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瓦部落民风民俗?
一、云南哈瓦部落民风民俗?
云南乃至中国都没有什么“哈瓦族”,走婚是生活在云南丽江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的独特婚俗。泸沽湖又称“女儿国”,摩梭人仍保留着母系氏族时期的一些生活方式,家庭以女性为尊,成年女性往往有着多个走婚对象,就是“阿注”。男性大多寄寓姐妹家,每天傍晚都得赶在别的“阿注”之前,去与自己心仪的走婚女性共眠。
二、云南哪里的民风民俗最怪?
最怪的临沧人的摸黑节,有点像西方文山的一些壮族,他们一年杀的猪只准一天吃玩其他嘛就是哭嫁 走婚(纯粹的民俗、很传统)
三、春节的民风民俗?
中国各地过年各有风俗!
西北人买年货!
大扫除!
亲人回家团员过年!
吃年夜饭!
守岁!
贴对联!
拜岁!
拜年!
舞龙舞狮!
拜神奠祖!
迎喜神!
扭秧歌!
走访亲戚!
亲人团聚!
三十早上吃搅团!
晚上吃饺子!夜宵啃猪蹄!
拜访亲戚!过年不能生气!给全年带来好的预兆顺心!
四、乌海的民风民俗?
答乌海的民凤民俗,民凤民俗河套地区汉族民俗民凤。
五、余杭的民风民俗?
主要有:
1包蛋饺
蛋饺一般是快过年的时候,妈妈或者奶奶、外婆亲手做的。包好的蛋饺烧熟后金黄饱满,像个金元宝。
2做鱼干
用传统工艺手工腌制晾晒的鱼干,历来是余杭水乡百姓喜爱的美食,也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和过节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3做腊货
早在小雪时节,家家户户就开始制作腊货以备过年。有风鸡、风鸭、毛腌鸡、腊肉、酱肉等品类。风干后,通常用来制成冷盘,只需加入一些葱姜蒸熟,放凉后切块装盘,肉质鲜嫩入味。
4杀年猪
从前杀猪是一件大事,杀猪菜是年味的预演。
5灌香肠
在余杭,人们总会在腊月开始罐香肠,并将之串起后挂在屋檐。
6炸春卷
春卷寓意着对春天的美好期许。余杭人会在韭菜黄上市后,择出细嫩的部分和肉搅拌在一起,油炸之后做成春卷。一般家里会在年前炸好几盆,留到正月待客用。
7打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新年里吃年糕,有 “年年高” 的好口彩,故深受余杭百姓喜爱。
8拜蚕神
从前的蚕乡,每个村坊到处都有小庙供奉“蚕花娘娘”,一进腊月,香火更旺。蚕农通常会用米粉做成的糕点来供奉神灵,祈求来年蚕事顺遂。
9送灶神
腊月廿三或腊月廿四有“送灶神”的风俗,一般是用汤圆、麦芽糖、南瓜饭等甜食祭拜,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食后,在玉帝面前多说些好话。正月初四,再把灶神请回来。
10贴春联和福字、挂灯笼
春联用词特别讲究。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上联在左,下联居右。贴对联时间,据说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
11年夜饭
余杭人的年夜饭不仅丰盛,而且一定会有一条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图个吉利。
12走桥
水乡少山,走桥类似登高。旧时正月里,商家都要出去“走桥”,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有的地方流行正月初一,有的地方流行正月十五。
六、广东的民风民俗?
1、逛花市,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哦~~春节逛花市的风俗,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后来这个习俗逐步推及辐射到其他县市(前天晚上我也逛了一次,明天下午还要去~~),成为广东人过春节的习俗。每年的春节前几天(往往是春节前5-6天吧,有些地方是3天)花市就开始了,街道两边都摆满了各种花,有水仙、北合、桃花、玫瑰、菊花、杜鹃、盘景、柑、桔……花市一直摆到除夕午夜。
广州的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摆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挂上红红的利是封。
2、年廿八(农历年二十八),洗邋遢(肮脏)春节将至,辞旧迎新,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粉饰一新。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在民间有些地方叫“掸尘”或者“采屋”,据称意在洗去一年的纤尘和污垢,祈盼新的一年有新气象。其实就是春节前要搞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为了这个重要的节日,全家人一起动起来干活,把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其实现在也不仅仅局限在年廿八这天,就是过年前搞好清洁。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过年前的大扫除与往常不同,平时可以做表面工作,过年了,中国人的习俗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洁。
3、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除夕夜欢聚在一起吃饭。团年饭,饱含和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特别受中国人的注重。吃团年饭要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还特别讲究菜式。团年饭特别看重“好意头”,菜式就代表着深深的寓意。如鱼(象征“年年有余”)、蚝狮(音取“好事”、“好市”)、发菜、生菜(音取“发财”、“生财”),凤爪扒金钱(即鸡脚冬菇,意寓“招财进宝”)、慈菇(寓意以后添男丁)、芹菜(勤力)、葱蒜(代表聪、算)、猪手(粤语与就手音近,通常与发菜一起弄,寓意发财就收,但现在不能非法采摘发菜,多用生菜代替,寓意生财就手)……
4、压岁钱新年逗利是各地皆有,不说了。“恭喜发财,利是逗来”也成了广东人新年用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
5、贴春联、年画,放烟花、鞭炮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年画,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这个也比较普遍,不多说了。不过现在广东人,贴年画的已经越来越少。现在普遍都禁止私自燃放烟花鞭炮,过年已经没有鞭炮放了,烟花往往政府组织一次烟花晚会。现在一般只有在乡村才可以燃放烟花和鞭炮。
6、拜年亲戚朋友间的相互拜年一般都是新年后的。不过现在在过年前都有人提前拜年了。
7、做酥角,做煎堆,包粽仔,做誓在过年前几天,就要做酥角、煎堆、誓(类似糕点)及一些各种名堂的糕点,还有包粽仔等,相对于一些地方过年要做年糕的习俗。不过近10年,酥角已经很少做了。煎堆超市、商店有得买也比较少人做了,而且煎堆多是珠三角一带特色。粽子和誓还是继续做的。城市里的就基本很少人做了,多用其他商场市场买到的代替了。
8、食汤圆年三十晚,一家人在一起食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现在汤圆在超市和商场都有得卖,而且品种也多,更是方便了人们。
9、舞狮,舞龙广东过年也又舞狮和舞龙给人拜年。舞狮和舞龙,动作性强,极富观赏性。舞狮大约始于汉代后,也是我国民间喜庆节日的传统表演项目,春节、元宵最为多见。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的一个小国)贡狮子,当时名为“狻猊”。从那时起人们就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仿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庆典喜日以此为乐,并期望驱魔辟邪,故有“辟邪狮子”之称。舞龙,它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舞龙现在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一般每条长龙由11人,或13人组成,最长的达百人之多。舞者各持棍撑起一节,由一人持绣球在前面戏龙,引诱龙去抢扑、戏耍,尽力模仿龙戏宝珠的各种姿势,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摇头忽摆尾,或腾跃,或翻滚,或直立,或盘旋。在不同大小的场地表演出不同规格的动作。表演时有锣、鼓伴奏,龙随乐舞,舞狂乐沸。
七、望江的民风民俗?
; 安徽望江凉泉村盛家新屋2017春节龙灯习俗,提前一月左右排练,男女积极参与,如果是一个姓氏出龙,乐器有锣,鼓,钹,唢呐,小锸子,分流水锣调和四方锣调,流水锣跟龙串户,四方锣舞龙助场;则此家族每家每户必须出人参加,最少出龙两条,有狮子,牛,大象等神兽,龙要开光,和去寺庙上香(开光上香禁忌很多,不准拍照手机关机缺照片)
八、房县的民风民俗?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 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木耳之乡”、 “黄酒之乡”。
九、海阳的民风民俗?
海阳市的过年习俗还是很多的,从年前开始:腊月26开始家家户户要做大饽饽,用来供奉的;还有扫灰、办年货;腊月30这一天是最忙的一天,要杀鸡宰鹅,贴春联,傍晚要拿着鞭炮去村里的坟地那“请年”,就是请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然后包饺子,做年夜饭,年夜饭很丰富,要有瓜菜(发财之意)、芋头、带鱼、地瓜、还有年糕、做的“团圆饼”,当然还有饺子;吃饭之前要供奉正北(祖先及逝去的亲人)、财神、玉皇大帝、灶母爷,供奉完放鞭炮,名曰“发纸”,然后才能吃年夜饭;吃完饭后一般要把初一早上要吃的饺子包好,里面一般会包钢镚儿、红枣、栗子等。就知道这些了,而且海阳不同的地方风俗也不一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民风民俗的诗句?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话翻译: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2、《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白话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念奴娇·中秋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译文对照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