌》结字端匀劲挺,冰淸玉洁,凛然难犯。用笔精劲,法度谨然,方笔的特徵鲜明,方起方收方折,皆斩截秀拔,又有别于《始平公》式的郁勃劲重。

《墓志》全文如下:

魏使持节骠骑将军冀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安乐王墓志铭

王讳诠,字休贤,高宗文成皇帝之孙,大司马公安乐王之子。少袭王爵,加征西大将军,寻拜光爵,又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及皇居徙御,诏王以光爵领员外散骑常侍,赉铜虎符。驰传往代,申劳留台公卿,奉迎七庙。顷之,敕兼侍中,寻除持节督凉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凉州刺史,寻又进号平西将军。正始之中,南寇侵境,诏王使持节都督南讨诸军事平南将军,攻围钟离。以振旅之功,除使持节都督定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定州刺史。岁属灾馑,王乃开公□,舍秩粟数百万斛,以饩饥民。元愉滔天,王忠诚首告,表请亲征。敕王都督定瀛二州诸军事,余如故。氛雾克清,除侍中。又以安社稷之勋,除尚书

左仆射,增封三百户。春秋卅有六,永平五年太岁壬辰三月”廿八日戊午遘疾薨于第。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绢布七百匹,礼也。追赠使持节骠骑将军冀州刺史仆射,王如故,谥曰武康。粤八月廿六日甲申窆于河阴县西芒山。精纬昺灵,兰殖帝庭,是惟盛德,有馥其馨。玄猷岳峻,雅量川渟,堂堂武略,焕焕文经。缨绂两禁,珩组二蕃,金锵玉响,秋镜春暄。重加惠弁,再抚寅轩,彝伦式序,海水澄源。允膺纳箓,且既宾门。报施徒闻,仁寿谁觌,一梦两楹,长沦七尺。痛缠枢扆,哀震衢陌,遄哉夕菟,迅矣晨乌。龟筮袭吉,毁躐戒途,哀笳北转,楚挽西徂。羡扃既掩,兰釭已灭,泉夜冥冥,松飔屑屑。天地长久,陵谷或●,惟功与德,不朽传斯

《元诠墓誌》的章法可喩爲军阵布陈,它行列整齐,整体感强,气象严穆精整,虽无长枪大戟参差豪纵,却如弓箭在弦,一触即发,充满了内在的劲力。在这样的整体气象中,《元诠墓誌》结字端匀劲挺,冰淸玉洁,凛然难犯。用笔精劲,法度谨然,方笔的特徵鲜明,方起方收方折,皆斩截秀拔,又有别于《始平公》式的郁勃劲重。但《元诠墓誌》不论用笔、结构、章法都谨整有余,生动不足,有布算之虞,在很大程度上减损了自然之美和魏墓誌书法应有艺术内涵的丰富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