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一、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我国传统节日有五大特点:
内容丰富多彩。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出自农耕文化传统,一年四季主要是以农事、农复时和农耕生活为本的节日民俗。比如清明踏青、祭祖,端午临水、包粽子,重阳登高等,国人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中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是节日的制主体。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多是以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为主。或合家团圆,或归宁省亲,或一声恭喜,或除夕守岁,bai皆是如此。
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是对生命的颂歌。如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清明祭祀du故人,无不寄予着对生命的祝福。
节日的祝愿包含着对美好的期望。春节合家团聚、国泰民安,七夕节祈愿美好的爱情和友情,zhi中秋节象征花好月圆、生活美满等。
传统节日是国人展示智慧和才艺的最佳时机。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令每一个中国人情牵梦绕。灯笼、剪纸以及各式dao各色的节日美食,不一而足。
二、白 和文 怎么读
“𪽼”字
解释:
1. 拼音leng4。计算田亩的量词。清咸丰年间修《顺德县志.风俗》:“谓田多少曰几~”。
2. 拼音wen3。台湾人名用字
3. 拼音bai2。朝鲜地名用字。“~厚”在平安南道平壌郡
三、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3.一个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 过端午节,bai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du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zhi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dao咸蛋、粽子和时内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容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四、中秋节日的习俗
中秋节bai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du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中秋节zhi,又称月夕dao、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神话传说: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节习俗
1、吃月饼
每每到中节的时候,月饼都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人们对亲情的一种寄托。而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送月饼,更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方式。在节日当晚,一家人都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大家都要吃这么一块,这代表了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家庭团圆。
2、设香案
中秋季也是人们祭月的节日,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这时候人们会摆设香案,点上香,放上瓜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朝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因为祭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拜。由于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属太阴,所以中秋主祭一般都是妇女。
3、赏月
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很美,于是古代文人们发起赏月活动,这些文人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赏月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那才叫得上家庭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或许在此时你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乡愁。无论身处何地,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抬头看几眼月亮。
4、燃灯
中秋节的晚上,有些地方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然有着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而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即将灯彩高竖在树上之意。各地的小孩子们则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灯光闪耀,绚丽多彩,为中秋的月色再添亮色。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如下
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玩月节、拜月节甚至女儿节或团圆节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
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中秋节从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的起源,有诸多说法,但出于先秦时期,则没有太大争议。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天子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而中国的传统历法和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有关。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而中秋节也从古代天子祭月,逐步发展到民间,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期。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指出,中秋节并非出自古代的月亮崇拜,而是民间庆祝丰收的节日。“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在农业社会,每年到了秋季,就是大丰收的日子。人们为了庆贺五谷丰登,表达愉悦的心情,并期待来年的好收成,就在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举行各种活动。这些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中秋节。
此外,《礼记・月令》上也记载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不仅是“中秋”一词的最早记载,也能看出在周代,官府都会在八月十五这天,向老人们施粥,以增强他们的体质,防止衰老的福利政策。
第一、中秋节的时候十一二个家人团聚的时刻,在中秋节我们要首先回到家里面,见到自己的父母,这点是中秋节里最关键的一个事情,如果你的工作比较忙,实在回不去的话,那么至少也要打个电话。
第二、中秋节的时候,赏月是一个最传统的习俗之一,古人有句话说的很好“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其实就是说的赏月,中秋节的时候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大家看着窗外的明月一定感概不少吧。
第三、中秋节赏月还有一些基本的小讲究,我们在赏月之前应该沐浴更衣,带着虔诚的心来赏月,这样会给你带来一年的顺利,带来家人的团聚,这是一份祝愿和希望,所以我们秋高气爽赏月的时候不要忘记哦。
第四、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的时候当然少不了月饼,其实月饼开始的时候是人们奉献给神明的贡品,表示对月神的一种敬意,随着时间的流转,月饼现在更多的是一个美味,也是人们对亲人团聚的向往。
第五、中秋节的赏月,还有很多的其他意思,比如两个结婚的人,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宝宝,那么你可以在中秋的时候,祈祷自己的心愿,这也是千百年来,我们国家的先人留下的一种习俗。
第六、中秋的祝福还有很多,我们在中秋的时候,给自己的家里面张灯结彩,可以保佑自己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其实方法很简单,在家里面挂两个灯笼,或者是点两支蜡烛,这样你的良好愿望就祈祷出去了。
第七、中秋的夜晚,文人雅士会喜欢在月下散步,现在老百姓们也开始这样的活动了,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这类活动比较多,目前北方城市也开始了,其实这就是游湖赏月的一个版本,大家不妨可以试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起源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