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供销合作社历史由来?
晋城市供销合作社历史由来?
从基层的角度,谈谈我所了解的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是中国伴随新生政权创生的产物,据说其前身可追塑到延安时期,再往前还可追塑至江西瑞金苏维埃政权时期。
供销合作社始建于解放初期,全国解放的时间有先后,成立的时间也就参差不齐,新生政权诞生后,怎样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根据政权管理和生产生活需要,在农村同时组建的有三大合作社(即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的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草、畜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收购进城,将城市生产的工业品调运下乡。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通过城乡物资交流,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广大城乡人民手中最直接的体现;供销合作社起着城乡沟通的桥樑和纽带作用,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供销合作社的组建因全国解放有先后,加上各地民风民俗不同,可能组建的模式有别,但性质和承担的职责任务是一致的。
我地重庆市璧山区在上世纪五十年初由新生政权领导、指导、帮助下,组建县、区、乡三级供销合作社;其中:建立以区为建制单位的独立核算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以人民公社(乡)为单位的半独核算供销合作社(店);(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以供销社员工为经营管理主体的理事会、以农民为主体的监事会制度);县级单位在各基层社的基础上组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
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始创人员一般都是新生政权指派的或踴跃参加的有志青年或极积分子,特别能吃苦;当时没有固定营业埸所,全靠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或一个背兜,不分晴天雨天、严冬酷暑,甚至有时不分白昼走村串户、走街穿巷始终奔波在城乡第一线;所以供销人都流传有供销合作社是始创初期哪代人用扁担担出来或背兜背出的说法。
初建供销合作需要流动资金,也就是本钱,一是政府通过物资调拨形式的资金注入,二是通过宣传农民集资入股,实行分红的方式筹措,每股一万到三万不等(当时的一万实则就是一元钱)七十年代前每年分一次红,七十至八十年两到三年分一次。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停止延用。
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得益于农业这块沃士;得益于农村这幅广阔天地;得益于广大农民弟兄的积极参予、热爱支持,才使供销合作社历经风雨逐步发展壮大。
所以农业、农村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根基;农民是供销合作社真正的衣食父母;供销合作社面向三农是不忘使命和初心,是责任和担当
河南永城都有什么民风民俗?
国际华商文化节.商丘木兰文化节.正月初七古庙会等.
辛亥革命前,永城祭神之风盛行,官府据封建礼法,定例祭奠诸社神,民国以后渐废。
永城有先师殿(大成殿),后有启圣祠等,奉祀孔子及其弟子先哲诸贤,现有芒砀山文庙。
人数众多的家族,多是有茔地数亩,他们为始祖立碑建祠,年年添坟,烙钱烧纸,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为春秋大祭之日,平常人家无祭祖仪式,多于春节置香烛供品,在家饷祖,到坟前跪拜,清明节添坟,十月一日烙钱烧纸。
其他习俗如喝喜酒、饯行、洗尘、抹孝帽子、认干亲、叫口跳门坎、揭疙疤、烧满路及送大雁、蛤蟆等仍见于民间。