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演讲稿

2023-08-14 20:46:07  来源:网络   热度:

你好!

不知道是学校演讲用的还是其他用途,这里倒是有一篇学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

我是

XX

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广东的民风民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巨大的家庭是由

56

族兄弟姐妹们

组成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

广东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

从粤北到粤西山区广大农村,

流行着一种乡土

气息浓郁的春牛舞。

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和他们一起幸勤劳作的耕牛,

充分表现

了人们对这一农家宝贝的爱怜,

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期望。

表演时,

演员和观众

同声欢呼,互相逗乐,气氛浓烈、融洽,充满着农家特殊的欢乐情趣。“春牛”

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

一人舞牛头,

一人操牛尾,

牛头用木头或竹蔑扎制,

外形

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猗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

的一样。

牛身用布做成,

遮住里边的演员,

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

表演前,

“牛”

先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住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

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的话,逗引观众发笑。

有时观众也挑逗演员,唱道:

“手拿红花红彤彤,红花挂在牛角中、你堂春

牛唱得好,不过你牛背有只窿。”机灵的演员立即唱答:

“锣鼓一打闹喳喳,老

兄讲得也唔差;谁个牛仔纸扎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然后开始正式表演。

表演时,

“牛”

的舞蹈动作很简单,

只有随着牵牛人的唱颂,

摇头摆尾,

作欣喜之状,

接受人们的称赞。

牵牛人的动

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

一边还要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持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但

动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

“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

大伯唔在行。

丁丁园园犁紧转,

样般中间唔开行?”

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

趣作答:

“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连州学到连山样,留出中间做鱼

塘。”

为使得气氛更加热烈。

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

打扮成新郎新娘,

手持洋伞,

肩挑花蓝,边舞边唱相随,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最能表现这种舞蹈

特点的是它那纯真、深情的唱词。牵牛的演员把牛牵到场中,便开始唱道:

“我

条件仔好耕田,生得头大角又尖,耙田唔使用鞭打,犁田唔使用索牵。”然后充

满爱怜地抚摸耕牛,从牛头摸到牛尾,一边摸,一边唱:

“摸摸牛头摸牛尾,农

家耕作全靠你;

摸摸牛头摸牛眼,

茨粟豆麦粮增产;

摸摸牛头摸牛耳,

发展生产

走富裕;

摸摸牛头摸牛嘴,

耕夫步步紧相随;

摸摸牛头摸牛身,

风调雨顺好耕耘;

摸摸牛头摸牛肚,

生活改善有出路;

摸摸牛头摸牛脚,

唔愁吃来唔愁着。

牛儿是

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

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春牛调”。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

春花市,是非常受人瞩目的;舞狮;种四方竹„„

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

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

各色千秋,

让我们好好的感受

中国的多姿多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婺源传统礼俗

【生辰】 婺源风俗,小孩出生后,女婿需向岳父母报喜。报喜礼品通常是:甜水酒(即糯米酒)一壶,鲜做麻果(用糯米饭舂成,又称麻糍)若干,活鸡一只。岳父母即须以糯米、鸡、鸡蛋、红糖及其他补品、婴儿衣服回赠;其中回赠的鸡是有规矩的,如女婿送来的是公鸡,回赠必须是母鸡,反之亦然,不可搞错。第三日,要请接生婆和亲友吃喜酒,称为接三朝;这一天,接生婆要以紫苏、艾祈、葱白泡温水为新生婴儿沐浴,俗称洗三朝;洗后,蒸饭蒸菜、买鱼买肉、燃香烧纸,敬献祖宗;家中还须舂麻果散给亲朋,亲朋亦须送鸡蛋、红糖、红枣等补品看望产妇。一个月后,要给婴儿剃胎头,接亲朋吃满月酒;百日,再接亲朋喝百岁酒,此时亲朋需备礼品送给婴儿,俗称担百岁,祝愿婴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以后,从周岁开始,每十年的生辰日,均须接亲朋喝生日酒,亲朋亦须备礼以贺;五十岁以后,十年一庆,称为做寿,吃长寿面、喝寿宴酒,家中点红烛,寿者穿新衣,着新鞋,还需上坟祭献祖先。

【婚礼】 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男女双方当事人和家庭均十分慎重,依礼而行,生怕有所疏漏,落个不是,招人议论。婺源昔时婚嫁,重门当户对,轻聘礼,从订亲到结婚,有以下程序和礼仪:

踏家地 男方通过媒人到女方说亲,女方在初步答应亲事后,要择日上门对男方进行考察,俗称踏家地。亲事成不成,要根据考察情况来定,所以,男女双方都很重视。踏家地那天,女方的父母、亲属等人,来到男方家中,对未来的女婿及其家庭经济、人口、男方父母性格为人等情况进行了解察看;男方不但要摆酒隆重款待,对每个前来察看的人还须赠送红包,不能丝毫怠慢。

下 定 即定亲。踏家地后,男女方还需将各自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查看是否有冲撞。如无妨碍,女方又未提出反对意见,男方就可择日携带酒、烟、鱼、肉、糕点、鸡蛋等礼物,到女方家定亲,俗称下定。女方如收下礼物,亲事就讲定了;如不收,则作罢论。下定后,女方需请亲朋喝下定酒,亦即告之于众。

迎 娶 下定之后,男方选好结婚吉日良辰,写好结婚佳期贴送至女方征求意见;女方父母及有关亲属与男方送佳期贴之人(一般均为男方亲属)经过共同协商,议定并点红烛、用红纸书写婚期正单和礼单,交付男方。吉日前二天,男方按礼单将礼品送至女方家中,称为担桶;女方将礼品收下后,将嫁妆一一分杠捆扎,点鞭炮送出家门,每扛嫁妆放一次爆竹,由担桶之人抬回男方家中。吉日前一天下午,男方请亲朋三人来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有趣的是,迎娶之人到女方家门口后,女方家大门关闭,迎亲之人,须边放爆竹,边将开门红包从门缝中送进去;女方一般由新娘的兄弟在门后接收红包,如对送进来的红包里的钱不满意,可将红包从门缝中送出,外面见红包送回后,打开加放钱,包好再从门缝中送进去,如还不满意,还可送出来,如此反复,直到满意后,才打开大门,让迎亲的人进屋。这期间,迎亲的爆竹需响个不停,这种礼俗,其意在于增加热闹气氛和情趣,不在加钱多少。女方家请亲朋来陪迎亲的人喝宴酒,筵席完后,到出嫁吉时,由伴娘带新娘向父母,长辈一一告辞,每位长辈须送给新娘辞堂红包,而后由人背送新娘上轿。婺源习俗,称女伴娘为,背新娘上轿的男人为鸡公,被请来做鸡公、的人,必须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家境良好的好命人。

哭 轿 婺源旧时礼俗,新人上轿时,母亲在家中房里哭送,新人边上轿边向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哭别,俗称哭轿。哭轿的哭,可是有名堂的。母亲的哭,要把平日里女儿的聪颖、孝顺,出嫁后对女儿的叮嘱、期望等等,通过哭表达出来;女儿的哭,要把父母、兄嫂、姐妹对自己的疼爱、关心、情谊,今后的祝福等等,一、一哭诉出来。整个哭词,细细听去,给人一种骨肉情深,母女难分,虽悲实喜,悲喜交集的强烈感染。不过,并不是每个当母亲和做女儿的都能这样哭的,要哭得好,哭得情真意切,哭得人人侧耳,行人驻足,不但平时要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当时人有一定的文化,而且也要有一定的准备和构思。

拜 堂 喜轿抬到男方门前,须由男方选定的好命人背新娘出轿,送入洞房之中。当晚,男方家中大摆筵席,请送礼贺喜的亲朋陪新郎喝喜酒,俗称请新郎。散席之后,举行结婚仪式,旧称拜堂。由好命人引导新郎、新娘来到厅堂,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四是夫妻交拜,然后夫妻双双逐一拜见男方的舅、伯、叔、姨、姑、兄、弟、姐、妹等亲属,受拜的亲属,均要送给新郎、新娘每人一个红包,以示祝贺。拜毕,共饮合卺酒,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请舅・回门 结婚的第二天,男方要宴请新娘的兄弟,谓之请舅;第三天,女方家中来人,接女儿和新姑爷,称接回门。女婿来到岳父母家,先拜见女方家的长辈,而后在女方亲朋陪同下入席宴饮,饭后夫妻双双回到男方家中。至此,整个婚庆活动全部结束。

婺源文化习俗

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县一样,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宋代宣和三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六县。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包括在这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外来移民带来了比山外居民更为丰富的儒家文化,更为先进的文明。徽文化正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府为核心,并扩展辐射到其他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

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着中华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标本价值。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沿袭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成长鼎盛于明清,延绵古今,影响播散于海内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主流文化特征,对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山多田少,随着人员的增加,生活需求和实际满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在南宋之后,徽州人逐渐外出经商。外出经商的徽州人凭借文化优势,迅速致富,并逐渐发展成著名商帮。徽州商人将经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作为继续经营的资本,另一部分带回徽州,用来购田地、建造房屋,注重教育,培养子弟读书做官。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各种文化要素较之其他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徽文化走向了繁荣和辉煌。

徽州有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直观的标本,不仅是旅游和经济资源,而且也能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婺源礼仪习俗

自古以来,婺源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节;与人交往,诚售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对长辈按辈份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邻里之间,有带小孩名称呼某家爸、某家*的。本县民间,向来聚族而居。族人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称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子自幼教会称呼。

旧时,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来客要请坐、奉茶、敬烟。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满,而酒是要斟满的,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乡间待客更为热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挟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有空来嬉”。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