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回民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2023-07-28 19:35:13  来源:网络   热度:

回民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1、饮食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2、衣着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3、婚礼

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比较一致的程序是请媒人提亲、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

扩展资料: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

“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

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参考资料:

回族-百度百科

对于回族朋友来说,回族的风俗习惯有如下:

1.回族人不吃猪肉,绝大部分比较忌讳在他们面前提“猪”这个字。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

2. 沐浴。这是回族很重要的风俗之一,分大净和小净.

3 .做礼拜。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有定期去清真寺做礼拜的习惯。

4.节日方面。回族人有自己特殊的节日。最重要的三个是开斋节(这个节日时会有封斋等事进行)、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5.在服饰方面,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这几个是回族比较有特点的风俗习惯,除了这些,回族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风俗习惯。

各个种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尊重各个种族的风俗习惯,这对于自己以及其他种族的人来说都有好处吗。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

1、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禁食猪、血液、自死动物等不洁之物和酒,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即非经阿訇屠宰的动物、禽类)。其中禁食猪为最严格。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

2、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

3、丧葬。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称死亡为“归真”。一般在三日内即行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

4、回族人民很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们尤其重视水源卫生。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是什么?

1、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2、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杰恩特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3、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这一天,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

4、节庆 :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纳吾肉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盐、水等七种物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跳黑足马(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来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历史: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

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也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是哈萨克人的牧地,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金帐汗国新的割据局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的白帐汗国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哈萨克――没有乞丐的民族

新疆哈萨克民族是数个世纪前因游牧而流入新疆的部落。他们以牧业为主,由于长期游牧于深山老林或荒漠草原,经常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兽作斗争,造就了强壮、团结互助、纯朴友善的性格,该民族是个没有乞丐的民族。

热情知礼是哈萨克族的美德。哈萨克人民的热情、好客、豪侠,早已传闻于世。哈萨克族有句俗语:“祖先留下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给客人的。”在草原上,对登门拜访或问路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要给予热情接待。因为哈萨克人有一句谚语:“在太阳落山时放走客人,跳到水里也洗不掉这个耻辱。”晚上,要用家中最好的食品待客,精心为客人喂马,第二天为客人送行,并赠送一些礼物。这种招待与馈赠是不要报酬的,向客人索取报酬被认为是奇耻大辱。所以,在与哈萨克人共同生活过的其他民族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你哪怕走一年的路,也不用带一粒粮食、一分钱。”此话无一点虚假。

长期的草原生活,牧民们为了生存与野兽搏斗,与大自然搏斗,形成了互助的风俗。如谁家遭到风雪灾害,人有病,牲畜有了损失,附近的牧民都会送穿、送钱、送牲畜等。被援助者若不接受帮助,便被视为是破坏礼俗的人。同样,不帮助别人的人也就失掉了被人帮助的权利。

哈萨克人互相帮助中还有一种良好的风尚。帮助者,有什么帮助什么,有多少帮助多少,叫做礼轻人义重。帮助者不因为少而难以出手,被帮助者也不会因为少而瞧不起他,往往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双方都是真心实意的。另外,哈萨克族流行着一种馈赠制,凡一同放牧、帐篷搭在一起的牧民,第一次做出的食品要互相馈赠,请大家分享;对新邻居首次相见,每家要送他一壶茶,一个馕,以示欢迎,这就是他们的礼俗,叫做“伊肉力克”。

由于在哈萨克族流传着待客与馈赠等民间风俗和懂得馈赠与分享的民族文化,所以即使有什么天灾人祸,也不至于有人无家可归而沦落街头为乞丐。而且,这种互助之风,不仅限于本民族,他们对其他民族的人也是这样。

你好!

哈萨克族的风俗是敬老、好客;传统文化有食俗、婚俗、节俗。

哈萨克族人敬老,进餐吃饭都会先礼让老人;他们同样也好客,宰羊割肉来招待登门投宿的旅人或客人。

他们的食俗是喜欢把面粉做成煎饼果子之类的,或将酥油、大米做成各种食品;

婚俗是新郎要带有贺礼去娶亲,还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胜了才能进门见心上人。

他们在节庆日是要人人喝自制的特有的稀粥,手舞足蹈地来迎新辞旧。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有独特的风俗和传统文化,哈萨克人喜欢喝奶茶,可以说是不可一日无茶。哈萨克族人对老人不分贫富男女都很尊重。哈萨克人也比较强调婚姻从一而终,很少离婚。结婚时男方会根据双发在家庭中的地位给女方送彩礼,男方还要给女方家长送哺乳礼、喜庆礼,给亲戚送衣料,女方则更具男方的材料准备嫁妆。

哈萨克族人非常喜欢喝奶茶,更有“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的说法。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论男女与贫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辈们见到他们,要行礼问候,用“阿克萨哈勒”、“阿帕”等尊称代替其名。

2.

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 哈萨克族至今还保留着崇拜月亮的宗教习俗。像许多古代民族一样,哈萨克族也崇拜火,祈求灯火,将火称为“火母”来崇拜。因为他们认为火是一种神圣的力量,自有其深刻的内涵,具有驱除妖邪的神力,是尊贵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