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2023-02-06 00:59:32  来源:网络   热度: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关于对“儒”的讨论,参加过几个问答了,大题目不敢参与,毕竟咱不是国学的精研人士,出身金融,但是对国学感兴趣,仅此而已。但是看了一些朋友的观点,沧浪忍不住,还是想说几句!

第一,刚才为什么只用了“儒”这一个字呢?我想,有的朋友可能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把儒学、儒家、儒教分开。儒学是一种学说,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儒学是儒家经典的学说和论著,包括四书五经六艺(看了这些,尤其是六艺,还能说儒家迂腐?);儒家是学术团体的统称,当然首推是其经典的著作和代表人物;儒教是从南北朝开始,在当时号称儒、释、道三教。

第二,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孟子作为其后的传承人和发展人,分别被后世称为“圣人”和“亚圣”。董仲舒奠定了儒文化在汉朝后的统治地位,到了周程朱则发展为理学。提问者说的儒家思想,到底指的哪个时期?

第三,儒家文化的精髓包括九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忠、悌。这九个字的解释,国学大师们都有详解,沧浪不敢班门弄斧,各位可以查。

第四,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是开启民智的先行者。所以,别说他愚民。这举措,为后世读书人开了一扇门,自古的“穷文富武”大概是源于此。这一举措还有更大作用,最后说。儒家认为,人人皆可通过接受教化成为尧舜。

第五,批“学而优则仕”的能否考虑一下,如果你有学问,想要施展,不上位能实现不?

第六,先秦时期的儒文化不受当权者待见,因为孔子要“复礼”,恢复社会秩序,孟子更提出“民贵君轻”,当时的既得利益者能待见?

第七,汉高祖对儒生很讨厌的,但是,治理朝政开始用儒生,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才奠定了儒文化在社会的统治地位。他们为什么采纳?因为儒文化中的伦理纲常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作用的。请问,一个能够让家庭社会有稳定秩序的理论,好还是不好?我想,没有人希望家庭不睦和社会动荡吧?

第八,南宋理学是对儒文化的最大阉割,别把他等同于孔孟之道。其所谓的“灭人伦存天理”是禁锢国人以后一千多年的邪恶学说。对后世的这些人对儒文化的作为,我认为用“篡修”最为恰当!

第九,八股取士导致科学落后的锅,儒家不背,这是朱明统治者时期开始的,就好比治国汲取法家学说搞中央集权,治理皇权下的所有民众用儒文化。在唐宋时期,搞自然科学的,照样有入仕途的机会,比如沈括!

第十,儒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最大历史贡献,就是其乃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文化让我们民族文化具有统一性、同化力、包容力,你释教来到我中华最终没能爬到我们头顶还得顺应我们的文化并修改自己!从而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不间断。

由此,对民族的好与不好,自己评判,您可以反对,那是您的权力。

非国学精研人沧浪,班门弄斧,让各位见笑了!

有些农村办丧事的风俗比较低俗,你有什么看法?

近来特别是广大农村,办丧事经常会请一些艳舞团之类的低俗表演,老百姓也喜欢这种表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精神文明缺乏。大家对这样的表演不觉得低俗,还觉得挺有意思。

第二,近些年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加上旧有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农村滋生,各种腐化堕落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而 社会 主义的先进文化不够丰富,尚未迅速普及农村,低俗表演在农村还有一定生存的空间。

第三,监管、打击力度不够,不少地方对农村工作有忽视的地方,不想多管农村的事,监管力度不够,对“黄赌毒”文化很少重拳出击,扫黄打非工作还存在众多盲点、死角。

破除这种陋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建设好农村 娱乐 设施,多创造人们休闲 娱乐 的地方,让人们有地方“玩”,让人们学会“玩”。让老百姓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低俗,自觉抵制,让这种色情文化失去市场。

看到提问者的描述,我感到非常震惊!在举办丧事上出现低俗的东西,确实太过分了,虽然在农村有人把婚丧嫁娶称为红白喜事,但毕竟举办丧事是一个庄重严肃的事情,唱什么就不说了,表演脱衣的的确确是对死者最大的不敬!

这种事情发生在许多农村,而且还出现在别人失去亲人最悲痛之时,反映了歌舞团全体人员的人品和素质堪忧。中国人讲的是死者为大,歌舞团在这种场合表演这样的节目,未能表现出他们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失去了死者家属请叫歌舞团的目的和意义,与其说是为了热闹,还不如说是对死者及其家属和观众最大的污辱。

农村虽然远离繁荣的城镇,但并不等于农村就应该缺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 主义新农村,主要是要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不但要破除封建迷信和旧思想、旧观念束缚,还要在解决农村红白喜事讲排场等不良风气上做文章,更不能让黄赌毒污染了农村环境。

单就题主提出的风俗低俗一事,白事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情。他们花大钱请吹鼓手、哭丧者、唱歌跳舞,特别是脱衣舞,我认为是对亡者的极大不尊。俗话说的好:父母面前一碗水,胜似坟头千吨灰。应还亡者一片净土,让他们安安静静的步入天堂。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倡议红事白事厉行节约,要简办。各村办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在农村的某些地方,有老人去逝了,在举办丧事的时候,主家 竟然请了歌舞团来,又唱又跳又蹦,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些极个别的歌舞团,竟然还跳起了低俗不堪的一些舞蹈!

据说,个中原因是为了吸引人气,说给老人举办丧事期间,谁家的人气高,去的人多,谁家就有脸有光,有面子。

我的天,还有这样的操作!

感觉就是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简直就是纯在胡闹。

老人离世,亲人悲痛,举行个送别仪式,送老人最后一程,送逝去的亲人一路走好。这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传统习俗,更是一种纪念形式,本无可厚非。

谁知现实 社会 中,偏编有些人就别出心裁,花样百出,特立独行,非搞出点花里胡哨的花样来不可。

家中老人去世,本是一件无限悲痛伤心的事情,搞成这种"载歌载舞"的样子,实在有些不伦不类,并让人哭笑不得。

总有那么一种人,老人在世的时候,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考顺,不好好伺候老人,甚至还虐待老人,老人去世了,他们却来了"精神",为了显摆,为了逞能,把个丧事搞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

大肆铺张,大肆挥霍,就差把丧事搞成是一出什么盛大的演出一样了。

而其目的,却都仅有-个,那就是为自己聚笼人气,争脸争光。

想想,都觉得可笑,和不可思议。

这种种作为和做法,叫人十分反感,况且,你让还活着的老人们怎么去感受,让他们情何以堪?

厚养薄葬,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逝去后礼送老人一路走好,就是对待老人孝顺的最好的方式。可别去做些这些"花花肠子",让人难已接受,看着就别扭。

这种不良风气,真不可以持续下去了。

低风俗的都是有钱人办的,摆排场,请歌舞团,大吃大喝,这就超出丧事新办、移风易俗的范涛。

按丧事的一般风俗习惯,出殡日请锣鼓班参加凑哀乐,是常见的事,头七请几个经师诵经做做功德,这些都是有的,都是以勤俭节约为主题,超出范围的都是有钱人办的事。

现在农村人为丧事,那就是有钱人埋钱,没钱人埋人,有钱人大办丧事,死人在家停放七天,也就会有更多人随礼,把死人当摇钱树,没钱人也办不了大丧,头天死了,二天就会入土了,没人送礼,他也耗不起每天的费用,至于吹次打打,我觉得不好,生老病死自然现象,应该欢欢喜喜来到世上,高高兴兴去到天堂,后人应该遵循长辈的逆愿,不要过度的吹打闹的心烦。

答:农村一直沿续着一种风俗,就是办丧事,而且还是大操大办,又放哀乐,又请乐队,搞得哭声震天响,哀乐满天飞,人人都懂得一种情怀就是愿逝者安息,逝者刚永睡,家人搞如此大的排场,难道不怕逝者“烦感”。当然了,任何人痛失亲人时都难以控制住自己的 情感 ,都会泪流满面,人之常情,人人也都理解,痛归痛,不知能否用最简单的方式来送别亲人行不?

还有个别人,父母活着时,不管不问,不爱伺候,让没劳动能力的老爹老娘天天一泪洗面,等老人寿终正寝时,突然孝心爱心泛滥,白鞋,白衣,白大褂,戴上白色的小孝帽,又擦鼻涕又抹泪,让不知情者看看她他得多孝,叫我说纯笑话。

总之丧事大操大办太铺张浪费,移风移俗应大力提倡,有给逝去的人办丧事的钱,用在活着时多给生活上提提质量多好!

逝者家属乐意就行,局外人不必多费口舌。

感谢悟空邀请。

看了提问者的对农村办丧事的风俗介绍,我也是觉得这种不良风气应该引起重视了。

记得我们有一次 旅游 经过某地农村,看到当地村民正在办丧事。当时我也觉得好奇怪,办丧事居然还搭起了“大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表现“二人转”,那不堪入耳的语言和动作又和现场极其不协调,有人告诉我这是当地的的丧事风俗习惯,有钱人家会“搭台办丧事”,说啥叫“丧事新办”,说后人以后会有好日子过,这样人多还热闹。

印象中我就见过那一次,大多数农村办丧事还是比较传统的。但是在视频、电视里也见过类似的报道,表演最后还演变成了脱衣舞,真是伤风败俗。一些“杂技”演员演着演着最后脱得穿成了比基尼,全然不顾场下还有一些未成年人,而且有的演员看起来年龄也不大,让人感觉丧事的举办与其氛围极不匹配,且给人身心不舒服之感。

现在应该说已经基本杜绝了这种不良风气,但某些较偏僻的地方或许还会有这种败俗现象。主要是现在农村一些人富裕起来了,喜欢丧事大操“特办”,敛财不说,就是显示自己孝顺,其实也是精神空虚借故寻求刺激的借口,这看起来哪里是办丧事啊,简直就是一种低级趣味。

说他们孝顺老人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这些人的父母可能在他们生前就没花过儿女这么多办丧事的钱,人死了如此操办来表现孝顺,真是感觉在“糊弄鬼”呐!

还是希望有关方面应该重视一下个别地方农村的这类“习俗”,杜绝此低俗的表演成为不良的风气。丧事新办没错,像过去吹唢呐我觉得就不错,这种“表演风”应该禁止。因为这种表演不仅让农村的殡葬习俗变味,对下一代身心 健康 也是不利的。

农村的攀比风!很多东西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 每逢春节,亲人的农村总是无比的热闹。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开车回来。就好像原子弹一样,并不一定要用,但一定要有。如果哪一家没车的话。感觉出去打拼,你混的并不如人,心里会有落差会自卑。

生活上开始富裕了,但精神很匮乏 以为是孝敬先人,却是亵渎了亡灵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