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有关民风民俗的文案?

2023-06-09 14:33:3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有关民风民俗的文案?

回答如下:民风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的体现。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信仰、节日、婚嫁、葬礼等方方面面。以下是一篇关于民风民俗的文案:

民风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根基,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和传统习俗。在中国,民风民俗是博大精深的,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婚姻、家庭、教育、社交、娱乐、信仰等方方面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祈福、祭祖、赛龙舟、吃月饼等活动,以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中国的婚礼习俗也是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婚前的红娘介绍、婚礼仪式、婚后的洞房花烛到新娘回娘家的“围娘走亲”,每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规矩和传统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对婚姻和家庭的尊重和重视的表现。

中国的民俗艺术也是中国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文戏、评剧、昆曲等表演形式,以及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都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代表。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风民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和传统习俗。保护和传承好民风民俗,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二、家乡民风民俗作文500永济市?

永济,一个美丽而有魅力的城市,山好水好风景好。我的家就在这个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我的家乡依山傍水,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是个旅游胜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正描写的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高大雄伟的鹳雀楼分为六层。楼里面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物。鹳雀楼的西边是黄河,夏天,乘艇游河,仿佛置身在仙境里。鹳雀楼东临普救寺,普救寺又叫莺莺塔,张生、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这里。唐铁牛遗址的铁牛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山川秀丽,风景独特。秀水山庄依山傍水,奇峰陡崖,怪石嶙峋,晋南抗日振邦的历史遗迹,给山庄增添了几许英雄之气。神谭大峡谷是中条山北麓的一个神奇的山谷,奇石、瀑布、特殊的地质地貌,溪水、森林、自然的民俗村落,构成了神潭大峡谷景区的独特吸引力。

永济南面是中条山,山上风景优美,山下的舜帝山森林公园是永济的亮点。公园占地300公顷,林木植被面积有1500多亩。舜帝山因相传舜帝曾在此山泉水源饮水而得名,加之是舜文化的发源地而名扬天下。舜帝山森林公园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晚上站在山下抬头望,你可以看见在高高的山上亮丽的四个大字——魅力永济。旁边还有许多小灯密密麻麻的分布在“魅力永济”四个大字的周围。从远处看,就像雪山一样。晚上,公园里的广场上就汇集了许多人,有小孩,有大人,还有老人。小孩穿着溜冰鞋成群结队地滑旱冰,大人都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老人都三三两两地一起散步。舜帝山公园是永济市民的乐园。永济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许多古代名人都出自我的家乡,有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柳宗元,唐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唐代诗人王维……其中,柳宗元的塑像就在柳园内。唐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家乡就在山西省永济市韩阳独头村。

我的家乡——永济就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让我感到自豪。我爱我家乡的山山水水和家乡的一草一木。

三、关于民间风俗的作文?

过年

过年的风俗就是人们忙碌一年了,到了年底,趁着过年好好休息一下,跟亲戚朋友联络一下感情。

临近过年每家都在商场超市购物,饮料、烟酒糖茶,整件往家搬,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吃团圆饭,门口两边挂上红灯笼,贴上红纸金字的对联,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

孩子们更是高兴穿上新衣裳,口袋里塞满了糖瓜子,手里拿着鞭炮,还有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脸上更是红扑扑的。

三十晚上一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有明星大腕,还有新人小鲜肉,表演歌舞、小品、相声,欢声笑语不断,一直到凌晨一点左右,在难忘今宵的歌曲中晚会结束了,休息。

早上六点起来给家里长辈拜年,吃了饭拿上烧纸、供品去坟上给自己的先人烧纸,告慰先人到年了,家里一切都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里的子孙后代平平安安。

后面几天探亲访友,联络感情,中国的年就是这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四、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的开头结尾?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