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上虞的诗词文赋
一、描写上虞的诗词文赋
《上虞行》章懿清独行曲径乱石中,满目风光竞不同。几处幽山留雨色,一树梧桐披彩虹。夕阳欲下霞云淡,旭日初升朝气浓。舜土沧桑多少事,多少爱恨在其中。 自是炎黄营部落,统领邦族开王宫。悠悠华夏千年史,始于文明著成雍。尧君禅位帝虞舜,彰其德行赞其功。开元盛世明王治,造福百姓正民风。一方安定庶民乐,衣暖食饱尚有冗。浪起浪平数轮月,春荣春尽复几冬。人杰常养贤能者,地灵多生孝才童。舜江浊涛拍泥岸,孝女曹娥入河中。假于舟楫抛瓜果,四呼父名泪水溶。自投暗流寻生父,浮尸两具命了终。轻沾舜水曹娥庙,沉抚碑文半鞠躬。云缭东山出紫气,潜居竹屋话晚枫。谢安隐逸田园里,妙手诗词寄酒盅。飞雪弥天一枝柳,月下孤影半梧桐。试问谁得有此志,一羽闲情托飞鸿? 清明节气雨蒙蒙,龙园茶香满花丛。灼开瓷杯沸恬溢,笑品常思吴觉农。烈士安倚丁界寺,青碑扎根英雄冢。号啕忠魂民族泪,满城骤雨变化虹。西方有情朱丽叶,东舜梁祝意更浓。一素英台就学业,疏潜封建之阻壅。化蝶追随山伯魂,感泣天地夏日冬。一绢锦帕成佳话,双息鸳鸯泣天空。青石切砌炼剑桥,光下叠影如美琼。风声雨声声声断,滴断吴越已朦胧。沧海桑田一梦里,浮沉跌宕世故中。稽首先哲潸然泪,千年舜水出芙蓉。 中华崛起神州土,巨龙腾去紫微宫。古城处处易旧貌,新雨点滴洗老榕。星斜夜空羞于彩,虹蜷半山霞栖东。漫步街市及宅塔,精楼巧阁夺天工。墨香出来花芯里,莺啼深处寻无踪。一树新枝芽争发,满目枯叶迷苍穹。试问今朝是何年,檐前燕度十八冬。故园之思逐日胜,乡土情结比酒浓。孰知杜鹃咽疼不?啼起江山泣于衷。闭目追忆虞地事,高歌浊酒女儿红。 迂回曲径出蓠畔,穷途返还心忡忡。不知何物起雅兴,欲作诗词意九重。临纸感哽难启笔,万语千情不言中。
上虞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水是地处江南水乡上虞的魂,流水悠悠,从古到今“曹娥江外驿纤长,百曲清溪绕石梁”;“柔橹一声惊雁过,短篷三尺逐鸥飞”。这些描写虞山舜水的诗句溅湿了文人骚客的胸襟,也滋润了上虞的历史。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的著名诗句;“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权德舆《送上虞丞》中有:“越郡佳山水,菁山接上虞”
其实也许关于祝英台和梁山伯 就会有关于上虞的诗词
二、雪花潭游记散文
绍兴市上虞区陈溪有黑龙潭和白龙潭两潭,其中白龙潭又名雪花潭。雪花潭与黑龙潭相比,虽然潭面较小,不及黑龙潭的十分之一,但这里山青水秀、林茂竹修、秀峰奇岩、飞瀑流泉,其优美的山野风光和原生态环境是旅游和休闲的胜地。
偷得浮生半日闲,初冬游览雪花潭。车入山坳,只见两边青山耸立在云雾中,溪间的清泉在绿树与竹林间流淌。零星的农庄村舍,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充满了雅趣。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前行。突然一座大山阻挡住了去路,“雪花潭”景区的牌坊豁然出现在眼前,牌坊两侧写的是陆游的诗句:峰回内史曾游地,竹暗仙人归隐村。
下车步行进入清源牌坊,进入了清源牌坊就算是进入了巽溪(注:雪花潭所在的溪叫巽溪,巽溪由问石潭、三叠泉、子母潭、石门涧、隐波池、雪花潭等众多溪潭,构成“巽溪十八景”)雪花潭景点,沿着高低错落的石阶漫步而上,沿途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走不多时就见到一座亭子映入眼帘,想来是为游客歇脚用的,到了亭前读指示牌,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十八景中的纸塘遗址,距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了。徜徉在遗迹四周,历史恍若闪现在我眼前,在苍翠的竹林深处,在清流潺潺的天音里,在和风轻敲细竹声的陪伴下,用清澈溪水浆洗着竹丝的场景;演绎着当地先民勤劳、智慧、乐观向上的生活。
一路看景,一路玩溪,这迤逦山道走得倒也算是轻松。在响石山稍作休息后便继续启程,原以为到雪花潭的路还很长,没想到才又拐了几道弯,雪花潭就出现在了眼前。只见激越的清泉从两山的岩壁中奔腾而出,雄健有力,形成一道瀑布,猛地扎入潭中,溅起高高的水花,潭面上白浪翻涌,层层叠叠如同那堆砌的.雪花在翻滚,也许,这就是“雪花潭”的来历吧。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我冒着飞溅的水花,靠近它,那如琼浆似玉液的一潭清水便呈现在眼前,我小心翼翼地站在光滑透亮的岩石上,蹲下身来,掬一捧清水,喝下去,那凉凉的,甜甜的,犹如甘露。
在蒙蒙的雨雾中,仿若置身于仙境。我面对如此的风景,不尽感慨万分,感慨大自然赐予了我们这自然舒展的水墨画,感慨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这一处美丽的家园。
三、竹林七贤我看看都是什么开封啊,上虞啊什么的,离那么远,他们怎么一起玩的啊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嵇康
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 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嵇康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其代表作。诗长于四言,风度清峻;《幽愤诗》、《赠秀才入军》较有名。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而其目的则在于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述。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r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币淹觯刹芩⑺韭碥布懈ú芊迹嗣髡刀罚质窒斩瘛2芩偃罴尉胁〈枪俟槔铩U际(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 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出版。
山涛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风神气度。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也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质素深广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时名士之一种风度。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这从他举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即可说明。他走的是另一条入仕的道路。
山涛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在曹氏与司马氏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山涛看出事变在即,遂隐身不交世务。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但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姻亲,靠着这层关系,他去见司马师。司马师知道他的用意与抱负,便对他说:吕望欲仕邪?于是,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郎中。久之,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开始做的当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书吏部郎的时候,山涛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了。
嵇康曾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虽然山涛并不像嵇康那样是非分明,刚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违俗而已。譬如他也饮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他告诉嵇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可见他二十年未忘旧友。
至于他投靠司马氏,似也无可非议。因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他们想必也有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但他们拥有的纯知识的地盘却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历法以外,其他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医卜星相、百工的贱业。法律、经济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专利,琴棋书画之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读书与做官了。在皇权垄断一切的社会,仅有一技之长以至鸡鸣狗盗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经纬天下之术的盖世英才,舍 货与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
向秀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稍后,郭象在《庄子隐解》的基础上补完《秋水》、《至乐》注释,又加发挥,成为今日所见的《庄子注》。
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着〈酒德颂〉一篇。
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山涛认为他“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 必绝于时”(见《晋书》本传), 但晋武帝认为他耽酒浮虚而不为所用。
他与阮籍一样放达任诞,狂浪不羁。他曾与姑母家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姑姑要还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后来婢女走了,阮咸借驴骑上追赶,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并生了一个儿子叫阮孚,为世所讥。他不随便交朋友,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有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于是“与豕同饮”就传为笑话。
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他曾与荀勖讨论音律,荀勖自认为远不及阮咸,便极为嫉恨。阮咸也因此被贬为始平太守。阮咸还有著作《律议》传世,见《世说新语・术解》注。
王戎
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但是你看看七贤的经历,哪个不是在朝做官的?出身离得远但是定居地近。
竹林七贤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这七个人是后来人一个一个加上去的!
他们有代步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