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杭州民风民俗的作文

2023-02-09 14:30:0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杭州民风民俗的作文

杭州游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把杭州和苏州比作了人间天堂。外婆不禁想在这有生之年的大好时光里,协同我们,游一游这“人间天堂”。

现在,就由我为大家具体地介绍两个景点吧!(六和塔、花港观鱼)

……

六和文化公园位于西湖风景区南部,园内古塔耸峙,树木葱郁,景色怡人。我们向前走,就进入了六和塔。塔里阴森森的,楼梯很窄,三个人很难走过去。只听见身边已从楼上下来的人不住地说:“下次再也不来了,我花钱也不要去了!”这加深了六和塔在我心中的神秘和恐怖。塔里很暗,只有几盏古灯挂在顶上。塔里非常拥挤,我和弟弟拉着手,心里还很害怕。上了三楼入口处,定睛一看,就能发现高挂的牌匾,上面写着“三明净域”。六和塔有十三层,每层平面都有六个尖角,尖交上还挂着一个铜色的小铃铛。在9楼,我和弟弟从班驳的窗口向外远眺。雄伟的钱塘江大桥尽收眼底。最吸引我眼球的不是那些蚂蚁般的行人,而是参天的大树,雄伟的钱塘江大桥和风光旖旎,波光粼粼的钱塘江。想当初,蔡永祥烈士那奋不顾身的英勇壮举,还紧紧地与大桥联系在一起。下了六和塔,让我们去花港观鱼吧!

花港观鱼是美丽婀娜的西湖中的一个景点,其鱼夺食异为壮观。我们在红鱼池前停下了脚步。池内养着红鲫鱼和红鲤鱼数千尾。池中央堆土成岛,池岸蜿蜒曲折。小池花木绚丽,小桥流水,倒影迷离。微风过处,飞花点点,使人沉醉于“花着(zhuó)鱼身,鱼嘬花”的诗情画意之中。只要一扔下鱼食,小鱼们便会争先恐后地蹿上来抢食。远处,传来了娃娃哭泣般的叫声,原来是几只孔雀也跟来凑热闹了。其中几只白孔雀的开屏,剥夺了游客热烈的掌声。

还有梅家坞的茶叶,灵隐寺的佛堂……都很美。在此,只能向您介绍两处景点,余下的,就让我们慢慢体会吧!

二、浙江民风民俗的作文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传说,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城内下三分,城外下七分”。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如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这事被当坊土地向玉皇大帝启奏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天牢,七天后斩首示众。观音菩萨知道此事向玉皇大帝求情保救老龙。没待观音开口,玉皇大帝就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土家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土家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寨起舞,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但是,土家舞龙,在城镇是舞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的布扎龙,在土家山寨舞龙与各地有别,其自成特色。

三、浙江民风民俗 作文

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只吃过麻糍没见过麻糍是怎么做的。今天晚上,在乡下老家我终于看见别人怎么做麻糍了。

我们在爷爷家吃晚饭时,有一个爷爷的朋友来串门,告诉我们他们晚饭后要“搡麻糍”。爸爸说等会儿我们去看看,让我去见识一下,也能让我了解家乡的风俗。爸爸很兴奋地说他小时候爷爷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风俗习惯,那时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围着大人们“搡麻糍”,等待享受这香喷喷的麻糍,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忆。

吃完晚饭,爸爸兴高采烈地带着妈妈和我奔向村里那户打麻糍的人家,一进那户农民伯伯的家里,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看见火炉上正用木桶蒸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过了一会,他们把蒸熟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几个大人轮流用木槌击打这个糯米团,一个大人的手一边沾着水一边不断的翻动着这个糯米团,直到把这个糯米团打糊了,才把这个糯米团放到竹匾上,我还发现竹匾的底面上铺了一层粉,爸爸说这是玉米粉和黄豆粉,两个大人迅速地用双手把这个糯米团摊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然后在上面洒了一层芝麻和红糖,再用菜刀把大圆饼切成一块一块的麻糍,主人很客气的把多放了些红糖的麻糍分给傍边的小朋友每人一块,我也分到了一块香喷喷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比上次妈妈买来的麻糍好吃多了。

四、上杭孔庙民居作文

上杭文庙,为历代学宫之所,门前挺立着一块二米多高的碑石,碑上勒文曰:奉旨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一走进文庙的大门,已略有些破损的石柱上那苍劲有力的浮雕就映入你的眼帘。推开文庙第二重那红色的大门,迈过那饱经风雨磨蚀的门槛,置身于泮池,凝眸注视碧池中逍遥自在地游乐的鱼,你眼中或许会晃过千百年来在此孜孜以求功名的莘莘童生吟读的身影。泮池的左边是名宦祠,有史可查的历代清正廉明、政绩卓著的名宦计四十七名。泮池的右边是乡贤祠,杨州八怪之一的华、清初诗人刘坊、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民国年间南社巨子丘复等,都忝列其祠,永远受到邑人的崇敬。

孔庙的第三重大门,是一座规模宏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飞檐翘角,雕龙饰凤,卫以石狮。天花板上那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两幅麟麒画像完好如初,两边墙壁上的花鸟、龙凤、玉兔等纹案图像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成殿正中端坐着孔子铜像,一代宗师万世师表的孔子神态俨然地接受世人的膜拜,像前铁制的功德箱汇聚了人们的爱心。大成殿的东侧,放置着始建学宫时烧制的青砖,砖上百花争艳,百鸟呈祥。大成殿门前及门内,安放着宋、明两代的石刻,碑上刻有书生们的心箴,读之,受益匪浅。

据悉,上杭县孔庙建于宋嘉定16年,至今有近800年的历史,据资料考证,上杭县的孔庙为福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之一。当年建造规模盛大,占地8713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分前、中、后三门,殿前建有东、西两廊和名宦祠、乡贤祠及戟门、泮池、棂星门,殿后建明伦堂、崇圣祠,左右有尊径阁及四斋五祠,厅外另拓地一块为前坪,围以宫墙,并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一方。大成殿正厅立雕龙石柱10根,梁悬历代所奉匾额8块,殿前石台阶有龙凤浮雕。整个孔庙端庄宏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高超。

孔庙名称几经更易,宋嘉定至清康熙称“儒学”,清乾隆至同治称“学宫”。后才称“孔庙”。据上杭有关史料记载,孔庙因毁于水或坏于蚁,几经迁徙修建。现在保留下来的孔庙于2000年进行修复开放,并重塑了高2.4米、重300余公斤的孔子铜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