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成都的传说故事和风俗

2023-03-08 17:11:11  来源:网络   热度:

1、龟化城

传说一: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传法二:张仪修筑成都城墙时,最初是按照秦咸阳城来修的,但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中,张仪受到乌龟龟背上的图案的启示重修设计成都的城墙,后来就没有垮过了。

龟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是四灵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龟的形象。虽然被某地网痞曲解了意思,不过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网友集体性的无知,当然,故意的曲解也和个人素质挂钩。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你们所不能及的。――出自《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一・鳞介部三・龟~4272~ 《华阳国志》

2、蓥华寺

相传彭县蓥华山有一个学佛的人,心极慈悲,乘驴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后,善男信女为他立庙,号“蓥华祖师”。成都亦立了庙,在东较场附近。清末,该庙被军队占为兵营,哥老会众又在外东三官堂街购地新建一庙,石柱为楹,以为奉祀。成城中学创办时,租其殿为礼堂,至今如故,这就是现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学。――出自《什邡县志.人物》

3、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

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

一天夜里,他读书困倦在几案上趴着睡着了,梦中见叫化婆点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试卷,试题果在《春秋》范围内,便提笔挥就一篇恤民安国的锦绣政论类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悦,呈上朱元璋,钦点花如春状元,并批示花如春打马游街,以显示皇恩浩荡。

花如春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减轻赋税徭役,劝导农耕惜民等治国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许并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绩。于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出自《毕节县志》

4、风俗:

打草鞋:或许在某些景区,你能看到一些老婆婆。她们在路边摆上一个小篓子,篓子里装着打好的草鞋,手里拿着一个半成品,也不叫谁买,就自顾自的坐着,等待客人主动上门。

老成都时代,买草鞋的繁多。自古粮仓之都的成都,谷草麦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往往天没亮,就端着个凳子坐在家里的小院坝中,男人们出去种田,女人就留在家里打草鞋。特别是在乡场上,人们就地取材,直接就手用草编织鞋子,传承了许多打草鞋的手艺,甚至开起了专门的铺子。男士的、女士的、各种码子,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

代客冒饭:除开上面的修竹器的,补水桶的,打草鞋的......老成都的服务可谓是细致入微,卖水人、磨刀匠、拾瓦匠,你以为你能想到的就是所有,其实还有很多服务让人拍手叫好,比如说这个“代客冒饭”。

这可以说是很多成都人都没听过的新奇玩意儿。馆子不收取任何费用,把顾客带来的冷饭用汤冒热,方便他们就餐。若是顾客带了钱,就买他们几份小菜来下饭。

这种生意通常是为那些缺乏生计的成都贪民,其中裹藏的人情味才是真正暖人肺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业,而“代客冒饭”在当今的成都,可是见也见不到,早已销声匿迹了。

5、蓉城

蓉城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锦城,蓉城。因为后蜀皇帝偏爱芙蓉花,命令老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所以成都又称为了“蓉城.一说“龟画芙蓉”,即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说“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当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曰芙蓉城。

最为人们接受,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个:从唐时起,每年的农历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举行。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成都花市便于花朝前后举行,以“花朝”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会成为花的海洋。百花齐聚花城,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娆富丽。

这样的花容盛事的确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候,五代后蜀国蜀王妃花蕊夫人从百花丛中回过身来,她从百花之中发现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这情景让花蕊夫人惊喜不已。她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花,这花让她感到很开心。然而花开总是短暂的,美丽也会很快逝去,在成都阴湿的天气里,花蕊夫人常常很忧郁。

秋天来到了,花蕊夫人为排遣心中的寂寞,带着随从去踏青。走到农家小院前,她惊奇地发现,在这霜气袭人的秋天,即使坚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却有这样一丛丛一树树的繁花在开放。她想起来这就是花朝时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脸上荡漾出从未有过的喜悦。

身边的随从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回去报告给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

于是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锦绣,从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誉。

后来,后蜀国灭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国胤掠入了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着孟昶,偷偷珍藏着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国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是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国胤一怒之下便杀了她。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称芙蓉花为“爱情花”。

成都人对芙蓉花的喜爱,多少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他们屏弃“龟画芙蓉”和“芙蓉护城”说,而津津乐道于花蕊夫人的传说,足以说明成都人追求忠贞爱情的浪漫情怀

扩展资料:

成都的历史沿革: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公元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 越Q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

一、浣花溪

从前浣花夫人未出嫁之时,帮助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清洗袈裟,溪水飘起朵朵莲花,这条小溪就被称作浣花溪。

二、花牌坊

朱元璋为了振邦兴国,广开恩科。成都西门一位叫花如春的秀才去应试,结果落榜了。他在茶铺喝茶时遇到个乞丐,就把身上仅有的5文钱给了她,这个叫花也要还礼,称他是将相之才,一定要努力读书。

花如春第二年再去应试,结果考取了状元,得到了朱元璋的欣赏。后来朱元璋为他修了个花牌坊,就在成都西门。

三、洗面桥

三国的时候,刘备东征来到武侯祠,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关羽,便开始痛哭,其他士兵跟着一起大哭。哭过之后刘备停了下来,说:“各位将士,到河边把脸洗一洗,我们还要继续打仗,去给武侯报仇!”这个桥头就被称作洗面桥。

四、天回镇 

当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生死离别,然后继续向成都逃跑,结果刚到一个小镇就传来消息说已平叛乱,唐玄宗立马掉头回长安。所以后面这个地方就被称作天回镇了。

五、柳荫街

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看到一个妇女带自家和亲戚家娃逃难,张献忠也是心软了,觉得这个女子很好,就叫她回去在她家门前插枝杨柳,保她全家安全。这个妇女回去就对一条街的人说了,结果都插起了柳,整条街都存活下来了。

1、龟化城

晋代干宝《搜神记》,说是公元前316年,秦国刚吞了巴蜀,看成都还没有城墙,就喊张仪、司马错接手这个任务。

结果张仪修的城墙屡筑屡垮,后头就有人说,是因为成都“有大龟浮于江”。

龟在我国象征的是吉祥长寿,是四灵之一。

但是,这个城墙还是要修得。随后有个巫师指点张仪,沿着龟行的路线修城,果然就没有垮了,所以成都又叫龟城。

2.浣花溪

就说以前浣花夫人还没嫁人的时候,在帮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清洗袈裟的时候,溪水飘起朵朵莲花,这条小溪就被称作浣花溪啦!

3、花牌坊

当年朱元璋为了振邦兴国,就想收点儿人才。然后成都西门一秀才叫:花如春就去参加科考,结果都落榜了!

后来他在茶铺喝茶遇到个叫花婆,同情心泛滥,给了身上仅有的5分钱,这个叫花婆也要还礼,就称他是将相之才,一定要努力读书。

结果,是后面考中了,而且还是状元,得到了朱元璋的欣赏。朱元璋为他修了个花牌坊,就在西门,就有了这个地名啦!

4、皇城坝

朱椿被封为“蜀王”,

朱椿还懂点儿艺术,把王府修得跟皇宫一样,百姓看了都说是“皇城”,就天府广场那转,皇城前面的空地叫“皇城坝”,就是现在四川科技展览馆那儿了。

5、洗面桥

这就要说到三国时候,刘备东征的时候,站到武侯祠那儿,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关羽死得凄惨,就开始哭了,其他士兵也是跟到流眼泪。然后刘备就喊各位士兵,到河头把脸洗净,我们还要继续打仗的,这个桥头就被称作洗面桥。

6、送仙桥

送仙桥其实顾名思义,就是传说在这儿遇到仙了,后来唐代又修了庙,逢年过节的就举办庙会啊啥的,热闹得很哦。

7、[天回镇 ]

当年唐玄宗被迫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生死离别,后头就往我们成都跑,结果跑到一半,刚到天回镇就来信说安定叛乱了,唐玄宗立马掉头就会长安了。所以后面这个地方就被称作天回镇了。

8、黄忠村

是因为当年黄将军的墓安到这儿了。现在西门那片,已经变成超级大型的黄忠小区了,这个名字也是一直流传千年。

9、柳荫街

老南门大桥边上有条街叫柳荫街,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看到一个妇女带自家和亲戚家娃逃难,张献忠也是心软了,觉得这个女子很好。

就喊她回去在她家门前插枝杨柳,保她全家安全,结果这个妇女真的人对!回去就给一条街的人说了,结果都插起了柳,整条街都存活下来了。

10、衣冠庙

每当刘备想起关羽的死,便伤心不已,连他的尸首都没有带回来!就在当时那个地方建了个衣冠庙。

后头刘备每次出城,都要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算是对兄弟的祭奠。

一、成都传说故事

[龟化城]

传说一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简称龟城。

传法二

张仪修筑成都城墙时,最初是按照秦咸阳城来修的,但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中,张仪受到乌龟龟背上的图案的启示重修设计成都的城墙,后来就没有垮过了。

龟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是四灵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龟的形象。虽然被某地网痞曲解了意思,不过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网友集体性的无知,当然,故意的曲解也和个人素质挂钩。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你们所不能及的。

[散花楼]

散花楼,建于著名皇家园林摩诃池畔。此楼为隋朝初年(又说:隋末)蜀王杨秀所建,大致位置在今天的人民南路展览馆附近。散花楼不是“眺望塔”,它的得名依推测当源起“天女散花”,因此比张仪楼更加浪漫、华丽、引人遐思。成都人对散花楼耳熟能详,大约是因为李白的一首诗《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散花楼的命运跟张仪楼类似,都是毁于宋末蒙古军队的入侵,这些在草原游牧的人怎么懂得珍惜一座古楼呢?明代初年,成都东门迎晖门的城楼被命名为“散花楼”,但只是一个一相情愿的幻影罢了。

[浣花溪 ・ 百花潭。]

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在这里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而附近洗衣的水池因泛起千百朵莲花,被后来人称为百花潭。据考证,现在的百花潭和当时的百花潭同名异地。

[蓥华寺。]

相传彭县蓥华山有一个学佛的人,心极慈悲,乘驴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后,善男信女为他立庙,号“蓥华祖师”。成都亦立了庙,在东较场附近。清末,该庙被军队占为兵营,哥老会众又在外东三官堂街购地新建一庙,石柱为楹,以为奉祀。成城中学创办时,租其殿为礼堂,至今如故,这就是现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学。

[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一天夜里,他读书困倦在几案上趴着睡着了,梦中见叫化婆点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试卷,试题果在《春秋》范围内,便提笔挥就一篇恤民安国的锦绣政论类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悦,呈上朱元璋,钦点花如春状元,并批示花如春打马游街,以显示皇恩浩荡。花如春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减轻赋税徭役,劝导农耕惜民等治国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许并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绩。于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

[皇城坝。]

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贡院中主体建筑为“明远楼”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轴线建造在“蜀王府”宫殿旧址上。东西两边则为鳞次栉比的考棚。“文化大革命”使得“皇城”彻底走向消亡。修筑起了万岁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更名为四川省展览馆。 1999年,拆除广场中间的绿化小游园,人民南路广场更名为天府广场。

[洗面桥。] ★

洗面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与武侯祠东西相望,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士兵也无不怀念关将军,于是全军军姿虽齐但士兵脸上都挂有泪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水洗面,自己也立马桥头无比感慨。

[万里桥。] ★

李冰在成都二江上所建的七桥之一,后名“长星桥”,或名“星桥”。蜀汉以后称万里桥,改名原因,一说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送费t使东吴去联系吴抗魏。送到桥边登船,费t深感责任重大,说“万里之行,始于此也”;一说诸葛亮送东吴使臣张温在此返回江南时说“此水下至扬州万里”,所以改称星桥名万里桥。该桥原系石礅木板,宋乾德中改建成石拱桥,后毁于战火。现在的七孔桥是清康熙五十年(711)重修的,桥头向城门处,原立书“万里桥”石碑(早不存),这座古桥在乾隆四十八年(1784)扩建大城后称南门大桥。1996年拆除新建后名南门桥。旧桥石材移到锦江上游的青羊横街南头重建,恢复原望仙桥名。

[五丁桥。]

战国时期,秦王很想攻打富庶的蜀国,然而,苦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计划不能实施。为了能够顺利灭掉蜀国,秦王想出了一个计策。一方面,他派人给蜀王送去了一个秦国美女,这个美女深得蜀王喜欢,然而,她却因思乡而每日忧郁。为了缓解美女思乡之愁,蜀王派人修建高台让美女登高远望故乡,并满足美女对于金银珠宝无限制的欲望,这些导致蜀国国库极度空虚。另一方面,秦王又派使者告诉蜀王,秦国有两个会生金蛋的石牛,打算送给他,但是,到蜀国的路太难走了,得蜀王自己开路去搬运回来。蜀王派使者去秦国探察实情,发现石牛果然能够生金蛋,蜀王遂令人修建从秦国入蜀国的道路。道路修好了,派了五个大力士才将装有石牛的车拉回蜀国,到了成都以后修一桥以通行,人们后称之为五丁桥。然而,石牛虽运回来了,也并不能生金蛋,随之而来的秦军却一举灭了蜀国。

[送仙桥 ・ 遇仙桥。]

送仙桥距青羊宫不到三百米。史书称:位于成都西门的青羊宫,是古代成都一处有名物资交易市场,最早称为青羊肆。东汉杨雄著《蜀王本纪》载,老子为关令尹著《道德经》后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宫寻吾。”关令尹到此见一童子系一对青羊,以为是老子化身,唐代建庙观,成为成都历代最热闹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三月三各路神仙来到这“二十里路香不断”的青羊宫、浣花溪与民同乐共赶庙会的传说――有人在迎仙桥看见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有人在遇仙桥碰见骑驴的张国老与吕洞宾在观赏蜀人的蜀绣竹编;大户人家在“赛宝会”上把稀奇珍贵的金戒指、玉镯、珍珠玛瑙,古董字画扎成元宝,夸富斗奇,小孩子就在猜想:那些捏面人的、卖糖画的、放风筝的手艺人,会不会是下凡的神仙呢......时辰到了,神仙们离去时,站在恒古不变的送仙桥头,向桥下的河中,抛撒着人间的万千珍宝。千百年来,人们就在送仙桥的“摸底”河畔,寻觅触摸历史留下的厚重积淀,成为清丽迷人的川西坝子上,一处最具地方民俗的景观。

[合江亭。]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剑南道西川节度使韦皋在从城西北角引水入城凿解玉溪后,又在二江汇合处建合江亭及楼阁台榭,种植花木,成为当时游览饶别的胜地,到了宋代船舟停泊于向,非常热闹,成都知府吕大防还出资命人修葺江亭,辟为船官治事所,供宴饮游乐之场所。宋末亭毁,明代于其地建锦官驿,清初改在府河东岸后仍用原名,亭址已是一片废墟。1988年市城建部门决定在合江亭旧址兴建新亭,次年落成。

[洛带镇。] ★

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本为落带,场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清代与民国风格。受湖广填四川影响,现在为客家人聚居地。

[天回镇。]

这个地名的来历很传奇――当年唐玄宗与杨玉环不是在马嵬坡被迫生离死别了,然后唐玄宗先生一路继续向蜀,走到天回镇这个地方,忽然接到朝廷传来的捷报已平定叛乱!请玄宗先生回长安!于是,唐玄宗立即调转马头,从此返回长安从此以后,就敕名“天回镇”

[黄忠村。] ★

西郊营门口乡的黄忠村是因清道光五年(1825)农民犁田发现黄刚侯墓碑。双流刘沅为之修墓建祠,沅子刘桂久撰写有“北伐数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唯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望,有此祠高”的对联。对这位老不服老,仍能跃马挥刀,驰骋疆场的老将军给了很高评价。

[状元街。]

得名与著名文人杨升庵有关。四川历史上共有17名状元,杨升庵便是其中一位。状元街位于人民南路的红照壁十字路口以东,街上有一座护国寺,护国寺侧有杨升庵在成都城内的故宅,所以街名为状元街。

[方正街。]

这条街名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方正街就是条方方正正的街道,其实,这里的“方正”是因为纪念方孝孺而得名。方孝孺是明初著名学者,有“天下读书种子”之誉。年轻时即受到朱元璋的称赞,蜀王朱椿特地将他聘到成都的蜀王府中,请他担任自己儿子的教师,并专门为他修建了名为“正学”的书斋,从此一般人都尊称他为正学先生。后来,成都官民在蜀王府的授意之下,将昔年方孝孺在成都时所居住的街道改名为方正街,以纪念这位被称为正学先生的方孝孺,“方正”二字即是从方孝孺与正学先生而来。

[天祥街。]

原名天祥寺街、天祥寺横街是因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得名的。民国时期,天祥寺被改建为学校,寺庙不存在了,地名却留了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纪念文天祥的祠庙有几处,都修建在与文天祥生平事迹有关的地方,或称为文信国公祠,或称为文丞相祠,只有成都称呼为“天祥寺”,而成都的天祥寺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既不是文天祥家乡或故迹,又无文天祥后人的祭祀文天祥的寺庙,这充分体现了成都文化的包容性。

[君平街。]

据《蜀中广记》引《博物志》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沿着一条河行走,最后来到了河的源头,看到一个女人在织机前织着布,一个男人则在放牧着牛羊,一幅安宁祥和的生活场景展现在他的眼前,让他非常向往与留连。然而,织布的女人却告诉他,这里是仙境,凡人不该来的。当他想要进一步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的时候,织布的女人从织机下拿了一个石头对他说:“你拿着这个支矶石回去询问严君平吧。”然后不再多言。张骞拿着支矶石回人间找到了严君平,渊博的学者严君平详细地询问了张骞得到石头的日期,告诉张骞那天他正好观测出一颗客星闯入了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支矶石其实为一陨石,神话为这颗来自天外的陨石添上了许多传奇的色彩,支矶石后来被人们修了庙宇供奉起来,所以,至今得以保存。而学者严君平相传后来得道成仙了,他所居住过的地方,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了君平街。

[康庄街。]

因有康公庙而得名。元代末年成都因战争而残破不堪。名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先派康太监(泰宁)来成都修蜀王府。康来后首先疏通河沟,然后采石烧砖,择城中高地建王府(后称“皇城”,清明贡院),耗资较大,太祖误认为康吞蚀公款将其处死。不久成都遇特大洪水,因沟渠畅通未遭灾害,居民感康之功,自动立祠崇祀,朱椿就藩后为顺民意,便正式建祠,以示昭雪,现祠已改建,街也改名为康庄街了。

[支矶石街。]

成都支矶石街并不大,然而,这条街却因一块陨石的降落而闻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现今支矶石街里掉下来一块陨石,说来也奇,这个陨石的形状像极纺缍,凑巧的是中间还有凹陷的一个小坑,这就使它更像是拿来插在织布机上的纺缍了。好稀奇的成都人民纷纷前去看这块纺缍石,说这个石头是织女织布机上掉下来的。当年,老百姓认为这是一块奇石,曾建一庙将石供于庙中。于是,陨石坠落处的街道就被人们称为支矶石街。对于支矶石街名的由来又有一说,与君平街的来历相关,相传这是由张骞从织女那里拿来的垫织布机的石头。关于这一点,将于君平街名考里讲到,这里则不赘述。

[暑袜街。]

因在明、清时暑天穿的薄布袜而得名。据明代宋濂《云间据目钞》一书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袜,极轻美,远人争购之”。这说明暑袜兴自明代。成都这条街原也是有毡袜的商店,后因轻巧凉爽的尤墩布袜推广传播,便开始生产薄布袜,俗称暑袜,由于布袜畅销,商店增多,加之穿用夏袜的时间长,故称此街名暑袜街.暑袜街由于谐音,一度被讹称水花街,但也另有一说,认为是附近三义庙内有一井常冒水花的缘故。

[帧]

“保ㄒ糁梗┦歉錾ё郑葱紊岩远磷迹樾匆踩菀捉南虏啃闯伞俺肌彼谋疽馕悴荨N裁匆谜飧鲎掷疵帜兀恳蛭强榈胤剑谇蹇滴酢⒂赫保研纬山灰资只钤镜亩磐庵砼J谐。郎跫懿睿且豢橛衷嘤殖簦T饣鹪种亍G∪尚缃浚魏擦衷罕嘈薜墓巳晷蓿匚舜γ捌苯郑∑裕ㄏ悴荩┭钩簦匀嘶鹬澹嘌刂1981年。在地名普查中,才按群众建议,将“备奈败啤保庖逑嗤葱紊踩菀锥磷迹樾匆膊换岽砹恕

[和平路。] ★

今和平街原名子龙塘街,因赵云故宅在此,并有大池称子龙洗马池。清同治时四川总督骆秉章因镇压太平军领袖石达开有“功”,官拜大学士,死后建“骆公祠”,后为街名,解放后易名为和平街。

[柳荫街。]

老南门大桥边上有条街叫柳荫街,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见一妇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大孩子背着,小孩子牵着;张献忠一问,原来妇人在逃难中与家人走散了,背着的是大伯的孩子,而牵着的是自己的孩子。张献忠就觉得妇人的有点对,告知妇人在门前插一枝杨柳,大军经过时便可保证其人身安全。妇人回到家后把此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结果一条街上都插了杨柳,整条街的人都免遭屠杀,这就是柳荫街的来历。

[衣冠庙。] ★

以前的成都很小,衣冠庙已经算是城外了。话说关羽死后刘备没取回他的尸首,就在现在的位置立起一座衣冠庙来纪念他。每次祭祀,刘备出城都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故此得名

[武圣街。] ★

神是人封的。武圣和文圣一样,亦随朝代的变迁而变换。在唐代,对武将的祀典,以姜(尚)太公为首。南宋孝宗(公元1163年)以后,供奉岳(飞)忠武王为武圣。到了清代,不再供奉岳飞了,改祀关(羽)壮缪侯。但公道在人心,关羽虽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流行而受人敬仰,而岳飞更以光复中华的民族英雄而受人尊崇。进入民国,关、岳并祀,在南门二巷子立关岳庙。与文圣街接近的武圣街,是专祀关羽的关庙。

[惜字宫街 ・ 字库街。]

惜字宫是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古时出于敬惜字纸的风俗,中国很多地方均建有一种类似亭或塔的炉体,用来焚烧字纸,通称为“惜字亭”,四川多称为“字库”或者“惜字宫”。嘉庆《四川通志・祠庙》说:“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礼禹王。”随着历史的演进,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被尊称为“制字先师”。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古德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惜字能得福,终身惜字者,其福无量。《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所以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可见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过去,有专人捡拾字纸,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过化存神,收集了烧尽的灰烬再洒入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往往,在四川很多地方,文风塔与惜字宫合二为一。惜字宫街和字库街,皆因此得名。

[荔枝巷。]

荔枝是热带产物,盛产于福建、广东,四川省产自泸州、内江市的东兴区一带。杨贵妃喜啖荔枝,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她所吃的荔枝,是通过驿道快马运到长字,供其享乐的。如果从闽、粤运至长安,荔枝早已腐烂。从四川沿子午谷驿道进至长安,快马五、六天可达,尚能保持荔枝的鲜味。因此可以判断,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必出自蜀无疑。成都气温偏低,荔枝不易成活,然唐诗人张籍《成都曲》有“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句,可见唐代时,成都也是产荔枝的,气温要比现在高若干度。荔枝巷必因古时那一带有荔枝树而得名。

[青龙街。]

古代神话传说,仙人居住天空星宿上。在北半球东方,有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共七个星宿组成龙形的东方天神。古代又把青、赤、黄、白、黑称为正色,代表东、南、西、北、中央五个方向。所以,东方为龙,称为青龙。后代道都把青龙、白虎、朱雀(红鸟)、玄武(黑龟或龟蛇合体),合称四方之神。又按《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因此,左边方位一般是以青龙作为代号。传说前蜀皇帝王衍在乾德元年(919)在成都城内西北角修有亭台楼阁,常住其内。由于他是皇帝,住地外面可以用四方四神命名,故取了青龙、白虎等地名。以后街道多次遭受兵燹,白虎街名似为不吉,故宋以后续建城市时未予恢复,仅青龙街留传下来。

[东御河沿街 ・ 西御河沿街。]

明初,康太监奉旨入蜀为朱椿修建蜀王府(皇城)。在其周围,挖土筑城,疏导河沟,外通金河,内边摩诃池,河面甚宽,建造皇城时,可运木料砖瓦。王府既成,内廷生活所需,可由船运入,此即御河。明亡藩废,[清代]三百年,王府改为考举人的试场──贡院,水道淤塞,逼近御河的街道,称御河沿街。御河上建桥十座,各有美称。河废,桥渐拆掉。平安桥街,以城西的平安桥而得名。成都的天主教堂首建于此。现桥废街名仍留。

二、成都风俗

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

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

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

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节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

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拜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会,又称清明会。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将民间传统的清明会改为政府主办的放水节,由身着古装的水利官员、仪仗队伍表演放水节的全过程。此间有民间歌舞表演,引人人胜。

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

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新都桂花会 中秋节前后

新都桂湖桂花飘香时,又正是满湖荷花盛开时,值此良辰美景,游人如织。于是,新都县政府决定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举办桂花会。

桂花会期间,除邀集人们游园赏桂、瞻仰升庵词、参观文物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外,城内还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展销地方名小吃,举办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

龙泉桃花会 每年二月

每年农历二月,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时节。此时的龙泉山桃花盛开,灿若红云,山脚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雪铺撒大地。加上其他各种时令花卉,把整个龙泉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缤纷的花朵,如织的游人,使桃花盛会应运而生。桃花会期间,最有特色的项目是花农们开办的家庭接待站,游人在花农家中饮茶赏景,娱乐消闲,更有可口的农村家常风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别有一番情趣。

发一份哟鸡公煲春色田野功夫瑜伽济宁宝相寺人已经同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