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民俗风情有哪些?详细点。谢谢
醴陵民俗风情有哪些?详细点。谢谢
历史上醴陵的民风民俗与醴陵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和历代移民迁徙等因素相关连。主要特点是:
――民风强悍 历史上醴陵屡遭兵燹,自然灾害频繁,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们被迫与兵匪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久而久之,醴陵人逐步形成争强好胜、粗犷豁达、勤劳勇敢,敢作敢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地方民俗风尚。延至近代,喜好争斗,尚武习武之风依然浓厚。自民国以来,以至将军辈出,习武从军者众多。
――开放度高 自明朝初起以后,大批移民涌入。以华东、华南为主的地域文化进入本土。便利的交通地理条件,使历朝历代对外交流扩展,移民迁徙频繁。以致人气旺盛,物流发达,信息灵通,从而形成思想观念更新快,爱赶时髦、爱抢风头, 办事一哄而起的从众风俗。一般不封闭保守和排外。
――工于谋划 醴陵古农耕文化发达,社会开化较早。在生产生活和频繁的对外交往中,醴陵人形成聪慧机敏、善于思考谋划和投机取巧的习性。外出闯荡的醴籍人士大都能有所成就。以致于周边县市称醴陵人为“醴陵拐子”。
――淳朴尚义 总体上看,以往醴陵人大都勤劳朴实,崇尚礼节,崇俭黜奢,务本重农,安土重迁,热情好客,情感细腻,乡土意识浓厚。有一定的宗族观念,但基本不存在宗族冲突与械斗。
进入现代社会,中共党和政府重视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传统民风民俗中的优良部分大都传承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风俗习性也在发展变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比较盛行的风尚有艰苦奋斗、爱党爱国、大公无私、突出政治、阶级斗争、互相帮助、无私奉献、礼貌待人、厉行节约、拥军爱民、尊老爱幼等,均体现出特定时代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醴陵的民风民俗进一步发展演变,并与党和政府推崇的道德风尚及精神文明规范相融合。其时代性日益凸显,而地方性相对淡化。
至2002年前后,醴陵民间较为流行和推崇的风尚习俗主要有:开拓进取、崇利重商、离乡离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纪守法、见义勇为、敬老爱幼、尊重知识、扶贫济困、捐资助教、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等。传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还形成一些新的流行时尚,主要反映在生产、生活、岁时、礼仪、交往等方面。
山西碛口古镇有什么民风民俗?先谢谢大家了
“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碛口主要承载了黄河商贸文化和晋西北文化。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碛口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商业习俗。碛口历史悠久的商会也有许多商业上的行规行风、公益事业、集镇建设等方面的规矩。碛口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晋西北的传统民俗文化。碛口的民俗深深地扎根于碛口人的日常生活中,是碛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九月中旬旅游启动仪式及红枣节期间,有临县伞头秧歌、社戏、道情等多项民间文艺及纤夫拉纤等民俗表演。
碛口岁时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进入农历腊月后,人们就开始筹备“过年”,蒸年糕,擀豆面,沽酒买肉,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翻箱捣柜大洗涮,大扫除,夜晚乡民用饴祭灶神,祈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是日,乡民们担水、扫院、贴对联、挂灯笼,垒“塔火”,上坟送年食,傍晚举家团聚吃年夜饭,给孩子“压岁钱”,燃烛放炮,灯火彻夜通明,老年人通夜不眠,谓之“守岁”。正月初一谓之“大年”,家家起四更,穿新衣,放开门炮。早晨吃“宽心豆面”,中午吃饺子,小辈给长辈行礼拜年,长辈给“岁数钱”。大年为一年之首,忌口舌,忌说不吉利的话,邻里见面,互道“恭喜发财”。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是日,碛口周边村落的秧歌队与群众皆赶到镇上,载歌载舞,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夜晚还有舞龙灯,挂彩灯,放焰火,闹灯会。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在这一天达到高潮。
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日,古称“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此节日主要为祈愿粮满仓,面满缸,五谷丰登。
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当天,男剃头,女剪发。
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当天清晨采得艾芽可入药,亦可供针灸用。
清明节:清明之日为清明节。家家上坟祭祖。兴食米面糊煎,为儿童捏面“燕燕”、“蛇蛇”,用麻线夹枣串起,作为零食,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另立门户的子女,送父母大面燕,俗称“送老燕”,意在报答养育之恩。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日。旧时,县内诸寺院举行香火会以香汤浴佛。是日,风味小吃凉粉、碗脱最为畅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软米粽子。
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贶,赐予之意)。合家吃一顿新麦子面,既尝新,又谢天助丰收。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届时,家家上坟烧纸,户户蒸面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烧月饼馈赠亲友,出门在外者也要赶回过团圆节,全家人团聚吃菜肴果品,夜晚设案于庭院,摆放月饼、瓜果,俗称“玩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亲朋好友聚会饮酒登高。多食软米糕。
冬至:称“冬”,亦称“过冬”。是日,家家上坟祭祖,焚纸衣服,称为“送寒衣”。人们多迟睡,熬煮食物吃,称“熬冬”。
嘉庆节:农历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佛教称为释迦牟尼成道日。是日,家家户户食“腊八粥”,俗称“软米粥”,并以粥供佛,以驱邪恶,讨吉祥,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