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儒家见面语?

2023-01-31 18:20:19  来源:网络   热度:

中国古代人见面时会如何打招呼?浅谈5个时期的常用语句和句型

人与人之间见面打招呼是一种十分基本的礼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年人以及小孩,在遇到父母、老师、朋友的时候,会根据角色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这种以礼待人的优秀品质,从古代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春秋时期贤相管仲曾在《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百姓的粮仓充足,并且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能够重视礼仪与荣辱。否则处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中,根本不可能去顾及这些所谓的精神与道德。

历史中的每个朝代都有比较独特的文化基因。而不同的文化基因又会孕育出,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字和语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在不同朝代的人,他们的语音、语调甚至语种都可能大相径庭。所以打招呼的方式也会五花八门。

古代人“打招呼”与礼仪息息相关

从炎黄二帝时期一直到现代社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中,中国人一直都保持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虽然历经了近百个朝代大约500个帝王,并且历朝历代也都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但深植于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却从未变更。

所以笔者猜想无论是生活于商周还是先秦时期的老百姓。亦或是秦汉、三国、两晋时的古人,他们打招呼的方式应该大体相同。只不过会因地域、民风、民俗等因素影响,会出现南腔北调或“语言不通”等差别。

1.“打招呼”与礼仪之间的关系

现代汉语对“打招呼”的解释十分简练,指的是“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同时,也属于中华礼仪和文明体系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实质上却十分重要的分支。之所以说“打招呼”微不足道。

主要原因就是“打招呼”时的语句简短、动作较小,并且对礼仪的体现并不是特别明显。当然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打招呼”对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化陌生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不仅对日常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而且也可以给人一种有修养的感觉。

2.中国“礼仪”成因

对于古代人来说“打招呼”,只是日常礼仪中最基本的礼貌表现。一般认为“礼仪”出现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因为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时候,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无从解释。

所以为了表达敬畏心理而出现了顶礼膜拜,这其实也是古人的一种原始祭祀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得知,“礼仪”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但此时只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反应,还没有上升到修养、道德以及人品层面。

3.“礼仪”发展

夏、商、周三代都是奴隶制社会,所以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以及加强对奴隶的控制。所以才会将原始社会中出现的宗教礼仪,改造成符合政治需要的“礼制”。这其实也就是“周礼出而识礼仪”的根源所在。

《周礼》、《仪礼》、《礼记》,是迄今为止可考的最早礼仪专著。后世人将这“三礼”合称为“礼经”。

笔者认为“礼经”出现之后,虽然为古代礼仪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且也让古人了解了“以礼为美”的重要性。但是此时的礼仪却被刻上了阶级烙印。

4.儒家思想对“礼”的释义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这6个字简明扼要的说出了,“礼”对政治、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礼治国”思想就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政治观点。

儒家学派继任者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认为做人应该常怀“恭敬之心”,因为这才是“礼也”。可以说孟子不仅发展了儒家学说,而且还把 “礼”看做是“性本善”的开端。至此中国“礼学”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最终被确立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契机。

可以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以及众多先贤的不断整理,“礼学”中所强调的“以礼待人”,才最终被古人所接受并当做日常礼仪去遵守。而“打招呼”作为“礼学”中,所强调了“以礼待人”的基础,在古代社会中终于酝酿成了一种礼仪传统。

5.尊重礼法,顺应民心

《史记·管晏列传》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前两句出自《管子·牧民》,只是将“则”改成了“而”。

这段话的大意为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只有吃饱穿暖才有心思去思考礼仪与荣辱。只有国君遵守并提倡礼仪,才能让国家稳定老百姓衣食无忧。反之据很容易出现国破家亡的悲剧。当统治者“以礼治国”之时,生活在社会中的老百姓才能都遵守礼仪。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礼仪”对王朝兴替,以及百姓生活与思想的影响非常巨大。当整个国家都遵守礼教的规定之后,才能够让国家“张四维”并长治久安。而对于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同样道理,不按照礼仪约束个人行为,不仅会受道德谴责而且还会影响生活。

《诗经》中曾有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八个字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有礼与无礼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一个人目无礼法就连禽兽都不如。笔者认为古代社会宣扬的“礼仪”,其实也包含了“以礼待人”以及“打招呼”等内容。

古代人打招呼的基本句型和常用词语

古代人的言行举止都要受到“礼制”的约束。无论地位高低、男人女人、老幼尊卑,都应该符合“礼法”的要求。

君臣、父子、夫妻等都要以礼相待,否则一旦不符合礼法的规定,轻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严重的甚至会被古代官府问责或刑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