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广西上林县大明山风景区的三、奇异景致,壮乡传说

2023-01-31 01:00:08  来源:网络   热度:

由于金属矿藏丰富,引起了地磁场的异常变化,经过断裂带的车辆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生机器故障,飘过这一地带的云彩也会幻化成奇异的形状和光晕。据县志记载,云彩幻化成图形最奇特的一次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初二,县境东南部上空的云汇集成一大“福”字,笔画分明,至次夜方散。”

上林县大明山的最高峰叫龙头山,由于太阳光在云层和水汽中的衍射作用,龙头峰顶和仙人台等山峰久不久出现一种罕见的灵光投影现象,当地的壮族叫做照仙镜。另外还经常出现一种似风非风、似涛非涛、似雷非雷的鸣声,古人因此把“岜是”改名为“大鸣山”,明代又写成了“大明山”。

每年6月夏至中午,是大明山地区研究太阳直射现象的最佳时刻。这时候大明山的山、树、石在日光下全都出现了奇异的“立竿无影”现象,就是人的影子也缩到脚底下。人的影子在壮族同胞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是灵魂的标志,影子拉长歪斜,就意味人的灵魂会脱离肉体,这是不吉利的。而影子缩到脚下,这就意味人的灵魂紧紧地附在人的身上,这是大吉之兆。因此大明山地区的壮族先民都在夏至的这天上大明山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一年的平安。

大明山周边的地下泉水因地质构造变动也经常呈现奇异的景观。据上林、武鸣县志记载:

“光绪八年二月,罗波潭水浊半边清半边,经三日复全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百合江上的名为璜淋的大潭(在今两江乡四联村),潭中原澄清的水忽然变为红色,并有如红云的雾气从潭底翻腾冒出,至次年二月始息。”

“1984年11月,府城乡喜庆村的覃拉泉,忽有两股黑色水分别从泉缘石缝中涌出,源源不绝,连出七昼夜。黑水呈浮带状在澄清的潭水中缠缠绕绕,如蛇戏水,又不随清水流入河,奇象奇闻轰动遐迩,每日临泉观看不下千人,其中从南宁市来的不少。传说此水能健身除病,许多人下泉洗澡或瓶装携归以作药用。但黑水盛于器皿内过10余分钟即变清,此即所谓黑水不流入河之谜底。当地村人忆说,1944年11月间出浅红色水带1天,1976年11月间,该泉连出浅红色水带7天。在泉出异色水期间,水质无异味,泉傍的覃拉屯民众照常到泉里取水作生活吃用,无异样反应。”

“1991年8月,县境大旱,城厢乡串钱村关栏(土名)山谷中的一个溶洞忽然涌出大水,将山间几十亩洼地淹成池塘。附近村民养鱼其中。直至次年8月,溶洞出现吞水现象,村民们赶紧捕鱼,一天多时间水即消完。历年来,该溶洞在雨水较多或正常的年头都是吞水的,但当县内发生大旱时就一反常态吐水成池,大概10年、8年就吐一次,每次驻水期短者几个月,长者一年左右。”

2004年12月在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前夕,清彻的灵水突然冒出黄水,这一现象许多老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印度洋的大海啸不久就发生了,看来大明山地下的水是与地震带相通的。

大明山峰的云层水汽在阳光的衍射作用下出现一种罕见的灵光投影现象。上林县的八景中有一景叫“仙人照镜”。指的就是龙头峰上的“灵光映像”现象。大明山灵光映像现象是清晨或傍晚,太阳初升或落下时,山顶上云雾翻腾,阳光通过水汽的衍射作用,投映到天边形成一个巨大的彩虹镶边的圆形光影。大明山壮族民间叫它为“仙镜”,这时人站在山顶上就会在“仙镜”上投映出一个巨大的人影,人们把这现象叫“照仙镜”。

“仙镜”现象并不是经常可遇到的,只有在特殊的天气和地磁异常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峨嵋山上也能看到,称作“佛光”,也叫“峨嵋宝光”;在德国的布洛根山,人们把它叫做“布洛根妖怪”,可见大明山的“仙镜”非常神秘稀奇,因此壮族山民都把上山顶能看到“仙镜”当作最大的幸运。

照“仙镜”的理想地点是大明山的仙人台。当太阳刚升起或即将落山时,如果人们背着太阳站在仙人台上,仙人台下有浓密的云层,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身上,影子投射在前面的云雾屏幕上,云雾的水滴把阳光弯曲回折(称为衍射或绕射),把由不同波长所组成的白色光分离成外红内紫的光环,这些衍射的光线只在―定角度上才映入眼帘,这个适当角度的光环正好环绕人们的影子,就形成了能照人影的彩色“仙镜”’,这时人做各种动作,折射在光环中的影子也会随着动作,人停影亦停,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吸引着不少游人。由于大明山多雨,湿度大,“仙镜”现象的频率也比峨嵋山大,这是广西境内独特的旅游资源。 上林县大明山群峰耸竖,远望好像山上没有一块平地,其实大明山上有许多山间平地。当地人把这种山间平地叫“天坪”。这些天坪是一块块长满野草的山间小冲积平原。这些天坪大小不一,大的像飞机场,小的像篮球场般大。最大的一快面积达180亩,据说在战备紧张的70年代曾计划把它开辟成战备机场。在大明山顶共有8个天然草坪,它们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北回归线垂直。

天坪的植被也非常奇异,天坪的周围都是高大的乔木或丛生的灌木,而草坪中却一棵树也不长。早些年,保护区的人曾故意在草坪边沿种植过一些竹子、小树,但是许多年过去了,竹子和树木都细小像禾杆,怎么都长不大。不少地质专家、植物专家都深入研究了这一现象,却解不开其中的奥秘。

天坪是一个个充满神秘故事的地方。许多天坪的中间都有宽平的石板分布,这些石板上长满了杂草,掀开杂草便露出了像碑石般的石板,石板上刻满了莫名其妙的文字和线条,这些神秘的文字线条谁也看不懂,当地人管这种“文字”叫“天书”。

据上林、武鸣县志记载,古人曾在五天坪建过一座庙宇,叫三宝殿,称有三位古人在山上修炼,得道成仙,庙是为了纪念这三位仙人而建造。现在五天坪还有庙的遗址。

据当地群众传说,古代曾有一个人上山采药,在天坪上遇见两个人在下棋,他便站在旁边观看,看得入迷后忘记了回去的时间,等他醒悟下山,山下已过去了三十年,家里的人事全非,他才知道遇见了仙人。大明山管理部门根据这个传说,在“天坪”建造了一个世界最大的“棋坪”,并举行了一场可进入吉尼斯纪录的象棋比赛,这场比赛轰动了全国,大明山的天坪因此闻名天下。 上林县大明山原来的名字叫大鸣山,为什么叫大鸣山呢?据民国四年编纂的上林、武鸣县志载:“每岁秋,烟云郁积,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雷非雷,似波涛非波涛,或三五日或旬日乃止,名曰大鸣。”看来大明山的得名是因为山中经常出现一种奇异的声音。据当地的老人介绍,每当秋日夜晚阴霾密布时,只要进山的人不及时出山,天空中便会出现一种令人恐怖的怪声。这种怪声是在空中传来的,像一头巨大的黄牛在喘叫,遇见这种怪声,人们都急忙下山,如不及时下山,往往在慌乱中迷失方向,转几天也找不到出山的路。对于这种怪声人们都传说是山神在发怒,因此必须等山神的怒气消失后才能进山。这一怪声在解放前经常出现,解放后因为山林被大炼钢铁时过度砍伐,这一怪声就很少听见了。

对于大明山中的这种怪声,一些学者认为是山中地磁异常时录制下的林涛声。他们认为大明山中有巨大的磁铁矿体,当被电离的巨大气流经过磁体时,磁体便会把当时的风声、林涛声、动物的叫声录制下来。这种地磁录制下来的声音在一定的地磁异常情况下又被释放,便产生了“大鸣的怪声”。

这―种“天际怪声”在欧洲莱茵河河谷中也曾经产生过,欧洲人称之为罗累莱女神的歌声。在欧洲莱茵河中游右岸峡谷之中,有一块岩石,名叫“罗累莱”。在岩石上建造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少女塑像――“罗累莱女神像”。这尊女神像源于一个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罗累莱”的痴情少女被背信弃义的情人抛弃,她愤然从岩石上跳入莱茵河,变成一位美丽的女神。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她坐在岩石上唱着悲切的情歌。据说,当地人在天气不怎么好的时候,时常听到隐隐约约的“女神歌声”。并且,这“歌声”出现时,鸟群就会“深受感动”,显得很不安,乱飞乱叫。美国匹兹堡大学梅尔文・克赖圣教授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揭开了这一现象的奥秘:这是大气层的震动声与鸟群呜叫的混合声。原来,黎明时的初升太阳放射出来的电荷微粒子团突然进入地球大气层,使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受到强烈冲击,会使大气层产生一种高能的发光现象并同时产生一种低周波的震动声音来。当外界的阳光、湿度、温度和地电等自然环境条件合适时,低周波震动声音的一部分,就可能传到听觉灵敏的一部分人耳朵里而听到这种“天际怪声”。受这种低周波震动声和非可见光波的影响,鸟类常受迷惑和干扰,使飞行失节而喧叫,与低周波震动共同形成这种奇怪的混合声。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大明山的“怪声”也像罗累莱女神的歌声一样,是电荷微粒子团强烈撞击大气层的分子和原子产生的一种高能的发光现象和同时产生的一种低周波的震动声音。但是这一观点无法解释大明山上的怪声“或三五日或旬日乃止”的现象,还是“地磁异常录制”说较有说服力。不管怎样,大明山这种奇异的怪声现象对许多爱好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旅游者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