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老苏先生墓志铭全文翻译!!急用在线等,求高手帮忙!!!!!

2023-01-07 09:22:05  来源:网络   热度:

老苏先生墓志铭全文翻译!!急用在线等,求高手帮忙!!!!!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志也悫,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译文:四川有个姓苏的读书人,叫苏洵,字明允。年轻的时候不怎么喜欢读书学习,年龄大点之后,也还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当他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与以前交往的朋友也不再来往,在家闭门读书、作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去考进士,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回到家中,他叹息说:“科举这东西看来不值得我去学习了啊!”。于是就把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都烧掉了,进一步在家闭门读书,有五六年的时间,只读书不作文章,逐步的积累消化,就是不写文章发表意见。过了很长时间,苏洵很有感慨地说:“好了,我现在可以写文章了”。于是写起文章来,一会的工夫就能写数千言,写的文章跌宕起伏、既有深度,又有文采。苏洵的禀赋是深厚的,所以发生的就晚;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所以能够坚持到成功。自从他来到京城,那些读书人都对苏洵的高看一眼,尊重他、崇拜他,学习模仿他的文章。因为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非常出名,所以就称呼他为“老苏”,以示区别。

沈贞甫墓志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子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现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节选自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予之穷于世 穷:贫穷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予甚畏其志 畏:畏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②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①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②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①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B.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C.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D.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明代后期散文家,他继承了西汉和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当时浮饰雕琢的文风。本文和《项脊轩志》都显得文笔质朴简洁,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C.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D.本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自己狼狈不堪却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恸;畏其志,忧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论文,今独处寂寞,不能不叹;最后赞其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追记了沈贞甫的的哪些事迹?请列举?

7.归有光散文具有质朴简洁、真挚感人的特点,请以本文为例加以阐述。

1.B(A项,“穷”,困厄,仕途不通达;C项,“易”,轻视,看不起;D项,“畏”文中是敬重的意思)

2.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向、对”;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一般结构助词;D项,分别是“在”“因为”)

3.D(A项,“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文中指“姊妹”,作者与贞甫是连襟关系;B项,“相信”,文中是“信任我”的意思;C项,“修饰”,文中指仪表修饰和品德修养;D项,“兵燹”,古今意思相同)

4.B(“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错,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

5.(1)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虽”1分,“过”1分,“卒”、“然”共1分,错一个即不得分)

(2)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

(“遇”1分;“一言之善”1分;“何以”,译对宾语前置,1分;“于贞甫”,翻译时应前移,1分;“得此”,应译出“此”指代的内容,1分)

6.(1)贞甫在我仕途不济时仍然向我请教学问;

(2)贞甫不管我仕途逆与顺,都不改变对我的看法;

(3)贞甫上进好学,抱病著书立说。

(每句1分,大意对即可。共3分)

7.归有光通过回忆沈贞甫的三件小事,表达了对他的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自己狼狈不堪时受到沈贞甫的敬重,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激之情,现在失去了知音,是人生的一大痛;敬畏沈贞甫的治学精神,担心他的健康,而沈贞甫最后因劳累而死,是令人悲伤的;昔日交往密切,同游同乐,一起切磋学问,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是让人感伤的。(以三件事中的任意一个阐述,均可。共3分)

附:译文

我初次认识沈贞甫时,他还很年轻,在马鞍山一座寺庙旁读书。等我娶了王氏,(王氏)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经常在岳丈家见面。我曾经到邓尉山中小住,贞甫也来同住,天天到虎山、西崦周围的山上游玩,观赏太湖七十二峰的荚景。嘉靖二十年,我定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边,界于昆山、嘉定之间,沈家世代在此居住。贞甫因此更加亲近善待我,每天都和我有书信往来。尽管我仕途坎坷,但唯独沈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来拜访我,加以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正确。

我隐居在江海边,达二十年之久,其间经历了许多丧老病死、坎坷磨难,被世人所嗤笑,而贞甫毫不因别人的说法改吏自己,与我共进退。即使我偶尔得到重用,令众人惊诧莫名,可是贞甫也不会瞧不起我。唉!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处事不卑不亢、上进好学,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是同道中人就不曾对他和颜悦色。遇到事情慷慨激昂,即使受到挫折也不回避。特别喜欢到名山大川、寺庙道观中读古书,每到一处就潜心读书。听说别人有好书,就想尽办法借来,亲自抄写,多达几百卷。现在有为科举速成地为学之道,都认为研习经书、学习古籍是迂腐的,沈贞甫却单单这样喜欢并精研经典古籍,在古籍研究方面大有长进,从未停止。后来不幸得病,一病数年,可是著述更加勤奋。我十分敬仰他的志向,同时也担心他的气力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劳作,他最终因此病逝,真悲伤啊!

当初我在安亭时,闲来无事,经常去拜访他,边喝茶边讨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等到贞甫病逝了我再到那里去,又刚刚经过战乱,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产生荒凉寂寞的感慨。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病逝,时年四十二岁。真令人悲伤啊!

铭文: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勤谨忠恳英年早逝!

转载申明:灵堂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