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一、壮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翅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勺起一羹,双手敬给对方。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二、壮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壮族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三、上林县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我老家这里从23开始计算 腊月30上坟,贴春联 腊月23送灶王爷上天 除夕熬年 初一上九天玄女庙上香 初六过小年,再重复一次过年 十二给老鼠出嫁女儿 十五元宵 十七送蚰蜒 二十三要祭天上主管丰收的神 三十要点篝火
四、壮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急!
你去看看关于壮族文化好多的书籍,看纪录片也可以!!!《丽哉勐僚》纪录片,刚刚拍摄,不过要有更加详细的去广西民大看看一些学者相关论文,在八桂大地上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民俗民风,壮族人非常重视礼节,有好多我来长三角这边工作生活所没有看到的~~好多中原小时的文化在岭南地区还存在!!不说别的两广地区有二次葬习俗~!中原没有看到,关于葬礼道场可以学成一本几百页的书籍,里面礼节、礼仪太多了!在这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